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由于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人们对于工程建筑的质量与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抗震设计是近年来建筑领域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最为常用的一种设计方法之一,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程建筑的抗震性、延长建筑的使用年限。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我国目前抗震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建筑抗震设计注意事项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旨在为进一步的提高建筑抗震设计的水平而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抗震设计;作用;注意事项
建筑工程抗震性能是否良好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对于建筑抗震设计的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近年来地震频发,不少建筑物出现了倒塌、裂缝等现象,并且给人们的安全问题带来了很大的隐患。而建筑抗震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为工程建筑领域的安全、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建设中,建筑设计是在施工前就应该做好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决定性价值和意义是比较突出的,这也就是建筑设计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具体到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中来看,其难度是比较大的,尤其是随着当前建筑工程项目规模以及复杂性的不断提升,相应的设计注意事项和任务也越来越多,进而也就很容易造成各类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问题和缺陷的出现。
建筑抗震设计是建筑设计工作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要点内容,这种建筑抗震设计主要就是为了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促使建筑物能够在后续的应用过程中体现出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而对于建筑抗震设计来说,其又需要借助于建筑设计的相关理念以及技术手段进行全面的优化和协调,尤其是要重点针对建筑抗震设计中需要把握好的各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提升其协调性效果,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能够体现出较为理想的抗震性效果。总而言之,这种建筑抗震设计都是由具体的建筑设计来进行落实和体现。
事实上,抗震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还有很多,而以上仅仅只是笔者对于其抗震设计作用的几个主要方面的研究,再加之笔者对于抗震设计方面的研究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入程度,因此,以上抗震设计的研究还比较浅显,不利于提高方面的理论价值。所以,对于抗震设计在建筑设计中作用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相关领域人士的重视和研究。
二、我国目前抗震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不断推动下,建筑领域的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建筑设计的水平也在逐步的提高。而抗震设计作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的实际设计中虽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其设计方面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同时这些问题的存在也给建筑的质量和水平带来很大的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笔者在此对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2.1 缺乏合理规范的设计理论,实际工程经验不足
我国当前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就笔者看来,最为重要的一点问题就是其抗震设计在理论上缺乏规范性,在实际的工作经验中还有很大的欠缺。同时,就目前我国在地震方面的发展形势来看,其投入的研究力度明显不够,对于建筑抗震方面更是如此。而正是由于我国在地震方面的研究在精准度上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所以,很难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这也是其设计理论不规范的一个主要原因。
2.2在设计中未能充分考虑实际施工情况
无论是任何一个方面的设计,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都必须要对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而当前我国抗震设计中,在设计中不能对施工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例如,在实际的工程抗震设计中,很多设计单位都只是译一些原有的数据作为参数进行抗震数据方面的设计。然而,每一个建筑物都有每一个建筑物的特点,因而数据参数方面固然有很多不同。如果只是单纯的依靠固有的参数进行设计,势必会在数据上存在很多方面的误差。
三、建筑抗震设计注意事项
由上述可见,设计理论的不足,经验的缺乏等等都是当前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我们在意识到这些问题严重性的同时,就必须要在实际的抗震设计中对这些问题加以注意。笔者在此对抗震设计的几点主要注意事项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为抗震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3.1 把握好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基于建筑抗震设计工作来说,为了提升其最终的设计效果,保障建筑结构具备着理想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必须要首先针对建筑抗震设计的要点进行明确,切实做好这些要点的有效控制,才能够提升其最终的抗震性能。具体来说,当前建筑抗震设计需要把握好的要点内容主要有以下两点:
(1)建筑结构的连接点。建筑结构方面的抗震设计是最为基本的抗震设计目标所在,基于这种建筑结构方面的抗震设计工作来说,最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内容就是相应的构件连接点,这些构件连接点具备着理想的抗震效果,才能够提升最终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2)建筑结构高度的抗震设计。基于建筑抗震设计工作来说,分析影响抗震效果的因素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前提,在当前建筑工程应用中,过高的建筑物是比较容易出现抗震性不足问题的,因此,在针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抗震设计的过程中,就应该针对相应的高度进行恰当的限定,避免出现高度过于突出影响其抗震效果的问题。
3.2 满足抗震设计规范要求
在工程建筑中,无论是哪一个方面的设计,都需要根据其设计规范的要求来进行设计。对于抗震设计而言同样突刺。所以,无论是相关的标准还是规范在设计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都要在这些方面进行控制。这不仅仅是符合设计规范的需要,更是每一项工作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
3.3 建筑空间结构中的抗震设计
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抗震设计还需要针对具体的建筑物空间结构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确保建筑物三维空间具备着理想的稳定性,才能够保障最终抗震水平的体现。这种建筑空间中的抗震性设计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其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中涉及到的各个楼层结构来说,其抗震性设计的必要性更是极为突出。根据一般的建筑物空间结构来说,其高度越低,相应的稳定性也就越高,并且建筑物空间越立体规范,其稳定性也越强,因此,在建筑空间的恰当设计中,为了确保其体现出这一方面的抗震效果,就应该较好的规范相应的建筑设计工作,确保空间结构体现出较为理想的稳定性效果。
结语:综上所述,建筑抗震设计对于建筑设计的水平以及建筑的质量乃至人们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于抗震设计在建筑设计中作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理论价值。因此,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我们要在加强对建筑抗震设计作用研究的同时,研究如何将抗震设计更好的应用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之中,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建筑领域的发展与进步,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做好更加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作琳.建筑抗震设计中设计手法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4).
[2]孙作芹.分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0:221.
论文作者:张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7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物论文; 抗震性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作用论文; 效果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