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建工程是建筑工程体系的重要结构部分,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如何有效控制好土建施工现场,土建工程现场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土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工程主体项目的建设质量、建设安全以及工程整体造价的高低。本文就将总结有关部门的相关经验,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质量
1.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土建技术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不应只是是单纯的技术观点或是单纯的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应当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即是为产品使用者着想,努力实现城市规划的要求,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服务,从现实出发,做长远考虑,达到从技术上解决经营方面的问题。建筑施工企业系列标准的贯彻和控制,要求各个施工企业把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现场,突出对旌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考核建筑施工企业的第一系统指标,即是以质量、安全、成本和工期四大指标为落脚点的施工现场。通常情况下,施工现场露天高空作业多,多工种联合作业,人员流动量大,是事故隐患的多发地段,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能有效的减少事故的发生率,进一步加强工程操作的系统性推行。此外,施工现场的改善人、物、场所的结合状态,减少或者消灭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从而减少施工现场材料的消耗,为施工企业节支增收。另外,工期的拖延或赶工都会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成本造成影响,因此,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就显得尤为的重要,是整个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
2.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分析
在日常的土建施工现场的管理中,主要包含工程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两个部分。但无论哪个部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起主导地位的也还是人。但就目前我们建筑业的从业人员所具备的专业素养上来看,还存在着严重的差距,具体如下图所示:
就上面数据来看,我们不难知道,目前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上,农民工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而经过专业训练培养出来的专业人员毕竟有限,仅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不到。因此,导致施工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实际文化程度与学历不想符,而且缺乏建筑施工方面的相关知识,质量意识与安全意识相对淡薄,公种技术单一,很难做到一专多能,而且技术真正熟练的工人相对较少,导致施工进度缓慢,同时在对新技术、新机械、新材料的使用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由此可见, 目前我国的建筑管理的技术和专业人员还是相当缺乏的。建筑施工企业要想提高土建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仅仅只依靠庞大的人员数量是不够的。因为,一个高素质的管理核心和一个拥有较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所在。因此,要求相关企业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其具有基本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目前,土建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对如何组织和制定工程建设计划;如何积极配合好相关部门做好设备安装的设计、概算、招标工程量审核、安装调试等工作:如何配合施工单位按照相关的管理制度,安装图纸、操作规范和进度完成土建和设备安装的任务等问题上存在一定的经验缺乏。在及时的处理工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做好施工企业现场安全与管理工作等的问题上,经验不足,处理方式或多或少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3.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具体方法分析
3.1真正做好土建施工现场人员的管理工作
对土建施工现场人员的管理是施工现场较为重要的工作之一。正如我们所在,建筑项目具有技术相对复杂,责任重大,质量要求严格等特点。因此,需要土建施工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具有严明的纪律、超高的技术、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只有具备了这些要求,才能胜任这项高强度的工作。但由于我国目前的基建项目很多,市场发展迅速,导致出现技术施工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过硬,工人素质不过关,知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都给我国建筑市场的平稳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3.2做好土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存在于生产生活之中,并对生产发挥着促进作用。安全管理是在变化着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是一种不断改进发展、不断变化着的。需要不间断的摸索新的规律,总结控制的办法和经验,指导新的变化后的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区及环境区的环境卫生管理,从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方案中,要有完善的施工方案,包括有健全的施工组织指挥系统和岗位责任制度,工序衔接交叉合理,交接责任明确。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是该工地乃至所在企业的各项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各个施工现场通过以上措施,能够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对工地的安全管理主要是从防火、禁止乱搭接电线,戴安全帽、脚手架搭设、安全带等施工安全问题。因此,要求施工部门设立专门的安全小组,多工地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防范与未然。总之,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一名操作工人。加之建筑产品生产周期比较长、受外界影响因素多的特点,决定了现场管理的难度。
3.3做好土建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的管理
在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中,材料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造价。作为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多工程所需材料不仅要进行货源的调查研究,广泛的收集货源信息,尽量寻找货和价的最佳结合点。同时,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计算实际需要的材料,设备总量,编制好材料的需求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旬、月计划,并且要充分考虑在资金的合理运转和现场场地的实际情况, 以及工程进度需要的前提下,合理的安排施工所需机械的进退场,尤其需要材料的保管,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和保管制度,建立材料价格信息中心和材料价格监管机制,提高采购人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在进行材料的采购时,保证货比三家,做到质优价廉的购买材料,减少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在材料的供应方面,要求施工企业要根据设计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所需的材料品牌、品质、规格等,对材料的供应量进行精心的测算,组织材料的供应商。在进行材料采购时,必须对对所选材料的质量、规格、产地等进行了解,尺寸、材质、模板等必须一次到位,避免材料订购不符而影响工程的进度的现象存在。同时,对材料做好对比验收,进行抽查抽样,整理分类,并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于不同的场地。同时,要求相关人员对材料进行看管,尽量避免材料的丢失,浪费,对材料的库存也要进行及时的清点,保障材料的供应。
4.优化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必须遵循的准则
4.1经济效益原则
这要求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一定要控制只抓进度和质量,不记成本和市场,从而形成单纯的市场观和进度观的现象。项目部应在精品奉献、降低成本、开拓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并同时在生产经营等诸多要素中,做到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做到少投入,多产出,坚决做到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的现象。
4.2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
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即科学又合理的办事原则来进行,从而达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做到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还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定制安全科学,使员工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最大的开发。
4.3标准规范化的原则
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为基本的要求。事实上,为了有效协调的进行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和工作效率、管理效益,从而建立一个科学的、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5.总结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是建筑企业的主战场,是企业经济目标向物质成果转化的场所。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的管理,不但可以为施工单位节省资金,而且也为提高工作效益,强化工程质量、美化城市环境作出了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魏永刚.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状况及对策[J].科技资讯,2009(02).
[2]吴峰.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J].2010(16).
[3]韦善意.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J].科技风,2013(17):162.
[4]余继练.阐述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措施[J].门窗,2013(8):88.
论文作者:陈楷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7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土建论文; 材料论文; 现场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