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启示_就业指导论文

西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启示_就业指导论文

西方国家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方国家论文,就业指导论文,启示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其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劳动力市场发育相对成熟,因此,在教育领域,尤其是在高等学校中,有针对性地向学生开展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以适应市场中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对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与指导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就业指导作为一种引导毕业生就业的形式,在西方各国由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社会就业环境不同,而呈现出各自的特色。但是,随着现代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西方各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共同的国际化市场的形成,各国就业市场也越来越显露出趋同化的特征。这主要表现为:各国的就业市场目前都面临着高学历人员求职难的问题;各国就业市场中的人才需求方向、某一类人才的饱和度都有大致相同的趋向;由共同的市场机制所引导的人才市场行为,往往都受内容大致相同的规范约束。由此,各国的就业指导形式,缘于这种相似的就业环境,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共同特征:

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在许多国家已被视为高校的重要职责之一

为了能够在社会的人才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各高校往往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认为把毕业生推向市场、送到其适合的岗位上,是自己应尽之义务。

以美国为例,美国是个典型的分权制的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其特殊的移民文化背景,高校在管理体制上保持着相当程度的自主,而正是自主所体现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又是造成美国各公立和私立高校之间剧烈竞争的根本原因。竞争的焦点在于学校的信誉,而这种信誉不仅来自学校的学术水平,更大程度地取决于本校毕业生的就业面和就业质量。因此,在美国作为高校与社会的中介环节——就业指导倍受重视。

在日本,自50年代以来,私立大学得到长足的发展。目前,它们担负着在校大学生人数80%左右的高等教育任务。面对日本当今的生源危机,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间以及私立大学自身之间,展开了争夺生源的激烈竞争。为保持自己在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各校展开了广泛的宣传活动,其中就业指标是宣传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如何指导学生的就业,甚至如何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技巧,进行适当的求职心理训练,都被日本高校视为一项重要的活动内容。

在传统上属于中央集权制的法国,高校的就业指导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方向指导,甚至被政府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的职责。例如1984年法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对学生的方向指导,包括向他们提供关于学习安排、出路和转换专业的信息。”第十四条又提到:“使学生能够评价自己具备的各种水平和类型教育所必需的基础科学知识的能力,并搜集为选择职业所必需的情况……,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自由,指导他们准备进入所选专业第二阶段继续学习,或者在得到职称或文凭后就业。”在具体落实上,政府与大学间实行“国家大学合同制”,共同协商确立总体发展目标和制订计划,同时根据各校招生比例、学生合格率以及毕业生就业比例等指标,来给予相应的拨款。把毕业生就业比例作为投资指标,客观上刺激了高校对本校毕业生高就业率的追求,因而,也使政府的立法本意落到了实处。

此外,在德国、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就业指导也被作为高校在校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义不容辞的职责而普遍存在着。可以说,在现今的西方高校甚至社会中,开展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已成为一种时尚。而且从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日趋加深以及不久的将来走向普及化的趋势看,就业指导的前景会越来越开阔。

二、高校就业指导的专门机构化,是各国就业指导的一个普遍特征

在美国,最早的大学就业指导机构是“职业介绍中心”或称“职业发展中心”。如今该类机构分布于全美许多大学以及社区学院中,承担着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咨询服务。另外,美国的许多名牌大学还设有“校友俱乐部”,这种俱乐部在举办各种开支巨大的活动(如“校庆”等)的同时,还利用校友关系,向社会企事业各部门介绍毕业生的情况。因而,通过校友引见或直接为校友所在部门聘用,是美国许多名牌大学生就业的一条捷径。

在加拿大,许多高校成立了“学生顾问处”或“就业办公室”,全面负责学生的就业工作。该机构除了配备专门工作人员与企业有关部门进行联系外,还从企业界聘请顾问,对学生所提出的就业问题给予解释回答和提供帮助。

就业机构比较健全而且运转灵活自如的当属日本和澳大利亚的一些大学。在日本特别是一些私立大学中,都成立了就业科或就业部,专门负责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咨询工作。澳大利亚的大学中负责为毕业生进行就业咨询与服务的机构,称“就业服务中心”或“就业中心”(简称CAS)。这两个国家大学就业指导部门,在发挥其机构职能、提供服务方面的许多做法,是卓有成效的。

当然,在许多国家,就业指导机构不仅仅存在于高校之中。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发育成熟,社会就业市场中也分布有许许多多带有营利性的就业指导机构。它们与学校的这些机构相互联系,共同承担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甚至在一些国家,政府部门和一些民间的权威性机构也参与其中。如美国政府的“劳动统计局”、“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等机构,经常对社会的就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变化进行定期预测,为高校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生选择专业、择业提供指导。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国所建立的高校就业指导专门机构并非是行政性的机构。它们仅承担与就业有关的服务、咨询和研究功能,体现了这些国家人才的市场特征。

三、开展多样的就业咨询、指导、教育和培训服务,是国外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特征

在西方发达国家,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都是由市场调节来实现的。因此,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个别具体的中介机构,大学就业指导部门,它们的基本功能也只是顺应市场的走势,围绕市场的动态变化来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功能更大程度地体现为一种引导和服务,而不具有干预市场的倾向。所以,提供咨询,开展就业心理、技术训练,在毕业生与就业部门间牵线搭桥是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主要工作。总括起来,国外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服务方向大体有以下几个方向:

1.提供有关的就业信息咨询服务。由于西方国家高校毕业生都是自主择业,因此,就业方向、就业部门的选择和确定,只有毕业生本人才有权做出决断。而这个自我选择过程的依据,来自对与职业有关的方方面面的信息的及时、全面的分析与了解。为此,为毕业生及时提供全面、丰富的就业信息,是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一项基本职能。

国外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信息提供有以下几种形式:(1)设立专门就业指导资料室,对学生开放。如澳大利亚、日本和加拿大的许多大学就业指导机构一般都设有资料室,该室以印刷品、录音带、录像带、显微胶片以及计算机数据库等各种方式收集和储存大量有关就业信息。(2)编辑发行就业信息刊物,散发给学生。如日本许多私立大学就业指导部门特别注重宣传的作用。他们通过印制这种刊物向学生提供有关职业的最新信息。同时刊物还经常刊载一些校友的忠告和建议,企业方面的要求以及专家的意见等,以此来启发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求职行为。(3)举办有关的活动,向学生说明就业问题,介绍单位情况、招聘要求等。如日本的就业讲座或就业说明会,澳大利亚的由招聘单位直接派人参加的信息发布会等活动。

2.与用人单位牵线搭桥,向对方推荐和引见毕业生。作为一个中介机构,西方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尤其重视与社会用人部门的双向沟通。沟通渠道多元化,形式灵活多样。例如,日本各大学一方面主动为企业提供招聘咨询,向企业传递人才信息;另一方面,还注重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以及组织学生与企业部门的人员见面等形式,向企业推荐自己的学生。最富有特色地安排学生与用人部门见面的形式是澳大利亚大学中每年两次的“就业之夜”和“校园会见”。这两项活动规模较大,服务周到,收效显著,深受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3.实施就业心理、就职技巧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就业心理和就职技巧或许在一般人看来只是一个浅层面的技术性问题,但在西方各大学就业指导中,它们却被认为是学生求职取得成功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为提高大学毕业生首次就业的成功率,各国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特别注意从心理、气质、形象、口头表达、人际关系、个人目标以及老练、工作责任心等多个角度去训练学生,按用人部门的选人标准,去塑造学生,以保证他们在与雇主初次见面或初步进入社会各部门时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为他们的受聘创造更多的机会。

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有美国的“心理测试与训练”,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模拟招聘面试训练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个别国家如日本,一些大学还采用就业模拟考试的形式,来训练学生准备参加的如公务员录用考试、教员录用考试、各类企业的录用考试的能力。就职技巧受重视之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过分地看重就职技巧,就未免带有一种功利化的色彩,这是不足取的。我国在借鉴时应注意到这一点。

四、开展毕业生就业市场研究和预测,是西方国家高校就业指导的共同的活动特征

就业指导从形式上讲,它是高校人才培养活动的一个最终环节。但从活动的内容上看,它又是一个与高校其它活动相连续的、环环相扣的连锁循环中的一环。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高校的就业指导不能脱离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方向;另一方面,由于就业指导活动的过程,体现为一个信息反馈的过程它所反馈的信息又是高校确定和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方向,进而提高就业指导活动成效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五、对我们的启示

1.从西方各国就业指导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看,就业指导是伴随着社会就业市场的发展要求而出现的,因此,适宜的就业环境是开展就业指导的基本外部条件。高校就业指导是整个社会就业市场中的一个中介形式,它能否得以顺利开展、成效如何,关键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用人背景,即需要有一个较规范、正常的劳动力就业市场运转机制来保障。根据国家教委的部署,我国将于1997年实现高校招生全部缴费上学制度,可以想见,几年后,我国高校毕业生完全自主择业将成为现实。面临这种情势,国家在敦促高校进行机制转换、加强就业指导功能的同时,更要注意进一步推行和深化社会用人制度的改革,要在制度、法规上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尽早实现由目前幼稚的劳动力市场向成熟的劳动力市场的过渡。尤其是在人才流动、国有企业、政府行政和其它事业部门的人员选聘上,应坚持平等竞争原则,树立公平的观念,使人才资源配置真正体现出市场调节机制的效应。否则,在社会人才使用和流动机制还很不健全的情形之下,高校的就业指导就往往要么流入庸俗化,成为一项人情关系色彩浓厚的工作,要么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它在人才市场中的作用。

2.提供全面周到的就业服务,是就业指导的核心任务。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尚处于国家分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三种形式并存的阶段。就业指导仅是高校毕业分配机构的一项兼职性工作。今后几年随着三种形式的逐渐并轨,就业指导的功能便愈加突出,以至最后必定成为机构的主体功能。为此,高校学生分配部门现在必须尽早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着手做好以下基础工作。

首先,要重新调整或组建,配备一个素质良好的班子。机构中的每个成员必须具备最基本的就业指导常识,有一定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可适当地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和社会人士作顾问。其次要根据各校人才培养方向,筹建就业指导专门资料室,要利用印刷品、声像技术和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建立容量宏大、涵盖全行业乃至全国的信息库。信息库要对学生全面开放;另外,要建立学生志愿、求职意向档案,对学生求职疑难提供咨询,并根据其自身条件和愿望予以引导;要邀请用人部门进校,组织供需双方见面,由就业指导部门提供就业推荐书。

3.借鉴国外如加拿大等国大学的做法,结合我国教育、生产与科研相结合的特色模式,与学校其它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中进行各种层次的生产实践、实习,或利用假期时间,组织人文和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方面的学生,到政府及其它企事业部门的相关岗位进行实践锻炼,为学生与用人部门的直接沟通创造机会。

4.加强各学校就业指导部门间的横向沟通,建立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人才市场机构、政府有关部门间的信息网络,相互协作,共同筹谋,形成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在这方面,国家教委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做好牵头工作。

5.开展就业市场研究,进行相关行业的人才预测,进行毕业生就业后的追踪调查,加强学生就业素质的研究,并以此来改善就业指导工作。

6.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研究、探讨建立和发展我国的职业发展理论,以此来推动就业指导的顺利开展。要从我国社会深层次的文化、心理特征出发,结合中国各层次的教育衔接特点,形成一套贯穿始终的就业教育与指导体系,从而也可使高校的就业指导更引向深入。

7.我国的高校就业指导不仅要注意形式,更要注重内容。要把国家的政策宣传、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教育渗透到就业指导行为之中,倡导一种奉献精神,鼓励优秀学生到艰苦地区、艰苦行业中建功立业。

标签:;  ;  

西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启示_就业指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