试论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施工技术论文_薛峰,侯大伟

试论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施工技术论文_薛峰,侯大伟

泰安市水建工程承包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 泰安 271000

摘要:社会发展进步对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有着很大促进,在工程施工当中对技术应用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每项施工技术的应用,都要符合标准规范,保障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

1 水利工程施工特点

其实结合具体工程进行探讨我们不难发现,水利工程本身存在着多方面的特点,例如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泛,所以经常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其实经过总结,具有以下几点的特点:

1.1正常来说水利工程往往是在河道上建设的,所以经常会受到地形地质以及水温等因素影响,同时在河道上兴修建筑本身也有很多要点值得注意,例如地质情况、当地地形、水文状况等等,所以正常来说,在河流上也需要采取多种手段来进行处理,举例来说,基坑排水、下游供水等等,同时防洪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并且很多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雨雪天气也会影响到施工的进行,这些都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

1.2和陆上的建筑工程相比起来,河流上进行的建筑施工都需要面临更多的问题,同时如果无法让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其不仅会导致整个工程的使用年限受到缩短,同时也会在后续的维护工序当中增加很大的工作量,在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建筑工程的垮塌,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所以施工质量也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

1.3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正常来说,施工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处理的地质情况,最为常见的是软弱地基,同时断层和破碎带也是很常见的地形,经常导致地质滑坡出现,所以在施工开始之前首先需要针对地基进行处理。正常来说,水利工程往往是以露天施工为主,在面临炎热天气、寒冷天气和大风降水天气的时候都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这样才能既保证施工进度,同时也让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很多建筑工程本身和人们的国计民生关系非常密切,和下游数百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所以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2 导流施工技术概述

导流施工技术属于保证流水能够绕过要求施工的地区,流向下游而采取的引导水利技术,科学引导、控制水流是该技术的优势所在,导流施工技术包括截留、基坑排水、下闸蓄水等子工程,而结合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领域的导流施工技术发展现状不难发现,该施工技术可细分为全段围堰法、分段围堰法,两种施工方法的特点如下:(1)全段围堰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在主体工程的上下游各建一道拦河围堰,同时配合河床外临时或永久建筑物下泄,即可满足水利工程施工需要,该施工技术较为适用于基坑工作量不大、河床狭窄、难以实现分期导流情况,隧洞导流、明渠导流、涵管导流、渡槽导流均属于全段围堰法范畴,如其中隧洞导流一般与永久隧洞相结合,且较为适合用于两岸地形陡峭、山岩坚实、河谷狭窄的山区河流。(2)分段围堰法。通过分段分期维护水工建筑物,即可实现导流施工技术应用拆分,底孔导流、缺口导流均属于分段围堰法范畴,其中底孔导流需在混凝土坝体内修建临时或永久底孔,由此可保证水工建筑物上部施工不受干扰,这使得较为适用于高坝建设,但导流期存在的堵塞风险必须得到关注。

3 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施工技术分析

3.1围堰施工

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若要实现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则要求施工单位将围堰法作为重要施工形式,根据水利工程不同要求,对其围堰方法进行相应划分,具体包括以下两种。

(1)整个围堰,其主要是指合同进行围堰施工时,若要确保一次完成河道截断处理,需要在围堰建筑的作用下,使其形成分流,并实现倾泻的目的。全段围堰方法的应用相对比较特殊,只有强化施工质量的控制,才能对其内容等影响因素进行掌握,以便于对放电结构具体情况进行衡量,在南水北调基础上,对施工工艺予以科学应用,确保水利施工过程导流技术得以应用。一般情况下,当出现水量过宽、通道狭窄情况时,通过涵洞与明渠等导流方式的使用,对其进行相应处理后,使其符合水利工程相关施工标准。

(2)分段围堰,对此种方法进行应用时,河道围堰和实际情况会存在较大联系,即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通常是利用多段围堰进行划分,在完成每段划分后,表明其水利工程可以正确运行。若要确保导流技术尽可能发挥其作用,则应加强分段围堰方法的应用,即应该根据河流与河道等相关特点,对河床岸边展开妥善封堵。按照其他工程的施工情况,以实现河道分期处理,保证河道均经过围堰,从而促进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

3.2明渠导流

明渠导流方法主要应用于宽广滩地和岸坡平缓的河道水利工程施工中,通常情况下应用于平原河道。具体应用措施如下:第一,要注意适用前提:即水利工程要良好的排水功能、通航能力、地质条件及较大的水流量,否则不能进行明渠导流;第二,通常情况下要选择河床较宽沿岸进行渠道开挖,并渠道开挖时还需要确定进出口、判定明渠高程、布置导流轴线等,并对明渠进出口与河道主流的夹角进行严格控制,一般要控制在<30°的范围内;第三,要尽可能选择台地较宽的沿岸布置导流线,并控制好明渠轴线的水平距离,一般要控制在75米的标准上,同时还需要加强防冲;第四,明渠轴线设置时要尽可能将渠底深度、明渠长度减少,并控制明渠转弯半径,一般控制在渠底宽度的5倍以上,从而提高河道水流的畅通性。

3.3涵洞导流

涵洞引水属于常见施工方法,其主要应用在水闸、中小型的土石坝中,对此项技术进行应用,能够实现围堰下游挡水的修建,确保原河水经涵洞至下游。结合实际发现,涵洞导流后期应用效果比较理想,对其进行合理应用,使其呈现较高方便性、灵活性优势,且具有施工速度较快等特点,在其实际施工中,涵洞需要呈现直线状态,以保证其畅通,尽可能防止淤泥、渗漏问题的出现,从而对水利工程使用和外观造成直接影响。

3.4隧道导流

对于复杂地形进行隧道开挖,能够有效解决施工过程引水问题,当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进行基坑下围堰施工,并在河道通水的基础上,利用隧道导流的方式,加大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力度,从而实现隧道导流和固定结构的整合。但是,此方法具有施工难度高和造价高的特点,比较适合应用在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区域,且河道无法进行开挖场地。

3.5坝差引水

现代水利建设过程,混凝土结构属于其常见施工结构,虽然具有结构简单和稳定性好等特点,但是,在洪水影响下,若是引水系统仍然是以原有编制方法为主,则很难承受水的突然增加,极易对水利工程施工造成不利影响,不仅会延长其施工工期,而且还会埋下质量、安全等隐患。为了更好解决该问题,在完成大坝建设后,且后续工程仍然正常施工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混凝土坝的设置,对导流缺口进行处理,使其和引水系统进行有效连接,确保水利工程的正常施工,进而提高水利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结束语:

导流施工技术对水利工程质量及使用价值均起到了积极作用,长期以来都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得到重视,并在水利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通过上文分析结果显示,导流施工技术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与控制水利;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围堰法应用、明渠导流、隧洞导流、涵洞导流、等方面,能够有效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从而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价值和延长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高晓红.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5(30):63.

[2]魏维.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7(27):36.

论文作者:薛峰,侯大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  ;  ;  ;  ;  ;  ;  ;  

试论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施工技术论文_薛峰,侯大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