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15—201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论文_张国红,李云云,许雅鑫,李兴隆(通讯作者)

太原市2015—201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论文_张国红,李云云,许雅鑫,李兴隆(通讯作者)

张国红 李云云 许雅鑫 李兴隆(通讯作者)

(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科 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目的:分析太原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状况,为食源性疾病风险监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太原市监测医院2015—2017年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监测资料,以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用描述、分析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6621例,20~30岁组报告病例数最多(19.57%),其次为0~3岁组(16.93%);职业以托幼儿童(16.36%)最多,其次为家务及待业(15.03%),学生(13.43%);临床症状腹泻(90.36%),腹痛(50.54%)、呕吐(41.41%);检出致病菌毒153株,主要为诺如病毒(57.52%),致泻大肠埃希氏菌(23.53%),沙门氏菌(14.38%);可疑食品主要为水果(18.26%)、粮食制品(17.18%)、肉制品(11.37%);水果等五类原因食品进食-发病时间间隔、不同级别医院接诊就诊人数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诺如病毒、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是太原市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应加强蔬果、米面、肉制品的监测,针对重点人群需加强监测力度和宣传教育,积极开展食源性疾病防控。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致病菌;监测

【中图分类号】R1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2-0297-02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全球每年因食源性疾病导致死亡的儿童就有300多万人,我国每年有27.94%的急性胃肠炎病例属于食源性疾病[1]。为应对食源性疾病给居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社会、经济带来的严重危害,我国建立了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用于食源性疾病的早期识别、暴发事件的预警,确定特定食源性疾病的发展趋势、危险因素和疾病负担,减少发病和死亡。为更加准确的了解太原市2015—201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情况,本文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从山西省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与病因性食品溯源平台导出太原市142家监测医院2015—201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包括医疗机构、患者基本信息、发病就诊信息、食物暴露信息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等。

1.2 方法

监测病例指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的门诊和住院病例,以腹泻症状为主诉,腹泻主要表现为每日排便≥3次,且粪便性状异常(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等)。监测医院临床医生负责对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例信息进行收集,再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进行网络报告,同时采集病例标本进行检测。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诺如病毒,检测方法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评估中心《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规定的方法进行。

1.3 培养基及试剂

各型致病菌检测所用的琼脂培养基、诊断血清均购自北京路桥技术责任有限公司,检测所用生化鉴定条均购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所有培养基、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4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2010软件录入、数据整理,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监测情况

2015—2017年太原市监测医院共报告6621例病例信息,共采集、检测食源性病例生物性标本1026份,检出致病菌毒株153株。

2.2 人群分布

2.2.1性别、年龄分布 6621例病例中,男性3405人,女性3216人,男女比为1.06:1;20~30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数最多,为1296例,占19.57%,0~3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数次之,占16.93%,其他年龄段占63.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职业分布 6621例病例中,报告病例数最多的为托幼儿童(16.36%),其次为家务及待业(15.03%)、学生(13.43%)、农民(13.06%),其他 (42.14%)。

2.3 临床症状分布

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为98.97%,全身症状(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为38.92%。消化系统症状:腹泻(90.36%)、腹痛(50.54%)、恶心(44.84%)、呕吐(41.41%)。

2.4 可疑食品分布

收集了6621例病例的可疑食品,其中水果为 18.26%、粮食制品17.18%、肉与肉制品11.37%、蔬菜及其制品8.73%、乳与乳制品6.57%,其他类别37.89%。食品加工或包装方式,以家庭自制最多,占37.91%,餐饮服务业加工食品占23.27%,零售散装食品占24.53%,定型包装食品占8.38%,其他37.91%。

2.5 病原检出情况

共监测1026份生物标本,检出致病菌毒株153株,其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占23.53%、沙门氏菌14.38%、志贺氏菌5.23%,诺如病毒57.52%,其中97.73%为诺如病毒Ⅱ型。

2.6 进食发病情况

进食可疑食物到发病时间间隔平均为12.33小时,水果、粮食制品、肉与肉制品、蔬菜类及其制品、乳与乳制品分别为6.36、14.65、9.54、6.07、25.60小时,五类主要原因食品致发病时间间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样本秩和检验,χ2=81.51,P<0.01)。

2.7 发病就诊情况

病例发病到就诊时间间隔平均为24.18小时,病例从发病到一级、二级、三级医院就诊时间间隔,分别为15.17、21.52、28.14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样本秩和检验,χ2=173.07,P<0.01)。

3.讨论

2015—2017年太原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显示,青年人、托幼儿童是食源性疾病报告病例数最多的两个人群,分析结果与2015年山西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结果一致,可能与年轻人社交活动广泛,在外就餐频繁,幼儿免疫力低下、卫生习惯差相关。

太原市是中部内陆城市,饮食结构相对单一,当地居民有以粮食、肉制品作为主食,监测结果中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可疑食品中,水果、粮食、肉制品排位居前三位,水果导致食源性疾病发生率最高,提示水果可能存在表面污染多种致病菌的可能。有研究报道,太原市2011—2015年六大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显示肉及肉制品致病菌检出率为12.56%,米面制品的检出率为1.48%,支持肉制品、粮食制品为当地主要食源性原因食品的结论。2003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监测结果分析,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中,副溶血性弧菌导致的疾病暴发占40.1%,变形杆菌占11.3%[2],与本次研究变形杆菌导致的疾病暴发占比高、副溶血性弧菌未检出的结果不一致,提示当前居民饮食结构已经发生很大改变,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对于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风险监测评估机构要顺应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监管策略, 为构建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优良环境做好工作。

本次监测结果提示几类主要食物的进食-发病时间间隔存在差异,乳与乳制品最长,蔬菜、水果类最短,相关报道国内较少,临床医生结合食物暴露因素进行诊断,能够提高食源性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有助于疾病及时、有效治疗。同时监测结果显示,太原市不同级别医院接诊食源性疾病人次占比存在差异,三级医院接收食源性疾病病例诊疗人数占47.91%,与相关报道一致,病例去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低,一方面与基层机构纳入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晚有关,另一方面提示我国就医格局存在严重失衡问题,在我国实施分级诊疗制度的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

【参考文献】

[1]史碧君,宁波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Prev Med,Dec. 2017,Vol 29,No 12:1245-1247.

[2]刘秀梅,2003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监测结果分析,卫生研究,2006, Vol 35,No2:201-204.

通讯作者:李兴隆,男,54,山西省太原市,本科,疾病预防控制,副主任医师,科长,研究方向:公共卫生,邮箱:tycdcdfb@163.com

论文作者:张国红,李云云,许雅鑫,李兴隆(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  ;  ;  ;  ;  ;  ;  ;  

太原市2015—201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论文_张国红,李云云,许雅鑫,李兴隆(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