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论文_周赞

株洲中医伤科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并发症肺部感染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针对并发肺部感染原因开展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为24.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情况进行统计学显示,观察组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患者合并肺部感染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根据原因予以护理,可有效控制肺部感染发生,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病情恢复,均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护理;肺部感染

重症监护室(ICU)是医院的特殊病房,所有患者均为危重症患者,存在严重的意识障碍或神经功能障碍等,身体抵抗力差,极易产生院内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发展,与原发病相互影响,增加患者死亡率。ICU患者并发症肺部感染是常见感染类型,若未及时控制,极易发展为重症肺炎,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学者研究发现[1],予以有效的护理措施控制肺部感染发生,对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本组研究对ICU并发症肺部感染原因进行分析,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其效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55.6±6.9)岁;其中脑梗死5例,脑出血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5例,其他7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6.1±6.7)岁;其中脑梗死4例,脑出血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6例,其他8例;纳入标准: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与本组研究配合者;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入院前合并严重炎症疾病者;严重免疫性疾病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无差异,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1.2.1ICU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原因分析

收集所有患者资料,并从以往合并肺部感染病例中进行分析,发现排痰不畅、意识障碍及侵入性操作、营养不良是导致ICU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

1.2.2护理方法

病室管理:遵从无菌操作原则,提高护理人员对无菌操作的重视,进出病室严格更衣、换鞋等制度。工作人员若出现肠炎、皮肤炎症等疾病时,不能进入ICU病房。严格限制家属探访时间及人数。在作伤口换药、吸痰处理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使用一次性手套,不实施接触性操作[2]。

口腔护理:ICU患者因未正常进食,极易出现口咽部瘘,导致菌群失调,病情严重程度与菌群失调呈正相关性[3]。口咽部分泌物中含有大量致病菌,下移后进入气道,是引发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ICU患者必须加强实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降低致病菌数量,控制细菌下移。若患者需长期住院,需作口腔分泌物培养,起到指导临床用药效果[4]。

鼻胃管护理:ICU患者大多难以正常进食,留置鼻胃管后,极易出现误吸和返流。气管切开后3d内,减少吸痰次数,避免因刺激而形成呛咳;鼻饲后2h内,保持头高脚底状,降低胃内容物返流发生;鼻饲前抽取胃液,判断胃内情况,是否有胃潴留发生[5]。

呼吸道护理:定时对患者做气道雾化,提高纤毛活力,有利于排痰。4h协助翻身一次,辅助排痰;咳痰能力差者,可经气管插管吸痰,减少因痰液潴留形成肺部感染;气管插管时,口腔分泌物及食物残渣,都会在气囊处聚集,利于细菌繁殖,放气时经气管内壁进入呼吸道,形成感染;需采取滞留物引流法,清除气囊潴留物[6]。保持气囊压力为2.3~2.7kPa之间,以免引发气管损伤。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等,对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实施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SPSS19.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独立样本t检验,(±s)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为24.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经对ICU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显示,主要为排痰不畅、侵入性操作、营养不良等。ICU患者因原发性疾病严重,存在吞咽障碍及咳嗽障碍,呼吸道分泌物难以自行排除。采取鼻饲喂养,胃内容物返流,极易产生吸入性肺炎;ICU患者受病情影响,长期为负氮平衡状态,极易产生营养不良症状,以至于机体免疫力下降,降低抗菌能力,肺部感染发生率随之上升;大多数患者因呼吸衰竭,需实施气管切开、插管及鼻饲等侵入性操作,极易产生呼吸道损伤,保护屏障打破,以致产生感染[7]。

针对以上原因,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经病室管理至口腔、气道管理,预防肺部感染,从而控制感染发生率。经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且住院时间较短(P<0.05),提示,针对性开展肺部感染预防方案,对肺部感染具有显著控制效果,利于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经济压力[8]。

综合上述,ICU患者针对肺部感染开展针对性护理方案,可有效降低感染率,促进患者原发疾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对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周国仙,高焕新.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37例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0):50-51.

[2]刘宝玫.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与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63(16):93-94.

[3]易成英.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与护理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8):104-105.

[4]买喜丽,顾峰.神经外科(N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69(1):244-245.

[5]张建金.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0):539-540.

[6]徐媛媛.ICU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原因与护理[J].医药前沿,2013,69(13):12-12.

[7]胡常红.浅析脑出血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对此类患者护理的方法[J].当代医药论丛,2014,85(14):114-115.

[8]邱雁飞.老年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循证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4,59(11):1707-1708,1709.

论文作者:周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  ;  ;  ;  ;  ;  ;  ;  

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论文_周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