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成本研究

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成本研究

张华威[1]2001年在《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成本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拥有大量资源型城市,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资源型产业在城市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随着不可再生资源枯竭,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开采难度加大、成本提高、亏损严重、产业效率低、转型困难等难题。资源型枯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为顺利地实现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需退出原资源型产业,寻找新的替代产业,产业转型已迫在眉睫。 资源枯竭城市的产业转型研究起步较晚,虽然有一些成功转型的实例,但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本文在吸收了相关理论(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了优化和古典经济学分析方法,进行了如下研究。 首先界定了资源型城市、资源型产业与替代产业的概念;分析了选择替代产业的影响因素评估方法;在第一章概述的基础上,界定了转型成本概念,研究了资源枯竭产业转型成本的内容;并进一步研究了转型投资及投资组合成本,以优化方法建立了模型,用来求解优化的投资成本和投资时机;以抚顺市为例,演示了应用模型求解优化的投资成本和投资时机的方法;最后应用古典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影响转型成本及转型轨迹的其他要素进行了分析。

邱松[2]2011年在《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源枯竭型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类型,在发展过程中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在发展过程中阶段性特征明显,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诸多共性特征使其可以作为一个城市类型进行整体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为国家的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但资源枯竭型城市也积累了大量的问题,在城市主体资源濒临枯竭时,这些问题集中爆发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和能源供应基地,该地区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密集,发展时间长、发展规律相似、对地区经济影响大。对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进展进行研究,既是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目标顺利实现的要求。2001年12月,辽宁省阜新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从此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开始了摸索城市经济转型方式的探索之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就是要在支柱性产业资源枯竭后,保持城市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实现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措施通常为发展接续产业延长产业链,或者发展替代产业形成新的城市支柱产业。就近年来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效果而言,大多数城市采取了积极措施,取得了良好的转型效果,城市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型产业往往是城市的主导产业,容纳着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在资源濒临枯竭后,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均采取了转型措施,但采矿业依然在城市中担当重要角色,依然容纳着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枯竭型城市往往地处偏远,城市缘矿而建,城市布局缺乏总体规划,城市的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从近几年转型效果看,各资源枯竭型城市都注重了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城市公共服务系统的发展,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基础设施依然落后,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使城市生活更便捷、城市布局更合理是下一步转型工作中的重点。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资源濒临枯竭的时候,这些环境生态问题往往已经积重难返。随着资源型城市转型措施的逐步实施,各项环境治理技术也得到发展,转型成果的初见成效。经过多年的治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环境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循环经济得到发展,废弃物处理技术越来越成熟,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由于资源型城市的环境问题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也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在未来的城市转型工作中环境治理任务依然很重。东北地区作为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和能源供应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数量多、分布广,通常城市规模较大,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对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影响举足轻重。东北地区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森工、石油和煤炭类城市为主,其他矿产为主的资源型城市较少,由于地理位置分布上较为接近,资源型城市之间往往在生产环节上有合作。区域内移民文化特征明显,人口密度相对较低,1995-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东北资源枯竭型城市中除辽宁省盘锦市人口密度高于全国地级市平均水平外,其他所有资源枯竭型城市均低于全国地级市平均水平,人口密度最低的城市为黑龙江省伊春市。东北地区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我国第一批兴建的资源型城市,开发早、开发期长,特殊的发展历程造成资源枯竭问题更为严重,各种社会经济问题相对于其他地区更为集中和明显。经过多年开发开采,这批资源型城市也第一批进入枯竭期,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作为第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转型,没有经验可以参考借鉴,一切转型措施都要靠自身试探摸索,在转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因此转型困难更多,转型成本更高。也正因为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这一特点,国务院确立的首批试点城市大多数在东北地区,因此获得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更大。相对于国内其他区域而言,东北地区的交通干线尚待进一步完善。东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成很多需要户外作业的行业发展受限,保温、耐寒的建筑要求提高了厂区建设成本,采暖供热提高了厂区的运行维护成本,而成本预算的提高阻碍了外资的注入和新行业的发展。东北地区大型国有企业密集,中小企业较少,第二产业一枝独秀,第叁产业发展缓慢。金融业一直不够发达,存在着如金融业总体规模偏小、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效率低下、区域金融深化程度相对较低、金融对区域经济总量的直接贡献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结构与金融环境不利于转型的顺利实施。为进一步分析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效果,本文采取定量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东北叁省各选择一个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结合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实践分析,城市转型的效果评价也应该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叁个子系统。环境系统的自然属性赋予评价指标基础性,是构建评价指标的根本;经济、社会系统的社会属性赋予评价指标发展性,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可能。在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实际调研。通过建立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搜集整理,分析辽宁省阜新市的经济转型基础、经济转型重点,并通过模型运算评价阜新市经济转型效果。定量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认为辽宁省阜新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对外经贸方面相对较差,经济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发展较好,人民生活水平及城市建设等各项指标增长较快。环境质量虽然有所波动,但整体趋势向好,而资源条件波动并下降明显。阜新市整体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尚不够协调,部分指标有所波动,阜新市经济近几年发展相对较慢,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外向度、环境质量和资源条件等诸多分指标,在一些年份中有所波动,在以后发展过程中需要给予一定的关注。用同样的方式对吉林省辽源市进行研究,分析辽源市的经济转型基础、经济转型重点,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运算评价辽源市经济转型效果,认为吉林省辽源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相对较差,社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在发展经济同时,应该密切关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以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其他城市建设。近年来,辽源市环境指标下降较为明显,环境指标中的环境质量一项,相对较好,但资源条件指标,下降较为明显。从总体趋势来看,辽源市经济转型效果较好,尤其在近几年城市整体发展较快。应该注意的是,辽源市局部指标出现回落,从指标层看,经济结构、城市建设、社会稳定、资源条件等诸多分指标,在一些年份中有所波动,需要关注薄弱环节的发展。用同样的方式对黑龙江省伊春市进行研究,认为伊春市经济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对外经贸方面相对较差。伊春市社会基础建设较好,人民生活水平及城市建设等各项指标增长较快。环境指标进步明显,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尽管从局部来看,伊春市有些年份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尚不够协调,但从总体趋势来看,整体是逐步提高的。伊春市转型后总系统的各子系统及各要素之间,即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系统相对比较协调。从指标层看,经济外向度、生活质量、社会稳定等诸多分指标,在一些年份中有所波动,这说明伊春市转型后的发展尚处于不稳定阶段,其主体发展还是有潜力的。在一系列定性、定量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下一步转型工作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目标的顺利实现的对策建议,主要采取的措施应包括: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多渠道扩大就业;拓宽招商引资渠道,以招商增强转型的外在推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放手发展中小企业;进一步修复城市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型城市之间加强合作,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国际合作等。

王照坤[3]2013年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转型发展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发展主题。资源型地区的人口、面积、地区、经济规模在我国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事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局,事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实现。研究资源型地区转型路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论文认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构成了资源型地区发展的最大困境,以单一产业转型为核心的传统转型路径难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甚至形成了新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产生了新旧困境迭加。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实践问题,在传统发展观和传统转型理论的逻辑中已经无法解决。科学发展观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吸收和借鉴了世界先进发展观和中华优秀文化精髓,把人本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作为理论要旨,为成功破解发展和转型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资源型地区发展困境、深入剖析资源型地区传统转型路径缺陷的基础上,以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转型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系统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型转型路径,明确了“六位一体”的内容和目标,并对新型转型路径的实施和展开、新型转型的动力体系构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资源型地区新型转型路径可以概括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把以人为本、绿色发展、包容共享作为转型发展价值,把全面协调、统筹兼顾、创新驱动、市场决定作为方法论,推进实施人力资本转型、经济结构转型、城乡关系转型、生态治理模式转型、公共服务体制转型、转型动力保障等“六位一体”的转型内容,以人力资本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建立、城乡(矿)一体化发展、资源环境可持续、民生福利增进、发展动力充沛为目标的转型路径。从特征和内涵上看,我国资源型地区新型转型路径,既有全国意义上转型的一般性:在生产力落后条件下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又有资源型经济转型规律的特殊性,即规避或摆脱经济学上的“资源诅咒”,可以归纳为“五个转变”:实现从产业转型为核心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转变,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从资源环境约束型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从资源型城市极式发展向城、矿、区一体化发展转变,从注重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变。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国内第一次提出了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传统转型路径,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视角,指出其内在的缺陷和不足,并分析其产生新旧困境迭加的深刻原因;在国内第一次提出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新型转型路径,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原理和方法,系统阐明了新型转型路径的原则、内容、目标、主体、方式、时机、阶段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较为完整的资源型地区新型转型理论体系;从理论上阐明了新型转型路径和传统转型路径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把以人为本作为转型的首要原则,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转型的首要目标,为资源型地区人力资本转型、经济结构转型、城乡关系转型、生态治理转型、公共服务转型找到了实质精髓,明确了主攻方向。论文采用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归纳演绎和推导相结合的方法,历史研究和逻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系统论和矛盾论相结合的方法,经济学与其他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

孙淼[4]2005年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由于政府职能与国家体制的不同,国外集中讨论的是社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几种办法,国内主要要解决“继续发展”问题,但是在实践中面临着许多障碍,并且在理论上也无法解释资源枯竭型城市可以走出困境。因此,本文没有提出资源枯竭型城市一定能够实现的价值目标,而是从体制、产业结构、政府的支持等几个方面试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本文在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问题、机制分析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出发,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最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路径。通过深入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症结所在,探讨解决问题的主导力量,选择合理的接续产业,并计算出转型的主要成本和提出政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将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引入区域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和产业组织学的相关理论,探讨这些理论对具体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关于资源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一般认识和理论。中国资源型城市一直以来缺乏一个明确的划分标准和研究范畴,本文结合了发生学与功能学对资源型城市的定义,并指出资源枯竭型城市实质上是资源型城市的某一特殊的发展阶段。在回顾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有关资源型城市的几个焦点问题:资源型城市是否一定能可持续发展、不同体制条件下资源型城市的未来发展、搞生态农业是否等于承认城市经济的衰落。最后,指出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种经济区域,有关于其形成发展的基础理论成果,但这些基础理论成果都没对城市因资源的枯竭而导致的衰落做出理想的解释。原因就在于这些以往的理论成果内部存在矛盾和困惑,理论上很具诱惑力的成果实际上造成了今天实践中的尴尬。第二章,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问题与因素分析。认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历了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的资源开发,目前已出现了一系列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复杂系统问题。随后,从资源类型、资源的生命周期、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区位、体制转型、目前就业形势等方面,较系统地分析了造成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问题的各类因素。提出,资源枯竭型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经济发展、社会矛盾和资源环境问题等遵循不同规律的系统结合在一起,用抓主要矛盾解决次要矛盾的思路、用一般的相关分析的思路都显得过于简单,而仅就产业结构问题认识结构转型也不能认识问题的症结。第叁章,解决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的途径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是一类特殊类型的区域,解决区域尺度上的问题是政府的职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应当各有分工。对于转型所需的巨额资金,本文认为应当依靠金融渠道筹集,财政手段解决。然后,阐述资源型产业链的延伸与转型后接续产业的选择,但在确定接续产业时,改变以往为了就业而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从地区供给发展接续产业的思路,而以产业间目标分工的手段,采用“倒推”模式,确立新的产业。最后,在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调节度的规律性认识基础上,探讨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与空间结构的演化路径。第四章,解决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的成本与保障政策。这一章分叁个主要部分:一、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到可持续发展状态要付出成本,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成本不仅是实践中的需要,也是学科建设的需要。本文以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手段,研究负担的成本和确立最佳的转型期。二、我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失业问题严重,把劳动力向外迁移,也是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问题的手段之一。资源枯竭型城市人口的迁移主要是经济型迁移,当收益大于成本时,迁移才会发生。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人口的迁移数量和方向,有助于探讨迁移对不同类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作用大小。叁、在研究其他国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政府干预的做法基础上,比较中外政府的职能差别,最终建议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应有的保障政策。第五章,煤炭资源枯竭城市——阜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调控研究。这一部分将前面的理论落实到具体区域——阜新。本文围绕经济转型,阐述了阜新的基本状况,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条件、交通区位条件、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并概括资源枯竭型城市解决问题的主导力量——各级政府,在阜新的作为及转型后的效果。在研究目前阜新经济转型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以现代农业为转型起点,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发展现代物流业,这种转型方式的短期合理性和长期不可持续性。最后提出阜新未来在接续产业选择、劳动力迁移、外部推动等方面的建议。

向铮[5]2016年在《基于产业转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是资源,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是城市。我国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出现于19世纪洋务运动时期,在建国后为配合我国推行重工业战略,经历了蓬勃发展,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体系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也为国家战略性能源安全供应体系提供了保障。由于资源储量的有限性,经过持续高强度的开采,受限于增长模式较为粗放,可持续发展观念淡漠,从计划经济切换至市场经济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资源利用率没有得到保障,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转轨,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城市开始出现开采成本大幅攀升,失业人数激增,下岗职工无力承担生活开支等问题,体制性和结构性的问题凸显,有些城市甚至面临矿衰城竭的问题,城市的竞争力急速滑落。转方式、调结构,积极引导产业转型逐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由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很多国家都面临的难题,转型效果也良莠不齐,即便是在山东一省,煤炭资源型城市面临的转型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究竟哪些因素对山东煤城的转型促进作用更加具有决定性,这些因素与城市竞争力提升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影响?这是本文研究的问题。通过对于问题的研究,能够科学的分析找到更值得关注和对发展影响力更大的因素,帮助决策者制定城市转型提升过程中的政策和管理办法,这是本文研究的实践目的。本文对产业转型和城市竞争力提升的研究分为五个部分:(1)提出问题和收集问题相关材料部分(第1章、第2章、第3章):第1章主要简述了对问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现阶段煤炭资源型城市所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研究的意义和思路做出简述。第2章对相关概念界定、特征和规律进行了探讨。首先阐述了资源型城市的定义和衡量尺度,分析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明确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目标和产业转型的概念。第3章分门别类的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回顾了国内外对于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的研究现状和相关成果。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研究差异,寻找到了较为空白的区域,为本文的研究寻找到了切入点。(2)我国煤炭产业综合分析及关于山东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灵活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部分(第4章):第二部分首先通过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山东,山东环比各省区叁个角度对比分析了我国现有能源结构和煤炭发展趋势,说明了煤炭产业的重要性及山东煤炭资源型城市进行转型的紧迫性。其次,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构建了山东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灵活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并综合计算出了一个理想状态下的基准城市作为参照。再次,对山东煤城进行随机抽样后完成了样本城市与基准城市间的单项指标动态分析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综合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讨论,得出了关于山东煤城转型灵活性的研究结果。(3)关于山东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灵活性对城市竞争力提升影响因素的路径研究(第5章):首先简述了国内外比较权威的城市竞争力模型,对比分析并提出了影响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四个主要矛盾。对其中可能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产生影响的因子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设计了研究假设。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并讨论了假设检验结果。(4)结合数据结论对实践经验进行吸取和借鉴部分(第6章):以数据结论的基础,有选择和重点地吸取了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经验,并分析了其中值得山东煤城转型提升借鉴的精华。对相关国家的转型模式和提升政策作出了归纳和吸取,分析了其措施方法对山东煤城的启示。(5)关于山东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竞争力系统性提升路径及策略和保障顺利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部分(第7章、第8章):第7章主要结合第五章的定量分析与第六章定性分析的内容,首先从产业角度讨论了新主导产业对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涉及新主导产业的选择规律、误区、模式等问题。然后又从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本积累、提高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展开讨论了提升竞争力的策略。第8章是在通篇对问题研究后对于如何能够以更为柔顺和平滑的方式促进山东煤城产业转型和竞争力提升做出的思考和建议。讨论了发展过程中对山东煤城的政策支持在财税引导、金融体系建设、土地使用方式、资本运作、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以及通过对参与国际竞争打破资源诅咒等政府治理方面的问题。

李成军[6]2004年在《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共有煤矿城市90 座,占我国城市总数的近15%。我国的煤矿城市大都是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而诞生的,城市经济的一个先天不足就是产业结构单一,伴随着煤炭资源的深度开发,资源趋于萎缩,受资源产业发展规律支配,城市必然走上转型之路。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涉及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试图全面系统地回答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1、本文对煤矿城市作出如下的定义:即因煤炭资源开采而形成,煤矿及基础能源产业占城市经济主导地位,矿区人口占城市人口1/3 以上的国家行政管辖县级以上的城市。煤矿城市在我国基础产业的形成、推进全国的城市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自身在发展中也付出了深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是指运用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手段对城市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机制等各方面进行深刻调整、全面转换,形成新的接续主导产业,替代单一的煤炭经济,使煤矿城市从煤的“黑”影中走出来,发展成新型的现代化城市。2、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强大武器,煤矿城市经济转型也离不开基础理论的指导。城市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等都是研究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基础,对经济转型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3、西方发达国家实施资源型城市转型起步较早,比较典型的法国洛林地区、德国鲁尔地区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积累了一些做法和经验,法、德两国在宏观调控方面通过立法保障,科学规划、未雨绸缪,强化协调、高层推动的做法,以及在发展接续产业,促进再就业方面的经验,对于我国实施煤矿城市经济转型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4、从操作层面上对经济转型战略和转型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经济转型战略目标的四个特征,即宏观性、系统性、现实性和兼容性特征。经济转型的战略目标取向包括促进就业、培育接续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整治和恢复生态环境、保持社会稳定诸多方面。完成转

孙文哲[7]2011年在《资源型企业物流向社会物流转型的成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资源型企业物流向社会物流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科学的分析转型成本,可以有计划的筹措人、财、物等资源,合理调整资源的供给和使用,保障转型过程中各个环节对资源的需求,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避免出现供给不足或局部堆积的不均衡现象。科学的分析转型成本,可以得出当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时各项成本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最佳转型时机,最佳转型方式,确保转型目标的实现,减少转型的盲目性。本文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全面总结资源型企业物流的现状、特点和转型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型企业物流转型成本的概念,并分析了物流转型成本的构成。在物流转型目标确定的情况下,重点分析了物流转型成本与转型时机、物流转型成本与转型方式的关系,应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和最优化的方法确定了资源型企业物流向社会物流转型的最佳时机和最佳方式,对资源型企业物流向社会物流转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最后以开滦集团的物流转型实际经验为例,说明了物流转型的主要工作以及恰当选择转型时机和转型方式的重要性,并给出了转型建议。

李立[8]2010年在《中国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源枯竭型地区发展现状涉及国家资源安全、经济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加强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政策的研究,是加快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发展,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资源枯竭型地区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区域政策与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对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政策进行全面的评价,并就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战略模式选择及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政策体系的完善等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1)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现状及评价。根据已有的生命周期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分析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基本情况。另外根据实践研究成果,界定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定义,明确我国目前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现状、特征、模式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2)区域政策与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发展。本部分从区域经济政策的相关理论出发,深入分析区域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并就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发展过程及政策进行分析,包括改革开放前资源枯竭型地区开发过程及政策和改革开放后的资源枯竭型地区发展过程及政策。最后,就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政策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3)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政策评价。在分析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政策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构建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政策效应评估体系,对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政策进行“模糊理论”效应分析,并就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政策的缺陷进行简要分析。(4)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战略模式选择及政策建议。明确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的战略目标及战略构思、战略模式和路径,以及完善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政策体系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与总体思路和政策建议,并深入的分析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完善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支撑系统和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中的人口与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为了更好的阐明笔者的观点本论文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论点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为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阐述资源枯竭型地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所依据的各个理论基础,包括:生命周期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第叁章为中国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现状分析。文章通过对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基本情况的研究,总结资源枯竭型地区面临的问题,然后分析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特点和模式。第四章为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政策的演进及现状。文章主要阐述了资源枯竭型地区政策的两个阶段,即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以前,中国资源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还不存在资源枯竭问题,主要面临的是森林砍伐和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引起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资源型和资源枯竭型地区政策就起源于这一时期的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政策。改革开放后中国资源开发规模迅速加大,资源型地区发展速度加快。第五章为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政策评价。本章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整体上对我国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政策效果进行初步评价,二是尝试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评价转型政策的效果。首先,本章指出,整体而言,通过几年的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取得了初步成效。试点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次,按照、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本章建立了涵盖58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评价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政策效果。通过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以大冶市为例,对该市实施转型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价,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大冶市转型政策效果处于一般的水平,但是政策对涉及的叁个主要方面的影响效果比较均衡。第六章为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战略模式选择。本章对所实施的战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的特点和目标,切实把握在转型战略的创新,为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制定切实可行的转型战略,推进其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第七章为完善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政策体系的对策建议。本文提出,为了进一步完善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政策需要形成事先预防性政策体系、制定延缓资源枯竭的政策、建立分类指导原则与办法。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政策体系构建的重点涉及多个方面,需要统筹考虑,系统完善。第八章为结论与展望。文章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文件精神,在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完善政策体系,建立规范有效的转型机制,加大政策力度,为资源枯竭型地区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上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但不具有稳定性、可预见性和连续性,需要进一步完善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政策体系。完善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政策的基本目标包括:保证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区域竞争力的不断提升、维护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社会稳定,人民生活的安康、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条件的极大改善,生态承载能力的逐步提高。完善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政策的总体思路由在东北地区小范围的试点向全国全面推开;政策体系由重点解决已出现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向事先预防性政策体系转变和完善;由临时性政策措施向规范性制度性政策措施转变和完善;由单一的政策向分类指导政策转变和完善。本文提出,为了进一步完善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政策需要形成事先预防性政策体系、制定延缓资源枯竭的政策、建立分类指导原则与办法。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政策体系构建的重点涉及多个方面,需要统筹考虑,系统完善。

唐启迪[9]2016年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源枯竭型城市引发的种种产业、生态、社会问题已然成为影响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社会问题。从域外国家和地区情况来看,一些国家开始运用法治手段对其进行规制,通过法律、规范性文件,明确政府、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公民的相关权利与义务,调整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而从我国现实的法治情况看,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却不容乐观。无论是在法治理念、法治体系、制度建构等方面都存在值得深入反思和继续探索的地方。在这种情形下,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层面的议题理应受到必要关注。为此,本文一方面从基础理论层面,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的理论意涵、现实意义与制度价值;另一方面,从制度建构层面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具备本土适应性的制度建构和法治规制方案,以期能够为中国,特别是湖南省,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法治化思路。本文的论述架构,除绪论部分以外,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概述。从“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叁个概念的阐释入手明确研究的基础范畴。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是规范公共机构和社会主体资源枯竭型城市治理行为的总称。它以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为法治目的,以特定空间区域整体为调整对象,以产业转型、生态修复、社会治理、司法保障等为主要内容,以政府管制与公众参与互动为治理手段,并覆盖了准入与开发、拓展与扶持、转型与退出全过程。其法治的必要性,源于社会的现实需要以及资源枯竭型城市治理对制度措施稳定性的渴求,体现了社会正义、利益平衡和社会发展权的诉求。第二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的现状及实效。从法治现状看,经过若干年的实践探索,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国务院两个重要文件为政策基础,以环境治理、经济转型和社会保障为主要内容,覆盖准入与开发、拓展与扶持、转型与退出全过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治理规则体系;从运行实效上看,本文选取湖南省3个县级资源枯竭型城市为样本,通过实地调研、参观走访,梳理、分析了法治实施取得的成效,并指出法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叁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现有法治存在结构性和制度双重问题。就法治结构而言,在规制路径选择上,政策指导被倚重,政策法治化程度较低;在规制体系上,相关立法较多,专门立法欠缺;在规制主体上,偏重于中央层面的立法,地方层面立法较少;在规制重点上,实体性规范较多,约束权力运行的程序性规范较少。就制度内容而言,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在有序开发综合利用资源、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财政转移支付与征收资源税费等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问题。上述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先行经验不足、司法保障不完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具有综合性,背后关涉复杂利益博弈,需要展开深层次的利益调整。第四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的域外镜鉴。资源枯竭型城市治理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普遍社会问题。域外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等已经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方面,迈出了重要而坚实的步伐,形成了各自的规制特征。依靠法治手段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予以扶助,对于我国现阶段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第五部分,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立法的完善。就立法模式而言,我国应专门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展开立法,专门立法的形式应当是行政法规,并且应与地方立法相结合形成多层次的法治体系。在国家相关立法的完善方面,除了制定完善《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条例》以外,还需要调整完善其他相关立法,以形成综合性的保障体系。在湖南省专门立法的探索上,湖南省具备制定专门立法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能性,《湖南省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条例》的基本框架主要应包含:总则、准入与开发、拓展与扶持、转型与退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统筹、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经济补偿与激励、法律责任、附则等内容。第六部分,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司法保障的完善。从法治运行层面看,在立法完善、严格执法以外,还应充分发挥环境司法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保障作用。通过加强环境司法来弥补行政执法的不足,形成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行政与司法手段的双轮驱动,并通过及时、有效、公正地裁判惩治相关违法犯罪行为,增强法律的威慑力。主要的改革路径包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司法理念、畅通诉讼渠道、实现司法专门化、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相关环境公益诉讼的实施、完善诉讼程序、加大对环境犯罪和相关职务犯罪的惩治力度等,以完善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司法保障。

张晨[10]2010年在《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资源型城市一直是我国城市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是国家经济建设所需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基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资源濒临枯竭。2009年3月6日,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加之此前第一批确定的12个城市,我国资源枯竭城市已达44个。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央财政将给予44个城市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所有资源型城市都需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不仅要转型,而且要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革新,实现绿色转型。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涵及其内部各系统的构成及相互影响。论文从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理论出发,深入阐述了绿色转型的内涵,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复合系统,设立了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机制及转型对策。论文既是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问题的理论性探讨,又是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太原案例的实证性研究。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内涵提出了新的界定。论文通过绿色转型叁维结构模型来阐述绿色转型内涵,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一般经济转型与绿色转型的差异,即:绿色转型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企业、产业、政府七方面与一般经济转型存在显着不同。相较而言,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强调绿色经济的实现而非仅为避免“矿竭城衰”;强调产业内劳动力质量的挖掘提升而非产业间劳动力数量的转移安置;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而非脱资源化发展;强调生产过程对环境的保护而非生产过后对污染的治理;绿色转型注重企业绿色运营制度和绿色创新体系的构建;注重资源型产业的绿色改造及产业体系的绿色重构;注重转型过程中政府角色的转换及其自身的绿色约束和管理。2.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成本与人力资本提升成本是绿色转型特有的内化成本。论文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化成本、最佳时期及最优模式,在把握绿色转型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成本与人力资本提升成本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特有的内化成本;绿色转型可以选择在资源型产业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前期进行;绿色转型的最优模式为产业延伸模式。3.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模型。论文运用复合系统理论与建模方法构建模型,使该模型与阐述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内涵的叁维结构模型相对应,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大因素及企业、产业、政府叁大主体角度进行系统归纳。动力系统回答资源型城市为什么要进行绿色转型的问题,它由四大因素代表的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剖析了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和内在动力。操作系统回答资源型城市如何进行绿色转型的问题,涉及企业、产业、政府叁大主体,阐述了实现绿色转型的具体可操作途径。检测系统回答资源型城市进行绿色转型将达到什么目标的问题,它由两个层面共同构成,原因层面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法层面包括企业绿色运营、产业绿色重构、政府绿色管理,它们对绿色转型应达到的目标效果做出了系统评价。4.建立了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论文初步设计了由1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17个叁级指标,85个四级指标共同构成的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承接绿色转型内涵,综合考察资源型城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资源使用、环境保护、企业运营、产业结构、政府管理七大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变化趋势,以及七大系统间的协调状态。同时,根据调研得到的一手资料及相关数据对太原市绿色转型及绿色发展能力进行定量研究与实证分析。总结了太原市在实施绿色转型前后发生的变化,并为进一步推进并完成绿色转型提出了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成本研究[D]. 张华威. 大连理工大学. 2001

[2]. 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效果研究[D]. 邱松. 吉林大学. 2011

[3].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路径研究[D]. 王照坤. 山西财经大学. 2013

[4].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调控研究[D]. 孙淼. 东北师范大学. 2005

[5]. 基于产业转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研究[D]. 向铮. 山东师范大学. 2016

[6].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 李成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4

[7]. 资源型企业物流向社会物流转型的成本研究[D]. 孙文哲. 北京交通大学. 2011

[8]. 中国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政策研究[D]. 李立. 中国地质大学. 2010

[9].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研究[D]. 唐启迪. 湘潭大学. 2016

[10]. 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研究[D]. 张晨. 南开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  ;  ;  

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成本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