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建筑工程事业也在飞速的发展与完善,同时建筑行业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若想在建筑工程市场中保持一定的竞争实力,就需要在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各个环节加以把控,不断完善自己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1 引言
由于党的十八召开之后,国家开始决定将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开始采取科学、适度投资的策略,定向投资高铁、水利和脱贫工程,那么这就导致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也开始越来越激烈,要想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要注重积极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因为建筑工程本身就是一个较为系统和复杂的工程,其包含着决策、设计、现场施工等多个环节,而这些环节之间也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过硬的技术,才能够确保万无一失,因此只有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真正将失误降到最低,有效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 钢筋结构和抗震施工技术
钢筋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部门,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对于钢筋的应用技术,也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对于钢筋技术的科学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提升建筑主体结构的基本性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抗震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同样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施工人员在引进抗震施工技术时,需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要完全掌握各种抗震施工技术能够承载的力度,对施工结构的形变及受力特点等都要完全掌握。施工人员还要完全掌握地震力,对于建筑物的破坏形式怎样,高层建筑结构形态的刚度也需要进行调整,甚至包括建筑解耦股低层、转换层、构建的变化处等各个位置都需要调整好刚度。另外对于整个建筑的剪力墙也需要把握和约束好弯曲变形力度,从而保证整个建筑位移不会过大,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建筑的抗震效果。
2.2 防水建筑施工技术、梁板柱施工技术
在任何工程建设中,防水都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尤其是浴室、厨房以及屋内各个拐角位置都是防水的重点。施工人员需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灵活利用建筑防水施工技术并选择合理有效的防水材料,对建筑物的墙角、底部以及拐角等地进行合理化的处理,来提高建筑物的防水性能。尽量在预算充足的前提下选择先进并且具有高性能的防水材料,在使用之前,需要对防水材料进行全方位的检,在其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再投入使用。防水目的是解决建筑物漏水问题、提高居住质量并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另外,在梁板柱施工中,施工人员要特别注意建筑混凝土构件模板,应用之前,需要仔细检查模板质量,包括是否变形、是否破损等问题,认真检查拼装好的混凝土构建模板,确保支架搭设牢固,封闭严密。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施工人员必须彻底清理模板,而浇筑之后,施工人员要仔细检查梁板柱的定位轴线、标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拆模工作,尽可能保证混凝土成型构件的完整,提高其整体性能,更好地发挥自身多样化的作用。
2.3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从地理角度来看,我国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异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并且各地之间在地质条件等方面亦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此一来,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在不同地区进行施工的过程之中,将面临软土地基不同的情况。也就是说,建筑施工企业在不同地区进行施工作业过程之中,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地质条件,组织工人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来看,软土地基的特性表现为承载力相对较为薄弱、稳定性欠缺等情况,因此,基于规避施工过程中发生地基沉降不均匀的现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针对实际条件,对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以及周边环境加以详细地了解和把握,如此方才能够确保施工工作的有序进行;事先组织施工设计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软土地基处理模式,诸如可以考虑化学加固处理工艺等。依托前述方式,将最大程度地保证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2.4 土石方施工方面
对于土石方的施工技术问题,一般是指对基坑的开挖土方现场作出有效地勘测与鉴定,从而进行支护等工作。还要对防排水的系统仔细地巡查,确保不出现任何漏洞或问题。注意鉴定开挖的土方要完全与施工设计的方案相符合:基坑作业完工时,应当对开挖面具体的暴晒时间作出有效地控制,使得暴晒时间符合工程施工的标准,并依据工程的技术要求,在底部正确地铺设垫层。
3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策略
3.1 注重对施工人员素养的提升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注重对施工人员素养的提升,并将此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具体而言,针对部分施工人员职业素养欠缺以及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的情况,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秉承人本主义管理理念,通过安全生产案例讲解法等方式,对广大施工人员进行教育,从而借助实例的方式,帮助其提升职业素养,并养成较好的安全生产意识。还有就是,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注重对突出施工人员的选拔任用,如将表现突出的施工人员安排为组长,从而借助典范的作用实现对施工人员的有效带动。
3.2 创设完备的奖惩机制和责任机制
从实践角度来看,部分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表现出漠视态度的原因在于,其通常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而且仅仅以完成自身的工作为目标,并未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作业任务同工程项目整体质量之间的关联。还有就是,即便一些施工人员给出了较好的建议,往往也只会换得一句表扬而已,如此一来,便使得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受到打击。考虑到前述情况,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创设完备的奖惩机制和责任机制,以便确保“责任到位,责任到人”,并且对认真完成作业任务,同时能够主动发现和提出安全隐患的施工人员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违规作业的施工人员给予批评教育或适当的物质惩罚,唯有如此,方才能够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服从现场管理,进而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的达标。
3.3 实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实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管理技术是主要环节,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在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得到了高度重视,所以会定期开展培训、进修活动,管理人员需要学习建筑行业基础知识、建筑施工技术、工艺知识、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理念以及建筑行业相关标准,这样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准。应当组织学习管理学概念和知识来帮助管理人员增强建筑理论素养,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4 结束语
总之,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技术含量高的工程,并且各项施工环节彼此影响,想要确保工程整体的质量与进度,应当对施工进行合理地规划与控制。以免带来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掌握建筑施工的主要技术,不断健全施工现场的管理体制,严格对施工材料进行质量把关,并实行责任制,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观念与技术水平,推动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立露.有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7(17):65+71.
[2] 刘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18):210-211.
[3] 张建胜.改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的有效措施探讨[J].山西建筑,2017,43(09):234-235.
[4] 韦尚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14):172-173.
[5] 常记周,狄献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河南科技,2013(16):126+128.
论文作者:王宏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6
标签:建筑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现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作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