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教育”:踏寻幼儿教学的芬芳与成效——陶行知活教育思想下如何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激发幼儿创新精神论文_王润冰

“活教育”:踏寻幼儿教学的芬芳与成效——陶行知活教育思想下如何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激发幼儿创新精神论文_王润冰

(昆山高新区西塘幼儿园)

摘要: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要真实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在丰富多彩的区角活动中幼儿自主选择,自主操作,自主探索,培养幼儿自我学习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们老师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幼儿的发展水平创设区角活动,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够找到感兴趣的活动,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区角活动中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本文从三个方面开展论述:以区域活动为景,激发创新意识;以区域活动为媒,培养创新精神;以区域活动为导,引导创新实践。

关键词:区域活动;创新能力;陶行知;活教育思想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惜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而且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区域活动为幼儿的自主活动提供了可能。我们通过开展区域活动,不断总结—分析—探讨,发现无论在哪个区域,幼儿的活动有两种:一种是游戏倾向的活动,一种是学习倾向的活动。通常游戏倾向的活动是幼儿喜欢选择的,比较热闹,更富有创造性、变化性;另一种是学习倾向的区域:一般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投放材料,因而目标性更强,更具有学习和技能联系的成分,教师通过控制材料,支持或引导幼儿的活动。学习性的区域相对来讲比较安静,有一定的规则,讲究秩序,对于幼儿的智力和动作发展有益,也有助于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通过区域活动的参与,有助于有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以下笔者关于如何利用区域活动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几点探索和领悟:

一、以区域活动为景,激发创新意识

和谐的区域环境是激发幼儿形成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通过环境的影响,幼儿会自主得到教育。当前来说,有一些幼儿出现了一些新方面的新问题,有的幼儿长期被长辈“圈养”在家,由于对于幼儿过度保护,所以事事都为他代办、包办,久而久之,幼儿与外界接触的少了,依赖心理也就越来越严重。在幼儿园,区域环境是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环境,通过这个区域环境,联系着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纽带,区域环境也是外界世界的一个窗口。所以教师要积极为幼儿创设和谐的区域环境,首先以和谐的区域环境来吸引幼儿的目光和兴趣,最终实现激发幼儿创新意识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区域环境创设是整个区域活动的背景,创设和谐的区域环境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

比如针对千篇一律的区域活动,我引导孩子们可以大胆为区域活动构建背景和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在环保的理念下进行收集,比如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一些材料来丰富区域活动,比较常见的是废旧的布料、废弃的纸盒子等等。比如我用布料做成了每个区域的一个帘子,幼儿对每个区域的帘子进行设计,比如以“娃娃家”为例,幼儿对“娃娃家”的帘子进行设计,在上面画了一些小宝宝的图片,通过以“布”为景,创设和谐的区域环境,通过和谐的区域环境,孩子们在区域游戏中会很自然的投入,形成合作和交流。比如结合学生喜欢绘画和手工制作,我引导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寻找一些废旧的布料,带到学校来,我带领幼儿将各类布料进行剪裁和组合,最终做出了各种各样的拼布贴画,还有一些学生将布料带过来,做成了区域游戏中“娃娃家”的小被子、小衣服,做成了“蔬菜区”的各种蔬菜……可谓是丰富了区域活动的材料,使得区域活动趣味盎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些区域材料的丰富过程中,全面激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他们往往会很兴奋的跟我说:“老师,我还有一个办法。”“老师,可不可以这样设计呢?”……对于他们的创新念想,我会给予大力支持。

二、以区域活动为媒,培养创新精神

在区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有些游戏费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收效甚微。近几年来,幼儿园关于幼儿的区域材料越来越多,区域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幼儿阶段正处于身心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启蒙阶段,他们活泼好动,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浓厚的求知欲。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和神往,而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其实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带来能动的影响。幼儿区域活动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这个细节也关系到幼儿多想能力的发展,对于幼儿的行为能力、反应能力、观察能力等多方面都起着一定的影响。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我以区域活动为媒,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我认为合作分享能力也是创新精神的一种,引导幼儿在合作分享中形成创新。合作分享是学前教育阶段的一项重要目标,不少幼儿因为生活在养尊处优的环境里,所以性格中缺乏合作分享的意识,作为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投入合作分享,合作分享的意识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加以灌输,始终让幼儿在寓教于乐中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在区域活动中,我引导孩子们结对子一起玩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开展合作和交流。在一起游玩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分享合作会获得一些成就感,并且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比如在美食区,我有次要求孩子们一起用现成的材料给“娃娃家”的宝宝“做美食”,幼儿就相互之间开展合作,比如怎样做菜、怎样做出来的菜是色香味俱全的,结合这些理念,他们相互合作、共同分享。

三、以区域活动为导,引导创新实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大部分幼儿都是来自于“3+3+1”的家庭结构,父母一般都忙于工作,无暇带领幼儿外出实践,幼儿一般由长辈看护,这就导致了幼儿的外出实践机会比较少,创新实践能力较差。所以我会运用区域活动的契机,引导幼儿创新实践。

结合春天的季节,有一些宝宝带来了竹笋、竹子,结合绘画是幼儿在学校里比较喜欢的一堂课,如果千篇一律要求幼儿进行填塞、做沙画等等,不少幼儿觉得这些课外都可以学习,个别幼儿觉得毫无趣味,可是当我引入竹子引导学生以竹子作为材料进行绘画创作的时候,他们会很兴奋,觉得非常有意思。为此,我专门构建了一个“竹艺区”的区角,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将竹子的宝宝剥开来后将笋壳晒干,晒干后的笋壳用来粘帖,如果觉得颜色单调,可以借助手里的五彩比给干的笋壳进行绘画,在我的提示下,幼儿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的将笋壳拼贴成了娃娃公主,有的将笋壳做成了帆船……他们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绘画中还带着个人色彩的创作。老师将孩子们制作的各类竹子相关的绘画展示出来,变成了一些很有创意的美术作品。有时候正母亲节、父亲节的时候,孩子们就将自己制作的竹画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当家长看到这么有创意的作品,都非常开心。通过引导创新实践,培养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赵燕,教育“活”起来——浅谈幼儿教育中的“生活教育”,[J],快乐阅读(下旬刊),2013年2期

[2]顾晓莲,品“活教育”,谈“活”教学活动,[J],才智,2012年5期

[3]李怡,陶行知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文山学院学报,2010年3期

论文作者:王润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  ;  ;  ;  ;  ;  ;  ;  

“活教育”:踏寻幼儿教学的芬芳与成效——陶行知活教育思想下如何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激发幼儿创新精神论文_王润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