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建筑行业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强劲。建筑行业是一个比较繁杂的行业,它在施工中所涉及的人员状况复杂,建筑流程繁多,工作量大。同时,建筑人员的安全意识普遍偏低。然而建筑行业是一门需要有严谨安全意识的行业。因此,这就造成了很多施工场地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这无疑是一种负面影响。安全生产事关企业的命脉,同时也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是企业日常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方面出发,浅谈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一、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1.建筑市场需求大,安全管理没有落到实处。
当前,我国在基本建设上的投资规模仍然保持着增长的趋势,这必然导致建筑市场需求量的急剧增高,建筑业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阶段。但是由于建筑施工涉及到的地方多、人员需求量大,安全管理很难落到实处,这样也进一步导致了建筑业进入了新一轮的事故易发、多发期。
2.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建筑业是一个相对特殊的行业,他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而且这些施工人员普遍的素质不高,从而导致管理人员的难度加大。另外,建筑工人尤其是工作在一线的建筑工人普遍缺乏安全意识,并且他们操作技能低下,经常会出现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这些都给施工的安全埋下了隐患。加之现在很多施工单位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远远达不到国家的要求,使得员工在作业过程中由于出现了操作上的失误而最终导致了安全事故。
3.建筑施工的环境相对恶劣。
由于建筑施工本身的特点,建筑作业的环境相对其他的工作来其环境是极为恶劣的。它具有:露天、高空、工种交叉等很多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因素。因此,建筑工人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恶劣的工作环境而导致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
4.法律意识淡薄。
在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内,由于其没有树立法律法规意识,导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起来较为困难,并且由于施工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往往会给建筑施工埋下安全隐患。通过近几年的安全事故调查,我们发现发生建筑安全事故问题的单位,大部分都没有重视国家颁布的有关建筑施工的法律法规。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待这些法律、法规变现出的淡漠,就会导致他们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注意安全防护措施,最终使得安全隐患有机可乘。
二、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及对策探析
1.完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大对事故责任的追究力度。
健全的安全制度管理体系的有效执行,主要依靠健全的安全管理机构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去落实,因此建筑企业进一步完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运行机制,必须加强各级监督机构的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监督管理执法队伍。企业每年初要制定安全教育计划,特殊工种、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按要求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培训,对新工人的岗前培训由企业安全部门负责,对全体员工可以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组织定期和不定期地学习《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安全方面的有关标准及常用知识。同时,执法监察机构同时要打破过去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只管施工单位的单一管理模式,依据法律、法规,不但对施工单位实施监督,还要对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和监理单位实施监督、检查和处罚,依法规范建筑市场主体的各种行为,落实他们的安全责任,使工地安全生产管理齐抓共管。
2.强化安全管理的领导责任,转变管理者安全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施工企业必须建立项目安全质量保障组织机构和安全质量生产目标责任制,实行单位领导负总责、项目经理具体负责、专职安全质量员和施工技术人员对现场负责、班组对施工区域负责、操作者对岗位工作负责的“五负责”制度,实行岗位安全质量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对项目部的工程安全质量实行包保责任。项目部经理等班子成员更要坚守在施工现场,把措施真正落实到施工现场,将各类隐患切实解决在施工现场。
3. 建立健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保证体系,加强企业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工作方针,做好安全教育工作,重点要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督机构要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做到安全生产组织到位、安全教育到位、安全措施到位,努力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一些专业管理人员需要学习和掌握安全法规、劳动保护与消防、中小型机具、土方作业、现场临时用电、高空作业、垂直运输设备、模板工作、起重吊装、文明施工、现场急救等安全常识。
(2)加强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其执行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自觉性,是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根源。针对务工人员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差、缺乏自我防护意识等现状,充分利用民工学校等教学资源,对建筑工人的建筑工程基础知识、安全基本要求进行强制性培训。
(3)鼓励技术工人参加技术等级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通过劳务交易,规范劳务承发包行为,杜绝闲散零星劳力上门推销或无合同上岗现象。管理人员必须按规定每年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学习,时间必须达到相关规定要求。同时各建筑施工企业要切实抓好施工现场一线操作人员的基本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安全教育要注重实效,切忌流于形式走过场。
4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坚持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生产大检查。
建筑施工企业要对本企业所有在建项目进行自查自纠,针对薄弱环节,提出防范措施并加以落实。特别要针对易发生事故的安全监管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进行重点检查,安全检查应做到全面彻底,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对违法违规行为和事故隐患要限期整改,对不及时整改的,必须果断处置。对违法违规行为和事故隐患要跟踪监督,直到彻底消除为止。检查结束后,要进行认真总结,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得好的项目要予以表扬和奖励,对安全工作做得差的项目要进行批评与处罚。总之,安全生产是建筑施工企业永恒的话题。建筑施工企业要充分认识严峻的安全形势所带来的挑战,从而积极探索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努力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在创建和谐社会的氛围中创造良好和谐的安全生产环境。
5 .注重抓好施工现场和施工班组的安全活动
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现场应当把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良好的形象结合起来,做到安全生产,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施工现场布置应周密策划,围墙、大门、办公室等应美观大方,现场料具堆放整齐,职工行为文明,材料设备标识清晰,安全标志醒目,并按规定标准的要求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和管理工作;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执行安全交底制度,施工班组上岗前,还要按照当天的生产内容,针对作业环境、天气状况和可能遇到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更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安全要求,确保所有上岗操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三、总结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施工企业的效益,更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甚至生命安全,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必须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重视起来,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益,所以发展施工管理能力,是当前建筑企业的工作重点之一。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从实际出发,从自身的发展出发,发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充分调动企业内的施工管理资源,对自身在施工管理方面的不足进行改进,运用科学的措施提升建筑企业自身的施工管理能力,进而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动力,也为我国的建筑行业整体发展提升增加助力。
论文作者:张翔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作业论文; 工作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