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对提高骨折患者术后自理能力的影响论文_赵剑锋

舒适护理对提高骨折患者术后自理能力的影响论文_赵剑锋

赵剑锋

(山西省介休市汾西矿业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骨科 032000)

【摘要】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提高骨折患者术后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12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为60例,对照组:对该组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对于观察组的病患者,除了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还对其采用了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与对照组病患者相对比,观察组病患者经过舒适护理干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功能评分值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值更加高。(P<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骨折患者自理能力,促进患者预后良好。

【关键词】舒适护理;骨折患者;术后自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8-0216-02

骨折,指的是骨质受到病理或者外伤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完全或者部分断裂,属于一种产检的骨科疾病,主要症状表现骨折部位出现压痛、淤斑,并且骨折患者失去肢体功能,完全性骨折患者甚至于出现肢体畸形的情况,影响了患者的正常活动,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骨折患者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在本文中主要探讨了舒适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自理能力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120例,所有患者都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男患者有68例,女患者共有52例,年龄范围在21~66岁,平均年龄为38±6岁。骨折具体情况如下:上肢骨折患者有38例,下肢骨折患者有45例,骨盆骨折患者有27例,其他部位骨折患者有1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为60例,两组病患者在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上不存在统计学的意义,具有可比性。(P<5%)

1.2 研究方法

1.2.1护理的方法

对照组:对该组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这些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常规的血压检查,同时指导病患者适当的使用药物。

观察组:对于观察组的病患者,除了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还对其采用了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具体的措施包括:

(1)医护人员对骨折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与指导,主要包括了:医院可以开展各种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例如宣传单、宣传栏、家访等等,正确指导病患者关于骨折的相关知识、危害性以及正确的防治措施和急救措施等。

(2)医护人员对骨折病患者进行科学的与健康的生活饮食护理与指导。督促病患者饮食以清淡为主,坚持三低原则:低盐分、低糖分、低脂肪,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豆制品,保证身体为各类元素的需求。戒烟酒,嘱咐其家属加强监督帮助病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医护人员对骨折病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措施。由于病患者在疾病的折磨下,其极其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或者心理,对顺利治疗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及时了解病患者的心理需要,一旦发现病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应当马上给予心理疏导,缓解其心理负担,根据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具体的方案,同时对方案进行讲解,促进病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增加治疗疾病的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医护人员对骨折病患者进行正确的牵引护理措施。在帮助病患者进行牵引的过程中,应当指导病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通过太高床尾来让病患者保持肢体外展中立位,同时在牵引的时候要注意牵引的力度不要过重,根据病患者自身的身体承受能力来调整。进行皮牵引的时候可以使用毛巾来包扎肢体进行牵引,在进行骨牵引的时候可以先用酒精冲洗消毒针孔。

(5)医护人员对骨折病患者进行疼痛护理以及睡眠护理。通过对病患者实施疼痛护理与睡眠护理来帮助病患者改善睡眠以及减低疼痛感。通过与病患者贴心的交流,对病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了解与评估,如果有必要可以按照医生安排使用镇痛药。在病患者休息的时候,对其体位进行指导,帮助其放松,转移其注意力,同时还要保持休息环境的舒适干净安静,避免影响病患者的休息。

1.2.2疗效判断标准

(1)骨折愈合情况

痊愈:骨折症状完全消失,骨折愈合情况良好,关节肢体功能得到完全的恢复;

有效:骨折症状明显得到的好转,骨折愈合效果一般,关节肢体功能局部有所恢复;

无效:骨折症状没有任何改善,甚至于加重,关节肢体功能完全没有恢复。

(2)生活自理能力评定的标准

采用Fugl-Meyer评分,总分为100分,评分值越高,运动功能越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生活自理能力,总分为100分,评分值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了SPSS18.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采用了n值和百分比(%)作为表示,采用了t值检验,当P<5%时,表示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2.1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效果:

组别 n 痊愈 有效无效总的有效率

观察组6088% 9% 3% 97%

对照组6066%16%18%82%

(P<5%)

2.2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自理能力:

组别 n 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

观察组6088+-19 82+-18

对照组6076+-15 72+-15

(P<5%)

3.结论

通过上述研究结果,可见与对照组病患者相对比,观察组病患者经过舒适护理干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功能评分值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值更加高。(P<5%)舒适护理遵循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帮助医院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提高病患者的满意程度,促进病患者在术后的身体健康恢复。该种优质的护理措施应当得到医疗机构的重视,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护理工作上的科学指导,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对提高骨折患者术后自理能力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曾秋霞.不同护理模式对骨折术后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01).

[2] 赵丽清.不同护理模式对骨科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对比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26).

[3] 高天虹,张磊,薛有平.早期康复护理对髋部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 2009(06).

[4] 曾秋霞.不同护理模式对骨折术后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01).

[5] 张海燕,安立红,刘丽娟.不同护理模式对骨折术后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01).

论文作者:赵剑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0

标签:;  ;  ;  ;  ;  ;  ;  ;  

舒适护理对提高骨折患者术后自理能力的影响论文_赵剑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