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宣言》是阐发新世界观的划时代文献。它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命运的科学解答,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和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深刻揭示,使得刚形成的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第一次得到了初步的系统阐述。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研究
《宣言》是170年前的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的时代产物,即使由于时代的变迁它的有些观点和结论已有失偏颇,但是它的一般原理在当代仍具有现实的适用性,仍可以为当今世界去提供一个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指导。
一、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的运用和发挥
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的矛盾运动规律的揭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制定科学的唯物史观的中心环节。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作为解开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历史趋势的解剖刀。
(一)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产物
“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①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早期的资产阶级分子是从中世纪的城关居民当中产生的。在简单协作阶段,农奴通过赎身、逃亡等方式取得了自由民的身份,当中的部分人因此而演变成了早期的城市居民。而城市的封建行会的力量在货币的广泛使用的过程中被进一步削弱。在这一过程中,其中极少数的拥有资本的商人和行会师傅上升为资产阶级分子,而绝大部分没有或者丧失了资本的帮工和贫穷的行会师傅则沦为雇佣工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简单协作阶段只是稀疏的萌芽,其进程以缓慢的速度在发展。在工厂手工业阶段,由于资本原始积累和地理大发现的双向驱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②随着早期的资产阶级分子被工厂手工业主所取代,资本家的主导地位显现出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以迅速发展起来。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使得现代大工业代替了不能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工厂手工业。随着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以全面确定。
高校的餐饮保障服务,历来都是学校后勤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不仅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学校的秩序稳定,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大局、国家的长远发展。华中科技大学食堂服务的对象,基本上都是国家的精英和民族的脊梁,因而食堂对于餐饮服务的定位,同样也是站在这个高度和大局中去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惟有如此,才真正将学校的食品安全演化为服务育人的坚实基础。
(二)基于生产力的视域肯定了资产阶级的历史贡献
④同上,第406页.
资本主义社会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显著特点是生产力的“不断变革”,这一特点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和自身内在的活力。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变革”,封建社会僵化的社会关系被无产阶级无情斩断,代之以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商品交换关系,使得传统的农业社会开始解体和实现其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最终过渡。进入到资本主义时代,极大地解放了被封建制度束缚的生产力。资产阶级以其对生产力的巨大创造力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它完成了完全不同于民族大迁徙和和十字军征讨的远征。”③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1.
(三)“两个必然”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结论
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将资本主义社会放到历史延续性中,将其“作为过程来理解”。《宣言》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但由于其生产方式本身所固有的矛盾,决定了它只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将被超越和扬弃的阶段。
全体成员在圈会上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从护理人员操作技术水平,患者自身血管条件以及操作流程等方面出发,讨论制订与主题相关的工作流程图,通过流程图充分了解穿刺操作情况,导致渗血原因。
二、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的运用和发挥
资产阶级关于法律、教育和家庭等观念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对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这种社会存在的反映。资产阶级的法律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意志,“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⑨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论述了教育和婚姻家庭制度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反映出来的社会意识,共产主义革命以消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来达到把教育和婚姻家庭制度的本质由资产阶级性质变为无产阶级性质。
巨大的差异还体现在维度3和维度4上。由表1中可以看出,《政府工作报告》呈现出极强的指代明确性,维度分值高达12.65,远远超越其他任何一种语域,高出指代明确程度最高的政府文件5.35分。该维度的高分值预示着语篇内容详尽、指代明确。其理解不依赖于场景、环境等非语言因素。
(一)资产阶级经济上的发展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的成就
③同上,第402页.
(二)资本主义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宣言》不仅论证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决定其上层建筑,还进一步论证了资本主义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资产阶级利用在政治领域中所取得的统治地位,反过来促进其经济的发展。他们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以资本为单一价值标准的商品交换关系代替了封建和宗法的关系。其一,用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关系代替了人与人之间所有的依附关系。人与人交往的唯一准则是从资本衍生出来的利己主义,人们之间只有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关系。其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将劳动者像做填字游戏一样放入他们预定好并可以使其实现最大资本获利的方格里。工人的身体被视为一种能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工具,除此之外,他们没有更多的生理属性和社会意义,“不过因为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费用罢了。”⑥其三,标志着劳动者多样化的社会属性的职业被完全异化以资本为单一标准了。资产阶级把围绕在医生、诗人和律师等在道德和社会价值层面的原本令人尊敬的职业光环用资本的单一标准抹杀掉,从而“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⑦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多样化的职业角色来维持。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只要这个职业能给资本家带来更多的利润,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就会受到追棒,劳动者的功能性逐渐衰退为人的资本性。
三、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的运用和发挥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中,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是其基本问题。他们在《宣言》中运用这一原理去揭露和阐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暂时和虚伪的本质,并进一步为无产阶级提供了“两个彻底决裂”的历史任务。
(一)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私有制的产物
在资产阶级进行资本和商品输出到全世界的过程中,必然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强行介入到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那么本身携带了资本主义文化属性的商品便成为了“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⑧早期的资本主义的侵略模式表现为对殖民地掠夺式的充满血与火的资本原始积累。而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资本主义则采取文化传输资本主义价值观相对温和的方式,使各个地区和民族的文化意识形态被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肢解和重新诠释,进而认可资本主义制度和建构一个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主导的全球资本主义空间。
中频逆变电阻焊机在诸如汽车制造中不可或缺。基于MCGS的上位机监控系统和焊机控制器密切配合,组成了一套完整的控制系统,实现了焊接过程中数据的可视化与实时化。因此该监控系统对于焊机工业的应用,起到了不小程度上的提升。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继承和发展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他们在《宣言》中,在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全面考察的同时,也进一步运用和发挥了这一原理。
(二)社会存在的改变使社会意识发生相应改变
《宣言》不仅深刻地揭示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法律、教育和婚姻等意识形态阶级本质,并进一步从一般意义上论证了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其与之相应的社会意识也会发生变化,“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的,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⑩
资产阶级企图通过把暂时性的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变成永恒的,从而把“永恒真理”和“永恒正义”的外衣披在其社会意识的身上,进而达到其在意识形态上维护现存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目的。《宣言》对这种极有迷惑性、虚伪性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展开了批判,“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充分揭示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暂时性和阶级性。
3.1.2 气缸套与活塞环选配合理。气缸套与活塞环在选择时,不仅要保证尺寸的匹配,同时要保证材质合理,减小气缸套与活塞环之间的磨损。所以,除了气缸套的较强耐磨性之外,还需要重视气缸套与活塞环的合理匹配,进而提高耐磨性。
通过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物的阐明,对其社会意识的阶级性和虚伪性的抨击,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理论视域中为无产阶级提出了“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是其两大历史使命。
[ 注 释 ]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83.
刚性执行。军队行政权力清单制度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机关部门行使的权力,一旦列入清单,该项权力就必须按照规定的权限、内容和流程行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增加和削减清单列入的权力。对未列入清单的权力,则是处于该部门职权范围之外,不得越权行使。一旦违规用权,必须严肃追究责任,承担相应后果。
雨停,迟恒又稍稍宽心。他找了个硬点的地方坐下,把雨衣裹严实,但还是冷,点燃支烟,狠劲抽了二口,后悔没捎上瓶“炸弹二锅头”,喝了去寒解困,迟恒本来不喝酒,来报社后学坏了,不过量也不大,二两酒够他抿一晚上。
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变化必定会导致其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革。与资产阶级经济地位的发展相适应,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的变化也呈现为三个依次递进的上升阶段。在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处于萌芽的行会手工业阶段,资产阶级分子是被压迫的等级。随着行会工业向工厂手工业的过渡,资产阶级逐渐从被压迫的地位演变成可以同封建贵族相抗衡的强大势力。随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步入以大机器生产为主的工业阶段,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加深,使得经济上趋向于集中生产,从而产生的是政治日趋集中的连锁反应。资产阶级在当代的代议制国家里掌握了政治统治的权力,并成为了最终的统治阶级,表现为建立了统一的资产阶级国家。
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程度不断加深的历史进程中,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已经由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转变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枷锁,表现为造成生产力巨大浪费的经济危机。除此之外,为了克服经济危机,资产阶级利用不断开辟新的市场来转移剩余的产品,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被扩展到全世界。然而这“不过是防止危机的手段越来越少的办法。”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它是其生产关系对超越国家范围的生产力容纳不了的体现。当这种容纳值低至到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一个临界点,它就会成为社会主义胜利的“前夜”。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的历史规律,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命运作出了历史的判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⑤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为了否定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只局限于从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的消极层面来着手批判,使得对资产阶级的认识不够全面。而在《宣言》中,他们不再只是以单一的道德批判为视角,而是基于生产力的视域,肯定了资产阶级对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极和革命的作用。
⑤同上,第413页.
⑥同上,第408页.
⑦同上,第403页.
⑧同上,第404页.
⑨同上,第417页.
江大亮就想到了租房子住,肖点点的表姐就说:“你一个人住租一套房实在划不来,这边的房租比咱们那边贵好几倍,莫不如跟人家一块合租,江大亮就一狠心,跟人家合租了。
⑩同上,第417页.
同上,第420页.
同上,第421页.
[ 参 考 文 献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冯景源.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史纲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3]杨金海.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第2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4]字成飞.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公开阐发[D].云南大学,2013.
[5]王忠勇.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思想的演进[D].河南大学,2009.
中图分类号: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9)03-0288-02
作者简介:钟丹丹(1993-),女,汉族,广西玉林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通讯作者:赖林(1998-),男,瑶族,湖南永州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