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本价值,整合文本资源——Project的教学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本论文,教学策略论文,价值论文,资源论文,Project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Project的教学探索 1.Project的教学现状 译林出版社在修订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教科书时,将原来教材中的Review and check(复习单元)变成了Project(综合语言实践项目)。面对新教材、新课型,一线教师是如何探索实践的呢?笔者选取了所在区域内30名不同教龄、不同经验的英语教师,就Project课型的认识和实施提出四个访谈问题,访谈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觉得讲授Project有困难,不同教师对课型目标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新课型的教学实施仍处于艰辛的探索阶段。目前,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包括: ●Project课型的目标定位是什么? ●它与原来的Review and check有何异同? ●如何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构成Project的四五个活动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如何把这些活动串联起来? ●如何开放活动和思维的空间,让学生成为项目学习和实施的主体? 2.Project部分编写特点 《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以话题为单元,每四个单元结束时安排一个Project。笔者认为,安排Project的目的是通过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综合运用前几个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引导学生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展现学习成果。概括地说,Project课型体现了两个特点: 第一,Project与前面四个单元的话题内容相关,或者说,前面单元既有各自的教学目标,也是完成Project的语言准备。例如,《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三年级上册的编排设计如下页表2所示。


第二,Project的文本更能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价值。《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将英语定义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与故事、对话、词句、复习等其他课型相比,Project的文本更能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价值。 所谓“工具性价值”,是指学生通过复习前面单元的语言知识和完成新的语言实践活动,更有可能开展比较综合的听、说、读、写活动,形成知识体系,发展基本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交流做事的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所谓“人文性价值”,是指学生通过完成Project,能够模拟体验采访(四年级上册Project 1:A Profile)、销售(四年级上册Project 2:My Snack Bar)、表演(三年级上册Project 2:My Puppet Show和三年级下册Project 1:My Puppy)、魔术(三年级下册Project 2:A Magic Clock)等一些生活场景和特别经历,了解英语文化,培养创新能力。 二、Project的教学策略 如果英语教师不能全面地审视Project,就很难准确把握Project的意图。只有对Project的多元价值有了全面的了解,英语教师才能对Project进行整体建构,适当取舍,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1.整体建构,搭建项目框架 思路一:基于单元复习,整体建构 Project的教学回避不了复习环节,但复习与Project存在什么关联?时间如何分配?活动如何整合?笔者在执教三年级下册Project 1:My Puppy时,利用项目主题进行串联,尝试基于单元复习整体构建的做法。具体过程如下: [案例1]三年级下册Project 1:My Puppy (1)围绕三个问题,介绍并讨论项目主题:What is a puppy?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his puppy? Can you give this puppy a name and tell us why? (2)围绕Puppy,串联复习前面四个单元。 ①基于Unit3的复习。 T:Is this your puppy?(学生回答,教师板书“It this your...?”)Whose puppy is that? It's Anna's.If you were Anna,can you introduce your puppy? ②基于Unit 1&2的复习。 T:Anna's puppy has 2 friends.Look! One is here.Where's the puppy? Ss:In the library.(教师板书Unit2的课题) T:The puppy is running,shouting woof.What does Yang Ling say to her?(教师板书学生生成话语) T:And where's the other puppy? S:In class.(教师板书Unit 1的课题) T:This puppy is very clever.What can she do? What does Mr.Green say to her?(教师板书学生生成话语) ③基于Unit4的复习。 T:Look! Chocolate and her friends are running away.Where are they?(教师板书“Where?”) S:In Anna's room. T:Yes,but can you see the puppy? No.OK,let's read and find the clue. S:It's behind the door.(学生阅读字谜,寻找小狗藏身地点) T:We know the puppy is behind the door.Can you sing the puppy song? Can you sing the book? Now try to sing people and things in this room.(根据Project情景图,替换歌词,复习演唱Unit 4的歌曲“Where’s the bird?”) 复习完4个单元后,板书如下页图1所示。 [简析]案例1通过Anna的小狗这一项目话题,统整了“谁的小狗”、“小狗在哪里”、“在班级”和“在图书馆”和四个情景,即前面四个单元话题的复习,开展了扮演介绍、情景说话、读字谜、创编歌曲等活动。这些复习活动不是孤立、零散、拼盘式的,而是直接服务于后面的项目任务的。所以,Project的复习活动应有“三忌”:一忌零散拼凑,二忌与项目任务无关,三忌耗时过长。有效的复习活动应围绕项目主题,整体建构,综合开展。

思路二:基于活动任务,整体建构 [案例2]三年级下册Project 2:A Magic Clock (1)介绍任务主题:Today,we'll have a magic lesson.You are going to have magic ears,magic eyes and magic mirrors. (2)任务一:Magic ears。 ①听力活动,复习动物名词单复数:Listen and say:What animals are they? ②口语活动,关注单复数问句:Talk about the farm:What sentences can we use? (3)任务二:Magic eyes。 ①认读活动,复习数字时间:Flash and say the numbers and time. ②造句活动,开放语言运用空间:Choose one number from1-12,make up a dialogue with it. (4)任务三:Magic mirror。 ①猜人活动复习人物词汇:Who’s the girl/man/woman/boy in the mirror? ②口语活动推进对话运用:Say something about the picture in the mirror. [简析]在案例2中,教师设计了三个活动任务,任务由易到难,每个任务中又包含两个活动,形式由单词游戏过渡到句式运用。从案例2中,我们可以获得Project教学的另一思路,即基于活动任务进行的整体建构。在教学设计时,教师仍然围绕项目主题开展活动,由简单任务到复杂任务,搭建好任务间的语言支架,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直到最后拆除“支架”(孟臻,2006)。 2.有效取舍,精选教学资源 由于Project的文本价值丰富,教师必须精心选择教学资源。这种选择既与教师对文本价值的理解和取向有关,也与项目框架的搭建理念和体系有关。哪种教学资源最有效?教师必须通盘考虑,认真取舍,删繁就简,选择学生理解、喜欢且能将语言运用最大化的资源。 思路一:再现文本人物资源 [案例3]三年级上册Project 1:My Family and Friends ①看图回忆:Whose family? ②扮演介绍:请你扮演Mike,Bobby,Sam,Coco,在小组内介绍家人。 ③合作介绍:还记得这些朋友吗?在小组内采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介绍。 [简析]英语教学离不开情景,情景离不开人物。选择什么情景人物开展语言活动?这是英语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大部分教师在教学Project时,都会采用自我介绍或通过卡通人物创设家人和朋友的主题。在案例3中,教师选择了教材中的人物资源,把他们融入到Family和Friends的主题之中。这种重组和再生教材人物资源的做法,激活了项目主题,避免了重复教学,让学生对原本熟悉的教材人物产生新的好奇和兴趣,调动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 思路二:整合趣味情景资源 [案例4]三年级上册Project 1:My Family and Friends 学生阅读三个趣味情景后,扮演人物表演,三个情景分别如下页图2所示。 情景1:上午9点,我们在公园遇到Bobby,表演Bobby一家人。 情景2:晚上7点,我们在超市遇到Sam一家人,Sam如何介绍他的家人呢?请四位学生进行小组表演。 情景3:下午2点,我们在沙滩上遇见刘涛和迈克。刘涛和迈克是如何介绍他们的朋友和家人的呢?请四位学生进行小组表演。 [简析]在案例4中,教师同样组合了教材人物,但增添了时间和地点,创设出新的趣味情景,使学生的表达更具真实性和丰富性。整合情景资源的做法同样适用于其他Project的教学。比如,在四年级下册Project 2:My Snack Bar的教学时,可以创设出“布置义卖场地,义卖食品,讨价还价”三个趣味场景,引导学生小组表演并运用“Where…?/I'd like./How much…?”三组目标语。 思路三:重组板块功能资源 [案例5]三年级下册Project:My Puppy 板块A:看图找小狗 阅读功能:通过读字谜,寻找小狗的藏身线索 复习功能:替换歌词,唱出小狗情景图中的物品位置 板块B:涂色并制作小狗 认读理解功能:朗读制作步骤并排序 板块C:利用小狗表演 语言总结功能:讨论如何介绍小狗,可以用到哪些句式 情景表演功能:将小狗放入不同地点,编故事,利用小狗表演 [简析]在案例5中,A板块仅要求看图选择小狗藏身地点,大部分学生经过前面单元的学习后,会感觉这个要求较低或不够有趣。有鉴于此,教师在自己建构的活动任务链里,添加了读字谜、改歌词和唱歌的任务,赋予这个板块阅读和复习的功能。可见,在Project教学时,我们不能将每个活动板块的功能窄化为文本的表面意思,而应根据学情和项目框架,挖掘重组板块功能,让文本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3.开放生成,呈现多样精彩 搭建项目框架和精选教学资源有助于Project的顺利实施,但是如何在已有的框架内促进资源的生成,需要注意开放情景空间和开放思维空间。 思路一:开放情景空间 [案例6]三年级上册Project 1:My Family and Friends [简析]教师依次呈现前面单元出现过的人物,从没有任何背景到逐步添加时间、人物和场景。情景束缚越少,学生的话语越丰富、越发散,反之越单调、越雷同。要想达到“无画之处皆有妙境”的境界,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开放更多的情景空间,留出更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成就课堂的精彩。 思路二:开放思维空间 [案例7]三年级上册Project 1:My Family and Friends;三年级下册Project 1:My Puppy


[简析]在案例7中,两位教师都要求学生讨论“How to do this Project?”。前一个Project侧重活动材料和书写细节的讨论,后一个Project侧重项目程序和语言素材的讨论。这都是教会学生思考的过程,符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关学习语言能促进思维和心智发展的要求。 三、Project的教学建议 基于“挖掘文本价值,整合文本资源”的思路,在Project教学过程中实现文本的双重价值,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等等。但是,面对不同的文本和不同能力的学生,教师在教学时还应注意: 1.明确本文主题,让学生学得明白 在近几年的听课中,笔者经常看到教师会在课前出示教学目标。那么,出示教学目标就能让学生学得明白吗?笔者认为,课前出示教学目标并不是一个必要环节,是否需要出示教学目标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定。如果用英语出示教学目标,教师必须采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充分考虑语言的可理解性。就Project教学而言,明确项目主题也许比出示教学目标更加重要,因为是否有项目主题是Project与Review and check的一个显著区别,也是一种明显的进步。教材编写者用项目主题引领语言运用,旨在帮助教师概括复习和任务的主线,体现语言项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新教材的每个Project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要想让学生真正读懂文本和完成项目,首先应当帮助学生理解项目主题是什么,再介绍项目的步骤和方法。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明白做什么项目、怎么做这个项目、如何将这个项目做好。 2.考虑项目细节,让学生学得有效 学生在完成Project时,通常会遇到很多细节性问题,如活动准备、合作方式、时间分配、知识储备、学情差异等。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具体的项目细节,才能保证项目实施的有效性。教师可以思考的项目细节包括: ●列出项目所需的材料,考虑材料的英文名称是否作为学习的内容。 ●减少因活动材料繁多对教学秩序的干扰。 ●明确课前和课中复习的具体要求和内容。 ●根据项目特点明确合作小组人数和成员分工。 ●在学生书写人名、单词和句子遇到困难时应该提供的有效指导和帮助。 ●根据项目内容和学生情况,决定在课前还是课中完成手工活动。 ●在课堂上尽量减少手工制作的时间。 ●帮助学生清晰地展示项目成果。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突出倾听串联,让学生学得自主 教师在设计Project教学方案时,如何让学生学得更自主呢?首先,调研学生的知识储备,将重心放在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学会和能够完成的事情方面,而不是展示学生已经学会和已经会做的事情方面。其次,让学生自主讨论完成项目的方法、步骤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最后,以项目主题为中心,让学生综合运用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标签:英语论文; 教学策略论文;
挖掘文本价值整合文本资源--项目教学策略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