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区文化馆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价值观的反映,是民族情感的寄托,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体现,它蕴涵着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本文简要阐述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状况,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针对指出应对措施,希望实现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乡村;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
前言
迈入21世纪以来,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个乡村间相继出现了非物质文化流失现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民族的精神,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标识。为了不失去世界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继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在对于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民间性特征的,且在传承中具有无形性和非物质性特征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很有必要。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从实际发展状况来看,省各级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及申报过程中做出很大努力,并且取得很大成绩,但是通过调查发现,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目前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1.1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变对非遗资源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是相关工作开展的基本条件。现阶段,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逐步提升,一部分地区出现了对农村建筑的大规模拆建、农用地征用等,导致传统农村地区的生存环境发生巨大改变,机械化生产方式也完全取代了手工生产模式,进而导致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特征受到严重破坏。地方政府针对相关地区开展项目改造活动,整个过程中势必对一部分自然及人文景观造成严重侵害。不可否认,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已经被损坏的景观存在一定依赖性,根据国家相关管理要求,可以对该部分人文或自然景观进行圈地保护处理,却没有对暂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项目投以较高关注度,这样的改造和拆迁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对传统戏剧、曲艺和传统技艺的影响最为突出。
1.2人才资源的城镇化聚集,使一些非遗项目缺少了人脉传承基础,后继乏人
城镇化建设活动不断实施,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工作,老一辈传承人经不住时间的摧残,年轻一代人为了生计也选择离开农村,再下一代也会选择跟随父母的步伐彻底走向城市。此种状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难得到有效传承,甚至出现濒临失传的困境,尤其是需要反复练习、言传身教的非遗项目,传承难度相对更高,精湛技艺无人可传,已现濒危状况。2007年年中,某市首次召开相关工作会议,对杰出的民间艺人进行表彰。此次受表彰的民间艺人数量为19名,平均年龄已经超过70岁,却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文化继承人,所以,对杰出的民间文化进行有效传承已经迫在眉睫。
1.3城镇化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对部分非遗项目的传承产生影响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巨大改变,整个过程中,人们不再对传统非物质文化产生强大依赖性。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也有了明显变化,相关因素对农民的思想理念、文化欣赏角度等均产生一定影响。在电视等家用电器的普及率得到全面提升的状态下,越来越多的人不再选择听戏剧,而且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使民众对传统手工艺品的需求大幅度减少。过去每到过年,人们会在墙上贴一些年画,内容也十分丰富,如《水浒传》《二十四孝》等,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听大人讲跟年画相关的故事。那时,年画在发挥自身所具备的装饰作用的同时,也会丰富孩子的文化知识,因此素有“贴在墙上的电视机”的美誉。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对室内装修提出更高要求,互联网的普及导致传统年画失去生存空间。正如杨家埠年画艺人于福堂所说,人们已经习惯了在席梦思上睡觉,年画已经彻底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人们不再需要传统文化来丰富生活,该部分因素也对非遗保护造成极大不良影响。
1.4乡村非遗项目种类繁多、内容庞大,保护和利用情况差距巨大
各类非遗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命运并不相同。一部分项目保护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绩,大部分文化元素得到有效传承,且发展空间十分巨大;也有一部分项目因无法满足现阶段城镇化发展要求,随着时间不断推移,逐步淡化在人们视线中,自身也面临很大的生存危机;有的已陷入即将失传的边缘;也有的只能借助有关人员的介绍,遗产项目已经不复存在了。以手工艺为例,一些具有商业属性的手工技艺类非遗如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等,可以随着旅游经济体系不断发展而受到相应保护;而有的手工艺如绢花、桑皮纸等传统手工艺,由于市场需求的缩小,面临着濒危境地。再如,随着制盐技术的改进,现在已经没有用传统工艺制盐的场所了,传统制盐属于已经失传的遗产项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生存环境发生变化而导致自身受到极大影响,如何使条件好的非遗发展得更好,使濒危的非遗摆脱困境,并全力挽救失传的非遗,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5在对非遗经济价值的利用过程中存在过度开发现象
进入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后,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歌舞、手工艺等,都带有较为显著的市场经济价值,在开发过程中,“物质化”功利倾向严重,削弱了非遗文化的社会和文化价值。一些地方政府重申报而轻保护,一方面,要奋力挤进国家级“遗产名录”;另一方面,一旦申报成功,则交由企业负责进行商业开发,由于缺乏有效监督管理力度,使资源开发过度问题频繁产生。举例说明,“原生态”在一部分区域已经被深入开发,很多表演为了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彻底改变了传统生态歌舞的表演形式及表演内容,不健康的表演也随处可见。虽然相关操作的确提升了GDP的整体数值,但对传统文化所形成的损害无法得到有效弥补。因此说,商业化现象严重是导致非遗保护难度较大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1.6对非遗相关知识宣传方式单一、力度不够,民众对非遗的认知不足、保护意识不强
非遗大多发端于民众的生活,一直是百姓在传承、百姓在表演、百姓在享用,这也决定了非遗从始至终公共文化的属性。因此,作为公共文化的一部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变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为,让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创造文化,人人享受文化,才是非遗传承保护的最佳方式。但是多年来,“非遗”保护工作往往局限于文化部门和专业文化工作者,对非遗的宣传形式单一,群众对“非遗”认识不足,保护意识不强。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对策
2.1保护好乡村文化生态,将乡村非遗保护纳入城镇化建设总体规划
要注意保护传统村落,给非遗传承人营造一个好的传承空间,同时在生产链条上为其营造好的环境,让传统技艺代代传承下去。保护好乡村文化生态,对于一些具有突出特点的农村、村镇,在城镇化过程中更要保护好它们的原有风貌。强调采用差异化方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其进行全面保护的基础上,将地区文化特色全面体现出来,同时使乡村区域也能够充满生命的活力。城镇化规划中树立保护非遗观念,各地应将非遗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因地制宜进行城镇建设整体性规划,在规划阶段就要为文化预留出传承和发展空间。
2.2将加强非遗项目传承人的保护作为乡村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
现阶段,文化传承者在非遗保护过程中发挥十分关键的影响作用,必须多措并举,抓好传承。
2.3针对不同非遗项目,探索新模式,做好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
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都在增加,但是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暂未得到全面落实,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有传承价值,但依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已经濒临失传困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调查、研究、记录;即便得到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存在逐步萎缩的问题,必须全面加强保护力度。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非遗保护工作中创新保护手段。
2.4合理利用非遗资源,促进非遗传承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社会的整个发展过程,因此我们要从科学角度出发,全面挖掘非遗价值,使其得到有效传承。牛郎织女传说在被列为国家首批名录后,起源地开始意识到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并采取有效措施,将文化资源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因素。深度挖掘文化资源,投入大量资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确保相关非物质遗产传承需求得到全面满足。多彩的活动全面提升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
2.5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严格保护非遗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适当开发非遗资源,使其所具备的经济优势特征全面体现出来,一定要建立在对非遗进行本真性、原生态保护的前提下。
2.6全方位、多途径对非遗进行宣传,使全社会都关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
非遗保护和传承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其中,各级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发展状况,打造完善的非遗传承和传播体系。积极利用活动日开展多样性文化活动,如论坛、演出等;利用传统节日,定期进行文化宣传;将非物质文化引入到校园内,甚至引入到高等教育课堂中,在不同教育阶段开设非遗相关课程,培育更多的非遗传播、教育基地。不断探索非遗保护的新方式,采取有效措施,将更多的社会力量引入到非遗保护工作中。
3.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民族记忆的背影"、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积极开展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满足乡村基本文化需求, 留存农村特色文化符号,对铸就美丽乡村的文化品格、推进美丽乡村的乡风文明、助力乡村的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农民的文化自觉都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凌照,周耀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推进[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3)117-122
【2】张庆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凝聚力[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63-66+73
【3】潘玉.非遗传承和美丽乡村建设共同发展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3(27)171-173
【4】张金英.非遗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刍论[J].青年与社会.2013(09)254
论文作者:刘志远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文化遗产论文; 物质论文; 文化论文; 乡村论文; 城镇化论文; 传统论文; 项目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