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域下《新丝绸之路》中日版本的创作比较论文_李亚萍

跨文化视域下《新丝绸之路》中日版本的创作比较论文_李亚萍

(河北传媒学院,051430)

关键词:跨文化;丝绸之路;中国;日本;理念

纪录片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发展迅速,已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理论体系。所谓纪录片,就是对自然事物或人类社会一种较为客观的记录形式。它最大可能的还原历史事件或事物的原貌,不掺杂任何个人情绪,以极大的真实性赢得受众。

关于丝绸之路的纪录片不胜枚举,最常被人们说到的就是中日两版的《新丝绸之路》。以下,笔者将从跨文化视角对两版《新丝绸之路》进行对比。

1、表现内容

时隔二十多年后重走丝绸之路,CCTV此次拍摄的《新丝绸之路》不再是丝绸古道沿线的纪实报道,而是选择了丝路沿线的楼兰古城遗址、和田、敦煌等10处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地点进行深度挖掘报道,每个地点各自成章。拍摄《新丝绸之路》对于提高民众对丝绸历史的了解、普及丝绸知识、提升国民文化素养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中国版的《新丝绸之路》聚焦的内容大多是古城、遗迹和壁画等。在整个记录片中,有许多关于文物保护的内容。比如著名的敦煌壁画,虽然一直在对其进行保护但是它的损坏还是十分严重。所以中国版本中加入了大量如何保护文物、它们还能存活多久等这些内容。在《新丝绸之路》之《敦煌生命》这一集,开头4分钟左右就设置了一个悬念——部分壁画是不对外开放的。这些壁画并没有涉及敏感因素,却为什么不对外开放。在这一集中随后进行了解答,因为这些壁画与我们平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不同,它们已经残破不堪。之后,在《敦煌生命》这一集又穿插介绍了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工作日常。用大量的篇幅来叙述文物保护相关内容,足以见中国对文物保护这方面的重视。

从跨文化视角来看,日版相关的纪录片更注重展示敦煌壁画的美轮美奂,技艺精湛,中国加入的文物保护主题放在日版里可能意义甚微。因为日本没有与之相关的大时代背景,其中的意义自然无法显现。这可能要归咎于跨文化带给我们的认知障碍。文物保护这个大的主题,只有放在相关背景下,意义才会凸显。所以它在独属于中国的文化中获得新生。

除此之外,中国版本的《新丝绸之路》意在展示人民的生活状态、生产情况等。关于人物的展示,主要是对古代人物的刻画。例如《生与死的楼兰》《一个人的龟兹》等。他们都是着重笔墨来展示典型人物的典型形象。

与之不同的日本NHK版本的《新丝绸之路》着重表现丝绸之路上当下人事的自然状态,它涉及到丝路上的许多问题,宗教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等。而这些问题是中国版的《新丝绸之路》所没有涉及的。至于关于人物的展示,日本版选择描绘一个群体,以群体生活来窥探当时的社会活动,尤其关注以某个体为代表的普通人群体。

举个例子来说明,二者之间的表现差异。这种差异性在《哈拉浩特·消失在沙漠中的西夏》表现的尤为明显,在片子中有一张1980年时候的黑水河的照片。那时候的黑水河水量还很充沛,现在的黑水河已经是干枯衰败的了。这样一对比,给受众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能完全抓住受众的眼球。此外,这样鲜明强烈的对比也暴露出了其背后的问题。沙漠中水源稀缺,绿洲的作用尤为重要,黑水河就是意义重大的一片“绿洲”。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畜牧用水等都要依靠黑水河,这就造成黑水河开发过度,面临枯竭。沙漠与绿洲的环境矛盾,民族游牧传统与世俗定居生活的文化冲突,都成为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拷问。

同样是关于哈拉浩特的这个主题,中国版的《探访黑水城》中却选择呈现很久以前黑水河旁一户人家的生活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这种情景再现的方式来让观众了解那个时代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但是因为时代太过久远,人们对黑水河旁居民的生活状态并不是很感兴趣。相反,黑水河水量充沛和干涸两种状态下的对比图反而更能牵动人心。

2、创作理念

我们在今天谈到纪录片,一个必不可少的谈论内容就是它的创作理念。不同的种族,不同文化,创作理念也不相同。有些记录片的创作理念是要客观呈现事物的原貌,而有些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就是纠正以往错误认知,加强民众对某件事物的认识。还有一些纪录片创作是为了歌颂祖国伟大,弘扬政党精神,传达组织理念,这种纪录片也可称为“专题片”。当然了,专题片应该是中国所特有的,这也是受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的影响。在中国,无论哪行哪业都要求服从党性原则。就像我们的新闻事业,美国提倡言论自由(虽然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但是中国对言论一直是控制的。这就是文化差异的缘故。

美国从诞生之日就是一个大国,它的经济实力一直不容小觑。所以,没有一个国家会想要去侵犯美国。美国也从没有受到过像“鸦片战争”这样的挑衅,这就导致了他们对“落后就要挨打”理解不深刻,民族自豪感相对薄弱。另外,虽然南北战争胜利了,但是美国依然存在种族歧视,他们生来认为人就是不平等的。这也导致他们视个人利益高于一切,所以更加注重个人而非民族。诸如“控制言论自由”这些行为,压制了人的权利,限制了人们的自由,自然是会遭到强烈的反对的。所以,美国的创作理念多展现民主科学、自然生态。专题片的形式几乎不会出现。

相反的,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中失败后,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以后漫长的日子里,无数仁人志士都为了挽救中国危亡而不懈奋斗。在那段民族屈辱史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国家强大才能抵御外侮,众志成城才能攻坚克难。这也促进我们形成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都会毫不犹豫的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这也就是中国为什么会有专题片这种形式存在的原因。

中日两版的《新丝绸之路》在创作理念上迥然不同。先说日版的《新丝绸之路》,他们力图客观呈现丝绸之路,于是选取了许多种角度,不是只从汉朝的角度出发,而是以西域各国为出发点,用客观、平等的视角来展现原貌。

但是中国版本的《新丝绸之路》在这方面略有欠缺。我们身为中国人,应该对本民族的文化更加了解才对,但可能因为“当局者迷”,中国版本的《新丝绸之路》叙述的事实反而杂乱无章、残缺不全。这就导致真实性的缺失。比如中国版本的《新丝绸之路》对中原进攻西域,攻占西域的这段史实,并未明说。只说是为了反击匈奴人出兵西域,而身为局外人的NHK则一语道明:“制西域者,制丝绸之路”,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利益。但是我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国家向来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也许对于日本而言,他们能轻松说出这段史实,但是我们国家还是在“独善其身”之后再去追求客观公正。

我们国内CCTV拍摄的纪录片作品的确在某些地方不如BBC和NHK,但是近几年我们一直在不断的学习中进步,现在也有不少能影响国际的作品,比如《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央视也放下了自己“老大哥”的身份,虚心像BBC求教,学习他们的拍摄手法和叙事风格,也获得了一些成绩。我们应该给国内的纪录片产业一些时间,让他们有时间来慢慢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高峰、赵建国.《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与超越》[J].《现代传播》2010.3

[2]李岗.跨文化传播引论 成都市:巴蜀书社, 2011.12

[3]考林·霍斯金斯等.《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M].新华出版社,2004

论文作者:李亚萍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跨文化视域下《新丝绸之路》中日版本的创作比较论文_李亚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