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人民医院 超声影像科 湖南张家界 427000
【摘 要】目的:讨论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查中阴道超声的应用,总结阴道超声评价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促排卵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文所有患者均经阴道超声检查,测量患者子宫常规数值,观察内膜血流及运动情况。结果:本文60例患者,共计168个月经周期,30个受孕周期,周期受孕率为17.86%。两组患者平均受孕年龄与不孕症病程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为7.5mm-15.0mm,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妊娠组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流Ⅰ型占比8.45%,非妊娠组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流Ⅰ型占比25.40%;妊娠组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流Ⅱ型占比25.40%;非妊娠组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流Ⅱ型占比52.10%;妊娠组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流Ⅲ型占比40.78%,非妊娠组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流Ⅲ型占比21.05%。结论:应用阴道超声诊断技术可有效观测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情况(厚度、内膜类型、血流分布情况、运动情况等),以此评价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关键词】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阴道超声;应用价值
女性患者受孕早期,子宫内膜与卵细胞会同步发育,一旦卵细胞发育成熟,子宫内膜则会允许受精卵在其中定位、粘附、甚至侵入,促使子宫内膜发生改变,以此保障胚胎在子宫内膜上正常着床,这一现象被称之为子宫内膜容受性[1]。据相关报道显示,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女性妊娠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胚胎组织着床的先决条件,通过了解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可为其临床疾病诊治提供指导[2]。本文主要讨论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查中阴道超声的应用,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促排卵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不孕原因:排卵障碍性不孕40例,不明原因不孕症20例。患者年龄为24-42岁,平均(31.55±8.98)岁,不孕症病程1.5-17年,平均(7.39±3.30)年。
纳入标准:①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经阴道检查无相关禁忌症患者;
③经检测男方精液正常;④患者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①经过检查或病历查询,发现患者存在子宫病变或卵巢病变;②身体其他器官功能障碍患者;③输卵管堵塞患者;④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患者。
1.2研究方式
本文所有患者均经阴道超声检查,选取GE-E8多勒普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设置为6.0MHz-10MHz,脉冲重复频率为4cm/s-6cm/s,扫描角度为120°,超声诊断仪外接入数字超声工作站。
检查前患者需要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体位,探头顶端包裹一次性橡胶套,涂抹耦合剂,缓慢将探头放入阴道内,测量患者子宫纵径、子宫横径、子宫前后径、子宫内膜厚度,观察患者内膜形状类型,内膜活动情况,使用能量多勒普检测内膜血流分布情况。
患者排卵14d后,进行血HCG检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表示妊娠。停经7周后行超声检查,观察孕囊、胎心、胎芽等,依据患者妊娠情况,将其划分为妊娠组与非妊娠组。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平均受孕年龄、不孕症病程;子宫内膜厚度;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均全部录入到Excel表格内,使用SPSS 22.0软件分析,子宫内膜分型差异为计数资料([n(%)],X2检验);患者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受孕年龄、子宫内膜厚度为计量资料([n()],t检验)。a=0.05为校准数据,(P<0.05)分析组间数据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对比
本文60例患者,共计168个月经周期,30个受孕周期,周期受孕率为17.86%。两组患者平均受孕年龄与不孕症病程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情况比较
妊娠组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流Ⅰ型占比8.45%,非妊娠组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流Ⅰ型占比25.40%;妊娠组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流Ⅱ型占比25.40%;非妊娠组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流Ⅱ型占比52.10%;妊娠组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流Ⅲ型占比40.78%,非妊娠组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流Ⅲ型占比21.05%。
3 讨论
临床中就子宫内膜评价方式相对较多,一般应用内膜活检、阴道超声检查、免疫组化法[3]。阴道超声检查方式具备无创、便捷、简单的应用优势,就不孕症诊断与治疗,具备十分重要的意义[4]。
本文60例患者,共计168个月经周期,30个受孕周期,周期受孕率为17.86%。两组患者平均受孕年龄与不孕症病程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为7.5mm-15.0mm,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妊娠组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流Ⅰ型占比8.45%,非妊娠组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流Ⅰ型占比25.40%;妊娠组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流Ⅱ型占比25.40%;非妊娠组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流Ⅱ型占比52.10%;妊娠组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流Ⅲ型占比40.78%,非妊娠组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流Ⅲ型占比21.05%。由此可见,阴道超声诊断技术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应用阴道超声诊断技术可有效观测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情况(厚度、内膜类型、血流分布情况、运动情况等),以此评价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孟晓楠. 探讨经阴道超声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0):91-92.
[2]位玲霞. 经阴道超声评价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6,3(01):18-21.
[3]郑利会.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价值研究[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2(04):228+230.
[4]肖芳,黄好.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不孕症妇女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2017,19(11):1107-1110.
论文作者:曾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子宫内膜论文; 患者论文; 不孕症论文; 超声论文; 阴道论文; 情况论文; 内膜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