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配电;建筑电气管理;线路设计
一、建筑供配电设计简述及原则
(一)建筑供配电设计简述
供配电设计是民用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近处看,它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和费用。从长远来看,它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建筑性能。同时,也会对电网供电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民用建筑供配电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坚持可靠性、简单性和安全性原则,在具体施工中充分考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满足民用建筑供配电方案的经济指标要求。建筑施工时,还要结合建筑物工程特点和当地用电情况,保证使用需求。同时,降低建设投资成本,提高民用建筑供配电设计总体水平。
(二)建筑供配电设计几点原则
1.民用建筑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为主,供配电作为人民日常用电的基本保障,对生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如果存在漏洞或不合理现象,极易导致电路故障,甚至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供配电设计应坚持可靠性原则,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设计,提高民用建筑供电安全系数。此外,在高层建筑的结构模式下,建筑系统越来越复杂,涉及到不同形式的低压、高压配电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明确可靠性标准,满足不同用电负荷的具体要求,保证运行各方面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严格遵守设计标准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居民用电安全,满足建筑用电需求。
2.由于线路多、结构复杂,在民用建筑供配电设计过程中,还需要遵循简单、方便的基本设计原则。从供配电本身的角度来看,其特点和复杂性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供配电涉及的管道、管道及电气设备较多,还应保证设计方案的简洁性,进而保证建筑电气施工和使用的安全。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在设计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确保设计方案中没有多余的电气设备。在设计主接线回路时,操作人员可以简单、快速地安装主接线回路,减少误操作的不利影响,提高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时,该方法还可以避免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的电路故障的发生,为民用建筑的后期维护和使用提供良好的环境。
3.供配电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用电的安全。虽然电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它的危险性也很高。供配电设计人员必须保证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在绝对安全的环境中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接线和维护工作,确保建筑物内所有的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当建筑物发生停电或安全事故时,供配电系统还应设有应急处理和备用电源,以确保整个建筑物的电力环境的安全。
二、建筑供配电设计方案及策略
(一)建筑供配电施工前,做好设计工作
供配电施工人员应积极配合土建工程师共同研究施工图纸,找出图纸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尽量减少因设计错误造成的工程损失。施工图未经审核,可能造成施工错误的现象,从而延长施工时间,给正常施工带来不便,造成严重的工程损失。在图纸分析的过程中,供配电施工人员能够了解工程的细节,从而掌握工程中的关键施工环节,从而做好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的选择及使用。供配电施工人员与土建工程师密切配合,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提高施工的科学性,保证工程在规定的期限内顺利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供配电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严格控制各施工环节,严格按照图纸和施工方案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计划的调整进行施工。当发现图纸存在问题时,施工人员应及时进行纠正,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工程各环节施工前,对图纸进行施工前分析,优化图纸设计,确保整个供配电施工的安全。
(三)建筑供配电设计应结合节能环保的设计原则
电气设备节能是建筑节能的前提。在供配电安装过程中,应适当安装节能辅助设备,以有效节约用电,减少用电量。燃气设备的磨损率可以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减轻维修负担。在一些高技术电气设备的应用过程中,有必要分析设备安装中应注意的事项,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安装供配电系统。施工前应认真分析节能问题,了解设备节能的有关事项,提高电气设备节能强度,采用最新技术。节能设备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检查和试验,确保各施工环节的正常使用和供配电的正常运行,以延长设备的维修周期,尽可能节省工程费用,并节省项目投资。
(四)分路供电设计
由于建筑结构中有大量的高负荷电气设备,供电及接地要求将受到负荷大小的影响,因此分路供电十分必要。例如,照明电路中的荧光灯是一种非线性负载,由于工作状态的原因,在日常工作中会出现电气设备的谐波。例如,计算机房等大负荷供电设备应独立设计,同时采用不间断电源,以消除意外停电的问题。在大型建筑供配电线路设计中,应设置集中控制装置,以有效地降低电力损耗。
(五)电路设计
现阶段,埋置式母线是建筑供配电线路的主要应用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线路负载对电力传输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此时,需要从各个方面分析负荷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总线供电方式,根据建筑电气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供配电方式。合理的供配电方式能够有效的消除电路中的不良现象。产生电路中问题的原因是在某些电器的工作过程中,线路之间会产生一些谐波,导致设备不能正常使用。此时,应选择合理的措施,消除不可预见的问题,避免突然停电和不必要的冲击和损失。最后,在建筑物的结构中,在用电集中的区域设置专用配电室,对配电系统进行控制,实现科学合理的控制,减少用电。
(六)功率因数设计
如果系统在整个供配电运行中的自然因素和接入电网的要求不能满足一致性的要求,为了全面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无功为了降低能耗,一般采用功率补偿法。
(七)防雷设计
雷电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自然现象,直接危害自然环境中的供配电线路。因此,在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中,必须保证其具有所需的防雷功能,以满足系统运行的安全要求。在雷雨天气下,为避免雷电对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必须保证雷电引入线的结构性能满足要求。通过对具体情况的分析,可以确保防雷系统的设计科学合理行,其安装在建筑结构的外表面,能够满足防雷的屏蔽和调车的需要。其中,屏蔽的主要作用是消除感应电压对系统的影响。调车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雷击向建筑物传输的电流,从而降低传输电位。避雷器还可以有效降低雷电对内部供配电线路的影响,使内部系统正常工作。避雷器安装完毕后,还应进行避雷器设备的安装,以保证整个系统能满足防雷的需要。
三、结语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供配电线路的不合理设计会导致资源浪费严重。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建设项目的供配电线路应不断完善,以保证人民日常生活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马攀登.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9(20):89-90.
[2]杨毅英.建筑电气的节能及供配电线路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9(15):98-99.
[3]董建超.试析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J].绿色环保建材,2019(06):246+248.
论文作者:曹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8
标签:供配电论文; 线路论文; 系统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论文; 民用建筑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