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扩展的自然生态评价导向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城市扩展的自然生态评价导向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吴勇[1]2003年在《城市扩展的自然生态评价导向研究——以无锡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数量增加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促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这必然不断地要求城市更多的向自然空间扩展。由于人们往往只关心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忘却了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组成所固有的生态学意义,造成城市对环境的冲击越来越严重,从而产生城市发展与环境恶化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城市不合理发展、不合理的利用环境资源造成的。因此要想达到城市与环境和谐发展,必须认识到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以及城市扩展与环境如何相互影响的,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对这个矛盾进行协调。 文章正是从这些基本问题入手的。从认识论层面去辨析城市与环境的耦合关系;从方法论层面去调控城市的生产、生活与生态服务功能;以及从技术手段层面将生态学原理运用到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去,以促进城市及其区域生态支持系统的协调发展。 论文从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第一,从历史的缘由角度,阐述了城市的形成、演化与发展是对自然环境如土地、淡水及矿物能源等环境要素的高度依赖;第二,从现状的缘由的角度,论述了这种依赖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革新而消弱。但城市发展过程对生态环境的扰动是不断加剧,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综合说明城市扩展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扩大和深化,从而提出“人居对生态问题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的生态导向目标。 第二部分:主要对自然生态评价导向的各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该方法的概念、内容以及生态因子选择原则等基本问题,同时概括相关理论对其的反馈。 第叁部分:从大系统大协调观出发,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全面分析城市扩展与各种生态因子的因果关系,及城市发展的自然因子识别模式,指出城市生态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城市扩展对环境生态因子的不当使用,导致自然系统功能的缺失或失效,系统循环受阻,物质能量转化效率低下等问题的产生。 第四部分:从问题的根源出发,阐述生态环境服务价值区、生态环境敏感区等保护导向;城市扩展的土地适宜性利用导向以及遭破坏的环境高价值区域的恢复导向叁方面的具体调控方法。提出“生态调查→系统诊断→目标制定→配套技术设计→综合评价→生态调控”的生态导向运用程序。 第五部分:理论方法的应用:以实例——无锡市城市扩展生态导向展示理论方法的应用过程及其结果。

阚慧[2]2016年在《水环境约束下的无锡市区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剧烈的城市无序扩张和蔓延侵占了大量的资源能源,水体、土地等自然资源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瓶颈。面临未来城市化推进带来的空间扩张,约束城市增长规模、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格局,从根源上解决快速城市化和城市空间无序蔓延产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负面效应迫在眉睫。为应对这样的形势,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及随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都明确要求“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在上述背景下,通过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以采取差别化的土地利用和城市管理政策,科学处理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具有紧迫性。无锡作为紧邻太湖的长叁角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其经济发展已从工业化后期逐渐向后工业化阶段转变,同时也面临着太湖等水环境保护带来的巨大压力,生态敏感性性高,是研究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典型区域。本文以无锡市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无锡市区土地利用变化、城市空间扩展模式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在保护重要生态目标和水体环境质量的前提下,优化配置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考虑城市社会经济、政策等因素,划定无锡市区城市刚性开发边界和2020年城市开发边界,并对城市开发边界的有效落实提出了建议对策。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1985~2010年间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城镇建设用地加速增长,逐渐取代农业用地成为主导用地类型,同期林地、园地、水域等用地类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研究区域城市扩展受地方规划引导,城市空间增长方式主要包括3类,一是沿京杭运河、沪宁交通干线等主要城市经络扩展,二是以中心城区和周边镇区为中心呈圈层式扩张,叁是以工业园区和开发区为带动点的爆炸式增长。(2)采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法,基于水环境保护质量目标优化土地利用数量结构,预测2020年研究区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524.00 km2。(3)采用逆向规划法,以生态红线区域为基底,综合基本农田、地质灾害、高程坡度等因子,划定城市刚性开发边界,边界内面积为991.63 km2,现有建成区与刚性开发边界外区域有部分重合。(4)针对无锡市区作为滨湖城市水环境保护压力大的特点,将水环境约束分区引入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体系,将对水体的保护要求转化为对流域土地开发及城市空间扩展的限制。研究区域水环境约束总体处于较低度和中度约束水平,水环境高度约束区域主要分布在太湖沿岸及直湖港、望虞河流域。(5)定量评价区位条件和辐射作用对城市空间扩展可能性的影响,评价结果表明近60%的非城市建成区具有高度的城市空间扩展潜力;考虑引导政策、发展战略等因素,预测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方向为梁溪区、太湖新城等核心城区以及锡山东港、鹅湖、惠山洛社、阳山及滨湖胡埭等街道(乡镇);综合水环境分区及扩展潜力分析,评价城市空间扩展适宜性,结合城市发展方向和城镇建设用地预测规模,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结果能够与主体功能区划较好衔接。

张伟新[3]2004年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用地扩展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以城市用地扩展和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为基础,通过解剖无锡市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城市用地扩展演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状况,研究城市化过程中用地快速扩展后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对城市生态安全产生的胁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无锡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防洪规划管理的政策建议。具体如下: 1、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用地扩展 主要阐述了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用地扩展的基本理论,回顾了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以及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内涵和土地扩展利用和区域经济学的相互关系,由此探讨了生态城市的运行原理和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及土地扩展和利用的原则以及分类,同时基于生态经济学从生态和经济的角度细述了城市的土地扩展和利用。 2、无锡城市用地布局变化与结构演变 简单介绍了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无锡城市建设和城市用地扩展的历史、现状以及城市结构演变特点。在对无锡土地利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城市用地布局的机制。 3、无锡用地扩展中的生态环境指标指标构建与评价 这一部分首先对无锡城市用地扩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从自然、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初步构建了无锡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 4、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研究 分析水资源特点和生态足迹模型后,在Wackernagel的生态足迹模型中设立第七帐户——水资源帐户,确定了计算水资源帐户生态足迹所需的叁个关键参数:全球平均水资源产量、全球均衡因子和地区产量因子,同时确定了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并将水资源生态足迹纳入到了生态足迹模型中,完善了Wackernagel的生态足迹模型。 5、无锡市生态足迹评价 运用纳入水资源帐户的生态足迹模型,对无锡市1998年-2002年的各个账户

程芳欣[4]2011年在《景观生态学视角下渭南中心城市空间增长模式探讨》文中提出中央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健全节约土地标准,加强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的节约土地政策,未来在建设节能环保低碳社会中,节约和集约利用城市土地,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是国家宏观政策的重中之重。2009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46.6%,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速,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未来中国城镇化的主战场,在我国城镇体系中承上启下作用将更加重要,空间增长问题将更加严峻。当前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数量上的扩张已基本完成,但质量亟需提高,存在着城镇体系健全受阻、城市空间增长绩效低下、城市特色消失、城市空间品质研究不足等问题。现有对城市空间增长的分析方法的研究对象多为大中城市,对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在研究方法上偏重经济与社会视角,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空间增长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基于区域性中心城市空间增长模式研究方法的偏重,应当建立起以生态为主导的城市空间增长研究框架,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评价和预测城市空间增长模式可能带来的生态学后果,提高城市空间品质。论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城市空间增长的动力与机制、增长模式、效益与对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义、特征与职能以及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建立了渭南中心城市空间增长模式确定方法的基本框架。其次,对渭南中心城市空间增长历程进行整体分析,重点分析了2000年后渭南市中心城区空间增长的阶段、形态、结构特征,并研究了在城市空间增长影响下区域与城市景观格局变化情况;从约束力、驱动力、指向力与引导力四个方面对渭南市中心城市空间增长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探讨了在经济与社会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渭南中心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再次,通过区域基质、斑块、廊道等景观生态要素的分析,确定景观生态学视角下渭南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模式,确定了区域层面渭南中心城市的增长空间以及增长的基本结构模式;预测2030年渭南市中心城区的人口与用地规模,并运用综合承载力方法对区域可承载人口进行校核;运用生态适宜度分析方法,通过分项评价并进行迭加的方法,将渭南市中心城区周边用地在未来城市空间的拓展适宜性划分为了适宜拓展、限制拓展与不适宜拓展叁类;将渭南市中心城区周边用地在未来城市空间的拓展适宜性划分为了适宜拓展、限制拓展与不适宜拓展叁类;将城市现状建成区迭加在渭南市中心城区用地拓展适宜性评价分区图上,并根据用地规模预测,运用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对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优劣比较,最终确定渭南中心城市的空间增长模式。最后,文章借鉴美国增长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从政府刚性政策、基础设施引导和区域差异调节等叁方面提出了城市空间增长管理的实施策略。文章整体上沿着“总结特征-分析机制-探讨模式-探索策略”的思路展开,重点运用景观生态学中景观格局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初步提出了一套适合渭南中心城市空间增长模式确定的方法,但对于城市空间内涵性增长定量分析方法的提升、景观生态学视角下不同空间增长模式比较方法的深化以及以生态为导向的增长管理体系的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

王楠[5]2016年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地城市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山地,贡献着我国大部分的国土面积和生态资源,由于其特殊的地貌特征,决定了山地城市人地矛盾突出,生态易遭破坏的特性。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开发建设对自然的破坏所引发的城市内涝、山体滑坡等问题日趋严峻。而城市建设用地的生态化选择,是规避这些问题的根本。针对这样的问题,国内外的生态规划专家总结出了许多的方法,其中以生态适宜性评价最为常用。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是指在对一系列生态因子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其影响分值,并根据得出的分值结果判定城市建设用地的适宜性,再根据其适宜性结果,来综合性的选择城市建设用地。但是,当前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在生态因子的选择、逻辑规则的制定上多呈现为平面化,缺乏对山地城市多维化利用方式的考虑,在指导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本文聚焦于山地城市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从指标选取、分析方法、评价单元等方面入手,试图总结出适合于我国山地城市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本文采用了背景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实例研究的研究构架。首先,背景研究是在对国内外生态适宜性评价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前人的评价方法和理论研究的方向,发现当前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在山地城市中应用的局限性,如千层饼法在山地建设用地选择过程中,平面化的生态要素选取,逻辑规则的制定,都无法与山地多维的地貌特征相吻合。并且研究了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在山地城市应用中的案例,深入分析山地城市的生态过程、生态要素的相关关系和主导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循水理山”的方法,明确了水是山地城市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关键要素。从小流域与自然单元、小流域与城市分区体系、小流域与山水格局叁个方面,论述了小流域是山地城市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最佳单元。以小流域为单元,通过水系生态格局的构建,反控山体维育格局,并通过多维契合已建要素的修正,构建适宜于山地叁维生态特征的建设用地格局。最后,以四川省达州市经开区为研究区域,从山地城市的主导要素“山、水”入手,制定复合山地城市生态过程的适宜性评价方法,并且具体展示了理论方法的应用过程及其结果。该研究成果对其他类似的山地城市规划用地建设适宜性评价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雒占福[6]2009年在《基于精明增长的城市空间扩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各地城市正经历着空间规模迅速扩展与空间结构形态巨变的历史性过程,争做“国际化大都市”、向“巨型城市”迈进的“做大做强”成为各地发展的基本诉求,随之而来的是珍贵的耕地资源不断锐减、自然生态超负荷载运行、开发建设粗放低效益以及基础设施滞后等一系列困境问题。因此,如何在当前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选择合理的城市空间扩展策略既不影响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又达到土地集约利用的目的显得尤为紧迫,也是当前政府与学术界极为关注的问题。城市空间扩展是城市化的重要表现与特征之一。在宏观上就是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展过程,在微观上就是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农业用地(耕地、草地、荒山、荒地、滩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城市空间扩展的实质上是城市在内外动力作用下非建设用地转化为各类建设用地的城市空间推进过程,包括空间要素的增殖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转化,以及城市外在形态在平面和垂直方向上的伸展等内容。城市空间扩展总是面临扩展方向问题、扩展的经济性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应该选择何种扩展模式、策略方法等具体问题,而目前的单学科研究又难以整合成统一的判断依据。在西方城市,面对战后的郊区化蔓延,基于紧凑、节约和集工具策略为一体的城市精明增长思潮正方兴未艾。精明增长是一项涵盖了多个层面的城市发展综合策略.为了解决城市蔓延,建立了基于市场特点的控制类、引导类与配套类综合策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因此,精明增长为城市空间扩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在国内外城市空间扩展与精明增长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通过精明增长视角,对城市空间扩展进行机制促动作用与目标促动作用的分析,揭示精明增长与城市空间扩展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精明增长的城市空间扩展理论框架,并以西部河谷型城市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精明增长的城市空间扩展策略。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精明增长的城市空间扩展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土地资源有限,特别是耕地资源紧张、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经济急速增长条件下,选择集约紧凑的城市空间扩展模式是现实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尽管我国的城市空间扩展现状与产生精明增长土壤的美国城市蔓延又有很大不同,但是在土地集约利用(精明增长的混合式开发、棕(灰)地开发),改变城市土地资源粗放低效益利用方面,在保护农田、开敞空间、生态景观等方面,在强化公交导向开发方面,在保护和改造传统邻里社区等方面不仅有共同的发展要求,而且在实践中显着成效得到了一致肯定。(2)精明增长的本质是调控城市扩展的综合性策略精明增长是一项涵盖了多个层面的城市发展综合策略,其综合性首先是区域、城市、街区或社区不同层次方案的综合,即广泛进行区域问题辨识,形成多个远景方案;将区域开放空间,填空区、重新发展区和新增长区,社区中心和走廊综合起来,作为基本目标;以多样性、步行平等、混合利用等原则将区域战略与社区建设统一起来,进行方案的比较分析。其次是多种策略工具与法律法规的综合,其策略性不仅是社区改造、道路改造、棕地开发、土地混合式使用等基础性策略,更是区域视角的交通规划、开敞空间保护策略,并合理选择法律、经济、行政等政策工具,并与这些策略结合起来综合地发挥作用。再次是管理者-规划者-民众的决策综合,通过建立主导作用的区域协调的政府管理组织与广泛性协调的民间组织与规划者一起进行综合决策。(3)精明增长是城市空间可持续扩展的向导精明增长对影响城市空间扩展的各因素具有积极的优化调整与合理组织作用,促进自然环境的合理改造、改善,有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生态化、知识化的优化升级,有助于集聚效应的促发,有助于综合交通技术的发展创新,更有利于规划调控措施的合理选择与综合运用,从而使得精明增长有助于促进城市空间的合理有序扩展。同时,精明增长更能促进城市空间扩展向着四大目标发展——繁荣城市经济、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保护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与节约资源(耕地、能源、水资源等),体现了集约紧凑思想、和谐综合思想、资源节约思想、多样性思想与承载有限的思想内涵。因此,精明增长具有判断城市空间扩展合理性作用,具有判断标尺的功能,具有促进城市空间扩展的可持续向导作用。(4)兰州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模式亟需革新不论是市域建设用地空间扩展,还是市区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都具有鲜明的河谷、交通引导的轴线带状模式。其中市区空间扩展模式更为具体而典型,经历了起初的轴线跳跃式扩展,形成带状组团模式,但发展到现在,却面临组团间具有隔离作用的开敞空间被蚕食开发的命运,从而使得组团间不断靠拢、融合,必将使几十年形成的适合河谷地域环境特点的城市组团结构模式被破坏,严重影响着兰州市区的可持续发展,特快随着人口规模的增长,跳出河谷建立新区是必然的选择。因此,从市域建设用地扩展层面入手,基于精明增长策略,选择重点县城与城镇作为市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重点区,建立城镇增长边界,保护河谷地带的农田、河流生态用地,从根本上改变市域河谷轴线蔓延模式。在市区建设用地扩展层面,按照河谷型环境条件,选择跳跃式近域组团扩展模式(北拓战略)不仅开发了荒地与未利用地,增加了土地供给,并相对地保护或者解救了具有生态安全意义的脆弱的狭长河谷生态系统,避免了河谷型扩展的路径依赖,而且避免城市空间跨度过大而带来老城区可能的衰退。(5)兰州市实践精明增长的重点是河谷区不论是兰州市域建设用地还是市区建设用地,其空间扩展结果都普遍对河谷区产生显着影响。兰州市域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河谷区,1996年的河谷区建设用地占50.8%,2005年达到56.6%。这种以河谷为主的轴线式建设用地扩展直接占用河谷区耕地、生态水域用地,影响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合理化,同时带来市域环境污染、灾害安全、交通等方面的压力过大、发展成本过高的问题。而市区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结果同样对河谷水域生态用地产生显着影响,不仅在河谷空间限制下,致使适宜河谷环境条件的组团结构受到重大胁迫,面临各组团的融合趋势,而且呈现沿河谷向外蔓延趋势,对城市边缘区开敞空间产生胁迫。因此,综合实施精明增长策略,推动兰州市河谷区的精明增长是解决未来兰州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的关键。本论文研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探求了精明增长对城市空间扩展的作用机理与内在的同一性通过精明增长策略对城市空间扩展机制的作用机理分析,表明精明增长策略不仅对城市空间的合理扩展有积极的优化调整作用——促进自然环境的合理改造、改善,有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生态化、知识化的优化升级,有助于集聚效应的促发,有助于综合交通技术的发展创新,更有利于规划调控措施的合理选择与综合运用,而且对城市扩展目标有积极的推进作用——繁荣城市经济、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保护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与节约资源(耕地、能源、水资源等)。因此,基于精明增长的城市空间扩展不仅体现了集约紧凑思想、和谐综合思想、资源节约思想、多样性思想与承载有限的共同的思想内涵,而且为城市空间扩展提供了新视角的研究思路,丰富了城市空间扩展的基本方法与策略工具,二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2)基于精明增长视角的国外城市空间扩展调控实践解析对于已经经历城市化快速阶段的城市空间扩展的调控实践考察,不仅有助于了解城市化快速阶段的空间扩展特征,而且有助于认识其调控的思想策略变化。因此,不论是美国精明增长的实践剖析,还是基于精明增长视角的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城市调控实践解析,对科学理解基于精明增长的城市空间扩展策略提供了实践基础,为以GDP为导向的、背离于我国基本国情、资源环境基础与城市化进程要求的我国城市空间扩展提供了借鉴契机,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借鉴的前提与借鉴的重点。(3)基于精明增长视角的兰州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分析与评价兰州市位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西部欠发达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较,其限制性因素多而发展差距大。因此,选择精明增长的城市空间扩展更有其紧迫性。论文基于市域与市区两个层面,通过GIS、SPSS等方法定量分析了其扩展过程特点与扩展机制,揭示了河谷型城市的空间扩展基本规律。并基于精明增长视角分析其扩展效应,形成河谷型城市空间扩展的基本趋势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精明增长的河谷型城市空间扩展的策略性措施与政策性建议。

沈芳艳[7]2011年在《昆山城市空间扩展及其精明增长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加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带来城市用地规模的显着增加及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展。昆山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典型城市,依赖于城市外延扩展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精明增长”作为控制城市无序蔓延的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对昆山探索符合其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扩展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全文首先概述了“精明增长”的定义、目标及实践原则,并就精明增长理念在国外的一些实践案例进行了剖析。采用1970-2008年间6个时段(1970,1984,1991,1998,2005,2008)的MSS、TM遥感影像及统计年鉴、实地调查数据,结合3S技术手段对昆山市空间扩展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昆山市空间扩展先后经历了缓慢扩展期(1970-1984)、加速扩展期(1984-1998)及快速扩展期(1998-2008);城市空间扩展以两翼扩展为主,各方位扩展强度差异较大,形成城市东南向主扩展翼及东北向次扩展翼。通过对国外实践经验的考察并结合当前昆山城市发展实际情况,选择“精明增长”中与城市空间扩展相关的城市边缘开敞空间、城市增长边界及紧凑度叁方面内容对昆山市的城市扩展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开敞空间总体面积变化较稳定但在各个方位的开敞空间变化具有不均衡性;城市开敞空间的景观格局分析表现为城市边缘开敞空间内用地斑块规则程度经历了由规则到不规则再到规则的变化过程,景观形状的复杂性和生态的破碎度随城市空间的扩展而增加。以现有行政边界范围及其可扩展的空间作为设置城市增长边界的基础,并结合昆山城市扩展的各向差异,得出城南方向是城市今后扩展主方向,城北方向为扩展次方向;结合现状城市扩展的强弱程度来看,昆山的空间扩展应从以东为主的方向逐步向以南为主要方向转移。城市紧凑度的分析表明昆山市城市紧凑度较低;城市用地分维数呈下降趋势,表明城市空间扩展以外向型为主,内向填充不完全,城市形态较为复杂且稳定性较差。在对基于精明增长理念下的昆山城市空间扩展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梳理后,结合昆山城市发展现状及国外已有经验,论文提出适合昆山当前发展实际的城市空间扩展策略及建议,以期对今后昆山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叶林[8]2016年在《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绿色化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作为城市极为重要而特殊的生态安全屏障、农林生产设施和游憩服务基地,日益受到重视。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不当建设行为的强烈干扰和城市居民对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的强烈需求,论文基于多地的规划实证,对城市绿色空间规划范式进行了探讨。论文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生态整体规划思路,以土地空间资源配置为基础,以“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结构、功能组织、用地布局、关键控制要素为核心内容,构建衔接多尺度、整合多功能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体例、规划管控技术、管理实施策略,以弥补现行城乡规划体系和规划范式应对绿色空间的不足,力图通过“有效保护、持续利用和合理开发”实现绿色空间的“生态优先、绿色生产、宜居生活”。论文内容包括如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本体认识:(第一章)提出研究概念、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系统认知城市绿色空间的自然、社会、经济多维属性,以及显示在土地空间上的复杂结构形态;辨析影响绿色空间演进的自然力与非自然力,以及局限绿色空间规划的相关政策背景。第二部分为规划范式讨论:(第叁章)借鉴国内外相关规划范式实证经验,揭示现行法定规划体系对绿色空间应对不足之处。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融合多种规划思想和方法,提出生态整体规划思路,探讨与现行规划体系衔接的绿色空间规划范式,建构规划框架体例(规划空间层次、规划阶段及核心技术、法理地位、总体目标、利用分类和规划程序),作为指导具体规划的基本框架。第叁部分为规划管控技术:结合番禺、宝鸡、眉山、重庆等地实践,围绕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和用地单元叁个法定规划层次,解析各层次焦点问题,衔接相关专业或专项规划要求,明确各层次规划主要内容和目标,针对重点管控内容形成核心规划技术:(第四章)在城市规划区,考量绿色空间发展战略,制订结构规划,形成分区管制政策指引;(第五章)在中心城区,组织绿色空间功能,制订用地布局规划,集成“六图一表”规划路径;(第六章)在用地单元上,建立“单元引导+片区/场地控规”的分层编制模式,对生态型片区、生活型场地和关联边缘地带提出关键指标要素体系和控规控制模式。第四部分为实施管理创新:(第七章)借鉴国内外绿色空间管理经验,提出完善管理“政策群”,优化管理“工具包”,创新管理机制。

王亚军[9]2007年在《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明晰“生态园林城市”提出的时代与现实背景的基础上,从“生态园林城市”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出发,解析“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内涵与特征;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城市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基础的梳理,分析其理论特征,总结并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理论,从全局性、原则性和框架性的角度总结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理论和实践方法。首先从问题导向入手——即,从国内外生态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教训与挑战方面进行分析,力求梳理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建立生态园林城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明确其概念特征;其次从历史与理论发展导向人手——即,对国内外城市规划、生态理论等研究和创新进行理论和实践总结,以获得经验和启示,明确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从“自然本体论”、“人文本体论”转向“生态本体论”;再者,从目标导向入手——即,在明确生态园林城市概念和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我国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特征、目标系统和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途径,形成理论和模式的分析,并对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城区(规划建成区)-城市规划区-市域”叁个规划层次体系作详细的研究,形成完整的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体系;最后,从评价标准入手——即,总结分析生态园林城市的衡量标准,探讨生态园林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廖从健[10]2013年在《中国东中西部城市扩展遥感监测、驱动因素及效应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起源于人类分工和互助的需要,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晶,也是各种矛盾的汇集处。伴随着工业化的浪潮,城市迅速扩大。虽然城市的发展带来了物质和文化的繁荣,但是也使一些问题凸显,如消耗了部分优良耕地,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因此,城市的扩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我国长期以来以农为主,不重视城市的发展,城市欠账太多,城市化快速地推进,城市建成区扩展迅速,使环境与社会问题尤为突出。此外,我国幅员辽阔,由于政策、地理位置等原因,东中西部城市问题有较大差异,所以,对我国城市扩展进行东中西部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为决策部门制定城市发展和土地管理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使国家在宏观层面上对东中西部的城市发展作出更科学的政策指导,以协调区域发展平衡问题,有效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本研究选取了我国东中西部3个有代表性省会城市杭州市、合肥市和贵阳市,沿着东→中→西这条空间主线,以这些目标城市为研究切入点,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提取。然后,沿着城市扩展过程监测→扩展驱动力分析→扩展带来的影响这条逻辑主线,结合统计资料和具体的国情,监测比较了研究区域内城市建成区扩展的特征,分析了城市建成区扩展的驱动因素和城市建成区扩展扩展效应。最后,对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和城市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本文研究的结论如下:(1)通过对遥感影像的解译获取目标城市建成区在不同历史年份的面积、空间分布及扩展过程变化等信息,采用相同的城市扩展量化测度指标,分别进行了建成区扩展过程的时空量化对比。结果表明:建成区扩展在时空上都存在速度和程度的差异。首先,从建成区年均扩展速度来看,时间上,叁个时间段各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第一个时间段建成区年均扩展速度最小,然后逐渐加速第叁时间段(2005-2009年)达到最大,是第一个时间段的2倍以上。空间上,东中西部城市建成区扩展差异明显,总体上,东部扩展最快,中部次之,西部最慢。东部的杭州城市建成区呈现了快速扩展、高速扩展和高速扩展的阶段性特征,中部合肥呈现了中速扩展、快速扩展和高速扩展的阶段性特征,西部贵阳呈现了缓慢扩展、中速扩展和快速扩展的阶段性特征。其次,从城市用地扩展系数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来看,叁个研究时段内,东部杭州建成区扩展速度与城市化相适应,中部的合肥前两个时段,建成区扩展速度与城市化相适应,但第叁时段(2005~2009年)合肥城市建成区扩展明显过快,西部的贵阳第一个时段(1993~2001年)城市建成区扩展明显不足,后两个时段,建成区扩展速度与城市化相适应。最后,从城市建成区内的地表覆盖分类来看,随着建成区的扩展,东中西部研究区城市建成区的绿地和水体都呈增加趋势,绿化覆盖率显着增加,但水体比例则呈下降趋势。(2)从社会、经济和政策叁个方面定性分析了东中西部目标城市建成区扩展的驱动因素,同时对非农人口、高校在校人数和工业总产值等5个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了建成区扩展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政策因素在叁大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政策的实施决定了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在5个社会经济因素中,非农人口对建成区扩展的驱动力最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最小;高教扩招对城市扩展有重要作用;对杭州和合肥来说,建成区扩展驱动因素作用大小顺序为:非农业人口>高等学校在校人数>工业总产值>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贵阳驱动因素作用大小顺序为:非农业人口>工业总产值>地区生产总值>高等学校在校人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个社会经济驱动因素与建成区扩展的关联度以杭州最高,合肥次之,贵阳最小。(3)通过绿地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和热岛比例指数的定量分析表明:纵向上看,随着东中西部研究区城市建成区扩展,绿地面积和热岛区域都逐渐增大,且与城市扩展的时空分布基本一致,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均不断增高,在2005-2009年时间段增高尤为显着。城市热岛比例指数呈下降趋势,较强一极强的热岛区域(生态环境较差)占建成区比例也在减小,城市热岛区域从相对集中于市中心向四周分散,反映了我国城市建设总体上愈来愈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绿地的合理布局,城市在向生态化趋势前进。横向上看,东部的杭州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增加最快,中部的合肥次之,西部的贵阳最慢,这反映了杭州和合肥城市建成区绿化发展好于贵阳的事实。以上分析从时空上说明了建成区的扩展并没有必然带来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相反,随着建成区扩展加快,建成区生态环境质量趋好。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不宜普遍将用地控制很严,对东中西部城市供地应该差异对待,适当的土地供应是保障城市发展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必不可少的,是对城市化发展的主动适应;东中西部应采取不同的城市发展战略,东部地区大力发展都市连绵区,以技术密集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为主,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中部地区有选择地适度发展都市连绵区,大力发展大中城市,西部地区有选择地发展大中城市,大力发展中小城市,中西部城市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重点是解决大量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不高的劳动力就业。

参考文献:

[1]. 城市扩展的自然生态评价导向研究——以无锡市为例[D]. 吴勇. 重庆大学. 2003

[2]. 水环境约束下的无锡市区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研究[D]. 阚慧. 南京大学. 2016

[3]. 生态城市建设中用地扩展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张伟新. 河海大学. 2004

[4].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渭南中心城市空间增长模式探讨[D]. 程芳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5].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地城市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D]. 王楠. 重庆大学. 2016

[6]. 基于精明增长的城市空间扩展研究[D]. 雒占福. 西北师范大学. 2009

[7]. 昆山城市空间扩展及其精明增长策略研究[D]. 沈芳艳. 南京师范大学. 2011

[8]. 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叶林. 重庆大学. 2016

[9].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D]. 王亚军. 南京林业大学. 2007

[10]. 中国东中西部城市扩展遥感监测、驱动因素及效应比较研究[D]. 廖从健. 浙江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城市扩展的自然生态评价导向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