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社会各界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迅速,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越来越重视施工的质量和过程。加强成本管理已成为各施工企业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造价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成本管理
1引言
我国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同时区域经济体量随之增长,这都促使我国建筑项目规模进一步扩张,基数也随之扩大,是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前所未有的机遇时期,这也同时对相关企业带来了一些挑战。企业的优势想要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想要扩大,就务必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将现代化的建筑设备投入使用,专业化的作业人员进行匹配,另外还要在管理方面,提高新的认识程度以及管理人员的意识水平强化工作,这也为项目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为企业效益提供强大支撑。本文会针对施工成本,作为本文的探讨目标,从实际情况出发,多层次多角度的基于施工成本管理工程构成,探讨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所突出的,未解决的相关难题,通过经验的考究以及实际情况,让施工成本管理体系变得更加完善。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分析
对建设项目的施工成本构成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管理者形成完整的认识,为后续工程造价管理流程的优化和管理模式的实现提供极大的帮助。从实际情况看,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费用主要包括人工费、建筑设备费、建筑材料费等主要类别;间接费用主要包括劳动保险费、工程检验费、社会保险费等费用。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应以直接成本管理为重点,在工程施工环节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在降低建筑成本支出的同时,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绩效能力,促进建筑企业健康、长期发展。
2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成本控制体系不完整
在具体建设项目开工前,建设单位通常会制定一套较为系统的成本控制体系,但具体的成本管理和实施措施是无法实现的。我国建筑企业的兴起相对较晚。在施工的早期阶段,承包商或私人建筑师通常负责所有的施工过程。由于缺乏经济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经济成本规划设计理念具有规模小、不专业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建筑企业的逐步发展和壮大,一些建筑企业开始成功上市,并据此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建筑成本控制体系。然而,由于施工企业发展过程较短,缺乏专业的管理理念,施工成本管理体系的实施还不成熟。许多施工企业在施工初期都有计划成本,但由于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施工过程控制不到位,实际施工成本远高于计划成本。
2缺乏成本管理意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职责,不仅仅局限于对项目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监督,还要确保能利用最少的成本投入达到最大的施工效果。但是大部分建筑项目管理人员缺乏成本管理的意识,在实际施工作业中,只重视项目施工的质量和施工进度,并不留意施工成本的具体花销和成本投入。很多建筑施工企业虽然有比较完善的施工管理方案,能够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但是由于缺乏对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施工成本投入高、花销大,而导致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不理想。
2.3缺乏健全完善的施工成本管理体系
由于我国的建筑企业目前对于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也就直接导致了建筑行业目前缺乏健全完善的成本管理体制。甚至有的企业虽然说有成本管理制度,实际上却并未起到任何实际的作用,形同虚设。目前,建立更为完善的成本管理体制已经成为了成本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途径。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拥有了明确的制度体系,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成本管理,将责任明确到部门和人的身上,才能够让成本管理真正的实施起来一般来说,如果建筑工程项目中出现质量问题,那么施工成本肯定会提升。所以说为了能够促进施工成本的管理,我们还应当加强对质量成本的有效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我国暂时缺乏对质量成本的有效控制。很多企业往往会把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看成是两个矛盾体,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忽略质量控制,有的企业过分追求质量而停工矫正细微错误,这些行为都不利于科学的成本管理。实际上,质量和成本二者之间并不冲突。加强对质量的控制,减少不必要的质量问题,更有助于节约工程的成本。
3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质量的方法
3.1建立责、权、力相统一的成本管理模式
在施工成本管理体系中,完善这种体系就需要三方面进行协调与融合,分别为责,权和力这三点。要对施工成本管理的模式进行改革,规范并且标准化是务必实施的。在建立这种管理模式时,要求企业的管理者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面对企业的基本管理需求,对于企业相关部门成本管理的内容进行责任细化工作。要设立一个成本管理的长效机制。同时要保证相关部门可以严格遵守成本控制要求,在遵守并自律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工作。积极与主动的进行工作是施工成本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决定了成本管理模式最终的质量,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奖惩机制,责任制以及监管制度,逐一进行机制的运行根据反馈与效果发现管理问题,及时完善与纠正。在奖惩机制下,员工的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企业可以利用政策引导,使相关人员进行监督活动,对于成本管理的相关活动进行监督反馈工作,在工作进行的时候发现工作问题,反馈成本管理的突出问题等进行及时解决,这对于施工成本管理体系的实施质量有着完善的作用。
3.2强对工期成本的管理
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工期与工程造价的关系十分密切。工期短,成本控制困难,控制效果好。施工周期长,成本控制难度大,控制效果差。在此基础上,在施工期成本管理过程中,组织专业人员对工程成本进行分析,结合合同要求和外部环境,合理控制工期,避免工期过长。在施工期内,造成了额外的成本支出,增加了成本控制的难度,避免了施工期短对工程质量造成的风险。在优化和创新成本管理方法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施工成本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调整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使成本管理方法与成本管理的实际需要相一致。
3.3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成本
企业在建筑工程的项目中,进行施工时会面对一些必不可少的投入,比如在硬件投入中,需要的设备成本高,种类多。在设备的利用率上,要降低成本,这就需要企业强化针对机械设备等硬件设备的费用管理问题,要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问题进行监管,控制监控工作要严格落实,可以从根本上降低设备故障发生概率以及维修概率。同时,建筑公司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机械设备承包,保证机械设备满足企业施工需要,同时又要充分利用租赁的设备。最后还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范,标准化使用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工作,提高设备利用率。最后是采购材料的工作,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材料的市场价格不等以及运输,损耗等相关问题。对于材料验收工作以及材料回收工作严格把控,降低成本。
结语
为了提高现行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充分发挥其管理优势,本文在分析工程造价构成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转变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方法,逐步建立系统、高效的施工成本管理模式,为后续的施工项目管理活动提供理论参考,提高管理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袁爱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与成本控制方法[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45.
[2] 唐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及成本控制[J].甘肃农业,2016(20):44-45.
[3] 李宏胜.探究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1).
[4] 卫晓玲.探究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5):27-28.
论文作者:范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1
标签:成本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企业论文; 成本控制论文; 实际情况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