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和比较不同穿刺间隙腰硬联合麻醉(CSEA)的剖宫产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10例行剖宫产孕妇,应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甲组(n=55)和乙组(n=55),两组产妇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甲组产妇麻醉穿刺点为L2~3间隙,乙组产妇将L3~4作为穿刺间隙,对两组产妇手术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结果 甲组产妇麻醉有效率为96.36%,高于乙组81.82%;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36%,显著高于乙组29.09%;甲组15min脊麻平面较乙组高,硬膜外给药剂量较乙组更少(P<0.05).结论 在行剖宫产手术时,腰硬联合麻醉是不错的麻醉手段,L2~3间隙穿刺组麻醉效果显著,但L3~4间隙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L2~3穿刺,安全可靠性较高,临床应结合产妇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间隙,以此实现最佳的麻醉效果. 【关键词】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穿刺间隙; 麻醉效果【中图分类号】R719.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81-01
剖宫产是产科临床常见术式,随着麻醉学、水电平衡、手术缝合材料、手术方式等进步,剖宫产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呈下降趋势,成功率较高.剖宫产有很多麻醉方法,如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麻醉等,以往多采用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麻醉方式,作用时间短,术后疼痛明显,导致其麻醉效果不理想[1].麻醉质量与剖宫产术成功与否密切相关,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腰硬联合麻醉(CSEA)是临床常用的椎管麻醉方法[2],具有起效快、药量小、阻滞完善、效果显著等优势,弥补了以往麻醉手段的不足,可确保剖宫产手术顺利进行.但腰硬联合麻醉易导致产妇出现低血压、呼吸困难、胃肠道反应等并发症,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由于不同穿刺间隙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麻醉效果存在差异,我院针对110例剖宫产产妇,探讨不同穿刺间隙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0例产妇均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均符合纳入标准[3]:单胎妊娠,初次妊娠,孕周37~42周,不存在严重产科并发症,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症,美国麻醉师协会ASA 分级Ⅰ~Ⅱ级.排除脊柱畸形或椎管内麻醉禁忌症者,心、肺、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妊娠高血症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110例产妇分为甲组(n=55)和乙组(n=55),甲组产妇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9.08±2.74)岁;孕周38~42 周,平均孕(40.12±0.27)周.乙组产妇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9.34±3.70)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40.09±0.30)周.对2组患者基线资料作比较和分析(P>0.05),存在较高的临床可比价值.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甲组患者采用L2~3间隙进行穿刺,常规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给予0.5mg阿托品肌注,并给予500ml平衡液.麻醉时,协助产妇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于L2~3间隙进行硬膜外腔穿刺,穿刺成功后,将腰麻穿刺针置入蛛网膜下腔,待脑脊液流出,将1.6ml、0.75%罗哌卡因注入,向头侧方面置入4~5cm 硬膜外导管[4-5].麻醉完成后,产妇改平卧位,向左侧倾斜15~30cm,调整麻醉平面调节在T6以下并保持.如果麻醉平面欠佳,可给予0.75%罗哌卡因3~5ml每次注射液于硬膜外注射,至麻醉平面满意为止.另外快速进行扩容处理,确保收缩压维持在90mmHg左右.乙组患者行L3~4间隙穿刺麻醉,方法与甲组一致.1.3 评价指标 参考剖宫产术麻醉效果评估标准[6],规定显效:给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肌肉松弛度好,手术顺利完成;有效:给药后轻微不良反应,轻度牵拉反射,在护理人员协助下可配合完成手术;无效:给药后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肌肉松弛度较差,牵拉痛较为明显,需镇静镇痛药物才能完成手术.麻醉总有效率=(本组研究总例数- 无效例数)/研究总例数×100%.在仰卧位后,测定感觉阻滞最高平面,对未达T6患者,或麻醉效果不佳患者,可结合实际情况给予0.75%__________罗哌卡因3~5ml每次注射液于硬膜外注射,至麻醉平面满意为止[7].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统计低血压、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发生率.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收集整理的实验数据录入表格,数据处理所用工具为SPSS18.0统计学软件包,在其中作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处理分析,应用(X±s)描述计量资料,独立样本经t检验;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如果差异在P<0.05处,可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比较 甲组产妇临床麻醉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说明甲组麻醉效果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随着临床剖宫产手术不断增加,麻醉方法、效果等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麻醉效果直接关系到手术成功与否,选择一种理想的麻醉方式,不仅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手术治疗效果.腰硬联合麻醉(CSEA)是临床常见的麻醉方式,结合了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具有起效快、镇痛好、肌松度高、药物用量少等优势,可明显减轻产妇痛苦,逐渐得到了广大医师和产妇的认可与青睐[8].但腰硬联合麻醉术后易出现低血压、呼吸困难、呕吐等不良反应,可能对穿刺部位脊柱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在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基础上,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穿刺点,以此实现最佳的麻醉效果.L2~3和L3~4是腰硬联合麻醉常取穿刺点,于间隙穿刺可避免损伤脊髓.在脊椎4个生理弯曲中,腰曲凸向前,平卧时第3腰椎为最高点,选择L2~3间隙穿刺时,一旦患者取仰卧位,麻醉药物将随着脊柱坡度向胸段移动,麻醉平面相对较高,起效时间缩短,进而增大了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风险[9].在选择L3~4间隙穿刺时,患者仰卧位,麻醉药物向骶段移动,麻醉平面较低,起效相对较慢.行剖宫产术,产妇取平卧位时,因下腔静脉受压迫引起低血压,加上产妇紧张、恐惧等情绪,进一步降低血压,对产妇、胎儿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本组研究中,甲组产妇麻醉效果96.36%明显优于乙组81.82%,说明L2~3间隙穿刺麻醉效果显著;虽乙组产妇起效时间、最高平面不如甲组,但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甲组,安全性相对较高.两者各具优缺点,临床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合理选择[10].综上所述,L2~3间隙穿刺腰硬联合麻醉效果优于L3~4,但L3~4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L2~3,安全性较高,在行剖宫产手术时,应结合产妇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以此实现最佳的麻醉效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参考文献[1] 王同春,董永良,关静微等.2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剖腹产术患者体温变化情况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23(20):182-182.[2] 曾和清,易理生.两种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1(12):19-20,21.[3] 袁立新.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应用于剖宫产术中麻醉观察[J]. 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4):291-291.[4] 钟波,朱道彬,钟俊等.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时不同穿刺间隙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学,2014,21(35):65-66.[5] 赵艳平.不同穿刺间隙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麻醉效果[J].当代医学,2011,17(34):18-19.[6] 唐伟.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应用于剖宫产术中麻醉分析[J].医药前沿,2014,14(7):101-102.[7] 叶伟标.不同穿刺间隙在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术中的效果对比[J]. 中国卫生产业,2011,22(20):12-12,14.[8] 孙立忠.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中的麻醉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3,09(17):88-88,90.[9] 黄敏晏.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应用于剖宫产术中麻醉分析[J]. 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07(1):248-248,249.[10] 郭欣欣,张君婷.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23(13):92-93.
论文作者:孙亚玲 刘祥 钱斌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
标签:间隙论文; 产妇论文; 效果论文; 手术论文; 甲组论文; 乙组论文; 患者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