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ABC理论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孔敏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一区 湖南衡阳 421001

【摘 要】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应用情绪管理ABC理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脑梗塞的68例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应用情绪管理ABC理论的试验组(n=34例),以及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n=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情绪管理ABC理论的应用,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情绪管理ABC理论;脑梗塞;护理;应用效果

此次样本研究对象都是收录于来我医院治疗脑梗塞的68例患者,分析脑梗塞患者应用情绪管理ABC理论的临床效果。现进行具体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参与此次样本分析对象都是收录于来我医院治疗脑梗塞的68例患者,收入时间范围控制在2016年12月-2018年1月,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34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最高年龄74岁,最低年龄56岁,中位年龄(67.7±3.9)岁。对照组(n=34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最高年龄73岁,最低年龄55岁,中位年龄(66.5±4.1)岁。68例患者无论是在年龄上还是性别上的检验资料都显示出p>0.05的最终结局,没有对比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指导患者的饮食以及肢体康复训练。试验组进行情绪管理ABC理论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首先情绪管理ABC理论的实施需要由两名责任护士、两名主管护师以及一名护士长构成情绪管理ABC理论小组,开展各项护理干预工作。其次,护理内容主要包括三项大的内容,其中情绪管理ABC理论中的A代表引发脑梗塞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的原因;B代表脑梗塞患者对出现负性情绪原因的看法,包括脑梗塞病症的病理生理性原因以及治疗、预后改善中的想法;C代表着最终的结果[1]。情绪管理ABC理论小组中的护士长主要负责A部分的各项内容,主管护师则负责B部分,由责任护士负责C部分,分别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了解患者病情的实际进展情况,对患者进行脑梗塞相关知识的讲解,告知患者脑梗塞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消除患者对于脑梗塞病症的错误认知,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消除患者治疗期间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在了解患者情绪变化的基础上,与患者展开交流,帮助患者建立起治疗的信心,以此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发展[2]。最后,理论实施共需进行四个星期,每隔一天进行一次,并与患者家属展开及时的沟通,使患者家属了解到患者病情的进展情况,并对护理临床效果的进展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结合护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加以解决,以此提升临床护理效果[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负性情绪越严重;对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优;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满意度==(总例数-不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此次样本分析,选择t检验方式,以(x±s)形式表示出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选择χ2检验,以%形式表示出护理满意度,P呈现出小于0.05的最终结论,拥有讨论价值。

2.结果

2.1两组各34例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

34例试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论,探讨分析有效,见下表(1)。

表(1)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的比较(x±s)

脑梗塞在临床中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主要存在于中老年患者群体中,病症出现多呈紧急的状态,通常是在患者无意识的前提下,造成患者脑部功能的受损,甚至会出现肢体瘫痪以及丧失语言功能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情绪管理ABC理论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实际应用,与传统护理干预模式有着本质的不同,由于脑梗塞患者患病后极易产生出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不利于患者身体的快速恢复,极易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4]。情绪管理ABC理论的应用通过成立相关的护理小组,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从ABC三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立足于病症产生的诱导原因、患者本身对于病症的理解以及治疗产生的最终结果,颠覆了不良事件的产生是由于患者的情绪状态所引起的相关理论,认为患者在产生脑梗塞症状后产生错误的认知,与其它诱因共同形成不良情绪,护理干预能够从患者病因产生的方面入手,以此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5]。

此次样本分析中,试验组34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06%,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远远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形成的护理干预优势更为显著,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与夏莹莹等人[6]的研究成果大体一致。

综上所述,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情绪管理ABC理论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推广应用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郭珊.情绪ABC理论对老年骨肿瘤保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685-2687.

[2]柳静.情绪管理ABC理论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11):1715-1716.

[3]乙从德.运用ABC理性情绪理论培养情绪管理技能的实践研究[J].大众心理学,2015(10):21-22.

[4]虞萍,YUPing.情绪ABC理论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4):4107-4109.

[5]邵志梅,李素琴.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ABC情绪管理疗法对社会功能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0):137-138.

[6]夏莹莹.ABC情绪管理对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11):111-113.

论文作者:孔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情绪管理ABC理论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孔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