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威海机械工程高级技工学校 264200
【摘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相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也是职业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和职责。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步伐加快,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为了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必须积极调整专业结构以实现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对接,革新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办学机制,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专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10-098-01
专业设置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工作之一,是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载体和途径,是职业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联系的纽带,也是职业院校灵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关键环节。为使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推动和服务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本文正是从本区域特色鲜明的经济发展与本区域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入手,从职业院校“以服务为宗旨”的理念出发,加强对专业设置的研究,不断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突出区域经济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阶段任务,利用信息化手段探寻、推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本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本区域经济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1、乳山市产业结构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分析
1.1乳山市产业结构现状
乳山是中国最具发展活力的沿海开放城市和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素有“南有三亚,北有乳山”的美誉。乳山有三宝,牡蛎、大姜、茶叶,乳山是中国江北最大的牡蛎生产区、山东主要的优质大姜生产区、中国纬度最高的露天茶叶生产基地。近三年,乳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12.1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1.86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35.65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34.61亿元,增长9.8%。三次产业比例由三年前的8.3:47.5:44.2调整为8.2:46:45.8,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91932元,增长7.89%。
1.2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分析
我们学校于2008年整合乳山市技工学校、职教中心、电大、二职、商校、经贸中专等办学资源组建,为国家重点技校、国家级高级技校。学校立足乳山工业立市、旅游兴市、文化活市三大发展战略目标,努力创建以技工教育为主、职业教育为辅、社会培训为补充的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中高级人才学校和培训示范基地。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山东省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中职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培训基地、威海市金蓝领培训基地;荣获山东省技工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教学质量优秀单位、威海市文明单位、威海市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威海市教研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现开设专业有:
技工类:高级数控车、高级数控铣、高级钳工、焊接、汽车检测与维修、餐旅服务专业、中职类:服装设计3+2、会计电算化3+2、计算机应用与维修3+2、艺术平面设计、美容美发专业、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
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适应度的研究策略方面,以信息化“互联网+”的媒介手段为支点去研究,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专业设置进行深度融合。(例如调研过程中,为适应乳山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我们学校顺势而上开设的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与管理、涉农专业等,可充分利用农村淘宝、微商等多种信息化互联网手段,将原料-生产-加工-销售等一些列环节一系列专业打造出适合本地区沿海发展战略需求的特色鲜明的品牌专业群。)
2、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度分析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职业教育为区域发展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之一,而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具有反作用,区域经济在职业教育支持的基础上能够获得较快的发展,进而为职业教育提供充裕的物质基础,同时还能扩大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数量,进一步挖掘职业教育的发展潜力。
第一,准确把握方向,适度超前。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可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地区域经济特点,准确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科技发展走向,特别是本区域内支柱产业、第三产业、高新产业的发展趋势。在科学预测人才需求远景的基础上,专业设置可适度超前,经过一定时期的建设和完善,其成熟期可与人才需求的高峰期相一致,从而使专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提高专业设置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确保专业设置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态需求,实现“三紧贴”——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职业院校要根据当地产业政策的要求和产业结构、技术发展的变化而开设专业,并在保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根据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技能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构成要素。
第二,加快布局调整,服务发展。专业布局涉及专业的数量、规模、类型、内涵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调整优化,就是实现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层次结构的相互协调。
第三,拓宽专业口径,提升机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职业岗位的知能内涵和技术含量日益丰富,职业岗位的变更周期日趋缩短,技术含量高、复合型职业岗位不断涌现,而低技术岗位则大量消失。在快速多变的知识经济时代,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不仅要考虑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还要考虑他们未来技术岗位发展与变化的需要。积极拓宽专业设置的口径,使毕业生有广泛的就业机会。要注重传统产业相关专业改革和建设,服务传统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要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这是职业院校提升专业设置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必然反映。
第四,立足自身条件,突出优势。校内实验实训基地、设备,校内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数量、层次、结构组成,校外实验实训基地、合作培养单位及相近专业在校生数、毕业生就业率等软硬件条件是专业设置的物质和人才基础,是专业得以正常运行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因此,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一定要立足于自身条件,发挥自身优势,不能以降低人才培养规格和水准为代价而盲目开设专业首先,树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推进区域产业优化升级。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区域社会建设的高等教育类型,其人才培养、知识传播和科技推广等职能都应围绕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展开,高职院校只有设置满足社会变化需求的专业,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论文作者:王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0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专业设置论文; 职业院校论文; 专业论文; 乳山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区域经济论文; 乳山市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10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