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新指标_城市经济论文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新指标_城市经济论文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新指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社会发展论文,指标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广州召开的“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研讨会”上,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和中国社科院环境与发展中心的专家组成的城市指标体系课题组向与会者公布了他们衡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套新的指标体系。这三套城市指标体系如下。

第一套指标体系是城市经济社会主要指标体系。它反映各市当年已达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由五个子系统、32个指标组成。

第一个子系统是经济发展和效益。它由GDP增长率、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工业企业资金利税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实际失业率、进出口总额占GDP比例7个指标组成。这些指标反映了经济效益、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化程度、外向型依存度等。

第二个子系统是社会发展。它由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预期寿命、非农业人口比例、科教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总人口比例、每万人口医生数等7个指标组成。它反映了人口控制、人口质量、城市化水平、政府对科教科的重视程度、高素质人口比例及医疗资源占有情况。这些指标反映了城市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

第三个子系统是生活质量。它是由城镇人均收入、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人均生活用电量、电话普及率、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比例、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人口比例、人均储蓄余额七个指标组成。它反映了居民生活现代化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四个子系统是基础设施及环保。它是由人均道路面积、每万人拥有公共车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燃气普及率、大气质量等级、生活污水处理率、城市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等七个指标组成。它反映了城市的交通状况和环保,它也是反映生活质的重要指标。

第五个子系统是社会秩序。它由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立案率、交通事故死亡率、火灾事故发生率等四个指标组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以上五个子系统32个指标基本反映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由于赋予每个指标的权重不同,综合计算出来的综合指数,能较客观地反映一个城市的总水平和经济实力。

第二套指标是现代化指标体系。为了反映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促进各市现代化的早日实现,课题组设计了一套现代化指标体系,并根据城市的现状定出了2010年的目标,以此来衡量和检查各市的现代化实现程度。它是由四个子系统24个指标组成。

第一个子系统是经济发展,由6个指标组成:(1)人均GDP要求达到5000美元,折合人民币4.14万元(目前城市平均为2万元左右)。(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60%以上(目前城市平均为45~50%)。(3)高技术产业占GDP要求达到8%以上(目前全国平均只占2%左右,城市略高些)。(4)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要求达到3%以上(目前全国平均只占0.7%,城市约在1%以上)(5)进出口额占GDP要求达到50%以上(目前已达44%)(6)实际失业率要求降至4%以下(目前登记失业率加上国企下岗职工,实际失业率平均达7%以上)。

第二个子系统是社会发展,也由6个指标组成:(1)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要达到85%以上(这是反映城市化的重要指标,目前城市市区已达60~70%)。(2)二、三产业人口比重要求达到95%以上(目前城市市区已达90%左右)。(3)人口自然增长率要求降至2‰以下。(4)每万人口医生数要求达到50人以上(目前城市平均为30多人)。(5)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求达到5%以上(目前全国平均只有2.2%,城市略高些)。(6)大专以上学历者占总人口的比例要求达到15%以上(目前全国平均只占3.6%,城市已达10%以上)。

第三个子系统是生活质量,有6个指标:(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求达到1.5万元以上(目前已达6280元,大城市已达万元以上)。(2)人均生活用电量要求达到400千瓦小时以上(目前城市平均只有200千瓦小时,已进入生活现代化的深圳已达800千瓦小时)。(3)每百人拥有电话机80台以上(不包括移动电话)(目前城市平均已达40台)。(4)电脑普及率要求达到50%以上(目前普及率虽只有6%,但需求量很大)。(5)平均预期寿命要求达到75岁以上(目前城市平均已达73~74岁)。(6)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要求达到30平米以上(目前城镇已接近20平米)。

第四个子系统是基础设施及环境,有6个指标:(1)人均道路面积要求达到12平米以上(目前为9平米左右)。(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要求达到10平米以上(目前为7平米左右)。(3)燃气普及率要求达到98%以上(目前已达82%,大城市已达95%)。(4)第4~6项均为环保指标,大气质量等级要求优于2级,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这三项指标距目前水平有较大差距,但环保是今后治理的重点。

关于实现现代化程度的计算方法,是以2000年实际值除以目标值乘权重得每个指标的指数,每个指标的指数相加,除以各子系统的小计便得子系统指数,各子系统指数相加,便得综合指数,失业率和人口增长率为逆指标,用分子分母倒算而得。

第三套指标是各市的五年、十年长期规划发展目标。在这套指标中要求列十项主要指标:(1)GDP;(2)人口数及暂住人口;(3)从业人员数;(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5)人口自然增长率;(6)固定资产投资额;(7)地方财政收入;(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进出口总额;(1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据此可计算出各项人均指标和五年、十年的平均增长速度。

以上三套指标的作用和包括范围有很大区别,第一、第二套指标是市区口径(即不包括市辖县),优点是市与市之间具有可比性,但不便于掌握市的全面情况,而第三套指标是包括市辖县在内的全市情况,便于决策部门掌握全面情况;第一、第二套指标是反映当年已达到的完成情况,而第三套是反映今后未来五年、十年的长期发展规划的;三套指标各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今后将根据需要和可能,对指标作适当调,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标签:;  ;  ;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新指标_城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