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合肥师范学院2016年度附属实验学校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课题
“基于课堂引入的有效情境创设的案例研究”2016JCJY06
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得到日益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两个重要的途径:一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二是通过设计真实“解决问题”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和创新知识。
关键词:情境 问题情境 认知冲突 解决任务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已把“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列为课程目标之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以此带动思维品质的发展?如何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些问题正在成为中小学英语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如何创设情境,尤其是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一、思维能力培养途径之一——问题情境及认知冲
建构主义主张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这就要求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制造一种“不协调”,“不一致”,从而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这就引出了创设问题情境最重要的途径——认知冲突。认知冲突,心理学称之为失衡。当人们心理失去平衡,就本能地产生一种需要平衡的需求,就产生了学习需要,并尝试通过各种方法建立学习过程,实质就是从一种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因此,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一步就是创设认知冲突。教师要善于创设认知冲突,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现选取两个案例来说明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创设问题情境与认知冲突。
案例一: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Reclycle 1
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节复习课,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Recycle 1。Mick 去访问一个农庄,在农庄里度过了愉快的八天。本节课的内容围绕着Mick在农庄里度过的第一天而展开。通过Mick 在农庄里观察到的水果、动物和生活用品,学生能够说出并归纳出有关水果、动物和生活用品的单词。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说出“a”与“an”,“some”与“any”的区别。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观察农庄生活,认识大自然。
案例中的学生来自合肥师范附属小学。本班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学习态度认真,对英语学习表现出较大的兴趣。由于六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度期,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更有在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融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观察与发现能力、分析与比较能力,促进思维品质发展。
二、思维能力培养途径之二——设计“解决问题”活动
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思维是通过思维活动表现出来的,通过观察到的事物来推断别的事物,将前者作为后者的依据或基础。因此,思维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使人类适应生存社会环境的工具。若将思维视为为一种工具,那么思维能力则是有效使用该“工具”进行决策、解决问题和揭示意义的能力。因此,思维能力培养的第二个有效途径是——设计真实的“解决问题”活动。下面以案例二说明设计真实的解决问题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案例二:人教版Unit 3 Weather PartB Let’s Learn
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节词汇课。单元题目是Weather。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识别重点单词,如sunny,windy,cloudy,snowy,使用句型”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来描述各种不同的天气;学生学会根据天气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选择合适的衣物,保证自我健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Presentation]
T:Today we“ll talk about the weather.
T:Look at the picture.Who are they?
S:They’re John’s parents.
T:What else can you see?
S:We can see suitcase and clothes.
T:They are going to have a trip.Before the trip,John’s father will pack clothes,can he take all his clothes for the trip?
S:No.He cannot put all the clothes in the suitcase.
T:What would he do before he put the clothes in the suitcase?
T:He would see the weather report.Let’s watch together.Let’s go!
T: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Sydney? (Singapore,London,Beijing)
S:It is sunny.(windy,cloudy,snowy)
[设计意图] 约翰的父母出差要出到四个城市:悉尼、新加坡、伦敦和北京,他们该带什么衣物?这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真实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被激活,学习的动机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在寻求解决问题答案的积极思维状态中。
[Expansion]
T: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Hefei? (Ma Anshan,Anqing)
S:It is snowy.(cloudy,rainy)
T:If you are going to a city in Anhui,what clothes would you take?
S:I’m going to Ma Anshan.It is windy in Ma Anshan.
I would take a shirt and a pair of pants.
[设计意图]教师设计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真实问题:如果你要去安徽不同的城市,你如何根据天气选择合适的衣物?这样的设计有两个意图:一是促进学生把本节课学到的单词和句型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二是培养了小学生初步的观察问题与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样的解决方案中,学生学会对方案的优与劣做出评价;思维的创新品质得到了发展。
三、结语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中小学英语课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两个重要的途径:一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二是通过设计真实的“解决问题”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带动创新思维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
[2]程晓堂.英语学习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J].课程 教材 教法,2015(6).
[3]楚秉晶.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问题情境策略[J].中国数学教育 初中版,2019(5).
[4]林琳,沈书生.项目化学习中的思维能力及其形成轨迹[J].电化教学研究,2016(9).
作者简介:唐姮(1989-),女,安徽合肥人,合肥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小学英语教师,本科,主要从事小学英语教学;
胡晓燕(1963-),女,安徽合肥人,合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研究。
论文作者:唐姮1 胡晓燕2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情境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学生论文; 合肥论文; 思维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