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适信息社会的国家战略与图书馆对策研究_信息社会论文

面向泛在信息社会的国家战略及图书馆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战略论文,对策研究论文,社会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已迈入信息社会,信息如同空气和水成为人类日常活动的必需。而泛在信息社会也将成为网络、信息装备、应用平台、内容和解决方案的融合体[1]。

       本文旨在探讨构建泛在信息社会的国家战略的基本框架,为我国泛在信息社会国家战略的推进提供参考和借鉴;在泛在信息环境下,以图书馆的应用研究为牵引,探讨图书馆的发展变革,提出应对策略。

       1 泛在信息社会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1.1 泛在信息社会的概念与特征

       1.1.1 概念

       泛在,即无所不在。“泛在”一词是由日本东京大学坂村健教授和美国施乐公司首席科学家马克·魏瑟(Mark Weiser)最早提出的,指信息技术将以不为人们所觉察的方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这个环境中,高度发达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渗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营造出一个随时随地、无限沟通的自由世界[2]。

       未来的社会发展,将智能网络、最先进的计算技术以及其他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有效地相互融合并加以充分利用,形成一种“网络无所不在”的社会形态[3],加之以无所不在的信息服务,即构成“泛在信息社会”。

       1.1.2 特征

       泛在信息社会的核心思想是建立一个多语言、多媒体、移动的、语义的网络环境,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都可通过任何装置达到互联,对任何数字内容进行利用和传播。其核心特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4]:

       一、通信对象泛在化。泛在化的通信对象可以包括任何事物,不仅人与人之间可以随时随地通信交流,甚至人与各种各样的设备和终端都可以通过网络彼此连接,任何地方的任何信息都可以随时被传递到全球的网络中并被获取和利用。

       二、网络与技术泛在化。运用各种先进技术,实现网络“全覆盖”,使网络服务永远在线。通过信息技术使“泛在”自然而然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与已有的互联网技术结合,实现移动、无缝、透明和泛在的技术应用和服务。

       三、信息泛在化。依托泛在网络,采用泛在计算等进行信息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和输出,使信息及其服务及时高效、“无所不在”与“透明”。信息的泛在化已成为数字信息时代的大势所趋。各种传感器技术为用户提供事物本身的信息,并探测、存储、处理各种与事物相关的位置、状态、环境等信息,使网络化的万事万物关联在一起,通过网络加以获取。

       四、服务泛在化。泛在化的网络和业务系统具有超强的环境感知能力和智能性,能够在与用户的连接与交互过程中随时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主动感知和解读,将信息传送并处理后,最终将用户所期待的结果返回给用户,从而极大地提升信息服务的水平和效能,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信息服务。

       1.2 泛在信息社会研究的意义

       泛在信息社会很美好,建设泛在信息社会则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开展泛在信息社会的研究,促进泛在信息社会的建设,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泛在信息社会在观念上改变着人们对社会现代化发展前景的认识。技术和经济突飞猛进,人们的社会生活早已不是过去对“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憧憬,而是时时处处存在的网络和信息元素,一些新的社会概念也由此悄然出现。智慧城市、智慧地球、泛在家电(u-Home)、泛在医护(u-Care)以及智慧养老等理念的提出和实践,表明“地球村”正向着泛在化前进,“泛在”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次,泛在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方式发生极大变化。随着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设施的多元化、泛在化和不断更新换代,人类的活动与信息的消费全面相关,信息消费的体验不断改善和升级,生活环境与质量随之不断提高。人们在家庭、学校、办公场所、咖啡厅、火车站、机场、商场……都可以身处一个便利、可控又相对稳定的网络环境,享受着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信息服务[5]。

       再次,泛在化技术的应用给全社会各行业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射频识别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系统等应用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已经可以看到泛在化技术在教育、医疗、防灾救灾、社会管理等许多领域的实践,推动着这些领域的发展与变革。同时,人们也期待利用泛在信息系统解决社会发展中的更多问题。

       与此同时,泛在信息社会的发展也带来巨大挑战。海量信息如何被实时地采集、汇聚、整合、保存、分析、利用,如何在大数据中挖掘用户的信息需求,在泛在信息社会中拓展新的服务模式,开展移动化、智慧化服务;如何在数字安全、网络秩序、个人信息保护以及数字版权保护等方面从立法、执法、守法多个层面开展相应的工作,应对社会结构、文化和习俗的调整、变化;如何保障信息的公平获取,切实消弭信息鸿沟,保障社会弱势群体享有同样的信息消费权利,使泛在信息社会发展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这些问题和挑战都是泛在信息社会的建设进程中应该努力解决的。

       1.3 国内外有关泛在信息社会的研究文献调研

       根据课题组对国内外有关泛在信息社会的研究文献的调研,研究主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泛在信息社会概念、特征及远景展望;2)泛在信息技术;3)泛在信息社会在具体领域中的实践,如电子政府、智慧城市等。

       国内关于泛在信息社会的研究对相关概念的分析理解较多,关注泛在信息社会在电子政府和图书馆等领域中的应用及泛在技术的作用。国外的相关研究更为全面、深入,重点关注未来信息社会的发展及泛在信息社会中出现的隐私、安全、法律等问题,关注跨学科研究和对泛在技术的研究;也涉及泛在技术在电子政府、泛在城市及物流中的体现与应用,关注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等。

       国内外有关泛在图书馆发展现状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主题:1)泛在图书馆的概念、特征、技术;2)泛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3)泛在图书馆的用户服务(服务理念、模式、对特殊人群服务等)。现有的文献研究已经注意到了泛在信息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数据、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健康安全环境及手机管理问题等。

       1.4 国内有关泛在信息社会的认知调查

       课题组就对泛在信息社会的认知组织了问卷调查,旨在深入了解用户对泛在信息社会与泛在图书馆的理解和认识,以便发现用户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在泛在环境中做好相应的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调查对象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成员馆所在高校的学生、教师及图书馆员。采用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2014年10月8-20日为问卷开放期,共收回来自127所成员馆院校的有效问卷4647份。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主要得出以下数据和结论:

       1)89.41%的人认为政府对泛在信息社会建设的作用应该加强。52.72%的人认为网络覆盖不够理想,是目前城市信息化建设中应该解决的问题。

       2)关于泛在信息社会的核心:53.73%的人认为是互联,31.12%的人认为是智能,13.86%的人认为是移动。“泛在信息社会”这个概念虽然对一些人来说还有些陌生,但近年来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

       3)56.92%的人意识到在当前的信息社会中,自己既是信息的使用者又是信息的生产者,具有双重身份。

       4)对于移动改变生活,62.19%的人表示愿意接受并去适应这种趋势;对于可穿戴设备这种智能化的新潮流,73.64%的人表示愿意尝试。绝大多数人可独立使用智能终端进行学习娱乐等活动。这些表明了面向泛在信息社会的积极态度。

       5)大部分人对所获取的信息资源的满意度较高。15%左右的人对所获信息资源表示不满意,因此信息组织与整合处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信息资源的可靠性与可用性仍需进一步提高。

       6)智能化应用、网络服务与科技创新、信息数据的增长与多元化、人们复杂的信息需求、国家政策与制度的支持等都将是影响泛在信息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7)未来信息社会存在信息可靠性与真实性、数据安全、网络秩序、知识产权等矛盾,这些是对人类进入泛在信息社会的挑战。

       8)泛在图书馆的发展不仅要寻求各种外界力量的支持,更要从自身技术、资源、服务、管理、空间、人才等方面实现质的突破。

       2 泛在信息社会的发展状况

       2.1 国外泛在信息社会发展状况:以美、日、韩为例

       2.1.1 美国的“智慧地球”计划

       2009年1月28日,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这一概念,声称世界已进入全球一体化和智慧地球时代,并阐明了短期和长期的战略计划,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奥巴马对此给予了积极回应并在不久后签署了经济刺激计划,批准投资110亿美元推进智慧的电网,190亿美元推进智慧的医疗,72亿美元推进美国宽带网络的建设。“智慧地球”计划被认为是挽救危机、振兴经济、确立美国在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标志着美国进入泛在信息社会建设的新阶段。IBM将“智慧地球”计划作为如何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改善商业运作和公共服务,从而构建一个新的世界运行模型的愿景[6]。旨在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到各行各业,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全球各个角落的电网、铁路、桥梁、公路、家电、商品等各种物体中,并且相互连接形成“物联网”,通过超级计算机、云计算、无线传输、传感等信息技术再将物联网整合起来,使人类能够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实现全球的“智慧”状态,真正形成“互联网+物联网=智慧的地球”。其本质是将物理基础设施(机场、公路、建筑物等)和IT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统一成智慧基础设施。

       美国“智慧地球”的应用领域包括:智慧的基础设施、智慧的能源/电力、智慧的医疗、智慧的城市、智慧的交通、智慧的供应链、智慧的银行业、智慧的水等。“智慧地球”计划的推行,开启了美国泛在信息社会建设的新阶段,这将不仅深刻影响和改变美国人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的方式,而且有助于其在信息时代保持长久的竞争力。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提高了美国的信息化水平。

       2.1.2 日本的“u-Japan”计划

       日本泛在信息社会的建设突出表现为政府主导、分阶段实施的信息战略。日本先后颁布的三项重大国家信息战略有:2001年的“e-Japan战略”、2003年的“e-Japan战略Ⅱ”和2004年的“u-Japan战略”。

       “e-Japan战略”关注了四个领域的发展:第一,建设超高速网络基础设施;第二,电子商务及其新环境的建立;第三,电子政府的实现,推进政府各类文件的电子化与无纸化,并通过网络实现信息联机共享;第四,信息人才的培养。“e-Japan战略”的目标在2003年提前实现[7]。

       2003年提出的“e-Japan战略Ⅱ”对日本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发展方向作了较大调整,以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目标,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在医疗、食品、生活、中小企业金融、教育、就业和行政7个领域的应用,并提出在5个横向项目——新一代基础设施、保密、研究开发、人才和国际战略中,扩大信息技术的高效利用程度。“e-Japan战略Ⅱ”是“e-Japan战略”的逻辑发展,作为把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社会的战略,同时也可视作“u-Japan战略”的先声。

       为了消除数字鸿沟、全面建设泛在信息社会,2004年12月,日本总务省发布的“实现泛在网络社会政策座谈会”的最终报告书中列出了“u-Japan战略”的核心内容。“u-Japan战略”设想在2010年建设成一个所有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上网并充分享受信息化好处的“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网络社会”,并通过非常方便的网络和低廉的网络资费促进信息交流,把IT运用到经济、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用IT解决日本社会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2.1.3 韩国的u-Korea计划

       从1993年开始,韩国政府就开始积极从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布局。韩国于2002年4月提出“e-Korea Vision 2006”战略,其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加紧建设IT基础设施,使得韩国社会各方面在尖端科技带动下跨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在e-Korea实施后不久,韩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其后,韩国各个方面都希望借助已有的先进硬件提高生产效率、生活质量等[8]。韩国信息通信部于2004年3月提出了为期10年的u-Korea战略,目标是在全球最优泛在基础设施上,将韩国建设成为全球第一个泛在社会或是无所不在的社会。这一战略在2006年3月确立了u-Korea总体政策规划。为实施u-Korea战略目标,2004年3月提出u-Korea战略的同时推出了“IT839策略”配套措施:“8”是八项创新服务、“3”是三大基础建设、“9”是九大成长动力技术。IT839战略是韩国实施u-Korea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核心战略,是维持信息产业等行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之一。

       2.2 已有泛在信息社会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一些国家和地区依据其社会环境及信息化发展程度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和目标,加快信息发展战略部署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并已取得了一些成就。可归纳出如下特点,供我国借鉴。

       1)政府政策支持,引导企业自由地进行市场竞争

       泛在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成就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推动,需要政府在战略上进行宏观指导,这首先体现在政策引导上。在执行u-Korea计划过程中,韩国政府一直不遗余力地给予企业政策支持,倡导并鼓励企业间的质量竞争,希望通过有效的竞争培育出本国具有世界级水平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突出表现在韩国政府IT管理部门和企业的合作、政策制定、资金人员的支援、政府对市场的有效监控等。韩国政府还通过政策制定,一方面鼓励投资和竞争,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防止大企业过度垄断。

       2)以立法为保障

       政策的制定能给泛在信息建设提供范围与框架,法律的支撑则能规范和调整建设的形式和内容,给予整个建设过程以具体引导。德国联邦政府为保障实现2009年2月公布的“联邦政府宽频策略”,以成长和创新为原则修订了相关法规。德国政府倡导在网络营运商和相关业者间建立诱因导向的合作机制,分担风险之际亦有助于创造一个友善的投资环境。德国联邦经济及科技部一直以来皆定期与各州政府在电信、IT和邮政行业的代表开会,讨论电信法规和政策。德国联邦政府认为此类会议应进一步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也纳入,成立一个工作小组,就宽频策略提出的各项议题商议并制定解决方案。制定法令以保障网络社会发展的安全性是一项必然选择,我国台湾地区制订了诸多有关优质网络社会(UNS)的相关法规,并且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修改步调不断加快,尤其是个人和商业资料保障、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法令等都与以往全然不同。

       3)技术发展与社会服务并重

       在提出建设无处不在的网络的初期,许多国家关于未来信息社会的规划更加侧重于技术的开发和网络基础设施的普及。德国政府1999年发布的“德国21世纪的信息社会”行动计划和2006年颁布的“信息社会德国2006年”总体规划,都明确提出要发展更先进的信息技术,并推进基础设施的普及;新加坡政府从1980年起开始推行国家的IT计划,经过几次升级,极大地提高了信息通讯技术的覆盖水平。

       除了发掘技术所带来的更大的经济效益外,更重要的是发挥技术的社会效益,加强公共服务,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如图书馆、博物馆的进一步推广利用,教育培训、公共医疗等各类型的公共服务。英国的“数字英国”计划提出要为数字人才的培养营造最佳环境,建立与21世纪数字经济相结合的教育技能体系;芬兰政府提出要充分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开发新型学习环境,加强青年人的信息社会基本技能和意识;马来西亚提出要将多媒体应用于医疗和医学研究领域,其“电子信息城”内建有智能学校、遥控医院和医疗中心等。

       4)构造全民网络

       随着全球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构造全民网络渐行渐近。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产业转型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都纷纷以实现全民网络为未来泛在信息社会发展的首要支撑条件之一。美国国家宽带计划的愿景是“让每一个美国人皆能通过宽带连接上网”,英国政府在“数字英国”白皮书中明确陈述其愿景为“让英国成为全球数字知识经济之领先国家”,并以“如何借助数字科技的创新应用,进一步提升英国的数字经济产业,带领英国民众全面进入数字化社会”作为核心议题。

       5)重视与支持电子政务的发展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发展电子政务,在提高政务部门的工作水平的同时,方便市民生活。电子政务的目的是为所有民众和企业提供一个低成本服务、高效率以及可参与、透明化的政府,其建设需要宏观的政策支持以及电子化的技术保障,许多国家都以“u计划”为平台,为本国的电子化政府建设保驾护航。“数字英国”计划中特别阐述了利用云计算实现电子政务的建设;德国提出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公民友好型治理,并发布了联邦政府部门中的ICT、电子司法、电子保健等5个方面的目标和实施方案;新加坡在最新的计划中将整合政府内外部系统、流程和服务,创建一个可供政府、企业和大众共同使用的交互式环境;南非通过设立公用信息终端和社区信息中心,实现了政府为找工作者提供昼夜服务。

       6)鼓励民间资本参与

       在IT KOREA的建设过程中,韩国政府充分调动民间资本以吸引不同的资金投入。日本当局为了确保泛在网络在商业和公共设施领域的建设,引进私人部门参与管理和运作,并且尝试建立一种强调私人部门设计和服务的机制。“数字英国”的《最后报告》(Final Report)指出,政府在“数字英国”计划的落实过程中,对私人企业的发展应该激励和协助,而且主要是在创造现代有效的通信设施以及建立新的数字技术方面。而私人企业应做到的是投资和建立国家所需的下一代通信设施,主要的资金和效益都应从具体的建设转移到服务和应用的发展。

       7)构建物联网社会

       物联网作为新兴技术走进人们的视野,并成为引领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引擎。许多国家都制定并实施了针对本国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实际的物联网社会发展战略。在美国,物联网的应用已从传统的商业零售、物流领域拓展到环境监测、生物医疗、智能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出现了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推广企业。

       8)关注数字安全

       泛在信息社会环境下,因为互联网技术、遥感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个人隐私更容易被泄露。德国针对因特网安全、数据保护、网络消费者保护、企业政府部门和公民之间电子信息安全交流手段、数字知识产权等方面制定了相关策略。

       3 我国面向泛在信息社会的国家战略

       3.1 我国建设泛在信息社会的基础

       3.1.1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框架

       2006年,我国出台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到202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有九个: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9]。具体目标包括:1)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2)实现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信息产业发展的跨越;3)提升网络普及水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4)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能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能力和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在此战略目标下,按照承前启后、以点带面的原则,制定和实施了以下战略行动计划:1)国民信息技能教育培训计划;2)电子商务行动计划;3)电子政务行动计划;4)网络媒体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计划;5)缩小数字鸿沟计划;6)关键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计划。

       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框架下,2011年3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其中关于国家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任务的表述体现在信息化的五大应用领域:1)经济领域的信息化,包括农业信息化、服务业信息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产业等;2)社会领域的信息化,包括城市管理信息化、社会服务信息化等有关民生、公共卫生、劳动保障等方面;3)政务领域的信息化,包括与政府办公、对外服务相关的建设好政府综合信息网站、积极推进网上办公、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共享能力,提高决策效率等方面;4)文化领域的信息化,包括图书、档案、文博、广电、网络治理等;5)军事领域的信息化,包括装备、情报、指挥、后勤等。

       3.1.2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在国家战略规划之外,先后有一些与信息化相关的战略和行动计划,有企业层面的,也有政府层面的。

       2005年起,中国各地政府着手开展“无线城市”行动计划,旨在方便居民生活,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截至2011年底,我国已经有32个省市自治区开始建设无线城市,其中绝大部分已完成第一期工程建设。

       2009年,“感知中国”的理念迅速在中国传播。“感知中国”的核心即“物联网”,通过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感应芯片使其智能化,然后借助无线网络,实现人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交流”。在2009年12月的国务院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要在电力、交通、安防和金融行业推进物联网的相关应用[10]。

       2010年,国务院发布5号文件,推动“三网合一”。2012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互联网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逐步扩大三网融合的试点广度和范围,推进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2012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向12个试点城市的广电企业发放许可证,统一广电企业开展基于有线电视网的互联网接入业务、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国内IP电话业务。

       2011年,教育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教育信息化进行总体部署。在这份规划文件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面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并在此框架下提出“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包括: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行动和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

       2012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发表《云计算白皮书》,5月,国务院即批准了“中国云”产业发展国家级规划,并在7月将云计算工程纳入《“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9月科技部颁发《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将云计算产业发展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为应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11],将全国103个城市(区、县、镇)纳入试点[12],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在酝酿相关标准[13]。2012年12月,中国工程院组织起草并发布的《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将智能城市列为中国面向2030年的30个重大工程科技专项之一[14]。

       2013年8月1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其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3]31号)[15],通知指出“宽带中国”战略是我国政府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和《“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而制定,其目的是加强战略引导和系统部署,推动宽带基础设施快速健康发展。

       3.2 我国泛在信息社会国家战略概念模型

       我国“未来信息社会”的整体国家战略是何种形态?在对美国“智慧地球”、欧盟“数字社会”、日本“u-Japan”、韩国“u-Korea”等战略以及结合我国现阶段和未来社会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后,形成了一些初步构想。我国泛在信息社会的国家战略概念模型初步分为三层:感知与互联层、识别与控制层、认知与建构层(见图1)。

      

       图1 我国泛在信息社会的概念模型

       3.2.1 感知互联层

       “感知与互联层”是一个原生数据感知和数据互联的层次,是由一系列传感器、射频标签、机器终端(如手机、个人电脑、PDA、家电、监控摄像头等)、相关信息识别器及有线、无线网络所形成的感知网络。在感知网络中,传感器或信息识别器摄取相关信息生成原生数据,原生数据存储在本地或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存储在互联网的数据仓储中。比如,可穿戴设备上的传感器感知人体的心电、血压、脉搏,以及个体的位置信息、周围环境的噪音分贝数。

       3.2.2 识别控制层

       “识别与控制层”通过对感知网络节点生成的原生数据进行高度智能化处理,使得原生数据变成有一定意义的信息,信息与信息通过复杂的计算进行交互和控制,形成具有一定“智慧”的有机整体。比如,可穿戴设备感知的数据,通过感知网络传递到特定的设备,在复杂的计算后识别周围噪音对人体的影响程度,并建议人到离他最近的医院去就诊或远离噪音;汽车的车载系统中有一些检测车内空气中酒精含量的传感器,当驾驶员饮酒后坐在驾驶位上时,酒精检测的传感器将空气中的酒精含量原生数据传送到车载系统,车载系统通过识别,将其转换为控制信息,使得汽车无法启动;家里的洗衣机的某个零件坏了,相关数据通过感知网络传回厂商,厂商通过对传来的原生数据进行识别,使之变成有意义的信息,告知厂商是哪一个零部件,然后在用户还未察觉的时候,修理洗衣机的客服人员就已经上门为用户更换了。

       3.2.3 认知与建构层

       “认知与建构层”是各领域的人在“感知与互联层”和“识别与控制层”的基础上认知和构建新的社会生产活动。在泛在信息社会中,人不是被“泛在信息社会”中高度智能化的信息所淹没、异化,而是在此基础上更加自由、自觉、自在地去认知和建构更为丰富的社会生产活动。比如,科学家通过“感知与互联层”里分布在不同地域的空气传感器传递过来的数据,做一些未知领域的探究,让人类与自然更和谐相处;政府通过“识别与控制层”的“智能国防”识别外国飞行器是否侵犯防空识别区而进行相应的外交。

       3.3 构建信息社会的必备条件

       3.3.1 泛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泛在信息社会建构的必备条件和其他所有国家基本一样,即泛在信息社会基础系统(包括传感数据互联系统)和传感终端的广泛应用。其中,基础系统依赖互联网宽带技术、无线技术(WIFI、卫星)、RFID技术,传感终端依赖有感应功能的芯片和芯片读取技术。

       一是感知和标识技术。传感器和识别器在泛在信息社会的基础建构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基础位置,它们主要负责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实现物体属性信息的感知和识别,如传感器、RFID、二维码等,它们要用到传感技术和识别技术。

       二是传感器网络建设。ITU-TY.2221建议中将“传感器网”定义为:包含互联的传感器节点的网络,这些节点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交换传感数据。其中,所谓的“传感器节点”,指的是由传感器-识别器组成的能捕捉物理属性值的设备。传感器网络的建设包括传感器-识别器的布局、接入与组网、数据存储与获取。

       三是泛在网络建设。ITU-TY.2002建议中将“泛在网络”描述为:在服务预订的情况下,个人和或设备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方式都能以最少的技术限制接入到服务和通信的能力。

       四是大数据的存储和管理。传感网络中会产生大量的原生数据,如何对海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使之能够被快速索引、获取和利用变得极为复杂。目前通行的大数据存储方式有直接附加存储(Direct Attached Storage,DAS)、网络附加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和基于光纤截至的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但是在存储的细节方面,如何描述数据、如何给数据命名等,都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

       3.3.2 智慧应用

       识别与控制,主要是将获取的原生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变成有识别和控制功能的智能信息。

       一是数据计算。海量感知数据的计算与处理技术是泛在信息社会构建过程中要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海量数据计算”主要是对海量感知数据的数据融合、语义集成、并行处理、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这其中需要采用和攻克物联网“云计算”中的虚拟化、网格计算、服务化和智能化等技术,采用云计算技术实现信息存储资源和计算能力的分布式共享,为海量信息的高效利用提供支撑。

       二是应用和服务。感知数据应以应用和服务为导向。但是,在泛在信息社会的情境下,几乎所有的“应用”和“服务”的内涵都得到了“革命性”的扩展,而所有这些革命性的扩展是传统技术路线所未曾经历过的。比如,在灾害控制中,搜集到不同区域的气象和物理感知数据(居民居住区的密集度、农区、林区、牧区、渔业、道路交通等等)后,如何综合所有感知数据,在大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智能识别、判断、预警和控制,是前所未有的。这些在泛在信息社会中不断涌现的新型应用和服务,是传统技术路线无法解决的。

       三是智慧化的社会。从适应未来应用环境变化和服务模式变化的角度出发,面向泛在信息社会中典型行业或领域(如农业、安全监测、物流、军事等)的应用需求,去提炼这个行业普遍存在或要求的核心共性支撑技术,研究针对不同应用需求的规范化、通用化服务体系结构以及应用支撑环境、面向服务的计算技术等,让这些典型行业或领域变得更加智慧是可行的。典型的行业或领域有物流、安全监测、农业、灾害和危机管理、军事、医疗、教育与科研。

       3.3.3 信息素养与泛在建构

       在泛在信息社会,个人的认知过程、认知风格、认知策略等在“识别与控制层”智慧服务的基础上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在“认知与建构层”的典型例子,是农业科学家根据传感网获得的数据和信息在农业科学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如多通道采集器和控制器通过GPRS直接和远端服务器相连,实现和远端数据的双向通讯。采集器和控制器之间也可通过移动网关直接通讯,控制器直接根据采集节点发送的环境参数控制现场设备的开启和关闭。物联网还可以在农业资源管理(如农用土地资源、水资源、生产资料)、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如土壤、大气、水质、气象、灾害)、生产过程管理(如农田精耕细作、设施农业、健康养殖)、农产品与食品安全(如产地环境、产后、贮藏加工、物流运输、供应链可追溯系统)、农业装备与设施(如工况监测、远程诊断、服务调度)等农业科学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和优势[16]。在“认知与建构层”中,需要有大批具备高度信息素养的人。

       3.4 对我国泛在信息社会建设国家战略的建议

       泛在信息社会是网络、信息设备、应用平台、内容所形成的整体,对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带来重大变革。为保障泛在信息社会中传感数据网络的安全和可靠性,防止信息的无序和泛滥、公民隐私泄露、基础设施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对我国泛在信息社会建设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3.4.1 将建设泛在信息社会明确为国家战略

       前已述及,我国已经具备了泛在信息社会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还是宽带中国、智慧城市、感知中国等计划的实施都表明,我国正在向泛在信息社会发展。但是,既有的战略和计划重点在于行业或产业的发展,我国尚未明确提出基于社会发展的建设泛在信息社会的国家战略。

       提出将建设泛在信息社会作为国家战略,从表述上能够用一个更上位的概念统领全局。“泛在信息社会”这个名称,既包括了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传感网、宽带网、无线网、三网合一等),又包含了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各个领域的融合发展,有助于达成全民共识,从更高层次和战略视角进行技术与服务的协同推进,统领社会的整体发展。

       建设泛在信息社会的国家战略的提法不仅与《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十二五”规划相辅相成,而且建设泛在信息社会可以作为《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终极目标。在这个终极目标的指引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的“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重点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可以看做是迈入泛在信息社会的第一个阶段;而“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形成“智慧产业”、“智慧区域”是迈入泛在信息社会的第二个阶段;形成无处不在的、充满智慧的泛在信息社会,则是第三阶段。

       泛在信息社会战略是国家现有信息战略的补充。国家现有的信息战略的重心偏重于“技术层面”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如三网合一、宽带中国、传感网等建设,虽然也提到了要用信息化推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领域的发展,但对于国家投入财力、人力和物力的“未来信息社会”的整体面貌尚缺乏一个纲要文件,将建设泛在信息社会作为国家信息化战略,是对信息技术战略的扩充,也是对我国社会发展战略的充实。

       3.4.2 建设“国家基础传感数据网络”

       根据物联网技术水平、用户需求和系统成熟度等方面的特点,我国在泛在信息社会国家基础传感数据网络建设的不同阶段需要解决一些壁垒或短板:在信息汇聚的传输技术方面,有待突破的关键技术包括:任务驱动的大规模自治组网技术、上下文感知技术、移动通信网络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缝融合技术、海量信息处理技术等。在协同感知的传感技术方面,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各领域的需要,在传感器、传感芯片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有待突破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设计与实现、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低功耗技术、电磁兼容技术等,以实现相关信息采集、汇聚设备的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国产化和绿色环保。在传感数据泛在聚合方面,分布在不同领域的传感器或感应器基本上都是异构的数据模型,不同的物-物之间、物-接入网之间要进行数据互操作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待突破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包括:信息聚合理论、模糊控制技术、泛在异构网络、人工智能、仿生学传感器、纳米材料、生物芯片等[17]。

       国家应该在确定泛在信息社会为国家战略后,加大对信息汇聚传输技术、协同感知的传感技术和泛在聚合技术等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同时加快相关标准(如频率、调制方式、接口标准等)的制定和推广。

       3.4.3 在国家层面加大信息素养教育的力度

       泛在信息社会中,能决定所需信息的性质与范围、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正确评价信息及其相关资源、将所选信息融合到个人的知识体系中、有效运用信息达到特定目的、了解信息所涉及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合理合法地获得和利用信息,这些能力成为人类的生存之道。“信息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公民掌握上述这些能力。尽管泛在信息社会在各国的国家战略发展中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美国已经着手这方面的教育。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制定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AASL)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此外,还有一些地方特色的信息素养标准,如阿拉斯加的《图书馆/信息素养标准》[18]。标准虽然多元化,但足以见得美国社会对信息社会公民基本能力的重视。反观我国,尚无任何“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尽管在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如高校、高校图书馆都在开展层次与规模相对较小的“信息素养”教育,但大都因没有明确的标准体系而进入误区[19]。比如,将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信息素养教育;将文献检索课等同于信息素养教育。同时,信息素养教育也应该“从娃娃抓起”,在全民中进行。因此,建议在确定建设泛在信息社会为国家战略后,出台我国“信息素养”相关能力标准,提高信息社会公民的基本能力,为全面进入泛在信息社会做好准备。

       3.4.4 将泛在信息服务产业作为社会转型的方向

       泛在信息社会中,全国各地各个领域的所有与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原生数据被高度智能化处理为或独立、或相互关联而有价值的信息,经济、文化、教育、健康、环境、社保等各领域、所有的公民皆可按“需”取用,“全民信息消费”将成为主要的社会消费之一,信息服务将成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服务行业,占据未来社会的主流。

       4 泛在信息社会中图书馆发展与转型的对策

       4.1 泛在图书馆的概念与定位

       4.1.1 认识“泛在图书馆”

       “泛在图书馆”(Ubiquitous Library)是国外图书馆界提出的全新的图书馆发展理念。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馆长迈克·凯勒在1999年设想未来图书馆时说:“我要创立泛在图书馆,使得学生和教授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能够获取文本或与文本相关的信息。”[20]美国马里兰大学图书馆馆长查尔斯·B.劳瑞博士在2003年马里兰大学图书馆的五年计划中提出了“泛在图书馆”的理念[21]。2004年,马里兰大学工程与物理科学图书馆的图书馆员尼尔·K.卡斯恺发文提出了泛在图书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特征[22]。2005年,查尔斯·B.劳瑞博士撰文认为,泛在图书馆是一个比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馆更能贴切地定义未来图书馆的专业术语[23],它具有特殊意义、能够与时俱进地更为准确地描述图书馆的现在与未来,作为一个地点的学术图书馆依旧会存在,加上先进的网络和计算机的使用,图书馆将变得无处不在。2005年,德国的奥利弗·欧比斯特博士将图书馆的发展归纳为四个阶段: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泛在图书馆[24]。在第72届IFLA大会征文中,美国南乔治亚大学图书馆的李丽丽提出,泛在图书馆具有六个方面的特征:网络化、全天候(24×7)、开放性、多格式、多语种、全球化。

       我国有关“泛在图书馆”的研究随着国外的研究热潮而兴起,2006年《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一文是国内首篇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其后不断有相关主题的学术成果发表,并在2012年逐渐达到研究的高峰[25]。

       从国内外图书馆界对泛在图书馆的概念和特征的研究来看,其定义和特征尚无统一定论,其基本理念是,图书馆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是可存取的,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这种新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可以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二是指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数字化信息服务的是一种智能化的信息系统。

       如何诠释“泛在图书馆”?

       从字面意义上讲,“泛在图书馆”是无所不在的图书馆,“泛在”一词强调了未来图书馆存在的重要形态和发展模式。从本质上讲,泛在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共享的“5A”理论(即任何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图书馆可以获得任何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提出泛在图书馆的“8A”理论,即任何服务主体的图书馆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服务客体的任何用户提供任何时期、任何类型、任何格式和任何语种的信息资源的图书馆[26]。体现为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无所不在,其显著特征是:用户在哪里,图书馆的服务就在哪里,用户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获得图书馆的服务,甚至用户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却已经利用到了图书馆的资源或者得到了图书馆员的帮助。

       4.1.2 泛在信息环境给图书馆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泛在信息环境挑战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技术进步引起人们生产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已经超过了组织、管理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如何有效地组织和揭示信息,使用户能够集中有限的精力理解和利用信息、创造知识,是图书馆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泛在智能的产生和发展,进一步突破了以往获取信息的时空障碍,用户需求将发生更为重大的变化。此外,无所不在的网络环境为人们提供了方便迅速的信息搜索工具和服务,且该环境中的每个用户既是信息使用者,又是潜在的信息生产者,知识出版和交流系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低进入壁垒,图书馆在社会知识交流中的中介作用被严重削弱,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

       同时,网络、信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泛在图书馆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泛在智能的透明特质使得后数字时代的计算设备能够跟环境融为一体或隐藏在人的身上,用户获取知识信息将变得更为快捷、方便、愉快,能够将泛在信息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构建成一个互动的、自由的、无缝对接的信息服务交流平台与实体[27];泛在智能使知识共享和终身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日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8],这些因素为推动图书馆服务的变革和创新创造了理想的环境。

       4.1.3 图书馆在泛在信息环境下的定位

       首先需要重新思考图书馆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1931年,世界著名的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博士在《图书馆学五定律》一书中,用通俗的语言提出了图书馆这一职业最简明的表述,为图书馆工作指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方向: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1995年,美国学者米切尔·戈曼提出了“图书馆新五定律”[29]:图书馆服务于人类文化素质、掌握各种知识传播方式、明智地采取科学技术提高服务质量、确保知识的自由存取、尊重过去与开创未来。无论是70多年以前提出的“图书馆学五定律”,还是20年以前提出“图书馆新五定律”,其精神实质是共同的,明确回答了图书馆还将继续存在并发展的道理。在泛在信息环境下,“书”的概念已经衍变为“知识”,“用户”的概念也更加广泛,不仅局限于到物理图书馆使用服务或在线使用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读者,实际上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图书馆的用户,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甚至更为先进的技术,获取来自图书馆或者通过图书馆获取的知识信息。但无论如何改变,图书馆关联文献、信息和知识的要素都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图书馆在知识自由获取和文化传承方面的角色与使命显得更为重要。美国图书馆协会认为,在信息和思想的开放与自由获取过程中,图书馆必将发挥核心作用[30]。

       其次,泛在信息环境要求图书馆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位。物联网紧接着互联网对图书馆发起又一波冲击。物联网是对互联网技术的延伸,能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通过无线通信达到互联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在人与人之间发生,也可以在人与物之间或物与物之间发生[31]。图书馆学界已普遍认为,移动化、泛在化和智能化是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将要以及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的理念与运作模式。泛在信息环境下,人们对于图书馆的认识正在发生巨大改变,由此引发对图书馆的重新定义。柯平教授认为,今天的图书馆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有机体,它具有社会存在、复合性和发展性三个重要特征;对图书馆的界定是随着三代图书馆模式的进化而不断发展的,基于文献的图书馆认识升华为基于信息的图书馆认识,“图书馆是什么”成为哲学命题。一方面,对图书馆的文化观和知识观的讨论得到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图书馆从强化组织和中心发展为强化场所与空间,成为一种更为复杂的社会有机体。如果重新定义图书馆,他认为,图书馆是通过对文献和信息的收集、组织、保存、传递等系列活动,促进知识的获取、传播与利用,实现文化、教育、科学、智力、交流等多种智能的社会有机体[32]。

       无论是物理存在,还是虚拟存在,图书馆将永远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或客观事实而存在着,不变的是知识性本质,可变的是它的类型、形态、特征等。图书馆的定义将随着人们对图书馆这一社会现象的广度与深度的认识,以及其外延与内涵的变化而不断改变与完善。

       4.2 泛在信息社会中图书馆发展与转型的对策

       4.2.1 重点研究泛在信息的发现、组织和交互机制

       对泛在知识环境中各个领域的各类信息及其逻辑关系进行系统描述,形成新的信息搜集、管理、分析、存储和互操作的机制,以便图书馆帮助用户准确快速地进行趋势分析、重点过滤、发展预见、重大计划跟踪分析、重大成果影响分析、生产力竞争力分析等,为泛在图书馆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打好基础。

      

       图2 信息资源组织层次

       图2展现了泛在信息社会中信息资源的组织层次。基于不同的层次,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1)信息存储层。应加强多载体信息资源建设:有选择地加强实体资源建设,重点加强虚体资源建设,突出特色资源建设,加强开放获取资源建设。

       2)信息描述与表示层。应重视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对所管理与组织的信息资源提供基于语义的元数据描述与表达,各元数据在元数据登记中心统一注册,为用户构建基于语义层面的一体化空间元数据管理与服务的框架[33]。即将搜集到的复合多元的各载体、各类型文献信息资源按照标准的元数据定义格式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元数据应用系统。

       3)信息资源发现、调度与传递层。建立智能化的信息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透明且无缝的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4)信息展示与交互层。拓展多种技术方式构建“无处不在的网络”,实现人、机、物多元互联的泛在基础架构,开发多样化服务形式,对信息资源的定位、分布进行组织和展示。

       总体而言,要注重对知识信息的充分挖掘,关注知识的应用环境和应用群体,充分运用知识组织、数据挖掘、知识发现、数据融合、智能搜索等技术和工具,形成面向需求、适应变化、快速反应、灵活深入的知识服务机制。

       4.2.2 全面理解用户的需求,深入探索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研究图书馆在泛在信息环境下所催生出的新功能,考虑图书馆如何更新服务理念,调整服务思路,改进服务方式,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知识化以及具有准确性、可靠性和完备性的信息,为人们提供“8A”化服务。探讨图书馆如何根据用户提出的信息需求来探索相关联的知识对象与知识关系,构造出可重组、可扩展和可视化的知识地图,发现新的需求和新的内容,主动揭示需求、激发需求,在向用户提供传统文献资源服务的同时,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对读者的需求发展做出预判断,制定服务策略,创新服务功能,形成新的服务能力。以高校图书馆为例,在面向泛在信息社会的转型中,图书馆的服务应区分为面向学习需求的服务和面向研究需求的服务。面向学习的服务主要支持本科生学习,包括书刊阅览外借、终端外借、电子教参、MOOCs、创意工作坊、写作工作坊、音视频点播欣赏等。面向研究的服务主要包括课题咨询、查新查收查引、专利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竞争情报服务、科研态势分析、科研工具应用、决策支持、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等。

       4.2.3 需要强大的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持,做好技术保障

       在寻求泛在图书馆最佳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应该构建基于网络的分布式图书馆信息架构(见图3),并寻求配套资金支持。技术上要研究图书馆如何在现代信息环境中将各种智能化的信息技术有效结合,集成应用于知识组织、数据挖掘、知识发现、数据融合、智能搜索等方面。

       4.2.4 图书馆要进行业务模式、组织方式以及人力资源建设的相应转型

       泛在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源组织方式、业务流程、信息基础设施、服务方式等的变化,要求图书馆必须进行机制优化和组织机构调整变革。主要策略有:

       建立与深化战略联盟协同开展工作的协作机制:包括馆际协作、跨机构协作、馆内协作等。有机协作的整体能够对来自全球的海量资源进行灵活存取,也便于为来自全球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同时有利于人力、物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和高效运用,在节约资源的同时达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图3 泛在图书馆的信息基础设施构成

       进行组织模式变革,重构业务组织与工作模式,策略包括:1)重构业务组织模式:由单一链条/条块式向多元网格化转变(平面线形结构向多维立体网格状结构转变)。在图书馆整体组织架构层面,各图书馆要立足本馆的历史与现状,在审视泛在信息环境下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的基础上重新梳理图书馆业务流程,逐步推进业务组织模式的重构。具体到单个业务环节,也需要在纵深方向构建多元网格化集成组织模式。鉴于越来越多的师生将往返于不同地点进行学习、教学和研究,纽约大学图书馆推行“全球服务整合”战略,通过整合基础设施以及各交流地点所有员工的技能和专业化知识,致力于建设一个集成、协作、高效的服务组织,能够在所有交流地点有效运作,提供一系列协调的在线联网服务,即形成一个集成的全球员工体系[34]。2)工作模式转型:移动化的物理场所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虚拟空间,包括移动/远程办公、虚拟社区组织等。

       建立灵活高效的图书馆组织架构,进行机构重审与调整。应打破以传统单链式业务流程中的工作环节为基础的机构设置方式,而从泛在服务的内在要求及泛在图书馆建设的需求出发搭建组织架构,并且注意兼顾本馆的功能与特色。美国国会图书馆2013年9月公布的组织机构中设置了美国版权办公室、战略规划办公室、业务支撑办公室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14年7月公布的组织架构中有数字研发与共享服务、教育创新与用户服务等。

       与此相适应,要进行人力资源建设的转型。泛在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行政重组、运营变化以及战略计划被认为是推动职位职责变化的三个首要力量。转型策略包括:1)重新审视岗位设置:重新定义传统岗位、设计并创建新岗位、合理匹配岗位与人员。2)图书馆人员要进行角色转型:图书馆馆长是组织的战略管家,对图书馆实行企业家式的领导;原本由馆长负责的图书馆的管理与领导工作可以更完全地由高级管理团队担任[35],高级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将图书馆运作视为整体,开展团队工作,并确保内部生产力、运营效率以及进行必要的调整以实现图书馆的战略目标和目的;图书馆员作为泛在图书馆的实际建设者,将成为对图书馆传统角色提出新功能需求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所在;作为主要的招聘部门,人力资源部要在新、老馆员之间维系平衡,人力资源工作者一方面要确保吸收到优质人才,使图书馆能够健康发展,保持竞争力;另一方面又要关注平衡老一代馆员的利益。进行组织文化变革,努力创建泛在信息环境下新型的组织文化。建设学习型组织、开放型组织、高效能组织、创新型组织。

       4.2.5 根据建设的需要进行图书馆空间重构或转型

       泛在信息环境下,图书馆“没有围墙”、“无所不在”,在被社会重新认识的过程中,图书馆被认为是一种场所或空间。近20年来,图书馆的服务发生了巨大变化,体现在从以“藏”为主转向以“用”为主,从阵地服务转向网络化服务,从读者上门借还书转向足不出户即可获取资源和服务……探索图书馆空间重构或转型的趋势,创造符合泛在信息环境下读者需求的空间,以及与空间配套的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具有重要意义。

       泛在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空间的重构已经显现出如下趋势:1)藏书改为密集排架或转移到远程书库,腾出更多的空间供读者使用;2)信息/知识/研究/媒体共享空间及其设施的建设成为潮流;3)数字媒体实验空间非常普遍,数据实验室或创客空间起步并将快速发展;4)提供与空间配套的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及其服务;5)空间功能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不断拓展。

       在图书馆空间建设与转型的过程中,应强调如下对策:1)结合泛在图书馆文献资源体系的发展思路及服务方向调整或布局图书馆空间;2)要考虑未来空间设置的多样化,服务的个性化、精细化;3)空间的布局更加精致舒适和人性化;4)建设智能、环保、安全的图书馆空间;5)合理规划现有空间:转换馆藏建设的战略实践,增加电子资源的采购,减少印本书刊的购入,控制书库空间的增长速度;利用区域联盟共享印本资源,实现本校书架空间利用的最大化;利用自动化系统管理印本馆藏,最大限度地利用本校所有可用的设施;减少馆藏冗余,适时适当地剔除类型重复的图书馆资源,并探索其他策略[36];6)建立机制对改造后的空间使用情况进行持续性评估,随时调整空间的功能或布局,以利于空间的最有效利用。

       4.3 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图书馆建设需要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与引领

       除了理论上的研究和技术方案的探究与实施外,泛在图书馆的建设必须要提高到国家层面,从政策和观念上统一规划和协调,引领与支持泛在图书馆的建设。

       泛在图书馆的建设应吸取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经验。我国的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项目牵涉到国家发改委、文化部、科技部、教育部等国家机关和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以及党校、科学院、社科院、军队院校等系统,甚至一些企业,这些系统分属于中央、国家机关和军队的不同管理部门。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头绪繁杂,缺少全国“一盘棋”的宏观管理体制;重硬偏软、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资源利用与产权保护问题始终是建设中的重点与难点。全球协作和跨学科合作、图书馆发展体制变革、经济与文化产业结构链、知识产权等,在泛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与加强[37]。

       4.3.1 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

       泛在图书馆作为当前和未来知识型社会一种全新的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社会协作共建共享的体制、机制。这需要国家在战略上进行宏观部署和规划,引入市场竞争激励机制,加强法制化建设,协调与泛在图书馆建设运行相关的各方面关系,走合作共享、以服务为主导的建设模式。

       首先,政府在推动信息产业发展方面要给予政策支持,工信部、文化部、财政部、教育部等有关政府机关要联手制定有关的战略性发展政策,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在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同时,引领文化产业发展,指导图书馆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前瞻性发展。其次,要结合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提出泛在图书馆作为国家战略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应用模式等,调动、统筹、协调社会各方力量,总体规划,科学实施[38]。第三,要出台相应的法规、行业标准和专业技术标准,规范泛在图书馆建设的市场化运行;以标准规范约束和统一泛在图书馆的资源组织、系统集成、用户服务等各个环节,规范和调整泛在图书馆建设的形式与内容,并在建设过程中给予引导。另外,用户隐私和网络安全是泛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或法令。

       例如,马来西亚泛在图书馆是知识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来西亚首相署经济策划组认为图书馆在知识访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批准把图书馆作为“缩小数字鸿沟计划”的一部分,支持将7个图书馆作为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结构发展的试点,建成无所不在的图书馆,即泛在图书馆。首相署经济策划组在资金上也给予了大力支持,2009年7月16日通过了国家信息通信与文化部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委员会的审批。泛在图书馆示范项目还得到了马来西亚政府布政司的积极支持[39]。

       4.3.2 转变观念、明确目标,统一规划与协调

       首先,图书馆员、用户乃至全社会公民都要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从认识上进行转型,掌握互联网思维,了解并熟知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原理及进展。对整个社会而言,越早认识到泛在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越早学习、接受与之相关的各项技术,越早转变观念、勇于创新,就能越早建成泛在图书馆,越早受益。

       其次,明确国家层面相关的职能部门或机构的职责,为建设泛在图书馆成立全国的指导委员会,在国家层面统一规划与协调,明确目标,加强联盟与协作,逐步开展建设。泛在图书馆是一个技术含量高且高度集成的复杂的知识传播与服务系统,在未来新型的知识社会中,它是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馆单枪匹马地建设只能是重复劳动,耗费全社会更多的资源和精力。马来西亚通讯与多媒体委员会作为泛在图书馆项目主要的领导及协调部门之一,在国家硬件与系统软件等基础设施方面进行了统一的规划与协调,使得项目融入整个国家的基础建设层面,为国家的经济与文化水平的提高提供信息服务。

       第三,在国家层面通过政策引导,优化信息资源整合结构,调整信息资源数据库出版发行营销策略,刺激专业服务系统研发的技术创新,避免多头重复建设,为泛在图书馆发展创造更加积极高效的协作共建共享机制[40]。

       5 结语

       我国已将经济领域、社会领域、政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列为国家建设的发展战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加快了信息化与智慧化的步伐。建设泛在信息社会也应该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任务,以技术为依托,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更加智能、移动、互联的社会环境,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泛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能较好地发现、辨别而后合理合法地获得和利用信息,将成为人类的基本生存之道。信息安全与网络秩序的漏洞,也需要受到足够的重视并得到规范和改善。在信息技术与网络环境得到保障的同时,还要进行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公民的基本信息能力,为全面进入泛在信息社会做好准备。

       在泛在图书馆的建设中,如何在技术、资源、服务、管理、空间、人才等方面实现创新与转型,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巨大挑战。

标签:;  ;  ;  ;  ;  ;  ;  ;  ;  ;  ;  ;  ;  ;  ;  

普适信息社会的国家战略与图书馆对策研究_信息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