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莲都区紫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丽水 323000)
【摘要】目的:评价通过组织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在改善社区糖尿病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及提高血糖控制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我辖区100名已进行糖尿病健康管理并自愿参加自我管理小组的10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两年的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包括糖尿病健康教育、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指导和糖尿病患者经验交流,以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及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二年的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100名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善,对治疗的依从性和血糖控制率都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在社区开展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能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其不良生活方,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均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自我管理小组;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8-0384-02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以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比较复杂。久病者常伴发心脑血管、眼及神经等病变[1]。糖尿病教育作为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中之一,健康教育是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的保证与核心,近年来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起来。我中心自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选取辖区内已进行糖尿病健康管理并自愿参加自我管理小组的100名糖尿病患者,以开展健康教育课、糖尿病饮食管理指导、患者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的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水平、不良生活方式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慢病管理系统中,辖区内的100名自愿参加的糖尿病患者开展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其中:男性52人,女性48人。年龄从55至73岁,平均年龄66.5岁;其中55至60岁26人,61至70岁41人,71以上33人。所有参加者文化水平都在初中以上。
1.2 方法
对选取的患者均进行监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项目并做出初步评估,然后进行随机性交谈了解患者急需的知识并做出计划,针对患者的特点选择特定的时间、地点,每月举办一次糖尿病知识健康讲座、患者经验交流、专家个体咨询等活动,教育周期为2年。结束时每人重新测定上述各项指标进行比较。
2.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100名患者在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小时血糖值(2hPG)、糖化血红蛋白值(HbAIc)、甘油三酯指标(TG)、总胆固醇(TC)等方面的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结果显示,参加自我管理小组后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分析
目前半数以上社会公众对糖尿病知识一无所知,即使是糖尿病患者仍有50%~80%对糖尿病知识也不甚了解[3]。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是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一种形式,也是临床治疗糖尿病的重要基础和重要补充。经过两年时间,将参加自我管理小组的100名患者参加活动前后的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小时血糖值(2hPG)、糖化血红蛋白值(HbAIc)、甘油三酯指标(TG)、总胆固醇(TC)及其依从性进行对比,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证实两年后的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小时血糖值(2hPG)、糖化血红蛋白值(HbAIc)、甘油三酯指标(TG)、总胆固醇(TC)及其依从性均明显优于两年前。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既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又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还能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有效进行自我监测,提高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控制效果。同时,在组织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的过程中,以下几点经验值得分享:(1)内容形式要注重多样化;(2)针对个人要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3)在进行糖尿病饮食指导时要针对每个人进行指导;(4)内容要具体通俗易懂;(5)在活动过程中强化自我管理的指导;(6)让患者现身说法效果比固化式健康教育课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实用内科学》(第14版)P976页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主编
[2]倪学兄,浅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求医问药,2012,10(10)252-253.
[3]李凤玲,等,治疗糖尿病应重视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1,9(6),283.
论文作者:应武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3
标签:糖尿病论文; 患者论文; 自我管理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小组论文; 血糖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