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城市中景观窗的细部设计研究论文_孙庆辉

广东理工学院建筑工程系 广东肇庆 526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当代城市园林景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景观窗作为园林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在整个园林景观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地塑造城市景观环境,当代园林景观窗的设计应结合城市整体进行设计,突出城市特点,体现当地特色,绿色设计。

关键词:城市景观窗、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传统园林窗的设计

中国传统园林中窗的设计,大多是在围墙、隔墙级游廊上进行开凿,做出如圆形、方形、瓶形、海棠形等的洞口,有些还用檩条拼出各种图案。从传统园林的墙体上的窗往里面看去,经常能看到虬枝盘恒的古树对应于眼前,满枝的绿叶跃出墙头。而且阳光透过窗洒在园林之中,光影随着时间变化,仿佛整个庭院空间有着生命的气息。如苏州留园“古木交柯”处对景的墙体上开凿六个形状不同的花窗,成为美化墙面、沟通空间的主要元素,还起到了对景和借景的效果。总之这些细部都显示出中国传统园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二、西方园林窗的设计

西方景观在窗方面与我国传统园林有着完全不同的设计思路,主要有一下几点:第一、体现回归生活的自然情怀和居家的温馨氛围,如在别墅庭院中大量使用木质或仿木材料进行围合;第二、景观设计吸收了建筑设计的现代主义理念,选择材料尽量少而精,墙体上开的窗演变为几何形状的洞口,如墨西哥建筑大师巴拉甘的景墙做法;第三、墙体、窗的细部设计运用大量的新材料,如耐气候的钢板、玻璃,体现科技的创新。

三、当代景观窗的设计

进去新世纪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设计师也通过科技进步的条件,创造出多数杰出作品,设计师通过不同手法、使用新材料、创造新理念去挑战设计。

1、对景、借景和框景

在建筑和景观设计中,窗是对景、借景和框景的重要元素。我们在墙体的适当部位开始窗,应配合整体的设计构思,将窗一侧的树木、石景、水景等场景,透过它纳入另一侧的观赏视线,创造出经过“剪裁”的空间意境。如贝聿铭先生在苏州博物馆的建筑立面上,用现代材料制成花窗借景。他在大堂北侧的墙体上开两个“六方式”花窗,将中心庭院的景观纳入眼帘,营造出一种悠远而静谧的意境。在东廊尽端处的茶室墙体上设计了一个巨大的海棠花窗,室内一侧为玻璃,室外一侧为钢管制成的冰裂纹花窗。海棠花窗和冰裂纹都是中国传统的园林语言,但是通过现代材料加工制作,能够更加现代、简洁地表达出中国传统园林“虚实结合,内外借景”的手法(图1)。这一杰出作品带动了现代年轻设计师对景观设计又有了更新的认识。如深圳万科第五园的售楼处,设计师设计了有中国特色的“套方式回文”图案的钢格栅窗户。在阳光的照射下,钢格栅在地面上的光影也行成了回文纹样,更进一步地强调了现代中式的感觉。为了增强装饰效果,我们可在窗上铺设具有透明度或不同色彩及材质的遮罩物。如前述的苏州博物馆,贝聿铭先生在“虎丘云岩寺塔”展厅的方形窗户上覆一层薄纱,阳光射入能给幽暗的展厅采光。而当人在室内不经意间抬头远眺窗外时,能隐约看到窗外景色。这层薄纱作为窗的装饰物,不仅使得窗外照射到室内的光线不刺眼,也让室内人看到室外朦胧的景色,很有江南的情趣。

2、符号性

当窗不局限于建筑立面的一小块区域,而是拓展到整个立面的时候,用现代而简洁的窗来进行设计,能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如中国美院杭州象山校区的图书馆,其建筑立面是用混凝土材料制成的一整片“回文”图案的窗,并在窗中嵌入玻璃和木板,创造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强化了现代中式的感觉(图2)。又如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建筑立面采用钢材,整体形成“中字”形,使整个图书馆挺拔、稳中有升。还有像上海一家餐厅,建筑外立面的窗户是一个很普通的长方体,但是却用内侧的金色装饰物有意挖出一个圆形洞口和竖向线条,表示了一种简化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古钱币符号,整体看上去给人们带来一种神秘感。

3、几何形体

窗的设计从传统繁琐复杂的形式逐渐演变成现代简洁的几何体,窗的使用也从功能性的采光通风逐步转变成装饰性的景观细部级建筑符号语言。如南京颐和公馆在独栋别墅南侧的白墙上设置方的、圆的、长条形、小方格等各种几何形洞口,或镂空、或用青砖拼出的图案,体现出一种简约、时尚的意境。又如广州某一小区公园的景观墙体,墙体上形成方的、长条形的镂空洞口,阳光射入映入地面上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体现出高雅的氛围。

4、乡土材料

当前在景观设计中,窗不拘泥于固定的建筑材料,很多乡土材料都可以用来体现窗的功能,要根据不同的基地背景和空间属性来进行细部设计。如三亚万豪酒店在大堂的室内外空间隔离处,用藤条来形成窗的框景效果,不仅凸显了海滨度假的休闲氛围,也契合了生态环保的景观理念。

5、天窗设计

窗不仅设计在建筑物的立面上,还可以运用在建筑的顶部,形成天窗。这是为了更好地透光,并利用光线进行设计。光线落在建筑内或景观中的投影随着时间而变化,通过天窗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其中也蕴涵着东方“虚实结合、循环往复”的哲学思想。如贝聿铭设计的日本MIHO美术馆,坡屋顶造型的屋顶都是镂空的,采用钢格栅覆盖,用钢结构形成支撑体系,墙体为浅黄色的大理石贴面,使室内更加明亮,光影效果也更丰富。体现出建筑物精良的施工工艺。

四、总结

中国传统园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理论著作级优秀的作品,是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从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的景观设计在学习西方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国内设计师也推陈出新的运用现代材料进行设计,形成了现代景观窗的新局面,利用不同手法创造出现代的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俞昌斌.陈远,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7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居阅时.庭园深处—苏州园林的文化涵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4]清水敏男.东京商务区的艺术与设计[M].阎永胜,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孙庆辉(1987—),男,汉族,山东滕州人,艺术学硕士,单位:广东理工学院建筑工程系,研究方向:环境及景观设计及理论研究。

论文作者:孙庆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  ;  ;  ;  ;  ;  ;  ;  

论当代城市中景观窗的细部设计研究论文_孙庆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