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慢性病_创业论文

中关村慢性病_创业论文

中关村的痼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关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权问题

我国高技术产业目前很难做大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一个产权分配问题。柳传志每言到此深有感触:我们自称是民营企业,有“四自”原则,但是否是主人却是一个大问题。所有世界上的大企业,都是在流动中做大的,创始人、骨干一定是主人,不是主人受不了这个艰难和挫折。所以,当利益和结果与你无关的时候还行,风险越来越大时就不行了。这个问题非解决不可,不解决高技术产业化就过不去。对此,北京华讯集团总裁戴焕忠还用“忧心忡忡”四个字来形容。他作为政府官员在中关村第一个“下海”者,干了十几年的民营科技企业,现在一点儿也轻松不起来。他直言不讳地说,中关村的优势被人们谈得太多、太烂,而它的劣势却没有引起应有的注意。

资金问题

尽管中关村地区已经基本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但落实产业发展方向的具体措施和配套政策还很不完善,也缺乏具体的产业规划。中关村已经形成了一些大企业,但这些企业普遍没有成为行业龙头,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没有真正建立,没有形成上、中、下游产品配套发展的产业链。实际上有大企业但没有龙头企业,有企业群但没有完整的产业链,在同国外大公司竞争中,行业的整体力量难以发挥,单个企业面对国际竞争,势单力孤,实力悬殊,国内企业明显处于劣势。如此情况的产业主要原因是缺乏资金,资金的严重不足是制约中关村企业上规模形成产业链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调查发现,许多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产品中试和小批量生产阶段资金问题不能解决,无法登上第一个台阶,来不及成长壮大就过早地被淘汰。那些登上企业发展“第一级台阶”的企业往往也长期受资金短缺的困扰,因此,错过了企业快速成长最佳时机,成为长不大的“小老企业”。如何解决大批处在企业发展早期阶段的中小科技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北京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信用不足是融资难的关键。目前,信用不足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瓶颈。有些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前景差、还贷能力低,再加上人员素质不高,恶意逃避银行债务,形成了社会对中小企业资信差、甚至不讲信用的偏见。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唯一的担保机构,承担着对园区及园区外经认定的中小科技企业的贷款担保任务。对于大多数资本实力弱、有形资产少、处于创业亏损期的企业来讲,信用担保是解决资金来源的有效途径。别再笼统地抱怨科技企业融资难,最好的办法是拿着技术来找担保。

配套服务机构不健全

同时,相应的中介服务机构不到位是影响企业利用企业投资的重要方面。有78.6%的企业认为,中介机构的不发达对风险投资影响较大。

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太少,而且大部分资本市场的中介机构将注意力放在证券市场上,没有进入创业投资领域,使得一些本应由中介机构承担的事务转移到创新企业或投资企业身上。而且,我国创业投资中介服务质量远远不能适应需求,对高新技术企业相关的许多评估指标不够完整,不够科学,评估机构信誉度较差等等。还普遍存在“嫌贫爱富”的倾向,现有的中介机构把注意力基本都放在大企业身上,对最需要关心的中小企业关注很少,大企业是“锦上再添花”,中小企业是“雪中无人送炭”。

标签:;  ;  

中关村慢性病_创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