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普通病房妊娠合并HIV感染的护理论文_沈秀娟

产科普通病房妊娠合并HIV感染的护理论文_沈秀娟

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浙江嘉兴 314000)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HIV感染可引起T淋巴细胞损害,导致持续性免疫缺陷,多器官机会感染及罕见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经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社会人员关系也越加复杂,其中卖淫、吸毒、嫖娼的人越来越多,随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员感染上了HIV,在这期间,妊娠合并HIV感染的孕妇也日见增多。在2010-2015年间有11例妊娠合并HIV感染的产妇到本科入院分娩,本科护理人员在其住院期间对病人采取了合适的护理措施及保密方法,使11例产妇及婴儿均安全出院,病区内其他病人未出现恐慌现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自2010年1月-2015年9月,本院共收治妊娠合并HIV 感染患者11 例,年龄为20-32 岁,平均年龄26.5 岁。经调查,11 例孕妇中10例为第一产,一例为第二产,有5例是第一次怀孕,其他6 人均有人流或是引产史。11例孕妇中怀孕前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有9例,有1例是怀孕时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有1例是住院时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11例孕妇中夫妻同时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有2例,其中有1例除了夫妻双方知道感染艾滋病病毒外其他家属一律保密。11 例产妇的分娩方式均选择剖腹产。

1.2 方法:有研究资料显示,在宫缩发动之前或胎膜早破之前选择剖宫产是预防HIV母婴传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与其他分娩方式比较,择期剖宫产可使母婴传播的风险减低50%[1],此11例孕妇均于妊娠37w±5d期间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新生儿出生体重在3250±370g,Apgar评分均在9-9分,均回母婴同室。

2护理

2.1病房及环境的准备和要求

妊娠合并HIV感染的患者住院期间安排单人间,移出其他的床单位设施,病房安静舒适。病房内备专用的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多普勒胎心监护仪,输液用品及利器盒等医疗用品,进门口备个人防护用品及快速手消毒剂。提供清洁的生活用物,病房内有盛装医疗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容器,外套双层黄色垃圾袋,保证防漏防渗并加盖,有专用拖把,病房早晚各通风一次,每次30min。患者出院后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

2.2 消毒隔离

对于妊娠合并HIV感染的患者,住院期间做好消毒隔离对于普通产科病房来说至关重要,妊娠合并HIV感染要求单间隔离,一切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均在病房中进行独立打包处理:

2.2.1 患者的换洗的衣物及床单被套等生活垃圾及治疗护理产生的医疗垃圾均放入双层黄袋内,在黄袋外贴标签写明艾滋病病毒感染。

2.2.2 排泄物及呕吐物等用1:100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后处理。

2.2.3 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清洁阿姨每天上午、下午各清理一次,与普通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分开放置。

2.2.4 病房每天用1:100的含氯消毒剂拖地每日2次,用1:100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每日1次,患者出院后做好终末消毒,房间用紫外线消毒1小时,床垫、枕头在太阳下暴晒6小时,地面用1:100的含氯消毒剂拖地,床、床头柜、衣柜、墙面等用1:100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2.3 做好隐私的保护

艾滋病孕产妇是一类特殊的患者,他们的隐私更要得到完善的保护,虽然这些年关于艾滋病的公益宣传片的大量播放,人们对艾滋病都多少有些了解,但是由于艾滋病的不可治愈性,人们都还是谈艾色变。

2.3.1 做好隐私的保护应不在不适当场合谈沦病人隐私,医护人员不应在护理站或茶余饭后将病人的隐私作为谈资。

2.3.2 保管好病历资料,对保护病人隐私至关重要,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妥善保管好病人病历、化验单及各种检查检验报告,不能随意存放,病历及时存放在病历车里,病历车放在医护人员能显眼看到的地方。

2.3.3 随着医院管理的计算机化,所有USB接口均无法随意接入,病区计算机都加密码,能快速锁屏,用完后及时把电子病历关闭。

2.3.4 如有人电话咨询病人的病情,不可随意告知患者病情。

2.4 孕产妇的护理

妊娠合并HIV感染的孕产妇按妇产科常规护理。

2.4.1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在孕期出现胎膜早破以及产褥期,尤其要关注体温的变化,做好基础护理,关注六洁,协助做好生活护理防止合并其他感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2 对于在进行治疗的患者要督助她们按时按量服药,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2.5 新生儿的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按新生儿护理常规护理。

2.5.1 洗澡时,给予单独的床旁沐浴,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均分类处理。

2.5.2 11例新生儿均母婴同室。向家属解释人工喂养的原因,取得配合,耐心指导家属对新生儿进行人工喂养。

2.5.3 新生儿出生后给予抗病毒用药,方法为:出生后尽早(6-12h 内)服用单剂量NVP 2mg/kg(即悬浮液0.2 ml/kg),同时服用AZT 4mg/kg(即悬浮液0.4ml/kg),每天2次,至出生后4-6w[2]。

2.6 饮食护理

2.6.1 产妇剖宫产后回病房后,禁食禁饮8h后进流质,待肛门排气后指导进食半流质,排便后逐渐过渡到普食。

2.6.2 因HIV 患者免疫力低,指导其少量多餐,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能量,低脂肪,易消化的饮食,多饮水和新鲜的水果,补充维生素和叶酸、铁。

2.6.3 对于11 例产妇,均选择人工喂养,指导其正确回奶,给予口服维生素B6片,乳房外敷皮硝回奶,产后早期少吃荤腥食物和汤类,预防奶涨引起发烧等其他不适。

2.7 护士的职业防护

2.7.1 对全科护士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充分认识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和HIV的传播途径,防止发生职业暴露和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方法。

2.7.2 对这类患者的治疗检查和护理均安排在最后完成,并相对固定护理人员。

2.7.3 护士在操作前要仔细检查皮肤粘膜有无破损,特别是双手,若破损需换人。治疗操作前后,按常规步骤认真洗手。一般情况下用肥皂经流动水洗手即可,可疑污染时用消毒液泡手或擦拭[3]。彻底冲洗是预防医源性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直接接触患者血,体液或被血污染的物品戴手套,必要时戴2付。脱手套后消毒液浸泡双手并彻底清洗。进行抽血和阴道检查时要穿防护服,必要时戴眼罩或面罩。

2.8 心理护理 艾滋病孕妇的心理是矛盾的,她们既期待宝宝的降临,又怕宝宝也感染艾滋病病毒。所以需要护理人员更细致、更耐心的工作,取得病人的信赖,使其放下心里顾虑。

2.8.1 孕妇入院后由责任护士主动热情地接待,用亲切、温和的语言做自我介绍,介绍经管医生,病区环境等,减少孕妇的陌生感及恐惧感。

2.8.2 向孕妇讲解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选择剖宫产的原因,剖宫产的危险性及其对阻断母婴传播的意义,消除孕妇的心里负担。

2.8.3 做好剖宫产的术前术后宣教,术前用药物的目的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2.8.4 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家属的支持和配合,特别是丈夫的理解和支持,这是对孕妇最有效的安慰剂。

2.8.5 在生活上更细致的关心及帮助孕妇,尽可能的满足其心理需要。

2.8.6 各项护理操作尽量统一进行,做好隐私保护,尊重孕妇,使其能够最大限度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3 结果

11 例产妇均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新生儿评分状况良好,剖宫产后4-5天出院。

4 讨论

着社会的不断发展,HIV感染者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妊娠合并HIV感染的孕妇也日益增多,由于HIV感染无免疫预防,无彻底根除病毒的有效药物,普通人群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这些原因使产科护理人员的工作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每一位从事产科护理的工作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还要具备不断更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业务技术。在护理HIV感染孕产妇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产前、产后、新生儿的常规护理,还要做好孕产妇的心理护理、隐私保护,更要做好消毒隔离及自身防护。不仅要母婴平安出院,更要避免医院内感染的发生,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参考文献:

[1] 魏红,周敏,曾丽,金燕,陈竹.36 例妊娠合并HIV 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措施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31):399-400.

[2] 石金美,白淑芬.16 例妊娠合并HIV 感染母婴阻断措施总结[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10):64-65.

[3] 郭莉.艾滋病医源性传播及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8 19—820.

论文作者:沈秀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  ;  ;  ;  ;  ;  ;  ;  

产科普通病房妊娠合并HIV感染的护理论文_沈秀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