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语教育改革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美国论文,启示论文,外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国内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外语教育改革成效显著;但相对新的形势与要求,我国外语教育还明显滞后。放眼世界,国外外语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美国制订了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Preparing in the 21st Century;日本试图从制度、课程、师资等方面全面深入地改革英语教学,为此他们成立了“推进英语教学改革恳谈会”,制订了《小学校英语活动实践指南》,实行小、中、大学英语教学“一条龙”的教育体制;澳大利亚颁布了National Policy on Language和The National Asian Languages and Studies in Australian Schools Strategies;以色列政府推出了"3+"的外语政策(即要求犹太人掌握三种语言——除希伯来语、英语和阿拉伯语外,还必须学习其它语言,如传统的依地语或拉地诺语;或共同语如俄语、阿姆哈拉语或西班牙语;或其它外语如日语、中文、德语等);西班牙通过了政府法案,规定外语为核心课程和必修的学时数;欧洲语言政策委员会制定了The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等(彭伟强,2002:35)。本文将探讨美国面向21世纪的外语教育改革的最新发展动向,以求对我国的外语教育改革有所借鉴。
一、美国外语教育改革的背景浅析
美国是应用语言学的诞生地,TESL的研究也处于前沿地位。然而,由于教学方法不恰当(例如,重词汇和语法规则的学习,轻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学校开设外语课的时间晚且课时少;加之许多美国学生认为英语是通用的“国际语言”。因而缺乏学习外语的动力。因此,美国的外语教学从整体上看成绩平平,同样存在着“哑巴(外语)”的现象(陆效用,2001:22-23)。
20世纪末,世界政治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日趋明显。美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再一次认识到国民外语教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21世纪的美国学生必须掌握至少一门外语。1993年起,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ACTFL)、美国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教师协会在美国教育部和国家人文捐赠基金的资助下,组织专家学者成立了“全国外语教育目标课题组”。该课题组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语言学理论,联合编制了《面向21世纪的外语学习标准》——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Preparing for the 21st Century(1996年初版),1999年该学习标准的修订版改名为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以下简称《标准》)。《标准》修订版主张实行幼、小、中、大学外语教学“一条龙”的体制,它不仅适用于中、小、幼(K-12,即从幼儿园到12年级;K=kindergarten)学校的外语教学,而且还适用于大学外语教学,但重点还是基础外语教学。
二、美国外语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1.基本理念
《标准》首先明确提出:语言与交际是人类活动的灵魂。美国必须培养出能在国内外多元化的社区中从语言上和文化上都能成功交际的学生。因此,21世纪的美国学生至少应掌握一门外语。
2."5C"外语教育目标
《标准》将美国外语教学归纳为五个目标,即:运用外语交际(Communication);获得知识,体验多元文化(cultures);贯连其它学科,获得信息(connections);比较、洞察语言与文化特征(comparison);参加国内外多元社区(communities)。因为这五个目标都是以C开头的单词,所以《标准》所定的外语教育目标又称"5C"外语教育。此乃《标准》的核心部分。"5C"目标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
3.课堂教学内容
《标准》为了使新世纪的美国外语教育达到"5C"的目标要求。对外语课堂教学从以下6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1)语言系统。语言系统既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还包括社会语言学知识,比如,非言语交际形式、语言的话语风格、谈话者的社会地位等:学生应当学会"what to say,to whom,and when and where"。语言系统是学生达到《标准》中其它要求的基础和手段。但语言系统的教学重心必须从语言形式转移到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上来。
(2)文化。除了语言系统外,学生必须了解目的语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识别和对比文化特征和概念;学会恰当地把目的语的文化知识应用到目的语的语言交流活动中去。
(3)技术技能。除了通过传统媒体(外语报纸、杂志、少儿读物、生活中的应用性文件、图书馆资料等)接触目的语以外,学生在校期间还应该有充足的时间听广播、听录音、看电视、看录像,同时教师还应多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新技术来帮助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的国情和文化,提高学生运用目的语的技能。
(4)思维能力。外语教师和其它学科的教师一样,应在教学全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注意、观察、回忆、反思、比较、鉴别、评价、归纳、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意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智力。
(5)学习策略。传授学习策略是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行之有效且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外语学习策略,以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运用目的语的能力,进而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6)交际策略。学生的语言系统和文化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运用该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他们还必须学会交际策略。交际策略能帮助学生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和提高交际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教会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各种策略,诸如迂回表达、猜测推导、预测概括、反思交往、得出结论、保持幽默、有耐心和有毅力、不怕出错等,这些都是能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交际策略。
4.抽样进步指标
为了方便教师、学校或教育管理机构对《标准》所规定的目标进行检查或考核,《标准》分别为4年级、8年级和12年级三个年级段的每项目标设计了“抽样进步指标”(sample progress indicators),规定了学生在完成相应年级的外语课程之后应获得的语言能力。该部分相当于我国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
5.学习方案
有帮助外语教师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更有效地达到"5C"目标,《标准》选登了34个“学习方案”(learning scenarios)供教师在教学中参考。该部分相当于我国《英语课程标准》里的5个“教学案例”。
三、启示与借鉴
《标准》被誉为美国21世纪外语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美国外语教育改革的经验对我国新世纪外语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实行小、中、大学外语教学“一条龙”
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按小、中、大学外语教学“一条龙”来统一规划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师发展、评估方式以及教学管理机制的衔接与持续发展,系统、连贯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外语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
外语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要充分考虑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例如,因儿童的认知和学习能力有限,小学阶段的教学应以听、说为主,适时引入读、写。授课形式宜生动活泼;教学活动多以听做、说唱、玩演、视听、读写为主,提倡TPR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学习英语。例如:教学生如何到图书馆借书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指令:
Selecting a Book from the School Library
1)Go to the school library.
2)Look for the book in the subject index.
3)Choose a book.
4)Walk to the shelf.
5)Look for the book.
6)Take the book to the librarian.
7)Sign your name on the index card.
8)Check the due date.
9)Ssy "Thank you."
10)Leave the library.
这一阶段教学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英语和用英语交流,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和循环反复的练习中学会英语。
在中学阶段,应在强化听说技能训练的同时,逐步加强对学生读写技能的培养。教师应设计各种语言运用的情景,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地提高语言输入的质量(章兼中,1992:268)。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其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Learning-centered的课堂教学提倡精讲精练,Teacher Talking Time(TTT)应控制在课堂时间的1/3以内,Student Talking Time(STT)应超过2/3。例如,教学SEFC 2A Lesson 5的Dialogue时,教师可以在听前设计一个讨论活动:把全班学生分成A、B两组,A组为Smokers,B组为Non-smokers;两组学生各自讨论赞成或反对smoking的理由,然后各组派代表用英语发表本组的观点并进行辩论,最后再按教材要求进行听力训练。
又如,教学JEFC中的Making telephone calls和Shopping等功能项目时,教师可借助课桌将教室布置成电话亭或商店柜台,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使他们能从活动中体验不同人物的性格、话语和职业形象。
3.利用现代教育的技术和手段,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各阶段的教学应力争改变“粉笔+黑板”的模式,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信息资源,下载时代感和实用性较强的语言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4.加强外语教学的文化内涵,拓宽学生的视野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充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加强对学生的文化导入。这不仅可避免学生因“文化休克”造成的交际障碍,而且能使学生接触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同时,教师也应训练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使他们不仅能吸收国外文化的精化,也能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小使者,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例如:教学JEFC中涉及的国内外重要节日时,教师可安排一些节日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课上自制节日卡片;或让学生课后收集与该节日有关的英文背景资料,对比国内外重大节日的文化差异,加深学生对中外文化的了解。
在高年级阶段,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其提供更丰富的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例如,教学SEFC Book 3A Lesson 11 Australia时,教师可以借助图片,介绍澳大利国旗和国徽图案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有关kangaroo,koala bear,emu,Ayers Rock等学生感兴趣的知识。
又如,教学Inuit等富有文化内涵的词语时,教师可用英语讲解这些词的来历。教师可以设问:"In the past,the people in northern Canada were called Eskimos,but now they are known as Inuit.Do you know the reason?"然后用英语解释:Eskimos is an expression of contempt that the Crees,who lived in southern and central Canada,used to call the Inuit.Eskimos means those eat their meat raw.
再如,教学introduce一词时,教师可用例句"Always introduce a boy to a girl,a man to a woman,and a junior to a senior."引出“男士给女士让先”或“男士进电梯时常让女士先行”等西方礼仪。
又例如,教学"attack"一词时,教师可选择例句:Terrorists attacked New York on Sep.11,2001./When America was under attack,many Americans were in a blue mood.教学词汇"system"和"policy"时,教师可选例句"One country,two systems","One child policy"和"Open policy"等。这样,不仅在语言知识教学中有机地融合了世界信息与中国国情,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5.重视传授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成为高效的学习者
国外外语教学重视对学习策略的研究,教师帮助学习者不断进行反思。了解自身的学习特点、学习风格,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有调查表明:我国中学生使用外语(英语)学习策略的总体水平不高,而且中学英语教师十分缺乏有关学习策略和学法指导方面的培训(郭平建,2002:37)。最新颁布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对“学习策略”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充分说明我国基础阶段的外语教育已经开始重视学习策略对外语学习和对学生整体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当务之急是建立各级外语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外语教师的头脑,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所在学校的客观条件,帮助学生掌握外语学习策略,使他们成为高效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