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华 孙伟 吴秀英 顾美虹
[摘 要]本文从对新生儿进行轮状病毒入院筛查,实施单间安置,减少共用环节等方面着手,研究如何避免轮状病毒院内感染,从而减少新生儿进行轮状病毒感染。
[关键词]新生儿 轮状病毒 感染 控制 管理体会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5.16.049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项目(Y201122746)。
作者单位:310003,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管理科
医院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而且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近年来随着西安、天津新生儿院感暴发事件的曝光,新生儿院内感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是医护人员面临的挑战。轮状病毒引起的消化道感染是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中常见的感染原因及感染部位[1-2],我院通过对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有效的控制与管理,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增设感染新生儿病区,大病室改为多个小病室,合理安置新生儿
新生儿住院患儿以往按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及普通病人分三大类安置病人,但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呼吸道感染合并消化道感染的新生儿;同样消化道感染的新生儿,病因也会不同,有细菌感染,也有病毒感染。医院新增设感染新生儿病区,将有发热,明确感染性疾病,如肠道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感染的新生儿尽量先收入感染新生儿病区;同时对原新生儿病区的大病室进行改造,改为多个小病室。入院安置新生儿尽可能按病种进行分类放置。将病区中最靠里(离污物电梯最近)一间病室,作为轮状病毒感染隔离室,专门收治轮状病毒感染的新生儿。
2 新生儿住院患儿入院前常规轮状病毒筛查
所有入院的新生儿均实行轮状病毒筛查。在门诊检验科进行粪便轮状病毒检测,采用乳胶凝集法,30分钟出结果。新生儿病区接受新病人时,查看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对于轮状病毒阳性患儿直接安置在轮状病毒隔离室,在隔离室进行入院处置、体检、抽血等操作。所有的诊治、护理操作尽量在隔离室内完成。对于入院时有腹泻症状,轮状病毒检测阴性的新生儿,安置在肠道疾病房间,观察病情变化,隔天再进行粪便轮状病毒检测,一旦发现有阳性,立即转入轮状病毒隔离室。
3 改变入院患儿接收处置流程
以往新生儿入院时,都将入院新生儿先抱入入院处置间,在入院处置间进行更衣、洗澡后再放入新生儿小床进入新生儿病室。为了尽量避免可能的共用环节污染,我们改变入院新生儿的处置流程:将入院新生儿先放入备用新生儿小床,所有更衣、皮肤清洁、体检等入院处置尽可能在小床上进行,尽量减少共用操作台的使用。皮肤污迹的新生儿一般用湿巾进行皮肤擦浴;如确需沐浴,在沐浴用品一人一用以外,每次沐浴后做好洗澡池的终末消毒,采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进行擦拭。
4 加强奶具的清洗消毒,规范配奶、喂奶过程
4.1营养室的规范管理。我院新生儿使用奶具的清洗消毒都是由营养室完成,营养室分清洗消毒区域、配奶区域,各区域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各类物品规范放置,清洁物品、消毒后物品采用专柜放置。重点关注二个环节:1.奶具清洗消毒环节:营养室收回新生儿使用后的奶具如奶瓶、配奶用品、奶框等,采用流动水清洗,奶瓶内部采用毛刷进行刷洗,清洗干净的各类物品,放置在专用的蒸框,蒸汽消毒15分钟。消毒后,工作人员戴清洁手套将消毒后用品放入消毒物品的专用柜内,奶瓶放置在已消毒的专用容器内。对清洗干净的奶头,采用100℃高温烘干,烘干后放入已消毒小容器。所有容器加盖,容器外注明消毒日期和时间,以密闭形式送入新生儿配奶间备用。注意盛放容器大小及里面放置奶瓶或奶头的数量,应以每餐使用的数量为宜。不建议采用过大的容器盛放,以免反复多次打开过程中,造成奶具的污染。2. 配奶环节:营养室完成将奶粉稀释至全奶或4:1奶的配置,在专用配奶间进行。由营养室主管护师负责按无菌操作原则完成整个配奶过程,上午、下午各一次配奶。配好的全奶或4:1奶采用500ml玻璃瓶盛放。在玻璃瓶外注明奶液的名称及配制时间,送入新生儿室配奶间的冰箱内存放备用。
4.2新生儿配奶间的管理。严格执行新生儿配奶间管理制度,配好的奶液在冰箱内存放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每天记录冰箱温度,维持在4℃-10℃。病区新生儿奶液,均现配现用,由病区护士按无菌操作要求完成具体的奶液配制。在配奶间内备用的消毒奶瓶、奶头等喂奶用品,存放时间不超过24小时。配奶间内备有消毒柜,配奶过程中使用的消毒镊子、罐子及奶头等,放入消毒柜内存放,消毒柜开启自动运行消毒程序,对柜内物品进行消毒。
4.3喂奶管理。喂奶人员操作前严格洗手,喂奶时使用一次性纸巾垫在颌下,待奶液温度合适,方进行耐心喂奶。奶后侧卧,注意观察,防止呕吐引起窒息。对发生呕吐的新生儿,应及时清理呕吐物。喂奶后的奶具严禁放入配奶间,放置在规定区域,由营养室收回清洗。
5 加强病房管理
5.1规范入室管理。由于我院是教学医院,除了新生儿病房医生、护士、护理员及保洁员以外,还有进修人员,实习同学,床边采血的检验科人员、床边B超的检查人员等需要进入新生儿病房,进出人员多。所有进入新生儿的工作人员都必须遵守新生儿病房管理要求:换鞋、更衣、洗手后进入病房。在病房的入口处张贴醒目的提醒标识,配备拖鞋、隔离衣、快速手消毒等物品,方便取用。限制与患者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若无必要,不允许接触患儿。病室内洗手池边配备洗手液、擦手纸,每张床边备齐快速手消毒剂,要求工作人员接触患儿前后洗手,如对患儿进行检查、治疗、护理等操作,同时对接触患儿周边医疗仪器表面也同样要进行手卫生。
5.2家属管理:新生儿病区无配管理,不允许家属陪伴。每周一、三、五上午新生儿病区负责医生进行病情解答,与家属沟通。探视走廊开放30分钟,允许家属在探视走廊了解新生儿病区工作情况。
6 轮状病毒隔离室严格执行接触隔离
6.1做好隔离标识。病室门上张贴接触隔离标识,并注明具体的隔离措施,以提醒进入病室的工作人员。医生查房时禁止将病历带入病室。病室外门口设柜放置专用防护用品及快速手消毒剂,进入人员均需戴好口罩、帽子,穿好隔离衣,诊疗操作完毕离开隔离病室前,应脱去手套和隔离衣,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如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摘手套、脱隔离衣后用抗菌皂液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后方可离开隔离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2实行专人护理。严格限制进入轮状病毒隔离室的人员数量,减少进出,医生查房只限主管医生进入。各类液体配置、口服药物准备等需要在隔离室以外准备的项目,均有其他人员完成,配置好后放置在隔离房间门口专用治疗车上,由室内护理人员取用。规范各项操作,落实基础护理,尤其是臀部皮肤的护理,对于大便次数较多的患儿,关注臀部皮肤,如有发红的现象,及时给予呋喃西林氧化锌搽剂涂抹皮肤。
6.3加强隔离室内环境物表消毒。隔离室内病人使用的医疗用品尽可能一人一用。新生儿小床、医疗器械表面采用一次性消毒巾或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每天擦拭一次,有污染随时进行消毒;地面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每天清洁消毒2次,抹布、拖把必须专室专用。使用过的抹布、拖把经消毒处理才能拿出病房。隔离室室空气采用空气净化消毒机对空气进行消毒处理。患儿如去其他部门检查,应有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须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用后的器械设备需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不能专用的物品如推车,在每次使用后均须消毒。
6.4医疗废物的处理:医疗废物存放的容器内套入黄色医疗废物专用袋,容器必须加盖,隔离病室所有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均视为有生物危害的医疗垃圾,放置在黄色医疗废物袋中,锐器放置在锐器盒中。收集时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对垃圾外表进行喷洒,然后扎紧袋口贴上接触隔离标志,放置在黄色转运箱加盖出病室,收集后送指定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焚烧处理。
6.5终末消毒:隔离病室内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如氧疗用品,用黄色袋盛放封口后送供应室,使用后的奶瓶、奶头等奶具用黄色袋盛放封口由营养室回收,患儿出院后衣物使用黄色袋盛放送洗衣房清洗。所有清洗部门对于黄色袋盛放的物品均放置在最后处置清洗。对于非一次性使用的器械(如血压计、听诊器、小床等)必须经过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并清水擦拭后方可再使用。对于不宜采用擦拭消毒的其他物品(如棉被、枕芯、床垫等)采用专业消毒机进行消毒。如隔离病室患儿都出院,病室进行彻底终末消毒,可采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对病室内物体表面、地面进行擦拭,密闭1小时,然后开窗通风。
7 加强培训,注重培训有效性
医院感染的培训覆盖新生儿病区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护理员及保洁人员、每批进修医生护士及实习同学。除常规的法律法规、医院管理制度培训以外,进入新生儿病室的工作人员要学习轮状病毒传播的知识:了解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而且微量病毒(<100 个病毒颗粒)就可以很容易的造成感染[3]。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及接触了被轮状病毒污染过的环境表面都可以导致轮状病毒的感染[4]。进行医院感染严重性教育,尤其是院感暴发的危害性,在思想上重视轮状病毒感染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人人重视消毒隔离措施执行的必要性。
7.1医护人员,重点是消毒隔离、手卫生、职业防护与医院感染预防措施的具体落实。科室考核穿脱隔离衣、正确七步洗手法、快速手消毒剂涂抹法、规范戴摘手套等操作,感染管理科每季度进行抽查考核,要求人人过关。进入轮状病毒隔离病室,按要求进行防护用品使用,出隔离室后规范摘除防护用品,最后洗手。
7.2护理员,新生儿病区护理员主要工作是喂奶、换尿布,培训重点是手卫生的实施和落实。接触病人前后要进行手卫生,在更换沾有粪便的尿布后,一定要流动水洗手;为避免更换尿布造成环境污染和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使用后的尿不湿采用包裹方式将污染物包裹在里面,然后再扔入装有黄色医疗垃圾袋的尿布桶内,及时进行洗手。
7.3保洁人员培训,让他们了解环境清洁质量的优劣,对医院感染管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5-6]视环境清洁消毒的步骤。针对目前清洁人员文化水平低、年龄偏大,缺乏必要的医学及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对他们的培训需要关注每个细节。讲课形式小班化,内容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制定环境清洁、消毒的操作流程,用照片、图示箭头说明具体操作步骤,如消毒液的配置可在量杯上画好刻度,拖把按区域分类做好标记,并且反复不断强化,直到熟练掌握为止。
8 体会
从2011年-2013年院感监测数据中,我院新生儿病区共出院20190例病人,发生医院感染1045例次。其中消化道感染64.73%,上呼吸道感染0.63%,下呼吸道感染6.11%,皮肤黏膜感染6.11%,败血症2.13,其他0.29%;共检出病原体568例,轮状病毒占94.2%。由此可见,我院新生儿院内感染消化道感染是主要感染部位,轮状病毒是新生儿医院感染最主要的病原体。我院在新生儿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认真落实各项措施,近年来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逐渐下降,2010年9.22%,2011年8.28%,2012年2.58%,2013年2.99%,成效非常明显。
总之,医院感染防控是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保障[7],新生儿轮状病毒院内传播是经医护人员手、体液、敷料、环境引起的,病房作为医院的基本单元,应本着医院感染主动管理的态度,重视轮状病毒院内感染的控制。对新生儿进行轮状病毒入院筛查,实施单间安置,减少共用环节是避免轮状病毒院内感染的首要措施。规范的病房管理,进行严格有效的消毒隔离,是保障隔离效果的基本环节。加强培训,保持医务人员较高的洗手依从性,规范各项操作是预防轮状病毒传播和暴发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吕婕,陈峰,是俊凤等.新生儿医院感染病例分析与干预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 20(12): 1702-1703.
[2] 卢宏柱,刘丹,王琳.社区获得性与医院获得性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住院患儿5年回顾性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 2008. 24(7): 1193-1195.
[3]apikian AZ, Hoshino Y, Chanock RM. Rotaviruses[M]// Knipe DM, Howley PM,eds. Fields virology, 4th edn. Philadelphia: Lippincott-Raven, 2001: 1787–833.
[4]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of Vaccine-Preventable Diseases[M]// Atkinson W, Hamborsky J, McIntyre L,et al, eds.10th ed. Washington, DC: Public Health Foundation; 2007:295–306.
[5]沈丽华,同俏静.我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体会[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 29(7):513-515
[6]叶时英,王会忠,施群芬等.对清洁工防护行为的调查及措施[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2):148—149.
[7]朱英,陈兰,赵萍等.对当前医院感染管理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5):359—360.
论文作者:吕华,孙伟,吴秀英,顾美虹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4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6/30
标签:新生儿论文; 病室论文; 病毒论文; 隔离室论文; 病区论文; 医院论文; 消毒剂论文;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4月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