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财务分析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财务分析论文

建立财务分析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财务分析论文

建立财务分析学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财务分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建立财务分析学讨论的深入,在学术界对诸如我国财务分析课的状况,财务分析的主体,财务分析的内容和结构,财务分析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文也就上述问题,谈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建立财务分析学的不同思路

财务分析在市场经济比较完善的国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高等及专科院校开设,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我国建国初期,按照计划经济的要求,在高等及专科院校开设了经济活动分析课。经济活动分析课的内容,既包括财务分析,又包括成本分析,还有生产分析和销售分析等内容。几十年来,经济活动分析课的开设,对于推动实际工作部门经济分析工作的开展,保证企业各项经济计划的完成,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方法。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给分析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主要是由于企业筹资和投资渠道多元化,而形成财务分析主体多元化。各个财务分析者有不同的分析目的和要求,因此,所要分析的内容也不一样,采用的分析形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实践要求充实和加强财务分析工作。

财务分析学的建立如何适应上述形势的需要,目前有种种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分别在财务管理学和财务会计学等课程中增设论述财务分析的章节。但初步实践证明,这种想法和做法因受各学科内容体系与课程章节篇幅的限制,使有关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问题难以深入展开,往往只能是对几项财务评价指标作简单的说明,造成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起不到加强财务分析的作用。

另一种,是单独建立财务分析学。这门学科应继承和发扬行之有效的分析理论、形式和方法,借鉴国际的经验,从实际需要出发,建立一门从理论到方法自成体系的独立学科,作为大学本科会计专业的主干课开设。本学科不受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等课程的约束,既应较好地满足各类财务分析者的需要,又能保持财务分析学的完整内容和科学体系。

二、单独建立财务分析学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我们认为,明确财务分析主体、确定财务分析学的内容、制定财务分析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等,是单独建立财务分析学需要首先明确的几个问题。

(一)财务分析主体多元化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形成财务分析主体多元化,除原有财务分析主体外,增加了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雇主和企业员工等。不同的分析主体,分析的目的要求不同,分析的内容也有区别。具体可归纳如下:

1.投资者,主要关心投资的报酬和风险,财务分析应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2.债权人,主要有贷款人和供应商。贷款人主要关心贷款及其利息能否按期收回,供应商主要关心货款能否如期收回。财务分析应分别为贷款人的贷款决策和供应商的销售决策提供依据。

3.国家及其管理机构,主要关心现有资源的配置和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益,财务分析应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4.企业管理部门和员工,主要关心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情况,财务分析就为企业管理部门和员工改善企业财务活动,提高企业财务成果提供依据。

财务分析学,应力求满足上述不同财务分析者经营决策的基本需要,并以此作为衡量财务分析学对象是否科学,内容是否完整的客观依据。这意味着,财务分析学不仅应满足企业外部财务分析者的需要,还应满足企业内部分析者的需要;不仅应满足财务分析者对企业过去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事后总结分析的需要,还应满足财务分析者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事前和事中预测、决策分析的需要。所以,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日常核算资料和计划资料等为依据,采用一定的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为财务分析者提供运营决策依据的科学。

(二)财务分析学的内容

财务分析学的内容,概括讲就是企业的财务活动及其成果。

企业的财务活动,主要包括企业的筹资、投资、日常经营和收益分配等活动。上述这些活动是相互联系、互相依存的。如投资主体和形式的多元化,形成了筹资渠道的多元化。因此,财务分析不仅要包括投资、日常经营和分配等财务活动的分析,还应包括筹资方面的分析。

企业的财务活动是持续不断的,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现在是过去的继续,未来是现在的延伸。所以,财务分析不仅要包括事后的评价分析,还应包括事中和事前的预测分析,即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财务活动全过程的分析。

基于上述认识,财务分析学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筹资分析、投资分析、日常经营分析和收益分配分析四个部分。

根据财务分析学的具体内容,财务分析可按以下顺序进行:

首先,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进行一般性分析。主要是利用企业的财务报告,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构成和变动情况,使财务分析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其次,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进行系统性分析。这是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不仅要利用企业的财务报告,还要利用日常核算资料和计划资料等。系统性分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安排。按财务分析内容可分为:筹资分析,投资分析,日常经营分析和收益分配分析等;按财务分析主体可分为:筹资者分析,投资者分析,债权人分析和经营者分析等;按财务评价指标可分为:筹资效益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和社会贡献水平分析等。具体如何安排,需进一步调查和研究。但不管采用哪种安排,都应该保持财务分析内容的完整性,并力求便于分析者理解和运用。

最后,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在上述一般性分析和系统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项财务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确定各项财务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和综合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评价方法。

(三)财务分析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各个财务分析者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和要求虽不尽相同,但都需要从总体上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为此,需要建立一套能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财务评价指标。

《企业财务通则》规定,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财务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资本金利润率、营业收入利税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这八项指标主要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较好地满足了债权人和投资者的需要。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总结,财政部规定从1995年起,采用新的评价指标体系。新的评价指标包括: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这十项指标是对原来八项指标的改进和完善,这不仅能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需要,通过新增的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等指标,还可以衡量企业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水平,兼顾反映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能较好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上述十项指标,能较好地满足投资者、债权人和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需要,也较好地满足了企业经营管理者或筹资者的大部分决策的需要。但对企业筹资者来说,他们更关心企业的筹资成本和筹资效益。因此,设置一些反映企业筹资效益方面的财务评价指标,似乎能使财务评价指标更趋于完善。

财务评价指标,分为盈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筹资效益指标和社会贡献水平指标等不同类别,每一类别一般又有好几个指标组成。因此,应在类别间和指标间分清主次,按主次关系排出类别顺序和指标顺序。这种主次的划分,主要决定于各指标的内容和指标间的关系。同时,还决定于财务分析者的分析目的和要求。因此,我们认为主次排列的顺序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分析的目的和要求的变化而变化。

计算出各项财务评价指标的数字后,如何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如何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筹资效益和社会贡献水平呢?这就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根据财务评价指标所反映的内容和各个财务分析者的不同要求,财务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其大小高低判断其优劣。这类指标对所有分析者来说,利益是一致的。如投资收益率指标,反映企业运用投资者投入资本获得收益的能力。对所有分析者都是愈大愈好。属于这一类的还有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增值保值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等指标。另一类是以其适应程度判断其优劣。这类指标对不同的分析者,有不同的分析要求。如流动比率指标,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偿付即将到期债务的能力。对债权人来说,是愈大愈好。但对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来说,适度的负债经营,是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的重要措施。因此,应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既能按时偿还各项债务,又能优化资本结构,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不能简单地以其大小高低判断其优劣。属于这一类的还有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

在系统分析评价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筹资效益和社会贡献水平后,还需要综合分析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综合评分法、综合指数法和综合评价系数法等。这些也都应当成为财务分析学研究的内容。

标签:;  ;  ;  ;  

建立财务分析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财务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