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婧
合肥工业学校 安徽省 230001
摘要:近几年来,建筑行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施工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实行全过程成本控制管理,以能够用最少的成本投资和物资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实施全过程成本控制的项目比较多,种类复杂,从一开始的招标到最后的竣工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控制,那么如何才能够进行有效控制呢?下面本文就从施工单位招标开始,到最后竣工结算,来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全过程成本控制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造价;成本控制
随着建筑行业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再加上我国有关建筑行业的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施工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不断地压低招投标价格,这样即使中标其盈利空间也有限,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是在不断的下滑。面对这种情况,施工企业不得不把目光转向了成本控制上,以采用最少的成本投资和物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全过程成本控制的项目比较多,种类复杂,包括人工费、材料费以及机械费等直接费用,还包括管理人员工资、财产保险费以及办公费等间接费用,所以为了提高成本控制管理的有效性,就需要对各环节工作进行科学管理。
1 施工阶段概述
根据各个阶段实施项目的不同及其管理的内容的侧重点的不一样,可以将施工阶段的全过程分为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结算阶段。在工程实施阶段过程中包含有项目采购和项目施工两部分内容。
2 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
投标决策阶段是一个工程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它对整个造价成本的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阶段。在投标决策阶段中事先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最适合的方法。在这个阶段中,法人是决定整体造价的主体,项目法人应实事求是,打足资金,对各个阶段都进行细致的考察和研究,分清各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并要求不同阶段的负责人做相应的估算。
此外,由于该阶段处于特殊的时期,因此其工程造价也存在一定的难点。首先,由于该阶段的模型都还未出来,一切都还只是计划中的事,估算较难,误差也较大;其次,该阶段的估算往往带有主观性,业主更多偏向于项目能否实施的方向,估算的费用往往会偏少;最后,估算的具体费用难以反映现实施工的情况,和实际存在较大的偏差。由于这个阶段的估算存在特有的差异性,因此,投资企业可根据当地的物价、劳动力的工资、汇率等具体的规划费用,及时调整存在的误差,确保投资决策阶段的效益。
3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是将建筑项目的规划、设计的方案转化为实际工程的过程,这个过程融缩了大部分的工程资金,是使用建设资金的主要阶段。施工阶段的控制直接影响到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整体效益,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在此阶段里,业主可适时地节约投资,提高工程项目的效益,节约成本。
而承包商则可以在此阶段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整体效益。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的关键阶段,也是耗资最大的阶段,控制好施工阶段的成本对整个建筑施工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施工阶段,造价技术人员要对施工组织的设计认真核对,采用专业的方法进行核对和评审,一旦发现不合理的地方立马进行重新审核,找出问题所在。对于有变更的工程项目要仔细审核每一个单子的数量、单价和总价钱,在事前做好一切审核和把关。对于施工过程出现索赔的则要找寻机会弥补损失。工程实施阶段的成本造价控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认真核对合同的标价和工程文件;正确计算工程量、核对各种清单和账单;正确理解设计方案、尽量控制中途变更现象和熟悉定额的运用,合理地进行签证。工程造价贯穿于整个施工阶段,现实生活中应从技术、经济、组织及其合同信息管理多方面入手,严格控制造价成本,以下是几点控制措施:
①认真揣摩施工图,了解施工的每一步骤,对施工过程心中有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②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每个阶段,尤其是施工材料的质量,防止不法人员以次充好,影响建设的质量,增加造价成本。
③对于工程变更的现象一定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并遵循合同条款进行处理。
控制好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是减少总工程造价的重途径施工阶段,主要控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严格管理好施工阶段建设项目是控制投资的有效手段,施工阶段项目的管理包括管理程序、专业管理和全面的管理内容,在施工的时候可以事先量化该项目的总成本和总的收益,进而进行资源的优化,减少成本费用,提高效益。
优化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整个施工程序的纲领,良好的施工方案不仅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还能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工程部在施工之前应对各种不同的施工方案类比对照,比较它们在经济上和技术上的优缺点,必要地时候还可进行现场的考察,最后选出最为合理的方案,提高劳动效率,降低造价成本。
比较施工时候用到的各种原料,进而才进行采购。事先列出施工阶段需要的各种施工材料,建立合理的网络市场体系,分别对它们的质量和价格做市场调查并实地考察。根据采购计划和施工计划掌握市场行情,尽量选择在市场价格较低时进行原料的采购,采购之前坚持“货比三家”的原则。对于用量较大的材料最好直接和厂家订购,设备尽量自己供给。在采购的时候注重质量,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得以达标,不合格的设备和材料坚决不采用,施工的各个过程都保证到位,达不到要求的各种工序坚决杜绝,以避免不必要的返工费用。综合考虑材料的运输费用、保管费用和是否受到损耗的影响,采购之后严格进行管理,坚决杜绝浪费现象。
此外,发挥建筑监理的作用,科学的组织和管理整个建筑过程,使整个项目按时、按质的顺利完成。
4 结算阶段造价成本的控制
竣工结算是整个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竣工的情况如何直接反映了整个工程的造价,也反映了工程承包双方的管理能力。竣工结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违反计算规则,造成工程量计算的失误,整体的造价成本与实际不相符合;超额计算费用,费用计算过程出现混乱现象,不同规格的工程一起计算,高额套用费用的计算的方法,随意提高造价成本,钢筋、水泥厂出现多算现象;违反收费标准收取费用,材料的报价不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一些不被许的费用也加入到总的造价成本中,同一项工程可能被多次收费。
竣工结算阶段中的重点控制点主要有:①审核工程量,工程量的审核是验收的根本,它可直接影响到造价成本的高低。因此必须如实地根据施工图计算每个阶段的造价成本,进而计算总的造价成本,并多次计算核对造价成本。②审核定额套价,在定额结算过程中常会出现重复套取或者错套的现象,在审核的过程中可列出清单,逐一进行审核。③审核收费标准,造价成本是由直接费、间接费等组成的,因此,收费标准的确定应准确套用各种费率。④合理计算各建筑材料的用量和价格差异。⑤审核隐蔽的工程记录、变更单和签证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上从四个阶段对施工企业施工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等措施的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作了全面的阐述,施工企业应针对各自的特点,一方面对已完成的施工做出事后措施,亡羊补牢;另一方面,自主的运用事前、事中措施做好工程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为施工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曙光.试论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2期.
[2]袁莉.做好工程造价全过程造价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6期.
[3]张可华.建筑施工企业集中核算的实施[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06期.
[4]隋忠常.建筑施工企业的融资问题及解决方案[J].中华建设;2011年08期.
论文作者:陈婧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阶段论文; 造价论文; 成本论文; 工程论文; 费用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全过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