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术后镇痛对肠蠕动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蒋璐剑[1](2021)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的功能性疾病,以胃肠动力障碍为主要表现,胃、胰十二指肠等手术术后常见。据统计肿瘤PGS总体发病率在5%-10%,其中胃大部切除术PGS发病率为8.5%,胰腺术后则高达19%-57%。目前西医治疗主要参考《美国胃肠病学杂志》治疗指南推荐的营养支持、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虽可改善症状,但尚无证据证明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平均恢复时间仍需4-6周,因此,快速康复是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治疗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中医中药体现出独特优势,尤其是中医外治法,我科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临床摸索与实践,逐步筛选出简便效廉的“胃瘫外敷方”穴位贴敷治疗,在超过5年的反复临床实践后,我们联合北京市主要三甲医院普外/腹部外科进行严格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77.8%(P<0.01),中位恢复时间为8天(P<0.01),以温阳行气为法的胃瘫外敷方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及严格的RCT研究证实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寒证”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但能否进一步缩短恢复时间?国际胰腺学术委员会ISGPS根据患者术后留置胃管或不能耐受固体饮食时长将PGS分级分为A、B、C三个级别(其中A级最轻,术后置管时间最短),而从既往RCT研究分层数据可以看出,A、B、C级患者中位恢复时间分别为3.00、6.78和8.29天,这一结果提示尽早干预可能进一步缩短恢复时间。因此,我们尝试: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更进一步,一方面,构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筛选PGS高危人群;另一方面,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腹部局部辨证“寒证”患者进行提前干预,结合PGS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的疗效并挖掘优势人群特征,这对进一步缩短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患者康复时间及节约国家有限医疗资源都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1.通过Meta分析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2.通过外部验证的方法验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简化。3.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并筛选“胃瘫外敷方”优势人群特征。研究方法1.模型研究通过制定检索策略及纳入、排除标准,检索国内外有关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的相关文献并提取数据,应用Rev Man5.3及STATA12.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将Meta分析中计算得到的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合并风险度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2.临床研究:2.1模型验证部分:采用外部验证方法,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结直肠外科2019.01.01~2020.01.31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的病例资料作为验证样本,结合ROC曲线及Med Calc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并通过对模型中的各影响因素赋值,完成模型的简化。2.2“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评价部分:采用历史性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2020.10.01~2021.01.3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行消化系统肿瘤手术且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患者作为治疗组,于术后第一天提前予“胃瘫外敷方”干预,纳入前一年该院相同时间段(2019.10.1~2020.1.31)、相同手术医生、相同病种、相同手术方案的消化系统肿瘤手术且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患者作为空白对照组,进行PGS发病率比较,结合PGS风险预测评分系统,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的疗效,并总结“胃瘫外敷方”优势人群特征。研究结果1.Meta分析及模型构建1.1本研究共检索及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影响因素相关文献3480篇,最终纳入82篇文献,包含78篇病例对照研究和4篇队列研究,涉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48342例,其中确诊胃瘫病例4397例。1.2剔除OR≈1的危险因素后,共纳入29个影响因素,初步构建模型为:Logit(P)=-2.31+1.2×(年龄≥67岁)+0.97×肥胖+0.89×体重减轻+0.51×饮酒史+0.62×HP感染+1.34×术前胃流出道梗阻+0.86×糖尿病病史+0.83×腹部手术史+1.45×术前高血糖症+0.41×术前贫血+0.83×术前低蛋白血症+0.77×急诊手术+1.02×非毕I式重建+0.99×术时≥3小时+0.48×3.5小时+0.54×(出血≥1000 ml)-1.83×(D0~2淋巴结清扫)+1.45×合并脏器切除+1.23×颈吻合+1.25×吻合口渗漏+1.37×腹腔感染+1.21×胰瘘+1.22×术后高血糖症+0.81×术后贫血+0.55×术后自控镇痛泵+1.07×术后不良进食过程+1.16×围手术期高血糖症+0.62×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1.4×精神因素。2.临床研究2.1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与简化2.1.1采用外部验证方法,最终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结直肠外科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的样本病例共1031例,其中胃瘫组110例,对照组921例,结果显示:验证样本的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际发病情况的AUC及95%CI分别为0.709(0.657~0.761)和 0.708(0.651~0.765),差异性检验结果为 Z=0.028,P=0.977,提示本研究所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与实际发病情况的预测效能接近且无统计学差异。2.1.2术前高血糖、术前低蛋白血症、术时≥3.5小时、合并脏器切除、吻合口渗漏、腹腔感染、术后高血糖、术后镇痛泵的使用、围手术期高血糖、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精神因素等1 1项单项影响因素对PGS风险预测具有诊断价值,但测效能小于本研究所建立的PGS风险预测模型。2.1.3对模型中的各影响因素赋值,简化后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为:评分=12×(年龄≥67岁)+10×肥胖+9×体重减轻+5×饮酒史+6×HP感染+13×术前胃流出道梗阻+9×糖尿病病史+8×腹部手术史+15×术前高血糖症+4×术前贫血+8×术前低蛋白血症+8×急诊手术+10×非毕I式重建+10×术时≥3小时+5×3.5小时+5×(出血≥1000 ml)-18×(D0~2淋巴结清扫)+15×合并脏器切除+12×颈吻合+13×吻合口渗漏+14×腹腔感染+12×胰瘘+12×术后高血糖症+8×术后贫血+6×术后自控镇痛泵+11 ×术后不良进食过程+12×围手术期高血糖症+6×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14×精神因素。简化后的PGS风险预测评分模型AUC及95%CI为0.710(0.658,0.762),ROC诊断分界点为>51分,根据此节点将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罹患PGS风险划分为高危险度、低危险度。2.1.4 简化的 PGS 风险预测模型 AUC 及 95%CI 为 0.710(0.658,0.762),ROC 曲线诊断分界点为51分,根据此诊断分界点可将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罹患PGS风险划分为高危险度(模型评分>51分)、低危险度(模型评分≤51分)。2.1.5采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对1031例验证样本进行评分,对比是否发生胃瘫这一结局,结果显示:低危组746例,胃瘫发生率6.43%;高危组285例,胃瘫发生率21.75%。2.2结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2.2.1一般信息试验组共收集病例152例患者,其中高危组50例,发生胃瘫5例,低危组102例,发生胃瘫1例;年龄方面,总体人群、高危人群存在差异;性别方面,总体人群、高危人群、低危人群在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共收集病例152例,其中高危组50例,发生胃瘫14例,低危组102例,发生胃瘫6例;总体人群、高危人群、低危人群在年龄方面、性别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病种、术式构成比相同,年龄、性别、危险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资料可比。2.2.2疗效评价试验组整体人群、高危组、低危组胃瘫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整体人群:试验组:3.95%(6/152),对照组:13.16%(20/152);高危人群:试验组 10%(5/50),对照组:28%(14/50);低危人群:试验组0.98%(1/102),对照组5.88(6/102),其中整体人群及高危组胃瘫发生率的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整体人群P=0.004,高危组人群P=0.022,低危组人群P=0.053)。2.2.3“胃瘫外敷方”干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局部辨证属“寒证”人群特征“胃瘫外敷方”总体人群优势特征为:(1)总体人群:<67岁、术后无腹腔感染、精神调畅;(2)“胃瘫外敷方”高危人群优势特征为:术后无腹腔感染。研究结论1.采用Meta分析与Logistic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进一步简化的风险预测评分系统增强了使用便捷性。2.推荐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使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术后胃瘫风险评分,对于评分结果>51的患者,提示其为术后胃瘫高危人群,建议尽早开始干预。3.对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且经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估为高危人群的患者,予“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术后胃瘫的发生,初步提示早期干预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4.年龄<67岁、术后无腹腔感染、精神调畅是本研究中“胃瘫外敷方”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寒证”患者的优势人群特征变量。
何杨[2](2021)在《神阙外敷畅通散促进胃肠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随着临床治疗中对术后并发症的重视,及时干预以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已经成为术后治疗的重要环节。其中,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是术后并发症常见问题之一,不同手术的操作对机体胃肠功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以腹部手术影响较大。本研究以胃肠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神阙外敷畅通散作为干预措施,按照随机对照试验法,从胃肠功能相关指标、临床症状积分等多方面评价神阙外敷畅通散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旨在进一步验证畅通散外用药的疗效,为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自2019年5月-2021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病房住院并行胃肠手术治疗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基础常规治疗,主要包括禁止饮食、胃肠减压管行胃肠减压、抗生素抗感染、白蛋白纠正营养状态等方法,以及通过静脉输液(每天2500-3000ml)维持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讲,鼓励患者术后期下床活动、保持身心愉悦等;治疗组患者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神阙外敷畅通散进行贴敷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关于胃肠功能恢复的相关指标、中医症状评分、相关实验室指标及总有效率,并采用SPSS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神阙外敷畅通散对胃肠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同时,鉴于行胃和结肠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组内区分行胃和结肠术后患者,分别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研究发现,无论是行胃部手术患者还是行结肠手术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更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术后第2、3、5天分别进行腹胀症状评分,通过组间比较发现,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同组患者术后第2、3、5天的腹胀症状积分进行组内两两比较时发现,治疗组患者术后腹胀症状能够更早得到改善,且效果持续;术后第3天治疗组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MT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也远高于对照组。结论:神阙外敷畅通散对腹部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等不良症状的治疗以及体征的改善是明显的、有效的,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缩短术后肠鸣音恢复,加快术后肠蠕动,促进肛门排气、排便,能有效减缓术后腹胀不适症状,可以提高机体胃动素水平,较常规治疗方法具有见效快、疗效好等优势,临床应用中安全性高、疗效显着。
张雪逸[3](2021)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硬膜外给药对于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硬膜外给药对于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式,纳入年龄40~65岁、BMI18~30kg/m2、ASAⅠ~Ⅲ级,首次行腹腔镜下胃癌切除术的患者81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三组:空白组(C组)为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组、静脉组(V组)为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给药组、硬膜外组为(E组)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硬膜外给药组。所有患者于全身麻醉前行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C组患者硬膜外给予0.375%罗哌卡因6ml,术中以0.375%罗哌卡因6ml/h硬膜外泵注,静脉持续泵注生理盐水;V组患者硬膜外给予0.375%罗哌卡因6ml,同时静脉泵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术中以0.375%罗哌卡因6ml/h硬膜外持续泵注,静脉以0.1μg·kg-1·h-1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E组患者以0.375%罗哌卡因合并右美托咪定0.5μg/kg共6ml硬膜外给药,术中0.375%罗哌卡因合并右美托咪定0.1μg·kg-1·h-1,以6ml/h硬膜外泵注,静脉泵注生理盐水。所有患者术后采用硬膜外0.2%罗哌卡因持续镇痛(维持量7ml/h,PCA量3ml,锁定时间20min)。以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主要结果,次要结果包括手术过程中丙泊酚的用量;患者手术过程中不同时间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后首次排便、下床、进食固体食物的时间;术后三天腹胀程度、排便次数;术后三天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住院时长;术前及术后三天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二胺氧化酶的(DAO)含量;通过建立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OX),分析延长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与C组和V组相比,E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进食固体食物的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后三天内的腹胀程度存在组间差异(P<0.01);术后三天内排便次数无差异(P>0.05)。与C组相比,E组患者术后胃肠排气时间提前了8小时,住院时长缩短了1天。E组患者维持麻醉所用丙泊酚剂量低于C组和V组(P<0.05)。术后12h内,E组VAS评分显着低于C组(P<0.05),术后补救镇痛剂量也显着降低(P<0.01)。与C组相比,E组术中HR降低明显(P<0.05),MAP仅在麻醉诱导后1min低于C组(P<0.01)。血清TNF-α及DAO含量在不同时间不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COX模型肯定了硬膜外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改善术后胃肠功能的作用。分析模型可得,手术时间、舒芬太尼用量和术前白蛋白水平为影响术后胃肠恢复的危险因素。结论:硬膜外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改善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增强患者术中镇静,并在术后12小时发挥了更好的镇痛作用。
杨莹莹[4](2020)在《温通法对肠结-阳虚寒凝证及IL-6、TNF-α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温通法对肠结-阳虚寒凝证疗效及IL-6、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阳虚寒凝证肠梗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禁食,胃肠减压,抑酸,纠正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外用开塞露1支+生理盐水配成250mL灌肠,每日2次),实验组采用温通方中药灌肠加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IL-6、TNF-α水平变化,并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1d、3d腹痛及腹胀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且实验组患者治疗1d、3d腹痛及腹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较对照组均有所缩短(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IL-6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且实验组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4.实验组在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通法治疗阳虚寒凝证肠梗阻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降低IL-6及TNF-α水平,并减轻患者炎症反应,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优化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结阳虚寒凝证的方案。
谢莉平[5](2020)在《针刺预处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以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的胆囊良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目的探究针刺预处理是否能促进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方法:根据SPSS22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字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试验组(针刺预处理组)和对照组(正常针刺组)。治疗组在手术开始前1天行针刺1次,手术结束后当天下午继续针刺,每次留针30分钟,此后每天1次,出现肛门排便停止;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后当天下午开始针刺,每次留针30分钟,此后每天1次;两组治疗若3天未排便则终止疗程。记录术后初次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在手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评价腹痛程度、腹胀程度、胃肠反应程度。结果:1.基线比较:两组治疗前基线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比较:治疗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促进术后排气排便效果更佳。3.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时间更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腹胀程度评分比较:组内比较时,两组腹胀程度评分在术后各个时间点比较及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24小时和72小时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能改善术后腹胀程度;两组组间比较,腹胀程度评分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腹痛程度评分比较:组内比较时,两组腹痛程度评分在术后各个时间点比较及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24小时和72小时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对改善腹胀程度疗效明显;两组组间比较,腹痛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胃肠道反应程度评分比较:组内比较时,两组胃肠道反应程度评分在术后各个时间点比较及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24小时和72小时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48小时和72小时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缓解术后胃肠道反应程度,且两组在48小时两组胃肠道反应症状已基本缓解。两组组间比较时,术后24小时治疗组腹痛程度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术后24小时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48小时、72小时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总体疗效比较: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总体疗效更佳。结论:1.针刺预处理治疗方法有效的缩短手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促进手术后肠鸣音恢复;2.针刺预处理治疗方法能改善患者手术后腹胀、腹痛及胃肠道不良反应症状;3.两组安全性及疗效比较,针刺预处理模式可行,更值得临床推广。
何纯平[6](2019)在《通腑热奄包对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肠麻痹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行LNPGU术后诊断为POI的54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观察通腑热奄包对POI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54例POI患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热水袋敷腹部,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通腑热奄包敷腹部,治疗时间为4天。记录肠鸣音恢复正常、排气、排便及腹胀消除或缓解的时间,观察中医证候疗效积分。结果1.在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上,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采用t检验,P=0.000<0.05,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后肠鸣音恢复有促进作用。2.在术后恢复排气的时间上,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采用t检验,P=0.026<0.05,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后肛门恢复排气有促进作用。3.在术后肛门恢复排便的时间上,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采用t检验,P=0.038<0.05,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后肛门恢复排便有促进作用。4.在腹胀缓解或消除的时间上,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采用t检验,P=0.000<0.05,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后腹胀减轻的作用。5.在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上,对两组间中医证候积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可得到P=0.000<0.05,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通过各项观察指标对比,发现治疗组可明显缩短腹胀消除、恢复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对LNPGU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积极的疗效,证明通腑热奄包可以促进POI恢复。
姜全敏[7](2019)在《针刺对全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激素水平影响的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针刺预防全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作用效果,探索针刺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胃肠道激素水平的影响,促进全麻术后患者的快速康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分为针刺组37例、药物组3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相同的基础检查,术中采用相同的麻醉方式,术后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针刺组术后30分钟予针刺干预,体针留针30分钟,头针留针6小时;药物组术后30分钟立即予以静脉注射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3mg。观察术前、术后30分钟及术后24小时两组受试者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饥饿素水平变化,同时记录术后48小时内受试者腹胀评分、恶心呕吐评分、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所有数据分析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记录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结果:(1)术前两组受试者从原发疾病种类、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术后一般生命体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术前及术后30分钟两组血清胃泌素、胃动素、饥饿素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3)术后24小时的针刺组血清胃泌素、胃动素、饥饿素水平明显上升,与药物组相比,针刺组的血清胃泌素及饥饿素水平明显高于药物组,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6小时内针刺组腹胀评分及恶心、呕吐评分较药物组低,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小时到术后24小时内的腹胀、恶心呕吐评分比较,针刺组的评分小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与排便时间较药物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安全性评价:两组受试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术后应用针刺或者格拉司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头针加体针的针刺方式可以促进血清胃肠激素分泌,改善胃肠道激素水平。(2)头针加体针的针刺方式可以预防患者术后腹胀、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较盐酸格拉司琼疗效更好,且持续作用时间更长。(3)头针加体针的针刺方式可以促进肠鸣音快速恢复,缩短术后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减少患者住院时长,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陈思[8](2016)在《肠道术后患者肠蠕动功能恢复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本研究,收集结直肠外科腹部肠道术后患者的病例,分析影响肠道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并寻找促进肠蠕动功能恢复的最佳护理方式,为临床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确定并推广安全、可行、有效的促进肠蠕动功能恢复的护理方式,为临床护理事业的发展尽一份贡献。方法:(1)收集2015年4月—2016年6月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住院部住院治疗的患者病例。(2)自行设计护理措施观察记录表通过收集临床患者资料和阅读病历的方式收集数据。(3)收集可能影响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医保形式、文化程度、营养状况、主要基础疾病(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提示胃肠道蠕动恢复的指标(肠鸣音的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患者术后腹胀发生情况、伤口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取促进肠蠕动功能恢复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7方面:咀嚼口香糖,腹部热敷、按摩,床上翻身,有效咳嗽、深呼吸,热水足浴,早期下床活动,抬臀运动。)(4)对所收集的患者病例的护理干预进行描述分析。通过频数分析法单因素分析,得出临床应用频繁的护理措施,再对这些护理措施进行单因素分析,即对护理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得出有效的、应用频繁的单项护理措施。最后对所有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肠道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入选患者病例共232例,其中男性145例,女性87例;对入选患者病例所记录的护理措施进行统计,其中采取咀嚼口香糖的127例,占总例数的54.74%;采取腹部热敷、按摩的61例,占总例数的26.29%;采取床上翻身的166例,占总例数的71.55%;采取有效咳嗽、深呼吸的113例,占总例数的48.71%;采取热水足浴护理方式的95例,占总数的40.95%;采取早期下床活动的132例;占总例数的56.9%;采取抬臀运动的患者数为111例,占总例数的47.84%。通过对七项护理措施组合频数的计算,得出采用二、三种、四种护理措施的组合频数较多。通过最高频次法分析,以及结合临床护理措施的可操作性以及患者的依从性,最后确定联合应用咀嚼口香糖、床上翻身和早期下床活动为临床比较常用的护理措施。肠功能恢复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咀嚼口香糖、床上翻身、早期下床活动对肠蠕动的恢复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床上翻身、早期下床活动对首次排气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床上翻身对首次排便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下床活动对腹胀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床上翻身对肠功能恢复综合指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功能各项指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期下床活动是腹胀以及肠蠕动恢复的影响因素;年龄、早期下床活动是首次排气时间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麻醉时间、床上翻身以及早期下床活动是首次排便的影响因素;麻醉管理时间、联合应用护理措施(咀嚼口香糖、床上翻身以及早期下床活动联合应用)是胃肠评价综合指标的影响因素;各项护理措施(咀嚼口香糖、床上翻身、早起下床活动等)对伤口愈合不良情况的发生、并发症发生的无明显影响,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早期下床活动可以有效降低腹胀的发生率、促进肠蠕动以及缩短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而且可改善胃肠评价的综合指标;(2)腹部肠道手术后患者术后给于假饲(咀嚼口香糖)有利于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3)腹部肠道术后给于床上翻身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早首次排便时间,改善胃肠评价综合指标,加速病人康复。(4)联合护理方式(术后联合应用咀嚼口香糖、床上翻身和早期下床活动三种护理措施)可促进肠道术后患者的肠功能恢复。(5)各项护理措施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伤口愈合不良情况的发生无明显影响,为临床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谈善军[9](2015)在《腹腔暴露对肠道损伤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腹腔暴露在临床上很常见,以腹部外科开腹手术术中的腹腔暴露最为常见。众所周知,腹腔暴露可能会导致机体的应激反应和器官功能损伤。但是,腹腔暴露具体会引起怎样的损伤,目前尚缺乏相关研究,也常常被大家所忽视。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的原因可能与腹腔镜手术引起的组织损伤小、炎症反应轻、出血少等优势有关。但是,仅仅应用这些优势来解释这一现象并不充分。众所周知,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手术时是否打开腹腔进行腹腔暴露。临床上,开腹手术术中肠管暴露于空气之中,短时间内即可引起肠管的水肿、扩张。腹腔开放时,肠管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之中将会导致肠管穿透性损伤,引起肠空气瘘的发生。因此,腹腔暴露后,肠道可能是其损伤的重要器官,是影响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重要原因。然而,目前关于腹腔暴露对肠道损伤的影响并不清楚,尚缺乏相关研究。肠道被认为是应激反应的中心器官,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发动机。预防和避免各种因素引起的肠道损伤,特别是维护肠粘膜屏障和肠道动力功能对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腹腔暴露后肠粘膜屏障和肠道动力是否发生变化,目前并不清楚,尚缺乏相关研究。营养支持被誉为20世纪后1/4年代医学史上的一大进展,是围手术期处理措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肠内营养具有符合生理,并发症较少等优点,目前已作首选的营养支持方式。在肠内营养中添加免疫物质(鱼油,谷氨酰胺等)或优化肠内营养的各成分比例,能明显增强肠内营养的治疗效果。高脂肠内营养是在常规肠内营养的基础上增加了脂肪的含量。研究显示,高脂肠内营养能有效保护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肠粘膜屏障,减轻失血性休克大鼠全身炎症反应和细菌易位的程度,并有效降低肠道手术后大鼠肠道的炎症反应,促进胃肠动力功能。因此,本课题首先通过观察腹腔暴露后肠粘膜屏障和肠道动力的变化,探讨腹腔暴露对肠道损伤的影响;然后应用高脂肠内营养进行干预,探讨高脂肠内营养对腹腔暴露大鼠肠道损伤的改善效果。第一部分腹腔暴露对肠粘膜屏障的影响研究一腹腔暴露后肠粘膜结构变化的动态评估目的:动态评估腹腔暴露不同时间后肠粘膜结构的变化情况。方法:将3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腹腔暴露1h组、腹腔暴露2h组、腹腔暴露3h组,共5组,每组6只。腹腔暴露组大鼠开腹后暴露腹腔,但不进行任何手术操作,暴露相应时间后关腹。假手术组大鼠仅作腹壁切口,但不打开腹腔。对照组大鼠仅作相应的麻醉。术后24h取末端回肠组织标本。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肠粘膜的病理形态和超微结构。结果:病理和电镜检查显示,腹腔暴露后大鼠肠粘膜的形态和超微结构有着不同程度的损伤,随着腹腔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以腹腔暴露3h组最为严重。与腹腔暴露1h相比,腹腔暴露3h组的肠粘膜损伤Chiu’s评分明显增加(P<0.05)。结论:腹腔暴露后肠粘膜的结构发生损伤。这种损伤和腹腔暴露时间有关,随着腹腔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研究二腹腔暴露对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损伤作用目的:探讨腹腔暴露对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损伤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腹腔暴露1h组、腹腔暴露2h组、腹腔暴露3h组,共5组,每组6只。腹腔暴露组大鼠开腹后暴露腹腔,但不进行任何手术操作,暴露相应时间后关腹。假手术组大鼠仅作腹壁切口,但不打开腹腔。对照组大鼠仅作相应的麻醉。术后24h取血液和末端回肠组织标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D-乳酸水平,肠道对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葡聚糖(FD4)的清除率评估肠道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肠粘膜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水平。结果:腹腔暴露后大鼠血清D-乳酸水平和离体肠道通透性有所增高,随着腹腔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显着。其中,血清D-乳酸水平在腹腔暴露2h和3h组,肠道通透性在腹腔暴露3h组,相比对照组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腹腔暴露后大鼠肠粘膜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水平具有相反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腹腔暴露3h组的ZO-1和Occludin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腹腔暴露对肠粘膜屏障功能具有损伤作用。这种损伤和腹腔暴露时间有关,随着腹腔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第二部分腹腔暴露对肠道动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研究一腹腔暴露后肠道动力变化的动态评估目的:动态评估腹腔暴露不同时间后肠道动力的变化情况。方法:将3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腹腔暴露1h组、腹腔暴露2h组、腹腔暴露3h组,共5组,每组6只。腹腔暴露组大鼠开腹后暴露腹腔,但不进行任何手术操作,暴露相应时间后关腹。假手术组大鼠仅作腹壁切口,但不打开腹腔。对照组大鼠仅作相应的麻醉。术后24h进行炭末推进实验测定炭末推进率评估肠道的动力功能。结果:腹腔暴露后大鼠炭末推进率有所下降,随着腹腔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显着;其中,腹腔暴露2h和3h组炭末推进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腹腔暴露能导致肠道动力下降。这种变化和腹腔暴露时间有关,随着腹腔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研究二腹腔暴露对肠道炎症反应的影响目的:研究腹腔暴露不同时间后,大鼠肠道炎症反应的变化情况,探讨腹腔暴露后肠道动力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腹腔暴露1h组、腹腔暴露2h组、腹腔暴露3h组,共5组,每组6只。腹腔暴露组大鼠开腹后暴露腹腔,但不进行任何手术操作,暴露相应时间后关腹。假手术组大鼠仅作腹壁切口,但不打开腹腔。对照组大鼠仅作相应的麻醉。术后24h进行炭末推进实验,之后取血液和末端回肠组织标本。ELISA检测血清和肠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IL-10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肠道TNF-α、IL-1β、IL-6和IL-10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腹腔暴露后大鼠血清和肠道TNF-α,IL-1β,IL-6和IL-10水平有所增加,随着腹腔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显着;与对照组相比,除血清IL-1β外(P>0.05),各炎症因子水平在腹腔暴露3h组均明显增高(P<0.05)。同时,腹腔暴露后大鼠肠道TNF-α,IL-1β,IL-6和IL-10的mRNA表达水平也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腹腔暴露2h和3h组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结论:腹腔暴露能导致全身和肠道炎症反应的增强,并随着腹腔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肠道炎症反应可能是腹腔暴露引起的肠道动力下降的重要原因。第三部分高脂肠内营养减轻腹腔暴露后肠道损伤的干预研究研究一 高脂肠内营养对腹腔暴露后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目的:探讨高脂肠内营养对腹腔暴露大鼠肠粘膜屏障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暴露组、标准肠内营养组(标准肠内营养+腹腔暴露)、高脂肠内营养组(高脂肠内营养+腹腔暴露),共4组,每组6只。根据本课题第一部分的研究结果,选择腹腔暴露3h作为本部分的腹腔暴露模型。标准肠内营养组和高脂肠内营养组从腹腔暴露前12h,2h,45min,腹腔暴露后45min,90min,3h分别给予一次标准肠内营养和高脂肠内营养灌胃,剂量分别为 3mL,0.75mL,0.75mL,0.75mL,0.75mL,0.75mL;对照组和腹腔暴露组在相应的时间点分别给予一次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术后24h取血液和末端回肠组织标本。ELISA检测血清D-乳酸水平,肠道FD4清除率评估肠道通透性,Western Blot检肠粘膜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水平,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肠粘膜的病理形态和超微结构。结果:腹腔暴露组各检测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营养组较腹腔暴露组各指标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高脂肠内营养组的改善更为显着。其中,与标准肠内营养组相比,高脂肠内营养组血清D-乳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肠粘膜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病理学和电镜检查进一步显示,高脂肠内营养组肠粘膜损伤Chiu’s评分较标准肠内营养组明显下降(P<0.05),肠粘膜紧密连接间隙变小,桥粒增多,微绒毛更规则。结论:高脂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腹腔暴露引起的肠粘膜屏障损伤。研究二高脂肠内营养对腹腔暴露后肠道动力的促进作用目的:观察高脂肠内营养对腹腔暴露后肠道动力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暴露组、标准肠内营养组(标准肠内营养+腹腔暴露)、高脂肠内营养组(高脂肠内营养+腹腔暴露),共4组,每组6只。根据本课题第二部分的研究结果,选择腹腔暴露3h作为本部分的腹腔暴露模型。标准肠内营养组和高脂肠内营养组从腹腔暴露前12h,2h,45min,腹腔暴露后45min,90min,3h分别给予一次标准肠内营养和高脂肠内营养灌胃,剂量分别为 3mL,0.75mL,0.75mL,0.75mL,0.75mL,0.75mL;对照组和腹腔暴露组在相应的时间点分别给予一次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术后24h进行炭末推进实验测定炭末推进率评估肠道的动力功能,之后取血液和末端回肠组织标本。ELISA检测血清和肠道TNF-α,IL-1β,IL-6和IL-10水平,RT-PCR 检测肠道 TNF-α,IL-1β,IL-6 和 IL-10 的 mRNA 表达水平。结果:腹腔暴露组各检测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营养组较腹腔暴露组各指标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高脂肠内营养组的改善更为显着。其中,与标准肠内营养组相比,高脂肠内营养组炭末推进率明显增加(P<0.05),血清和肠道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和肠道IL-10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标准肠内营养相比,高脂肠内营养组肠道TNF-α,IL-1β,IL-6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肠道IL-10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高脂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腹腔暴露引起的肠道动力下降。这种肠道动力的促进作用可能与高脂肠内营养降低肠道的炎症反应有关。全文总结通过以上三大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1.腹腔暴露对肠粘膜屏障具有损伤作用。这种损伤和腹腔暴露时间有关,随着腹腔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2.腹腔暴露能导致肠道动力下降,并引起全身和肠道炎症反应增强。这种变化和腹腔暴露时间有关,随着腹腔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3.肠道炎症反应可能是腹腔暴露引起肠道动力下降的重要原因;4.高脂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腹腔暴露引起的肠粘膜屏障损伤;5.高脂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腹腔暴露引起的肠道动力下降;6.高脂肠内营养对腹腔暴露后肠道动力的促进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肠道的炎症反应有关。
刘晓慧[10](2014)在《腹部手术后应用新斯的明镇痛对肠蠕动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腹部手术后应用新斯的明镇痛对肠蠕动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行择期腹部手术患者共120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药物配方:舒芬太尼100μg+甲磺酸罗哌卡因178.8 mg+新斯的明1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对照组药物配方:舒芬太尼100μg+甲磺酸罗哌卡因178.8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两组手术主刀者均为我院普外科高年资主治以上医师,操作手法及手术水平无显着性差异。结果观察组胃肠道蠕动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恶心、呕吐、感染、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肠手术后疼痛的患者,给予硬膜外腔恒速注入舒芬太尼、新斯的明、罗哌卡因的复合液进行镇痛,可以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有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
二、术后镇痛对肠蠕动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术后镇痛对肠蠕动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综述 |
综述一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中医研究进展 |
一、古代中医认识 |
二、当代医家认识 |
三、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西医研究进展 |
一、概述 |
二、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
三、诊断及分级 |
四、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Meta分析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检索策略 |
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4. 质量评价 |
5. 资料提取 |
6. 统计方法 |
7. 模型构建的方法 |
第二节 Meta分析结果及模型构建 |
1. 文献检索结果 |
2. 纳入文献分析 |
3. 文献质量评价情况 |
4.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的Meta分析结果 |
5.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 |
第三节 讨论 |
1. Meta分析合并结果 |
2.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的使用说明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及简化 |
前言 |
第一节 资料和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1. 模型验证 |
2. 模型简化 |
第三节 讨论 |
1. 既往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 |
2. 模型的优效性及不足 |
研究二 结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评价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 研究对象 |
3. 治疗方案 |
4. 数据收集 |
5.统计学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疗效评价 |
3. 优势人群特征筛选 |
4. 安全性分析 |
5. 随访 |
第三节 讨论 |
1. “治未病”思想与消化系统肿瘤术后PGS |
2. 结合PGS风险预测模型评估“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效果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
3. “胃瘫外敷方”组方潜力挖掘 |
4.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结合“胃瘫外敷方”的临床指导意义 |
参考文献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性 |
三、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发病因素森林图 |
附录2: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漏斗图 |
附录3: 验证人群PGS发生概率及得分表 |
个人简介 |
(2)神阙外敷畅通散促进胃肠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概况 |
1.1.1 定义及主要表现 |
1.1.2 病因及发生机制 |
1.1.3 预防及治疗 |
1.1.4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 |
1.2 祖国医学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概况 |
1.2.1 病因病机 |
1.2.2 中医治疗现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1 一般资料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中止标准 |
2.1.6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
2.1.7 剔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分组 |
2.2.2 畅通散的制备 |
2.2.3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3.1 主要疗效指标 |
2.3.2 实验室数据 |
2.3.3 疗效判定 |
2.4 统计处理 |
2.5 研究结果 |
2.5.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2.5.2 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间比较 |
2.5.3 两组患者腹胀症状积分比较 |
2.5.4 胃动素水平(MTL)比较 |
2.5.5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3.1 研究的理论依据 |
3.2 实验室指标选择依据 |
3.3 研究的结果与意义 |
3.4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畅通散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硬膜外给药对于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 |
1.1.1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病生机制 |
1.1.2 术后胃肠功能与胸段硬膜外阻滞 |
1.1.3 术后胃肠功能与右美托咪定 |
1.2 右美托咪定作为硬膜外佐剂的应用 |
1.3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3.1 主要仪器 |
2.3.2 主要药物 |
2.4 研究方法 |
2.4.1 围术期管理 |
2.4.2 手术方式 |
2.4.3 麻醉及干预措施 |
2.5 观察指标 |
2.5.1 基线数据 |
2.5.2 术中 HR 和 MAP |
2.5.3 术后镇痛 |
2.5.4 术后胃肠功能 |
2.5.5 术后并发症 |
2.5.6 TNF-α和DAO的浓度 |
2.5.7 COX模型的建立 |
2.6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试验流程图 |
3.2 临床基本资料的比较 |
3.2.1 患者基线数据及手术特征的比较 |
3.2.2 丙泊酚用量的比较 |
3.3 术中 HR、MAP 的变化 |
3.4 术后镇痛情况 |
3.5 术后胃肠功能 |
3.6 术后并发症 |
3.7 血清样本的比较 |
3.8 胃肠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胃肠术后功能评估和胃肠功能障碍预防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中英文缩略表 |
附录 |
(4)温通法对肠结-阳虚寒凝证及IL-6、TNF-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研究资料 |
(一) 病例来源 |
(二) 病例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一) 分组 |
(二) 治疗方法 |
(三) 观察指标 |
(四) 观察方法 |
(五) 疗效判定标准 |
(六) 统计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一) 一般资料分析 |
(二) 临床指标比较 |
(三) 实验室指标比较 |
(四)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五) 症状疗效比较 |
(六) 中转手术情况比较 |
(七)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分析 |
四、讨论 |
(一) 现代医学对肠梗阻的认识 |
(二) 肠梗阻的发病机制 |
(三) 中医学对肠梗阻的认识 |
(四) 温通方的组方分析及单位药物的药理学研究 |
(五) 研究结果分析 |
(六) 研究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肠梗阻的进展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5)针刺预处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标准 |
1.6 剔除、脱落标准的处理 |
1.7 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技术路线图 |
2.2 样本量的估算 |
2.3 随机分组方法 |
2.4 对照方法 |
2.5 盲法设计 |
2.6 治疗方案 |
2.7 观测记录 |
2.8 临床评价 |
2.9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
2.10 质量控制 |
2.11 伦理学原则 |
3 结果及分析 |
3.1 受试者入组情况 |
3.2 基线分析 |
3.3 两组疗效分析 |
讨论 |
1.现代医学对LC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认识 |
1.1 发病因素 |
1.2 发病机制 |
1.3 临床治疗 |
2 传统医学对LC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认识 |
2.1 古代病名的源流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医治疗方法 |
3 治疗方案的确立 |
3.1 针刺预处理的理论依据 |
3.3 针刺的选择依据 |
3.4 介入时机选择 |
3.5 选穴依据 |
4 试验疗效指标的选择 |
4.1 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 |
4.2 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选择 |
4.3 术后腹胀程度评分选择 |
4.4 术后腹痛程度评分选择 |
4.5 术后胃肠道反应程度评分选择 |
5 疗效结果及分析 |
5.1 基线分析 |
5.2 治疗后主要疗效指标分析 |
5.3 治疗后次要疗效指标分析 |
结论 |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附件1:综述 针刺治疗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2:LC患者病历收集表 |
附件3:LC术后腹胀、腹痛、胃肠道反应记录 |
附件4: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6)通腑热奄包对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肠麻痹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 纳入、剔除及排除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脱落及剔除标准 |
3.4 病例的脱落或剔除后的处理 |
4 临床资料 |
4.1 病例来源 |
4.2 一般资料 |
5 治疗方法 |
5.1 基础治疗 |
5.2 对照组治疗 |
5.3 治疗组治疗 |
5.4 中药组成 |
5.5 热奄包制作方法 |
5.6 治疗过程 |
5.7 相关注意事项 |
6 观察指标及方法 |
6.1 西医观察指标 |
6.2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
7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8 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治疗后西医观察指标比较 |
1.1 腹胀消除时间 |
1.2 排气时间 |
1.3 排便时间 |
1.4 肠鸣音恢复时间 |
2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 综合疗效评价情况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西医对POI的研究现状 |
1.1 西医对该病的认识 |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 POI的西医治疗现状 |
2 肠痹的中医研究现状 |
2.1 肠痹源流 |
2.2 肠痹病因病机分析 |
2.3 肠痹的诊断和辨证分析 |
2.4 中医药治疗现状 |
3 导师经验 |
3.1 方药组成分析 |
3.2 热奄包制法分析 |
3.3 热奄包作用机制 |
4 临床疗效分析 |
5 问题和展望 |
5.1 问题 |
5.2 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病例报告表 |
附表2 知情同意书 |
附表3 试验者基本信息表 |
附表4 中医证候量表 |
附表5 观察指标 |
附综述 |
参考文献 |
(7)针刺对全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激素水平影响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1.研究内容 |
1.1 研究人群 |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2.3 受试者剔除标准 |
1.2.4 受试者脱落标准 |
1.2.5 不良事件及处理 |
2.研究设计 |
2.1 设计方法 |
2.2 样本量计算 |
2.3 研究用药及材料 |
2.3.1 针刺材料 |
2.3.2 药物组采用材料 |
2.3.3 麻醉用药 |
2.4 基础治疗方案 |
2.4.1 术前、术后常规处理 |
2.4.2 麻醉方式 |
2.5 治疗方案 |
2.5.1 针刺组 |
2.5.1.1 取穴 |
2.5.1.2 穴位定位 |
2.5.1.3 操作方法 |
2.5.2 药物组 |
2.6 合并用药规定 |
2.7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指标 |
2.7.1 观察指标 |
2.7.2 疗效评价指标 |
2.7.2.1 胃肠激素水平检测 |
2.7.2.2 术后腹胀程度评分 |
2.7.2.3 术后恶心、呕吐程度评分 |
2.7.2.4 肠鸣音 |
2.7.2.5 术后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 |
2.8 安全性评价 |
2.9 统计分析 |
2.10 研究质量控制 |
2.11 试验流程图 |
3.研究结果 |
3.1 基线分析 |
3.2 治疗结果 |
3.2.1 血清指标检测结果 |
3.2.1.1 组内比较 |
3.2.1.2 组间比较 |
3.2.2 疗效评定 |
3.2.3 安全分析 |
4.讨论 |
4.1 传统医学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认识 |
4.1.1 对病名的探究 |
4.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
4.1.3 对治疗的认识 |
4.1.3.1 中医内治 |
4.1.3.2 中医外治 |
4.2 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现代研究 |
4.2.1 定义 |
4.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4.2.3 治疗 |
4.2.3.1 非药物治疗 |
4.2.3.2 药物治疗 |
4.3 本研究设计方案的确定 |
4.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4.3.2 选用头针预防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意义 |
4.3.3 体针穴位选择 |
4.3.4 药物组治疗方案选择 |
4.4 研究结果分析 |
4.4.1 脱落剔除病例分析 |
4.4.2 基线分析 |
4.4.3 治疗结果分析 |
4.4.3.1 血清指标分析 |
4.4.3.2 疗效指标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病例报告表 |
附件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肠道术后患者肠蠕动功能恢复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 现代医学对肠蠕动功能恢复影响因素的分析 |
1.1 肠蠕动的概念 |
1.2 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1 术前相关影响因素 |
1.2.2 术中相关影响因素 |
1.2.3 术后相关影响因素 |
2 传统中医学对肠蠕动功能恢复影响因素的分析 |
2.1 传统中医学对肠功能紊乱的病因病机研究 |
2.2 中医药促进围手术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 |
2.2.1 术前 |
2.2.2 术中 |
2.2.3 术后 |
3 临床研究进展 |
3.1 中医以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进展 |
3.2 西医学临床研究进展 |
3.3 护理干预的进展过程 |
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病例入选和排除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4 观察指标及观察时点 |
2.5 统计学分析 |
2.6 质量控制 |
第3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3.1.1 研究对象的性别分布 |
3.1.2 研究对象的医保形式分布 |
3.1.3 研究对象文化程度分布 |
3.1.4 研究对象合并主要基础疾病分布 |
3.2 对各项护理措施频数分析 |
3.2.1 单项护理措施的频数分析 |
3.2.2 各项护理措施组合频数分析 |
3.2.3 对各项护理措施组合分组频数分析 |
3.3 各项护理措施对肠功能恢复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3.1 单项护理措施对肠蠕动恢复时间的影响 |
3.3.2 单项护理措施对首次排气时间的影响 |
3.3.3 单项护理措施对首次排便时间的影响 |
3.3.4 单项护理措施对腹胀发生率的影响 |
3.3.5 单项护理措施对肠功能恢复各项联合指标有效率分析 |
3.3.6 影响术后肠功能各项恢复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3.7 单项护理措施对伤口愈合情况有效率分析 |
3.3.8 单项护理措施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咀嚼口香糖对肠功能恢复影响的分析 |
4.2 早期下床活动对肠功能恢复影响的分析 |
4.3 床上翻身活动对肠功能恢复影响的分析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腹腔暴露对肠道损伤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腹腔暴露对肠粘膜屏障的影响 |
研究一: 腹腔暴露后肠粘膜结构变化的动态评估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腹腔暴露对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损伤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腹腔暴露对肠道动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
研究一: 腹腔暴露后肠道动力变化的动态评估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腹腔暴露对肠道炎症反应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高脂肠内营养减轻腹腔暴露后肠道损伤的干预研究 |
研究一: 高脂肠内营养对腹腔暴露后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高脂肠内营养对腹腔暴露后肠道动力的促进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博士期间学术交流 |
博士期间获奖荣誉 |
致谢 |
(10)腹部手术后应用新斯的明镇痛对肠蠕动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麻醉方法 |
1.3 术后镇痛配置方法 |
1.3.1 观察组 |
1.3.2 对照组 |
1.4 疗效观察指标 |
1.4.1 疼痛 |
1.4.2 不良反应 |
1.4.3 胃肠功能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 |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
2.3 镇痛效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四、术后镇痛对肠蠕动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D]. 蒋璐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神阙外敷畅通散促进胃肠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D]. 何杨.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硬膜外给药对于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D]. 张雪逸. 兰州大学, 2021(12)
- [4]温通法对肠结-阳虚寒凝证及IL-6、TNF-α的影响[D]. 杨莹莹.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针刺预处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D]. 谢莉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通腑热奄包对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肠麻痹的疗效观察[D]. 何纯平.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针刺对全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激素水平影响的疗效评价[D]. 姜全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肠道术后患者肠蠕动功能恢复影响因素的研究[D]. 陈思. 吉林大学, 2016(03)
- [9]腹腔暴露对肠道损伤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D]. 谈善军. 南京大学, 2015(01)
- [10]腹部手术后应用新斯的明镇痛对肠蠕动影响的临床研究[J]. 刘晓慧.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