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论文_张义廷

研究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论文_张义廷

(富裕县人民医院CT室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200)

【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双盲法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36)。实验组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方式,参照组患者应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相较于参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临床诊断中冠状动脉近端、中端诊断准确度相对较高,诊断冠状动脉远端的准确度相对较低,组间数据资料比较具有明确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的价值较高,能够基于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实施疾病判断,对冠心病患者的针对性治疗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建议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冠心病;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0-0069-02

冠心病作为临床治疗中常见的疾病类型,近些年来呈现出患者数量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冠心病患者多具有胸腔中央压榨性疼痛、寒颤等临床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将会致使患者心理衰竭甚至是死亡。文章将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探析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的价值,现总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双盲法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36)。参照组36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0:16,患者年龄在39岁到73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55.64±4.12)岁。心绞痛型冠心病12例,心肌梗塞型冠心病16例,无症状心肌缺血型冠心病8例。实验组36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1:15,患者年龄在38岁到73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55.13±4.65)岁。心绞痛型冠心病13例,心肌梗塞型冠心病15例,无症状心肌缺血型冠心病8例。所有患者均了解实验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各项数据资料比较无明显区别(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应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方式,西门子设备检查,常规消毒、局部麻醉,桡动脉或者股动脉位置穿刺[1]。应用碘海醇作为造影剂,冠脉分为左主干、左前降之、右冠脉以及左回旋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实验组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方式,日本TOSHIBA 160层螺旋CT,参数为120kV,850mAs,螺距为0.5mm,准值为0.5mm,重建层厚为0.5mm[2]。平扫,气管分叉到心底位置,心电门控触发。扫描中指导患者屏气10s,保证舒张期统一采集图像。非离子型造影剂,普罗胺从肘静脉注射,4.5mL~5.0mL之间,扫描中造影剂应用量为1.5mL/kg,基于患者的实际状态,判断是否需要延迟扫描的时间[3]。应用智能扫描技术,重建冠状动脉三维图像,实施数据与图像的处理[4]。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基于患者的管腔内径对狭窄程度进行判断,闭塞:完全闭合;重度:75%到99%;中度:50%到74%;轻度:低于5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实施各项资料的对比与计算,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近端符合率为97.22%(35/36),中端符合率为91.67%(33/36),远端符合率为77.78%(28/36);参照组患者近端符合率为83.33%(30/36),中端符合率为81.82%(27/36),远端符合率为91.67%(33/36)。相较于参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临床诊断中冠状动脉近端、中端诊断准确度相对较高,诊断冠状动脉远端的准确度相对较低,组间数据资料比较具有明确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也可以称之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发病的原因与其个人的身体状态、基础疾病发展情况等密切相关。

当前临床诊断中多应用冠状动脉造影的方式为患者实施临床检查,在患者大腿周围动脉或者股动脉插入,注入造影剂,基于造影情况明确冠状动脉的具体形态。

随着现代临床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层螺旋CT逐渐在临床诊断中得到推广应用。多层螺旋CT具有诊断分辨率较高、灵敏度较强等特点,能够基于不同的机体组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加以判断。螺旋CT检查的过程中,能够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实施数据与图像的处理,在重新排列、构建图像等方式下,保证临床检查的结果。

基于临床实践研究结果看出,相较于参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临床诊断中冠状动脉近端、中端诊断准确度相对较高,诊断冠状动脉远端的准确度相对较低,对冠心病患者症状的诊断与进一步治疗均能够产生积极影响,发挥临床诊断的价值。

综合上述观点,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的价值较高,能够基于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实施疾病判断,对冠心病患者的针对性治疗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建议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炜,胡岗.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膀胱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J].当代医学,2011,27(13):59-60.

[2]杨俭保.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2,16(15):169+171.

[3]姜增誉,李健丁,鄂林宁.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05(13):522-523.

[4]李书忠.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5(25):89-90.

论文作者:张义廷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1

标签:;  ;  ;  ;  ;  ;  ;  ;  

研究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论文_张义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