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研究论文_王金金 丁志鹏 杨浩然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研究论文_王金金 丁志鹏 杨浩然

(河北美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课题名称:艺术类高校创新创业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课题编号:2017CYCY241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对创业教育越发重视。自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社会后,各项社会经济活动都依赖于人的新思想和新思维。实质上,创新创业是人类社会探索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研究物质实践的本性回归。

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本文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职能出发,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实践机制;教学模式


正文:

应用型本科院校共拥有四个职能,一是人才培养,二是科学研究,三是社会服务,四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其中人才培养既是应用型高校的基本职能,也是应用型高校的重要职能。尤其目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研究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应用型高校达到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研究内容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体系,如企业家精神、风险投资等相关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如企业经营模拟、沙盘演练等;实践体系如项目实施计划、各种创业竞赛活动等。第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种类较多,主要有案例类、讲座类、竞赛类、模拟经营类。第三,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这部分内容与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方式有重叠,主要有课堂教学平台、校内实践教学平台、校外实践教学平台等。而河北美术学院是多种实践平台综合运用,并结合艺术生特点进行教学,探寻适合自身的独特模式。

二、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在我国的教学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这种传统模式根深蒂固,高校的实践教学长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次要地位。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往往是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培养起辅助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理论课时数多,实践课时数少。第二,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没有独立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第三,实践教学环节与生产活动脱节。各项实践教学环节依赖理论教学设计,实践教学大多在校内进行,作为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巩固。

(二)缺乏系统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机制

1.首先从形式上来看,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存在定位不清晰的问题,缺乏单独的实践教学体系。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选修课或课外活动的形式出现,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这从根本上反映出,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难以形成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就业和创业目标的实现。

2.缺乏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与专业相融合的机制。高校对创新创业课程日益重视,相关课程也逐渐丰富,但是这些课程设计与专业联系不够紧密,忽视了学生将创新创业思维应用到所学专业上,因此,学生的创新创业结果雷同,很难出现典型成果。

3.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资源和平台匮乏。创新创业实践教学需要各种资源和平台才能够展开。目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种类较少,其中最为接近实践的教学方式是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或者高校创业孵化园等。这类实践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最真实的经验和管理环境,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资源和平台的匮乏,成为了高校创新创业能开培养的重要障碍。

4.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支撑不够。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社会实践较少,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应该由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来指导。同时,我国高校专门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十分稀缺,部分教师来自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这些教师大多不具备创新创业实战经验。虽然很多高校教师陆续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但这样的培训更多的是知识培训,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三、我校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

我校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具体可分为两种模式。

(一)以知识、技能为重点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这种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代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特点是由专门机构负责,统一管理与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相关的课程、教师、资金等的筹集和调配;同时采用商业化运作模式。这种实践教学模式重视知识和技能培训。知识类主要是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始相关课程。授课教师经验丰富,授课结束时,学生的创业计划,经专家审核后,可以获得学院的创业启动资金,为学生的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技能类开始由“团队训练”、“拓展训练”等技能培训专题,培训相关实践技能,同时创业管理培训还提供各种职业认证。学生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获得认证,除了以上两种之外,还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和基地,为其提供完善的实训培训。

(二)以素质培养为重点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

河北美术学院这种以素质教育为培养重点的代表。第一,让全校学生都能够接受相关的创新创业的教育,本着素质教育目的,将全校的素质教学课程划分为人文素质、自然素质、艺术素质和创业素质等四个必修模块,学生可以在每个模块选择一到两门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这就保证了全校学生都受过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解决了创新创业教育只针对于有创业意愿的学生的缺陷。第二,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融入到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中。河北美术学院设置了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系列课程,将创业课程融入到学生的正常教学中去,而不是快毕业了才去上相关的课程或者临时培训。同时在教学方式上,以案例为主导,通过案例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素质。基于这两点,这种实践教学的方式成为了以素质培养和提升为重点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

四、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机制的构建

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机制的构建,需要首先从顶层设计入手,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以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为核心,以综合保障机制为支撑,建立起适合我校特色的、体系完善的、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机制。

(一)从顶层入手,成立高校创新创业专门机构。

创新创业的管理体制从顶层设计入手,成立以校领导为首的,由各个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组成的专门机构。此机构专门负责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日常教学安排、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机制和相关实践平台建设,学生创新创业相关活动组织等。这一方面使创新创业教育规范化,另一方面有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方便与各学院沟通,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去,使学生系统的接受创新创业的思想教育和熏陶,为以后的就业和创业提供内在基础。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规范的过程,须建立各个高校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机构。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使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规范、合理、常态、科学。

(二)以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为核心。

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便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构建思路和两个模块为中心,兼顾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项目,形成多维立体的、适用于不同年级的连续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1.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体现专业特色,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加强专业实践教学比例。其中,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目的,能力培养是系统的过程,首先是创新创业意识的养成,接着创新创业知识的积累,最后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另外,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一方面需要掌握创新创业一般知识和规律,创新创业能力要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只有建立在专业特色基础上的实践才是符合高校教育规律和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实践,学生将专业理论用于实践

2.两个模块的架构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多种思路。可以按照不同的年级,列出每个年级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重点,将教学体系分为方法课程、案例课程、实验模拟等。本文以河北美术学院为例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两个模块:创新创业校内外实践平台和校内外实践项目。其中实践教学主要目标是创新创业意识的养成以及创新创业知识的积累;而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和校内外实践项目主要目标是创新创业能力的转化和突破。

首先是校内外实践平台。校内外实践平台主要包括校内实践课程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课程,实践课程体系性较强,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按照大学四年本科教育来分的话,第一年主要通过专业认知实习,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启蒙创新创业意识,为专业的学习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第二年主要通过基础实验逐步积累创新创业知识。此类实验活动均在校内进行,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参与,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第三年主要是专业基本和核心课程的实验教学。专业基本和核心课程的实验教学主要在校内实训室进行,让学生通过模拟实训软件,熟悉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创新创业的流程,模拟体验或者真实体现创业风险,形成初步的创业知识,感受创新创业过程;第四年,进入毕业实习阶段,主要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建立在毕业实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利用大四下学期共完成10周的毕业实习工作,并且将实习中的体会和感悟以实习周记和实习总结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于返校时开展毕业实习分享会。

其次是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主要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和传播,形式包括创新创业知识竞赛、创业交流会、创业知识讲座等。以校内创新创业类竞赛项目为依托,方便学生申报或参加多种创新创业项目,有利于创新创业实践的多元化发展。另一类主要是以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为代表的创新创业实战项目。经专家指导,胜出团队可以推出成熟的创新创业项目并实现成果转化,极大的带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以完善的知识体系为保障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强有力的支持。应该建立全方位的包括概念、师资和教育机制的支持体系。

首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观念,为实践教学提供理论指导。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是成功管理和有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无论是管理者、教师还是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实践行为。其次必须创建强有力的实践型知识队伍。一是聘请外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授课。

五、对我国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启示

(一)实践教学的目标要具体化和特色化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实践教学实施的基础和方向,设定符合高校实际并与实践教学方式的目标,目标设定是基础,是方向指引,高校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应该引起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想顺利开展,应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校特色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具体化、特色化的目标。

(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包括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两部分。传统意义上的理论教学对于创新创业知识的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学更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依赖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河北美术学院,创业实践课程穿插在创业理论学习中,让学生自行组建团队,在明确方向后,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课程之间要建立科学的连接,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

(三)实践教学模式多样化

河北美术学院实践教学多种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包括案例法、围绕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法、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法等。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便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或更感兴趣的方式,建立在自己选择基础上的学习主动性更强,效果也更理想。同时,实践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一模式受众范围较小、受众相似度高的不足,成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关键。在教学过程冲,如果我们一味我模仿国外高校,实践教学会流于形式,但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慢。因此,我国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中除了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外,还要注意每种模式的更新和与时俱进,在教学中,应遵循创业思想和行为、社会、环境、经济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真正实现创业教育的真谛。

结语:

通过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系统研究,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面临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缺乏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机制、学生受众且参与程度不高、实践教学资源和平台匮乏、师资队伍支撑不够。因此,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机制的建构应该从顶层设计入手,成立创新创业专门机构,同时以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为核心、以完善的知识体系为职称,建构一个三层次的立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机制。

参考文献

[1]谭艳斌.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构建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研究与探索,2015(2)

[2]盖国强.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办学特色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高教研究,2004(12)

[3]付琳娜.地方高师院校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宄[J].长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4]单中惠.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王金金(1988.08-),女,河北易县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现执教于河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艺术学;

丁志鹏(1986-),男,河北省新乐市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师从王国斌教授,现执教于河北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油画创作;

杨浩然(1982.07-),女,河北省新乐市人,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设计艺术学,硕士,现执教于河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论文作者:王金金 丁志鹏 杨浩然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研究论文_王金金 丁志鹏 杨浩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