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制导式技术转移模式及其作用机理——AB集团内衣抗菌技术发展历程的个案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论文,机理论文,个案论文,发展历程论文,内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技术资产的质量及其数量对企业未来的收益水平以及发展潜力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且直接影响高科技企业的生存与竞争能力[1-2]。但是,来自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的实验技术,如何有效地转化为企业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是创新活动始终关注的问题。实验室阶段技术到大规模生产技术的转移中,有很多实验室技术被埋葬,被研究者称为死亡之谷[3],这意味着实验室技术到大规模生产技术应用中会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在技术发展过程中,技术本身不确定性和市场不确定性是组织在技术发展和管理中面临的双重挑战[4]。一方面,研究基础上所形成的新技术范式,需要在实际运用中不断结合市场知识和制造领域的过程性知识加以完善;另一方面,这些新技术范式的实现也需要找到有效的技术管理模式和组织模式。根据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的相关观点(Knowledge-based firm theory)[5],企业是知识整合的机制,企业的知识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整合自身知识资源和外部知识资源,并将其不断累积、扩散、转移和运用的过程。如何在一个相对较为落后的知识基础上,为了适应环境,实现技术升级,搜索和整合系统外的先进知识,来构建企业自身能够持续发展的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能力,是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学习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也是中国技术转移模式不同于各发达国家主流模式的影响因素之一[6]。
其中,三个困扰中国科技创新系统决策者的问题如下:科研成果如何转化为生产力?如何提高中国大学和科研院所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率[7]?①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国企业如何提高其自身技术创新能力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主体[8]?这三个问题的交集之一就是:基础薄弱的中国企业是否能够作为主体来有效整合、利用来自科研院所的知识资源,并在此过程中,持续获得内生创新能力?而交集之二就是:是否能够使得具有科研成果的科研院所和大学等机构成为自主创新的企业?现实中的工程技术中心模式、衍生企业模式以及科研院所改制模式在一定意义上属于交集二领域的实践探索[9-10]。本文试图通过过程性的个案分析来揭示企业——AB集团如何运用有效的技术转移模式促进实验室技术向规模生产技术转移的具体过程,以总结本土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经验,并回应交集一的问题②。
1 技术转移模式的分类框架
技术转移是在利益驱动下并伴随着高度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的科技与经济行为,其功能在于促进研究开发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有机结合[11]。傅家骥认为:“技术创新扩散是技术创新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潜在使用者之间传播采用的过程”[12],舒尔茨则将创新扩散定义为“通过市场和非市场渠道的传播”,并指出“没有扩散,创新便不可能发生经济影响”[13]。而斯通曼则强调技术转移是一种学习活动,伴随着持续的自主创新[14]。技术转移可以划分为横向技术转移(不同主体之间的技术交流)和纵向技术转移(从研发到产业化的技术挖掘过程)。综合考虑到技术转移主体因素,技术转移可以定义为:各种形态的技术从掌握该技术者向拟采用者的转移。根据相关主体在技术转移所发生的知识整合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并结合技术开发与转移活动相对于接收方的内部化程度的差异[15],参照方新教授提出的技术转移的测度指标[16],作者在此构建了一个两维分类框架。
本文要讨论的技术转移模式属于企业制导型的,是一种需方主导的,供需方合作且相对于接收方而言较为内部化的技术转移模式(后文简称企业制导式技术转移模式)。其中,企业作为主体掌握技术转移中知识整合的主动权,包括其中的产品定义、设备定义和工艺定义。1987年前,曾是严重亏损的燃气灶具生产企业——AB集团,被迫跟风进入面料行业,因没有自有产品和自有技术而陷于困境。但基于正确的技术转移模式,AB集团自主开发产品和设备,并形成了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到2002年,AB集团在国内抗菌保健领域居领先地位。从技术来源上看,中国纺织大学陈美华教授的抗菌卫生整理技术是其抗菌技术系统的基础,但作者认为,这并不是充分条件③。相反,AB集团在有效的技术转移模式下发展出来的核心能力是其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这种技术转移模式也成功促进了实验室技术渡过死亡之谷转化为规模生产技术。论文采用过程性案例方法,运用现场走访、深度调研和内部文献研究等方法收集数据,来研究这一模式的作用机理与条件。
2 技术转移中的三次知识整合
技术转移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接收方是否能够有效整合外来技术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有价值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更大范围内技术整合的内核。AB集团在技术转移中,在从实验室技术到规模生产技术的转移中,经历了三次知识整合过程,其中,企业制导式的技术转移模式始终促进知识的整合指向企业规模生产所需要的适宜技术,并以企业知识基础为核心形成了技术转移中所需的知识整合内核。
(1)第一次整合:从实验室技术到小规模手工生产阶段所实现的企业对实验室技术的选择和整合。根据规模生产所需来选择实验室技术,并奠定规模生产技术的基础。在该阶段,企业派出核心学习团队赴转移方实验室现场学习,并与发明人共同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中试和放大。通过放样试验,发现了规模生产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搪瓷桶内层陶瓷易脱落;桶体积小,处理的坯布小,不利于后道成品生产;电炉加热温度难控制影响坯布颜色均匀度以及如何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使用低浓度的化学纯等。在这个阶段,以规模生产的需要来评价和选择技术,并发现相关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初步解决奠定了未来技术转移的方向。
(2)第二次整合:从小规模手工生产到机械化规模生产阶段所发生的知识整合和技术集成。这是实验室技术向企业规模生产技术转化的关键环节,也集中体现了企业制导式技术转移模式的特征。该阶段以“抗菌处理的机械化”为发展思路,完成了关键设备的自主开发。在组建设备开发小组时,早期实验室技术转移阶段的4人核心小组成员,也参与到调研活动中。通过多次工艺领域与设备领域的互动,各方的未编码知识逐渐外化为明晰的设备要求:①确保达到30Kg以上产能;②温控装置应达到+1℃的精度,且进口出口装置处温差不宜过大;③机械转动部分能使水循环流动,以保证色泽一致;④设备内体与液体接触处不应有Fe[3+]存在;⑤不损伤织物;⑥应配有溶药系统,以保证抗菌剂充分吸收。这一设备要求明晰的过程,实际上是企业规模化的生产需要在驱动着实验技术的工艺改进。此后,设备调研(开发)小组借鉴了国内染整设备的工艺参数,并结相关材料领域的知识,最终于1989年自行设计并委托加工了(类似)卷染机的涂瓷内胆设备④,已初步实现机械化规模生产。到1992年初,为进入城市高端市场,企业必须解决设备脱瓷问题。为此,企业选择使用价格昂贵的钛合金材料做内胆,并改进机械装置。在抗菌处理机械化阶段中,该模式始终以企业规模生产的需要确定设备标准,从早期涂瓷设备的开发强调快速机械化来实现规模生产,抢占先机,到后来的以质量为先,进入高端市场为导向,选择钛合金内胆设备。其中,技术选择与整合的方向始终都是基于企业的战略需要,结合企业实际能力与资源,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在第二次整合中,一方面初步实现了生产工艺知识与设备知识的整合;另一方面又进一步实现了以AB集团的知识内核为基础的行业设备知识的整合。其中,始终以AB集团的设备开发标准为基础来识别、选择和发展这些设备供应知识,并在设备开发小组这一载体上实现了工艺知识与设备知识的集成、市场需要与技术供应之间的集成,同时,也实现了以AB集团的知识为主体对其他各种知识的有效整合。其中,企业扮演了设备定义的角色,起到了主动而积极的知识整合者的作用,并最终掌握了设备持续改进和升级的核心知识⑤。相对而言,第二次整合是实验室技术向企业规模生产技术转移的关键所在。只有经过这一阶段的知识整合和转移,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规模报酬递增收益,也才能走向以标准化大规模生产为基础的大市场。
(3)第三次整合,围绕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所开展的更大范围的知识整合。在这一阶段,关键是如何降低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并持续提高产品质量。随着市场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钛合金设备的产能无法满足市场需要,而增加钛合金内胆的设备又过于昂贵。如何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增加抗菌织物产能?此时,原工艺开发人员和设备研制人员结合起来,通过讨论形成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第一,增加设备容量,提高单机产量;第二,采用新的材料替代钛合金。于是,工艺开发小组和设备研制小组成员为寻找钛合金替代产品,相继走访了上海冶金研究所等多家单位,经过反复分析,于1994年初终于筛选到了替代钛合金的新型涂层。此后,在上海纺织大学的技术支持下,又研制出了新一代设备,单机产能达到200Kg以上、抗菌剂用量减少了4%且采用柔软水流动循环技术,彻底消除布面不均匀现象。此后,随着企业对质量的追求,工艺改进成为技术转移的主要关注点。受临近漂染厂工艺流程的启发,采用了二浴法以降低用量。同时,在上海纺织大学的协调下,小组成员先后分析了国内外原料分子结构的差异,发现了各种原料接基团能力的大小以及上色能力的强弱。通过研究,发现其分子结构中第一单体和第三单体分子健较长的分子,其接枝能力较强,并发现意大利面料的上色能力较韩国强,最终筛选出理想面料。而在这次整合中,设备知识、工艺知识和原料知识的大规模系统发展,进一步稳固了企业的领先者优势地位。
第三次整合的成功,实际上是在充分借鉴前面所有环节上相关知识创造和知识互动的经验与知识,整合范围扩展,整合的知识领域也更加精深。从原有的工艺操作,到第三次的工艺流程,从原有的加工设备,到新型替代设备材料的发现及对关键面料的筛选,这些都意味着组织在更大的范围内有效地实现了知识的整合。
3 案例总结
在AB集团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发现:企业制导式的技术转移体现为以形成竞争力的产品为战略导向,以满足企业的规模生产为目的,基于企业自身条件和市场环境,在一个开放的技术系统中,合理有效地选择与整合技术知识。企业制导式的技术转移模式保证了转移的正确导向,促进了知识互动平台的构建,支持了实验室技术向规模化生产技术转移的这一复杂动态过程。而通过技术转移获得基于自主核心技术的规模报酬递增收益是其内在动力。
3.1 提供了技术转移的战略导向
在本案例中,AB集团始终坚持以自主拥有抗菌卫生整理技术为技术转移的战略导向。1987年,AB集团前身正仪针织内衣厂根本没有自有产品。企业强烈渴望能够掌握行业发展先机从而摆脱落后的自有技术。经过多次“走出去和请进来”,最终确定研制和生产抗菌保健产品这一战略方向。通过对消费者保健概念的市场调研,企业决定开发面向城镇女性这一群体的抗菌产品。至此,以AB集团为主体,形成了清晰的基于市场分析和技术分析基础上的产品定义[17]:用抗菌整理技术生产抗菌内衣。在技术发展中,清晰的战略定位是技术选择的方向标。在中国本土企业层面,这种转移方知识与接收方需要的有效结合,需要依赖整个企业平台上的整合能力,需要企业上下长期投入的决心,因此,这一事关全局和维系将来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企业高层对企业战略以及与战略相随的技术发展的持续投入。而这有赖于高层管理者高度忠诚于企业长远利益。企业制导式的技术转移模式则有利于保证企业对技术转移活动的长期投入,同时,也保证了企业动员其内部一切资源来有效整合外部技术和知识来源相关行为的合法性。
3.2 提供了技术转移的持久动力
从实验室技术到规模生产技术的转移中,规模化生产技术的实现是技术转移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实现投资的规模报酬递增收益的前提。企业制导式的技术转移以企业的规模生产为目标,这样,企业就能够获得持续进行技术转移活动的动力。规模量产、控制成本、提高质量以及工艺的便利性都是此时AB集团真正以抗菌整理技术立足所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紧迫需要构成了持续促进技术转移有效扩展的强大动力,构成了组织内部高度认同并最大限度高效整合各类知识资源这一战略行为的价值基础,也促成了跨部门、跨组织整合所需知识的核心制度、文化基础和高度的合法性。
3.3 构建了知识互动的合作平台
有效的技术转移需要有效的知识互动组织平台的构建。在AB集团的案例中,技术拥有者与技术接受者AB集团之间所形成的互动平台,是保证其中的关键技术和隐含性知识得以转移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制导式技术转移模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知识接收方与知识转移方的共同利益,企业作为实验室技术规模化的重要利益相关者,推动了技术转移,有利于构建基于双赢的利益共享机制,从而大大降低了技术转移中的交易成本。
1987年12月,正仪厂(AB集团的前身)领导派出4人小组去上海纺织大学拜师学习,形成的知识互动平台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学习小组成员根据规模生产需要,筛选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以学习到适用技术。同时,他们对实验室工艺技术的深刻理解,也为规模生产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知识接受的基础[18]。双方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协作共享机制是促进该阶段知识集成与整合活动的条件之一,也是企业制导技术转移模式的组织模式特点。而在后来的设备开发与工艺改进中,AB集团与同行、与设备领域的冶金研究所等新的合作伙伴进行技术合作的同时,继续发展与实验室技术拥有人的合作关系,并将其有效整合到设备开发过程中,这在一定意义上拓展和加强了双方的知识合作平台。这一特征是企业制导的技术转移模式所具有的优势,是单一的供方推动型的技术转移模式所欠缺的。
3.4 培养了企业层面的组织能力
在这一技术转移模式下,随之形成的一系列组织能力,则构成了企业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关键能力。其中,包括非常重要的产品定义能力、设备开发能力。从最初的抗菌内衣的产品定义,到后来中试阶段的面向城镇市场的产品定位、搪瓷内胆的设备标准定义,再到后来抢占市场高地时期的钛合金内胆的设备定义,直至后来大规模生产战略下新的合金内胆的设备定义和相关的工艺标准的确定以及原材料的筛选,每一步都是自身集成创新能力发展和知识整合的过程。正是基于这种组织层面上的能力,企业能够持续不断地发展其核心技术,在复杂的动态环境中得以生存与发展。
4 相关结论和政策涵义
从AB集团所经历的技术转移历程来看,企业成为技术转移的主体,在战略思想导引下,以内部核心团队为主体,选择和整合外部技术来源,并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促成技术转移与企业发展的对接,进而逐渐形成以企业自主核心技术为内核的,以自主设备和工艺开发为基础的,以企业的技术选择能力和整合能力为支撑的技术转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使得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企业通过与外部技术转移方的合作,提高和完善设备与工艺,进行自主产品开发。这种企业制导式技术转移模式,既能够真正基于对本土市场需要满足基础上的产品定义要求,又能够满足企业现有的技术、资金、设备、人员等实际环境,以及相应的外部供应环境,能够实现基于市场不确定和技术不确定条件下有效的集成创新和知识整合,因而相对较为适合技术条件相对薄弱的中国企业。
当然,这种转移模式发挥作用是需要组织层面上的一些基本条件的。从该实验技术转移到AB集团起,就具备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一是高层管理团队强烈渴望拥有企业自身技术、拥有自主品牌;二是高层管理团队直接参与集成创新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能够牢牢掌握技术转移的主动权,对技术转移活动具有高效的管理控制[19]。以企业对创新的长期的积极投入为企业的价值系统,以高层管理者的管理控制为制度保证,奠定了不断有效整合内外技术资源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
从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上,充分强调企业的主体地位,使得企业真正有较为长远的动机去关注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的开发,有利于促成实验室技术向规模生产技术的转化。一定意义上,这种企业制导的技术转移模式,既有利于提高中国的技术薄弱企业的技术开发与管理能力,又能够促进相关技术成果,特别是实验室技术的有效转化。而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的供给,则是如何进一步促进和帮助这类技术转移模式发展的有效支持。其中,如何运用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来引导企业通过掌握核心技术来提高技术投资的规模报酬递增收益,是核心的制度安排,也是从根本上提高中国企业作为一个自主的、独立的创新主体来有效整合外部技术,提高自身技术开发与管理能力的关键所在。
本文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得到了AB集团周慧明先生和江建英女士以及其他一些朋友的无私帮助,尤其是江建英女士为本论文的写作提供了资料翔实仔细、过程完整清晰的整理稿,在此作者要表示诚挚敬意和衷心感谢,过去是他们不断求索创造了这一模式,今天又是他们将实践知识无私奉献出来,以供理论的剖析与解读。
注释:
①中国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不到20%,而在中国大学已转化的科技成果中,真正能够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为30%,而真正能够产业化的不到5%(转引自:王东武,谢文峰,程金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与关键因素探讨.创业经济,2006(8):35-36)。
②在基础薄弱的企业作为主体来主导技术转移过程,并在有效整合外部实验室技术基础上发展自主技术,实际上是A&D的体现,且这种A&D的模式,通过社会资本网络的运用以及实验室技术基于公共财政的投入而产生大大降低了获取技术的直接交易成本。
③在AB集团的技术转移之前,浙江的两家企业先得到了该发明技术的转让权,没有成功,最终将发明技术转化为成熟产业技术的是AB集团。
④在第一次整合中,AB集团就明确了解涂瓷设备的问题,但是,基于企业的融资能力和投资风险的承担能力,选择以涂瓷设备来快速形成生产能力以抢占市场。
⑤这种自主设备开发路径,也是中国一些先进的民营企业的选择,如无锡的一些民营钢铁加工企业,自主定义和整合加工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加工设备,在不影响关键加工功能的情况下,仅仅进口关键设备,其他通用设备部分则尽可能利用国内机械加工能力,籍此做到工期短、造价低,设备的适应性强、易操作和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