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4-YS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常见复发率较高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多种致病菌引发的炎症疾病是大部分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主要致病因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胆汁反流、进食粗糙食物、酗酒、过度吸烟等是早期浅表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1]。西医治疗需要服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患者极易产生耐药性,临床长期疗效欠佳。本文重点分析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采用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有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50脾胃湿热证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2.12+10.21)岁,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47.21+10.32)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给予替普瑞酮胶囊治疗,50mg/次,3次/d,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656,治疗时间为2个月。
观察组:采用小陷胸汤、连朴饮和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辨证为湿热中阻,气机阻滞,胃失和降。主要药物:黄连12g、姜半夏10g、瓜蒌10g、姜厚朴10g、石菖蒲10g,黄芩10g,延胡索8g,栀子10g、茵陈8g、甘草10g,大枣5枚、黄芪10g、芦根10g、藿香15g、陈皮10g、干姜6g。疼痛较剧患者可适当增加五灵脂12g、没药6g、细辛6g。对于腹胀的患者可适当增添砂仁5g、豆蔻6g,促进消导积滞。本方黄连、黄芩、栀子气寒味苦,清热解毒、泻心胃肝胆之实火,燥肠胃积滞之实邪;半夏、厚朴、陈皮、藿香燥湿下气,消胸腹痰湿之滞,治心下急痛、痞坚,辛温走散,和胃之力颇著;伍以瓜蒌实、芦根,甘寒滑润,性降属阴,清肺胃之热而涤痰导滞,宽中下气,消胀散结,降火且不犯胃气,润燥而通利大肠;茵陈、石菖蒲化湿清热,干姜味辛性热,散痞为佐,制约黄连之寒;延胡索活血止痛;黄芪、甘草、大枣补气和中;诸药合用,辛开苦降,润燥相济,善治湿热互结之内阻,恢复中焦胃气之冲和,故用之能使湿热清化,气机调畅而疼痛辄止。水煎服,1剂/d,早晚饭后各一次,治疗时间为2个月。
1.3判定标准
胃湿热证诊断标准:胃脘疼痛、痞胀、烧灼不适、及嗳气嘈杂、吞酸、呕逆、大便溏泄或干燥、舌苔黄或黄腻、脉弦数等。
治疗有效率: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且胃黏膜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患者部分临床症状消失,胃黏膜部分恢复;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消失,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计数的资料数据用 (%)率表示,同时采用 t检测,计量平均数资料用±标准差(x±s)表示,其次采用χ2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最后使用统计学SPSS21.0的软件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 25 20 2 3 88.0 对照组 25 15 3 7 72.0 2.2两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比较
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消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比较(n/%)
组别 n 清除例数 清除率 观察组 25 21 84.0 对照组 25 17 68.0 3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致病因素较多,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酗酒、胆汁反流等都是发病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多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但需要长期服药,极易产生耐药性,临床效果并不理想。
中医理论认为,患者情志所伤、饮食失调、六淫入侵等都是导致脾胃运化失衡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要将清热化湿、和胃消痞作为治疗重点,其中脾胃湿热是脾胃失和的常见证型,占据慢性浅表性胃炎50%以上[2]。小陷胸汤、连朴饮和半夏泻心汤具有清热化湿、和胃消痞的功效。其中黄连具有较好的脾胃湿热去除效果,大枣可健脾益气、芦根可清除胃热,诸多药物共同作用,可直达病灶,去除湿热。本次实验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消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比较常规西医治疗,小陷胸汤、连朴饮和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采用小陷胸汤、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效果更佳,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兴华,江玉,郝小鹰.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 55 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5):293-297.
[2]路亚民.连朴饮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150-151.
【3】孙继芬,黄河医话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9
论文作者:高云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湿热论文; 脾胃论文; 患者论文; 泻心汤论文; 幽门论文; 半夏论文; 杆菌论文; 《药物与人》2019年4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