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虚拟社区感研究初探论文

大学生虚拟社区感研究初探

谢佳佳 陈栈 赵闪

(安徽大学哲学系 安徽 合肥 230039)

摘要 :虚拟社区感是社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本研究以32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大学生虚拟社区感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女生在虚拟社区感的影响力显著高于男生;大学生对虚拟社区的投入程度在虚拟社区感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 :大学生 社区心理 虚拟社区感

社区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美国和拉丁美洲兴起的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近几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社区心理学的研究。社区感的获得是社区心理学研究中一个主要的课题,国内学者对于社区感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

一、虚拟社区感的概念界定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于社区感的研究已逐渐扩大到依靠互联网搭建起来的虚拟社区上。研究者发现即使虚拟社区与传统面对面交流与互动形式的社区差异很大,在虚拟社区中,成员之间仍然存在着与社区感相类似的感知和评价,即在虚拟社区环境下,社区感仍然存在。虚拟社区感是虚拟社区成员所拥有的一种归属感,是成员对彼此、对整个社区都能够产生影响的一种感觉。虚拟社区感是个体对某个特定社区产生的成员感、影响力和沉浸感,成员们所拥有的成员感、影响力、沉浸感直接影响到社区成员的认知和评价,以及成员们的行为和整个社区的发展。

虚拟社区打破了以往人们面对面交流所受的时间同步性、物理接近性和空间凝聚力等限制,满足了人们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的交流与互动。在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如淘宝、豆瓣、QQ群、微信群等都可归于虚拟社区。虚拟社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信息共享和知识交流的平台,至于能否在这个平台上感受到归属感,这取决于个体所体会到的虚拟社区感

随着虚拟社区的大量出现及发展,现如今,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虚拟社区更是广泛普及,然而目前国内有关大学生虚拟社区感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拟对我国大学生虚拟社区感现状进行探讨。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用问卷星通过QQ群、微信群等发放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325份,包括男生126人,女生199人。

(1)大学生虚拟社区感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女生在成员感和影响力的得分上高于男生,在沉浸感上略低于男生,在影响力这一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见表1)。

GarcÍa等人认为,社区的历史是影响社区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虚拟社区的环境下,虚拟社区的历史尤其是个体加入该社区以来的历史是影响其虚拟社区感的一个重要因素,考虑到个体加入某虚拟社区的时间越长,便能见证更多的关于该社区的变化、发展以及各种属于该社区的文化积淀,例如一个贴吧等级10级以上的成员,必然经常在该贴吧发帖及回复,他较于其他初级成员,对于该贴吧有着更强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更愿意在贴吧里分享看法。

三、大学生虚拟社区感现状分析

(2)研究工具。虚拟社区感的测量采用Koh等编制的虚拟社区感量表(SOVC)。量表包含三个维度:“成员感”“影响力”“沉浸感”,采用李克特五点评分。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均在0.85以上,信度良好。

(2)虚拟社区投入对虚拟社区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虚拟社区的投入程度在虚拟社区感上得分呈显著差异。由表2可知,加入时长在成员感和影响力上差异显著,在沉浸感上差异显著,每周登录时长在三个维度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发帖与回帖数在三个维度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事后检验发现,加入虚拟社区的时间越长,得分越高;每周登录虚拟社区的时长在6~8小时的学生得分较高;发帖与回帖数越多的学生得分越高。

表1 大学生虚拟社区感的性别差异(n=325)

影响力是指成员认为他们能对社区产生影响,具体是指在虚拟网络环境下虚拟社区成员通过发帖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生活,使虚拟社区中的其他成员了解自己,进而成为虚拟社区中的活跃成员。女生在影响力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可能是因为相较于男生,女生更喜欢在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虚拟社区分享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而且通常能够得到很多点赞和回复。网络的普及、多个虚拟社区的兴起使得多数大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虚拟社区,这可能是大学生在虚拟社区中的成员感、沉浸感并未表现出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本研究所采用的虚拟社区感问卷(SOVC)仅针对概括性的虚拟社区而言,对于“虚拟社区”概念的理解以大学生实际使用情况为准,普遍认为男大学生可能在一些网络游戏社区上投入更多,而女大学生在一些交易社区上使用较多,针对不同的虚拟社区,大学生就会依据自己对该社区的了解去作答。

(2)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对容易影响质量的关键工序建立管理节点:桩位定点放线、材料验收、桩成孔、钢筋笼制作、水下砼灌注、桩底后注浆,各工序管理由专人负责,及时做好隐蔽工程的原始记录。

系统中,需要多路隔离电源为供电,分别为 +5 V/2 A、+12 V/2 A、-12 V/1 A。反激变换器工作在断续模式下,选用UC3845作为反激电源的电源管理芯片,MOSFET的型号为FQP8N60C。

表2 虚拟社区投入对虚拟社区感的影响的F检验表(n=325)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生存率及预后单因素分析采用 Kaplan- Meier法,组间生存率差异采用log-rank法检验,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每周登录虚拟社区的时长在6~8小时的大学生在虚拟社区感各维度上得分最高,事后检验发现,每周登录时长超过8小时的大学生在虚拟社区感上得分反而较低。这可能与不同学生对虚拟社区的使用情况不同有关,部分学生每周登录虚拟社区的时间较长,但多数情况下只是做个“潜水者”,在虚拟社区中不太活跃,而登录时间适中的学生既保持了一定时长的在虚拟社区中的活跃度,也没有耗费太多时间在频繁进入虚拟社区上。

此外,对于虚拟社区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的虚拟社区感得分。将虚拟社区认知为即时通讯中的QQ群或者微信群的学生,根据自己每周使用QQ或微信的时间去作为自己每周登录虚拟社区的时间的标准,而另一部分同学则将虚拟社区认知为网络游戏社区或者贴吧等深度沟通交流的平台的学生,将自己每周在这类社区上花费的时间作为标准。

综上所述,大学生虚拟社区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也仅对大学生虚拟社区感的现状进行了探讨。随着对虚拟社区感研究内涵研究的深入,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对大学生虚拟社区感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本研究中,对脑卒中感觉障碍患者进行病灶侧大脑感觉皮层tDCS阳性刺激,结合感觉功能训练,包括关节挤压、肢体负重、肢体定位放置、运动感知、振动觉训练等,强化各关节本体感觉,同时进行浅感觉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强调从有视觉代偿到无视觉代偿。本研究结果表明,tDCS结合感觉功能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偏瘫肢体的本体感觉功能,改善偏瘫上肢运动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参考文献 :

[1]梁晓燕,高志旭,渠立松.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社区归属感的关系:网络虚拟幸福感的中介效应[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6):907-912.

[2]朱振中,李晓丹,梁美丽.虚拟社区感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36(4):36-46.

[3]霍春辉,李月娥,刘建基.虚拟社区感与个体知识共享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2015(23):123-125.

[4]Koh,Kim.Sense of virtual community: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valid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2003,8(2):75-93.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2019)03-0037-02

基金项目 :安徽大学2016年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KYXL2016077)。

作者简介 :谢佳佳,安徽大学哲学系15级学生;陈栈,安徽大学哲学系14级学生;赵闪,安徽大学哲学系讲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研究。

责任编辑:张蕊

标签:;  ;  ;  ;  

大学生虚拟社区感研究初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