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2例躁动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接触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孔泽鸣[1](2021)在《新时期以来中国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心理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历程中,犯罪题材电影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以来,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自我突破,同时学习、借鉴美国好莱坞犯罪题材电影和韩国犯罪题材电影,逐渐在犯罪心理类型、人物心理表征、视听语言表达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风格。电影符号学创始人克里斯蒂安·麦茨继承和发扬了弗洛伊德的观点,他认为电影是梦的映射,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可以通过观赏电影得以释放。在内地犯罪题材电影作品中,导演和编剧将人性中的欲望、恐惧、愤怒、死亡、仇恨与毁灭,纷纷以光怪陆离的影像呈现出来,使观影者深陷于导演、编剧编织的情境中,使观影者与银幕上角色的情感紧密相连,产生共情,进而上升到心灵上的共鸣。伴随着影片中角色内心欲望、仇恨等矛盾的外化与排解,观影者也将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痛苦和压力释放,电影中违反社会道德和法律约束的人最终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和制裁,影片所传达的法治理念对于观影者来说既是教育又是警醒。新时期以来,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受到新思想、新思潮的影响,加之受到外国犯罪片的影响,类型化叙事特征越发明显。进入新世纪以后,内地犯罪题材电影逐渐形成了稳定的心理叙事特征,其中的类型元素也逐渐稳固,对犯罪题材电影的消费也变成了某些人或某些群体观影的内在心理需求,左右了他们购买电影商品的选择。当下内地犯罪题材电影明显具备了自觉的类型创作意识,能够将现实主义题材与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有机结合,更加注重表现社会底层和边缘人的病态心理特征。内地电影作品中也出现了类型交叉的犯罪题材电影,如科幻+犯罪类型,这或许也是今后内地犯罪题材电影艺术创作的一种新方向。若想研究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心理叙事,离不开精神分析法。内地犯罪题材电影中犯罪者的犯罪心理可以划分为内生性犯罪动因和外衍性犯罪诱因。内生性犯罪动因源于原罪意识及生物属性,根据着名精神分析家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这根植于犯罪者内心原始的冲动,当“自我”与“超我”失控时,人内心深处的“原我”就会出来作乱。而马斯洛则认为,当人类最低的需求不被满足的时候,内心就会不自觉地产生驱动力,驱使人不惜一切代价满足自己需求。外延性犯罪诱因,即环境对心理的影响。例如长期处于压抑的工作环境、充满暴力的家庭环境、纵容欺凌的校园环境和某些具有煽动犯罪的特殊环境的人们容易被激发和唤醒犯罪心理,并最终实施犯罪。总体上来说,犯罪者的犯罪动机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个人因素、外界环境刺激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上述结论,对内地犯罪题材电影中犯罪者的心理表征进一步展开研究。结合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叙事文本,影片中犯罪者的心理表征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病态化的变态心理,犯罪者的变态心理体现在性变态、创伤应激综合症、反社会和心理幻觉;第二,复杂又矛盾的心理冲突,犯罪者的内心冲突体现在群体心理对个体的扼杀、情杀、仇杀和救赎。通过对心理犯罪者的心理表征进行归类,可以更加清晰地探究犯罪者的犯罪动机,进而揭示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在心理叙事上的特点,深度挖掘犯罪者在心理和精神上的扭曲性,从而突显人性的价值,并对复杂的人性展开深入地探讨。当下内地犯罪题材电影艺术创作已经具备了类型化特征,这种类型化创作特征主要体现在心理叙事方面。影片叙事时更加注重刻画犯罪动机,对犯罪者的心理进行深度描绘,将悬念丛生的故事情节、惊心动魄的正邪较量、复杂多变的人性描摹展现在银幕上。对内地犯罪题材电影的叙事特征进行剖析,可以发现,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在悬念设置、空间设置和视听语言运用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在悬念设置方面,电影创作者往往通过信息差、蒙太奇、麦高芬和开放性结局,为观影者开启谜团与推理双重情节建构,激发观影者对影片叙事的猎奇心理,从而获取观影者的持续关注。其次,内地犯罪题材电影还开启了突显心理特质的空间叙事,通过人物心理物化的封闭空间,弥散焦虑与压抑的情绪空间以及揭示心理创伤的回忆空间,设置了一种玄妙而新奇的“心理空间”,这种空间将观影者带入到心理犯罪者的内心世界,挖掘他们内心不为人知的秘密,与犯罪者内心深处的真相相遇,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参与。再次,犯罪题材电影中的光线与色彩运用也为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心理状态的转变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而剧中加入音响声效与歌曲,对于营造剧情氛围,引起观者共情,推动剧情走向及表达人物情绪等具有无可比拟的功效。通过画面中的光线与色彩变化,音响与音乐的配合可以辅助观影者对犯罪者的犯罪心理进行解读,感受到犯罪题材电影独特的美学意义。犯罪题材电影类型化蓬勃发展离不开观影者的评价,尤其当下内地犯罪题材电影的类型化趋势愈发成熟,类型特征越发明显,内地犯罪题材电影的受众也趋于固定,并呈现出群体化趋势,因此从受众角度考察内地犯罪题材电影的观影心理更具研究价值。通过对内地犯罪题材电影观影者心理的分析可以发现,犯罪题材电影中出现的如暴力、血腥、色情、窥视等情节能满足观影者的特殊癖好。此外,对豆瓣电影中有关犯罪题材电影共计157.1772万字的影评进行量化分析,发现观影者对犯罪题材电影的叙事主题、叙事特征尤为感兴趣,认为犯罪题材电影中充满了压抑和欲望,看到了人性的黑暗,并希望能够拍摄出更多真实、大尺度的犯罪题材电影。
樊香麟[2](2020)在《ACT联合绘画疗法对高自我污名孤儿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我污名是在内化公众污名时,被污名者对自我做出的反应。自我污名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个体身心健康的发展。在自我污名的受众群体中,孤儿群体常常被忽视,因此有必要选择正确的干预技术对孤儿自我污名进行及时干预,以避免自我污名阻碍孤儿身心健康发展。在自我污名干预技术中,ACT对自我污名的干预具有良好的实践基础。而绘画疗法以其良好的干预效果及趣味的干预过程,更加容易被儿童接纳。基于此,研究选择ACT联合绘画疗法设计《ACT联合绘画疗法团体干预方案》,通过分析量化指标及儿童绘画作品等质化指标,深入研究团体干预方案对高自我污名孤儿的干预效果。2019年6月,对B市福利院孤儿进行自我污名筛查,选取高自我污名指数的孤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对实验组10名高自我污名孤儿进行团体干预15周,每周四次,每次120min,对照组10名高自我污名不进行干预。研究期间保证两组儿童不接受除团体干预方案以外的干预措施。在量化评估方面,使用《孤儿学校学生自我污名调查问卷》、《经验性回避问卷》、《认知融合问卷》来测量孤儿自我污名指数、经验性回避及认知融合情况。在质化评估方面,通过收集干预期间实验组儿童干预前后的绘画投射测验来评估儿童心理变化。作为实验辅助性参考指标。实验结果在在量化评估中,实验组孤儿自我污名、认知融合、经验性回避三项测量评分经干预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较对照组有显着差异(P<0.05),12周后的追踪测量结果显示,上述三项评分较对照组前测有显着差异。说明《ACT联合绘画疗法团体干预方案》对孤儿自我污名改善效果显着,且干预疗效稳定性最少能够维持12周。
张亚敏[3](2020)在《版画作为艺术治疗的媒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速、生活压力增大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问题剧增,绘画艺术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心理治疗形式逐步走向大众化。版画作为传统的绘画拓印形式,在材料选择和制作程序方面具有极强的参与性,具有其它绘画艺术形式所不具有的艺术治疗优越性。因此,研究版画作为艺术治疗媒介的可行性和实践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从概念内涵而言,版画艺术治疗就是以艺术原理、艺术心理学、心理学治疗理论为基础,通过形式多样的版画制作体验,激发参与者特有的生理、心理潜能,从而对人体机能和心理问题产生积极调节作用的心理治疗形式。本论文以绘画艺术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为背景,运用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实践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综合应用心理学、医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理论,分析版画艺术与艺术治疗主流媒介的融通性、版画艺术作为艺术治疗媒介的优越性、独特性和可行性,以及开展并探索版画艺术治疗的基本实践范式和具体路径。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三章),主要分析绘画艺术治疗的理论基础,以及版画艺术治疗作为绘画艺术治疗的重要实践形式,二者作为艺术治疗媒介的融通性。从理论视角分析,绘画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治疗的媒介,就在于艺术学与心理学的联姻,源于大脑功能分工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依据;实践中,绘画艺术对于参与者具有自我意识的确定性、视觉接受性和治疗范围空间的广延性等特征。版画作为绘画艺术的一种形式,同样具有与其他绘画艺术作为心理治疗媒介的融通性,主要表现在审美过程的融通性、创作特质的融通性,以及艺术亲和力的融通性等方面。第二部分(第四章),以版画艺术的实践形式和特征为依据,分析了版画作为治疗媒介的优势与独特性。版画作为艺术治疗的独特性根源于版画艺术的非确定性特征及其所体现的心理意境,主要表现为版画艺术“主体在场”的审美语境、“非主体性”的审美体验、“内心关照”的移情倾向、“印迹色彩”的情感表达等方面。实践中,版画制作的艺术特质彰显出较为独特的艺术治疗功能,版画艺术颜色材料的丰富性有助于培养个体情趣,制版方式的多样性有助于愉悦个体心境,印制过程的间接性有助于激发个体心理潜能,呈现形式的复数性有助于平复个体心态。从实现机制而言,版画艺术治疗的优势是通过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丰富个体情感、完善个体心理品质来实现的。第三部分(第五章、第六章),分析版画艺术治疗的原则、程序、判据,案例研究版画艺术治疗的基本模式及其实践成效,以及推广和普及版画艺术治疗的主要途径。从治疗对象来看,包括儿童、青少年、成人、老年人等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以及焦虑症、忧郁症、强迫症、疑病症和神经衰弱症等处于亚健康心理状态的群体。基于相关心理治疗理论,比较分析心理慰籍、情感依托、情绪宣泄、情感重建等四种版画艺术治疗模式及其操作程序,达成了积极的治疗效果。调查表明,版画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治疗媒介,人们对版画艺术治疗寄予较高的心理期待,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版画艺术治疗与参与者的心理结构、心理教育规律相契合,与学校素质教育、情感愉悦功能相贯通。当前,关键问题是要积极营造版画艺术治疗的社会认同环境,深入挖掘版画艺术治疗社会公共资源,并以学校为阵地,推动版画艺术治疗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曾丽娟[4](2018)在《中文版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挑战性行为量表的信效度研究及其应用》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人数以950万居世界第一。与老年人的其它慢性疾病比较,AD为患者带来更强烈的照护需求。中晚期的AD患者中,由于认知功能缺损及精神行为症状导致的具有挑战性的行为改变十分常见。挑战性行为(Challenging Behaviour)指AD患者因认知功能下降导致其执行预期行动、表达需求及抑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受限制而引起的,为患者及照顾者带来痛苦并严重影响双方生活质量的行为,并为患者的长期照护带来巨大挑战。目前,有关AD患者异常行为的研究多为精神行为的动态观察及疗效评价,较少关注由AD患者精神行为所导致的照护挑战,有关AD患者挑战性行为的界定及分级尚不明确,同时我国长期照护机构尚缺乏对其进行评估的工具,并且机构的工作人员尚缺乏对挑战性行为进行监测、评估和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英国EsmeMoniz-Cook博士研制的挑战性行为量表包含AD患者最常发生的挑战性行为,可为AD患者的挑战性行为管理及照护分级提供评估工具,国内尚未见其简体中文版的报道。研究目的1.引进和汉化AD患者挑战性行为量表(Challenging Behaviour Scale,CBS),评价简体中文版CBS的信效度。2.应用汉化的CBS调查长期照护机构AD患者挑战性行为的发生频率、照护挑战及其影响因素,为对AD患者挑战性行为进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对CBS英文版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试及修正。以CBS为研究对象,以Cohen-Mansfield激越问卷(CMAI)为校标工具,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9月~10月于广州市2所长期护理机构居住的244例AD患者进行调查。采用项目分析、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重测效度对中文版CBS进行信效度检验。2.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7年12月于广州市3所长期护理机构居住的340名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AD患者挑战性行为的发生率、频度、难度和照护挑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汉化修订的中文版CBS具有良好的鉴别度和同质性。经两轮专家咨询后,删除条目25,合并条目4和条目5,合并条目10和条目11。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2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6.567%,剔除因子载荷<0.4的项目,包括第8项和第22项。中文版CBS量表最终剩下20个项目。中文版CBS校标关联系数为0.815;内容效度为0.945;中文版CBS发生情况的Cronbach’ s aα为0.844,频度的 Cronbach’s α 为 0.868,难度的 Cronbach’s α为 0.857,照护挑战的 Cronbach’s α为0.827;中文版CBS发生情况的重测信度为0.709,频度的重测信度为0.770,难度的重测信度为0.736,照护挑战的重测信度为0.827。2.340例长期照护机构AD患者中,99.1%的AD患者存在挑战性行为及照护挑战。在挑战性行为中,缺乏自我照顾能力的发生率最高,并为照护者带来的照护挑战最大。生活自理能力等级、是否接受精神科服务、伴随疾病种类是长期护理机构挑战性行为照护挑战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1.中文版CBS共有20个条目,2个维度(阳性症状行为和阴性症状行为)。中文版CBS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我国长期护理机构的AD患者。2.广州市长期护理机构AD患者的挑战性行为发生率较高,且普遍存在较高的照护挑战。生活自理能力等级越低、未接受精神科服务,以及伴随慢性疾病数量越多的AD患者,其照护挑战越大。
杨雪岭[5](2017)在《个体心理危机征兆及其预警方案研究》文中指出个体一旦处于心理危机状态,往往会表现出各种行为征兆。通过对这些征兆进行系统研究,有利于心理危机的早期识别和预警。目前,学术界对心理危机征兆缺乏统一界定,没有区分危险因素和征兆,常常将征兆和症状相混淆。各研究机构和专业网站发布的心理危机征兆很不一致;大多数被标识的征兆难以确定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国内的心理危机预警主要采用以自评量表为基础的静态筛查预警模式,忽视心理危机守门人的作用。心理危机征兆研究尚未获得重视,本土化的研究极为缺乏。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编制出适合我国人群文化和认知特征的心理危机征兆指标体系和预警方案,并检验心理危机守门人行为观察动态预警模式的预警效果。本研究聚焦于自杀自伤和暴力伤人这两类常见的、可能引发严重负面后果的心理危机。通过2轮Delphi专家咨询,编制了一套新的心理危机识别和预警工具——心理危机征兆检查表(Psychological Crisis Signs Checklist,PCSC)。并通过2轮施测,对其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PCSC包含30个条目。信效度考察发现,PCSC具有良好的评分者一致性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具有较理想的内容效度、区分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本研究制订了三种独立的心理危机预警方案:总分预警方案、单条目预警方案和多条目组合预警方案,并分别标识为黄色心理危机(表明不太严重的自杀自伤或伤人毁物风险)和红色心理危机(表明较为严重的自杀自伤或伤人毁物风险)。总分预警方案发现,当PCSC量表总分≥9分<14分时,可发出黄色心理危机预警;当总分≥14分时,可发出红色心理危机预警。单条目预警方案找出了 3个特异度高的条目作为红色心理危机预警指标,7个特异度高的条目作为黄色心理危机预警指标。此外,本研究采用监督式机器学习建模,使用支持向量机作为预测模型,确立了多条目组合预警方案。该方案发现,采用3个条目组合预警黄色心理危机、采用5个条目组合预警红色心理危机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经多中心预警效果检验(N=217)发现,三种预警方案同时使用、相互补充,可获得最佳的预警敏感度和准确度,从而实现心理危机的灵活、动态、分级预警。采用三种方案组合预警,解决了既往研究中单纯采用总分划界分筛查高危人群所产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无法兼顾的难题。PCSC为心理危机守门人提供了科学、操作性强的监测工具,可应用于高校、企事业单位、监狱等机构,用以培训心理危机守门人,以提高心理危机守门人的预警效果。本研究开发的心理危机守门人行为观察动态预警模式,可作为心理危机预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以自评量表为基础的静态筛查预警模式同时使用,相互补充,从而提高心理危机的总体预警效果。
王其芹,李秋焕[6](2001)在《62例躁动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接触方法》文中研究说明 精神病患者得病后,受病态思维支配,对现实生活不能正确认识,否认有病,缺乏自知力,他们更缺乏对治疗与护理过程中的配合,这就给我们护理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为了护理好这些特殊躁动的精神病患者,现与同道探讨几种护理接触技巧。1 临床资料 自1996~1999年,笔者对62例躁动的精神病患者进行分析。1.1 文化程度:文盲20例,小学15例,初中9例,高中5例,中专7例,大学6例。年龄: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55岁。1.2 躁动患者有预兆的35例,隐蔽者27例。1.3 躁动患者发生的时间 当天住院者25例,2~7天者20例,7~20天者13例,20~30天者4例。
张浩[7](2004)在《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话语剖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运用精神分析学的观点对20世纪女性文学的核心思想和写作趋势进系统研究。 本文分导论和正文两大部分。导论部分简要说明了论文的主题思想、逻辑展开以及所运用的批评方法。正文共有十章,其结构由描述精神分析学影响女性文学的发展演进作为纵向框架,由女性文学在精神分析影响下所形成的独特品质作为横向框架,其主旨是从精神分析学与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联系出发,剖析精神分析学与女作家创作之间的内在关系,探讨精神分析学对20世纪女性文学发展演进的影响,揭示在精神分析学影响下女性文学所形成的独特品质,以期推动中国女性文学体裁类型研究和比较研究领域的拓展。 本文首先介绍了精神分析学的思潮特征、精神分析学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精神分析学对20世纪女性文学的影响比较集中地出现在五四时期、40年代(以张爱玲为代表)和新时期等几个阶段,本文就以这几个阶段作为论述重点。 20世纪前半叶女性文学在精神分析影响下呈现出了独特的精神分析特色。五四女性文学中以袁昌英、凌叔华和丁玲为代表的第一代女作家,她们对潜意识心理的揭示、对性压抑的重新阐释以及对心理分析技巧的最初尝试,从而拉开了女性精神分析文学的序幕。40年代张爱玲继承了五四精神分析文学的传统,以恋母情结、性变态心理、人格分裂和个体本能与社会文明的冲突等四个方面的刻画,以独特的女性心理揭示和情结的书写而把女性精神分析文学推向了一个高峰。 60年代台湾女性文学同样呈现了非常明显的精神分析特征。李昂在精神分析学的关照下,对情与性的冲突、性的扭曲以及男女权力关系等问题进行大胆揭示。而欧阳子小说则运用精神分析的诸多概念,用大段的内心独白对人物的深层变态情结进行了探索,对女性灵魂的分裂和自我的挣扎做了真实而深刻的描写,显示了精神分析女性文学的长足进步。 20世纪80年代以来精神分析在女性文学中复归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王安忆、铁凝、残雪和陈染等女性作家在性别意识觉醒的同时,把精神分析作为自己最为契合的理论资源。在精神分析方法的使用上,王安忆对精神分析的本我、自我与超我的三重人格理论和悲剧理论的完美诠释,铁凝对现代女性心理和身体书写的关注,残雪对梦境的刻画和精神分析意象的使用,陈染对女性隐秘心理和各种心理情结的书写,显示了精神分析女性文学创作的高峰。 从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创作进程看,女性文学把精神分析的特质深深植人了客体当中,同时也使女性文本融人了精神分析的演进之中,由此形成了精神分析女性文学的三个总特征,即性观念的变化,对变态心理的聚焦以及在小说技巧上的精神分析特征。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特征,一方面使女性文学保有了恒久传承的力量与可能,在精神分析的烛照下,各种女性的心理世界与生活状态、女性的道德重建、女性价值观的整合,及其对整个民族的文化意义这些前瞻性的问题得以逐步深人,另一方面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性,更显示了20世纪中国文学所呈现出的真正多元的丰富与发展。
戈晓华[8](2021)在《临床表型特征联合炎性标志物对重症儿童谵妄的预测价值及症状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谵妄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精神综合症,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近远期不良临床结局。ICU谵妄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是否发作、首发时间、持续时长等都会影响ICU重症儿童的临床结局。导致谵妄发生的原因也各有不同,除可见的外在临床高危因素外,也和患者个体的生理因素,如代谢异常导致的炎性变化水平有关。ICU重症儿童谵妄的患病率约12%-47%,目前尚未有针对ICU重症儿童谵妄临床表型异质性特征、炎性标志物与谵妄发作特点相关性的深入研究。为此,本课题拟通过首次发作时间、发作类型、发作时长等指标对ICU重症儿童谵妄发作的症状特征进行全面描述,在全面掌握谵妄发作的症状特点,联合高危因素的临床表型和生理机制预测早期谵妄的发生风险,在此基础上构建更优化的谵妄管理方案,以降低ICU重症儿童谵妄发作,改善ICU重症儿童临床结局。课题的具体目标包括:1.调查ICU重症儿童谵妄发作的症状表现现况;2.识别ICU重症儿童谵妄相关高危临床表型的不同特征;3.分析ICU重症儿童谵妄发作相关炎性标志物;4.探讨临床表型特征联合炎性标志物对ICU重症儿童谵妄的早期预测价值;5.构建ICU重症儿童谵妄的症状管理初步方案。【研究方法】第一部分ICU重症儿童谵妄发作症状特点的现况和高危临床表型特征的研究采用调查性研究,通过方便抽样法选取某三甲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634名,收集人口学资料、疾病资料等,对患儿进行床边谵妄评估,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呈现ICU重症儿童谵妄发作情况、谵妄首发时间、谵妄持续时长、谵妄发作亚型等指标描述的谵妄发作症状特点;通过“以个体为中心”的统计处理方法,对“缺氧、脓毒症、代谢异常、镇静”四大常见谵妄发作高危因素进行“潜类别模型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LCA),识别ICU重症儿童谵妄的高危临床表型特征,并比较不同临床表型特征对应的谵妄发作症状特点的差异。第二部分ICU重症儿童谵妄相关炎性标志物的研究1.谵妄相关炎性标志物的概括综述(Scoping Review)严格遵循Arksey和O’Malley提出的五步法(确立研究问题,确定相关研究,文献筛选,提取数据,收集、总结、报告研究结果)对2000.1至2017.12的谵妄相关炎性标志物的文献进行检索和筛选,对纳入文献进行概括综述。2.ICU重症儿童炎性标志物与谵妄发作的关联性研究以概括综述的文献结果为框架,采用调查性研究,收集重症儿童ICU住院期间的CRP、NLR、PLR、PWR水平以及白细胞介素(IL_6、IL_8、IL_10)水平。分别以谵妄发作和严重程度为因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组间ICU患儿的炎性标志物水平差异。第三部分临床表型特征联合炎性标志物对ICU重症儿童谵妄的预测价值研究采用第一部分634名重症儿童的调查性研究数据,纳入人口学资料、临床疾病资料、炎性标志物、临床表型特征、谵妄症状特点等变量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ICU重症儿童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探讨临床表型特征联合炎性标志物对谵妄发生的精准预测价值;纳入第一部分634名重症儿童中谵妄发作的199名ICU谵妄儿童数据,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重症儿童谵妄持续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探讨炎性标志物和PRISM评分等对谵妄持续发作的预测价值。第四部分ICU重症儿童谵妄症状管理方案的构建研究本部分在总结ICU重症儿童谵妄高危临床表型特征、炎性标志物关联规律的基础上,基于MRC复杂干预框架明确重症儿童谵妄症状管理方案的干预要素,结合文献和质性访谈,初步构建ICU重症儿童谵妄症状管理方案,在干预对象、干预时间和干预手段及内容等要素入手,形成“分层分时分级”的症状管理策略。【研究结果】1.ICU重症儿童谵妄发作的症状特点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34例ICU重症患儿,其中男性345例(54.40%),ICU住院时间中位数为3.26天;在治疗过程中,共有138例(21.8%)患儿使用了机械通气治疗,78名(90.2%)患儿采取约束,26%的患儿PRISM评分处于临界(7-11分)或较高风险(大于等于12分)。共199名(31.4%)患儿发生谵妄,ICU滞留时间越长,组内谵妄发生率越高。机械通气组患儿谵妄发生率为67.4%,使用约束组患儿谵妄发生率为33.4%,PRISM评分高风险组患儿谵妄发生率为76.9%。对于重症儿童谵妄的发作特点,175例(87.9%)患儿的首次谵妄发作在进入ICU的前三天;在发作次数上,0谵妄日患儿占68.6%,1个谵妄日占10.9%,6个谵妄日及以上占4.3%。2.ICU重症儿童谵妄发作高危临床表型特征分析结果对于四种主要的高危临床表型,全部参与患儿中,肾功能异常患儿占27.3%,其中发生谵妄的儿童比率占60.3%;脓毒症感染的儿童有16.7%,其谵妄发生率为47.2%;发生缺氧的儿童33.3%,其中谵妄发作的比例为57.3%。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四种高危临床表型与儿童谵妄的首次发作时间、发作持续天数、发作亚型、发作次数均具有显着关联性(p<0.001)。3.ICU重症儿童谵妄高危临床表型的潜在类别分析结果潜类别分析结果显示,临床表型特征归为3个类别(Entropy=0.76):A组高镇静低脓毒类(N=189)、B组高脓毒低镇静类(N=62)、和C组低镇静混合类(N=383),三组ICU重症患儿的性别(p=0.040)、入科诊断(p<0.001)、入科方式(p<0.001)、机械通气(p<0.001)和约束使用(p=0.027)存在显着差异。4.不同高危临床表型类型对ICU重症儿童谵妄的预测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高危临床表型类型的患儿在是否发生谵妄、谵妄类型、发作时长、首次发作时间、和ICU滞留天数上均存在显着差异(p<0.001)。其中A组的谵妄发生率最高,而B组患儿多发低活动性谵妄和谵妄多次发作,严重程度高,愈后可能更差。5.ICU重症儿童谵妄相关炎性标志物的研究结果范围综述结果显示,共检索到文献3475篇,最终纳入全文文献22篇,发表时间为2008至2017年。对纳入文献中谵妄相关的炎性标志物种类、研究设计、研究对象等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外对于谵妄相关炎性标志物的研究主要聚焦在CRP、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IL-10和IL-12)、TNF-α以及NLR和PLR等指标。6.ICU重症儿童谵妄与炎性标志物水平的关联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该样本ICU住院期间的CRP总体水平为(25.25±21.92)mg/L,入住ICU第二天的CRP总体最高(40.12±43.34)mg/L,谵妄首次发作日的CRP为(27.92±28.75)mg/L,三个数字均高于参考正常值10mg/L。谵妄首次发作日的NLR、PLR均高于ICU住院期间总体水平。CRP-F、NLR-M、PLR-M与谵妄严重程度呈显着相关性。7.ICU重症儿童谵妄临床表型特征联合炎性标志物的预测价值(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表型特征亚组(OR:0.48;P=0.000)、年龄(OR:0.97;P=0.000)、PRISM评分(OR:1.31;P=0.000)、感染时长(OR:1.21;P=0.000)、CRP(OR:0.97;P=0.029)等是ICU重症儿童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对CRP联合临床表型特征、感染持续天数等进行ROC分析,三个指标预测谵妄的AUC分别为0.772、0.795及0.760,CRP联合临床表型特征及感染持续天数等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谵妄的AUC为0.918(95%CI:0.894-0.943),在截断值为0.35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和90%。(2)临床表型特征联合炎性标志物对重症儿童谵妄严重程度预测价值。将199名ICU谵妄儿童按严重程度分为单次发作或多次发作两组,纳入人口学资料、临床疾病资料、炎性标志物以及谵妄发作特征等变量,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谵妄持续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对CRP联合IL_6、NLR及PRISM评分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联合预测谵妄持续发作的AUC为0.895(95%CI:0.802-0.989),在截断值为0.75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和92%。8.ICU重症儿童谵妄管理方案的构建研究基于MRC复杂干预框架明确了ICU重症儿童谵妄症状管理方案的干预要素,构建ICU重症儿童谵妄的症状管理方案,在干预对象、干预时间和干预手段及内容等方面,形成“分层分时分级”的症状管理方案。【研究结论】1.ICU重症儿童在谵妄发生的高危临床表型特征上存在着异质性,这些不同的特征有着不同的谵妄发生率,提示对不同的临床表型应精准识别,以提高预测谵妄的精准性。2.ICU重症儿童存在着以CRP、NLR为代表的特异性炎症标志物,其中,CRP联合临床表型特征对ICU重症儿童谵妄有较好的预测价值。3.基于临床表型分类、炎性因子分析,以及两者的联合使用,提高了谵妄的预测效能。4.基于复杂干预框架初步构建ICU重症儿童谵妄管理方案,着眼于干预对象、干预时间和干预手段及内容等方面,形成的“分层分时分级”管理方案对于ICU护士谵妄管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高爽[9](2020)在《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文中指出作家是知识分子群体中较为敏感的一类人,外在一切经过他们情感思维的内化展现出来,研究作家心态能探求历史投射给人的精神轨迹。现代作家沈从文集多种矛盾于一身,他的潜在情感与现实行为、文学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诸多不平衡,导致他一生在不断遭遇和克服危机中挣扎,心灵产生出“丰富的痛苦”。但是学界从心理学、精神科学层面来研究沈从文,一直相对薄弱,显着成果集中在文化、美学、历史社会等领域,有关他心态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散尚不成体系。鉴于此,本论文将沈从文的创作心态作为核心研究对象,从整体上予以审视。文学作品是作家的精神载体,能真实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也能打开时代灵魂,因此本论文采取的研究思路是,从沈从文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反观其创作心态,力图深入到他心灵世界的潜在层面,探寻他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冲突,思考在动荡的二十世纪,自由主义知识者如何坚守个体人格和处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也反思以往研究中形成的某些定论。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传记批评法、心理分析法和社会历史批评法,对沈从文的创作心态进行综合分析。艺术植根于且满足了人的心理需要,人有了需要,会转化成相应的动机与欲望,并采取满足它们的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它们之间的递进关系是相对的,因为现实中,人同时存在多种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某种需要能最先支配人的行为成为“优势需要”。人的较低一级需要得到一定满足之后,较高一级需要就会出现,已经满足的需要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潜能方式处于维持状态,如果环境改变或遭受挫折,还会再次出现。沈从文一生面临多种需要,它们同时、持久存在着,又随内外因变化组成了一个相对优势层次,且同一种需要在他人生不同阶段表现各异。基于沈从文的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需要,本论文在作品“内容”上选取从恋爱、身份认同、文学理想三个方面来考察他的创作心态,既具共性又有个性;“形式”上的抽象、疯癫、综合书写分别与之相对应,又呈现出各自独立的特征;最后从“内容与形式”探讨他弃笔转业前后的心态。第一章论述沈从文作为“恋爱作家”的隐衷。情感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沈从文也曾言“两性关系”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动力,有关两性关系的探讨,贯穿了他的文学生涯,不同时期的恋爱创作反映出他对女性、人生、文明等的不同心态。早期小说中的“性苦闷”与生活困顿尤其是经济压迫带来的自卑心理密切相关;其中也触及到了“性的道德”问题,男性自认为对女性的救赎、情欲与理性/道德之间的冲突是最突出的两个方面,他对此所持的暖昧态度中含有自我辩解的成分。沈从文还以“性本能”需求为基点表达了对文明的不满,他赞扬了四狗、五明、柏子等乡下人身上自由野蛮的原始情欲,虽也揭示出它自身的毁灭性,但他更不满文明的性道德作成的“伪善”。文明的性约束有时造成城里人肉体满足被剥夺与精神上失望,导致本能的负面性在他们身上产生了更大作用。事实上,沈从文是借对文明的不满,将原本在城市受到的挫折升华成了一种异域文化自信,反映出一种夸张的心理态势。而40年代的爱欲抒写《看虹摘星录》,是他不能平衡婚后现实与爱情想象的结果,从小说与现实中的两位“女性吉诃德”身上,可以看出他在婚姻情感上的苦闷。第二章分析沈从文身份认同的窘迫心态。爱的需要虽有受挫,但部分得以满足之后,沈从文的自尊需要,开始占据优势,对于离开湘西前往北京寻求生存的他来说,自尊需要具体表现为希望自我能够在城市中获取身份认同。作为一个具有现代知识、追求智慧、怀揣理想的乡土文学青年,沈从文向往渴慕代表知识、教育、文化的城市,于是决然离开湘西前往北京;当他历经挫折终于在城市中站稳脚跟后,却又在情感上选择后退,反复声称自己是个“乡下人”。这背后是他自卑与自高相互纠缠的心理在起作用,“乡下人”立场是他的生存和叙事策略,它在城乡对立、苗汉对立两个层面上都存在裂隙。都市经验带给沈从文创伤的同时也赋予他理性,创伤让他用“乡下人”的眼光打量城里人时,看出了都市的堕落;理性使他用启蒙者的态度审视湘西时,意识到了它的悲剧性,他对两种环境都生出疏离感,身份认同存在危机。“不肯回去”让他游离在城市边缘,“无从回去”又使他徘徊在湘西边缘,他在两个世界中都被看作“外来者”,成了一个“非城非乡”、“半城半乡”的“边缘人”,这“中间的悲哀”伴随了他一生。第三章探讨沈从文文学理想的功利心态。身份认同的窘迫困扰着沈从文,但他潜意识中倾向“城里人”和“启蒙者”角色,30年代之后,随着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他自我实现的需要,即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变得强烈,他想要通过文学理想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本章所言第一个层面上的功利指“日常经验对个人利益的肯定”,它建立在个人所追求的目的或目标之上。在个人层面上,沈从文积极寻求自我的文学史价值,30年代初期,他从诗歌批评中肯定了自己作品的意义,由小说批评中找到了在文坛上的定位;中期,《从文小说习作选》的出版,是他为争取文学史地位采取的主动行为。第二个层面上的功利指文学为表现社会和民族的人生而作。沈从文走的也是“文学救国”之路,以湘西现实和神话传说为题材的浪漫主义小说中,蕴含着他的“尚力”意识,体现了他主张通过激发民众的意志和生命力实现民族改造的理想,这也是他与“战国策派”成员在文化核心理念上的重要契合点。沈从文的文学理想和社会理想相通,因从小看过无数杀戮,他厌恶政治反对强权,把文学当作改造国家的“武器”,推进人类和平的唯一“工具”,提倡“专家治国”,极力排斥政治干涉文学、文学从属政治,主张以文学鼓励、辅助政治向前,他认为文学思想的效力至少和政治有益行为的目的平列,甚至还会超越后者。但沈从文参与历史的方式没有被理解和接受,建国后,他也意识到,以文学改造民族、社会的理想只不过是“堂吉诃德式的幻想”。第四章探析沈从文的书写形式和心态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密切相关,沈从文的抽象、疯癫和综合书写是“已成为形式的内容”,与他的爱欲纠葛、身份窘迫和文学理想相连。30年代末情感生活的纠葛、战争带给中国人的消极性、文与人不被理解等,都促使他重新思考新的表现形式,并为追求的抽象书写迷惑而转向虚无。在《看虹摘星录》中,他将爱欲从变化不定的日常中抽离出来,以抽象形式使之固定下来成为永恒,在一种看似隐晦的暖昧状态下倾诉着被压抑的苦闷,也用新试验抗拒和超越现存关系,试图打破占主导地位的常规意识和日常经验。沈从文身份认同的窘迫也和他身上的“疯狂的因子”有关,他多次提及自己在别人眼里常被看作是“神经病”,在他的文学观念里,世界上最高的记录由“发狂”的人造成,他还用写作经验谈到头脑接近疯狂的情况下文字才会有生命,这样的看法类似“疯癫与文明”的关系。沈从文小说中的很多人物都有疯癫体验,疯癫书写融入了他的人生体验,也反映出他在认识自我时的迷乱心态。综合书写,是沈从文抗战之后在文体形式上持续进行的尝试和突破,体现了他尝试“揉游记散文和小说故事而为一”,创造出新“现代小说一格”的文学理想。但内外多种矛盾致使《长河》、《芸庐纪事》、《雪晴》等综合书写的产物都呈现出“未完成”状态,揭示出他对形式探索、社会历史发展的困惑。第五章剖析沈从文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30年代之后,爱欲苦闷、理想失落、文体形式失败等困扰着沈从文,最终导致他陷入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中。昆明时期,面对民族忧患、人事关系纠葛、情感烦闷,创作上的表达焦虑,沈从文变得愈加孤独、沉默,在时代大力和个人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抗战时期“不知向谁呼喊”的痛苦压抑之声。1946年夏末复员回到北平后,他试图走出苦闷重新振作起来,发表的论时政杂文增多,表现出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和担当,并继续实践着文学理想。1946年10月,发表了自辩性长文《从现实学习》后,他开始不断受到来自民盟、左翼、无党派等人士的批判,再次陷入压抑之中。1948年左翼文学界的领导人认识到在社会转折的关键时期,应当坚持文学配合、服从政治的原则,沈从文被列入坚决予以打击并彻底消灭的“反动”作家一列。因摆脱不掉恐惧权力而产生的“迫害感”,1949年初沈从文的精神状况急遽变坏,3月28日他选择了自杀,自杀被救成为他新生的起点。40年代之后,沈从文一直为表达焦虑所困,找不到合适形式书写见闻感受,在他看来研究文物和文学创作是相通的,在文物研究中他重新找到了延续生命抒情的方式,坚守了精神上的创造性,弃笔转业是他做出的“健康的选择”并非“消极的退隐”。从对沈从文创作心态的分析可知,他在面对情爱、自我、理想、书写形式探索时都有矛盾,徘徊于情欲和道德、文明和蛮力、神性和世俗、“乡下人”和城里人、审美和功利等之间,精神结构呈现出抽象与具体、无限与有限、绝对与相对、自由与必然等复杂性。他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转折之中寻找平衡,但性情人格上固有的特征使他无法实现对自我和世界的整合认同,从而在绝对孤独中体验着异己性,生命内在的紧张和狂热一度将他导向死亡。他“在”却“不属于”任何一个世界,位于交叉点、处在临界状态又使他超越了它们,这正是他精神上的独特性。沈从文终其一生都努力将生命力转化为精神上的创造积极性,坚守以自由精神为灵魂要义的个体人格,在创造生命自身和生存价值中产生的心灵冲突、挣扎、痛苦,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精神资源。本论文从沈从文的创作心态出发,纵观其一生心路历程,是作家个人心态史的研究,也是从心态文学史的角度做出的个例尝试。
刘慧鸿[10](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指出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二、62例躁动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接触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62例躁动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接触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以来中国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心理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一)内地犯罪题材电影总体研究趋势 |
(二)犯罪题材电影的相关研究 |
(三)电影治疗心理疾病的研究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创作概况及类型化分析 |
一、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创作概述 |
(一)犯罪题材电影概念界定 |
(二)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历史沿革 |
二、外国犯罪片对本土化创作的影响 |
(一)好莱坞犯罪片元素的本土化借鉴 |
(二)日、韩犯罪片元素的本土化借鉴 |
三、内地犯罪题材电影类型化分析 |
(一)类型电影的概念 |
(二)犯罪题材电影的类型化特征 |
第二章 精神分析视域下犯罪心理类型及其动因 |
一、内生性犯罪动因:原罪意识及生物属性 |
(一)弗洛伊德本能理论:原始的冲动 |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其悖反 |
二、外衍性犯罪诱因: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
(一)焦虑压抑的工作环境:“自我”失控与“原我”宣泄 |
(二)充斥暴力的家庭:武力的效仿 |
(三)青春期躁动症:校园欺凌与反抗 |
(四)物欲与性欲的诱惑:唤醒与诱发犯罪动机 |
第三章 犯罪心理表征及代表作品 |
一、精神到行为:“变态心理”显现 |
(一)心理偏激引发的性变态:《血十三》 |
(二)心理创伤后的应激障碍:《食人狂魔》 |
(三)极端心理下的反社会人格:《天注定》 |
(四)非现实的心理犯罪幻觉:《二次曝光》 |
二、矛盾到对抗:“心理冲突”展现 |
(一)人群效应:群体心理对个体的扼杀——《杀生》 |
(二)情杀:畸形的爱欲——《白日焰火》 |
(三)仇杀:不可控的报复心理——《守望者:罪恶迷途》 |
(四)救赎:反省与忏悔——《烈日灼心》 |
第四章 内地犯罪题材电影的心理叙事特征 |
一、独具匠心的悬念设置 |
(一)信息差:叙事视角造成的悬念 |
(二)蒙太奇:叙事时序形成的悬念 |
(三)麦高芬:引导叙事的特殊符号 |
(四)开放结局:悬念的无限制延展 |
二、突显心理特质的空间设置 |
(一)封闭空间:人物心理的物化 |
(二)情绪空间:弥散的焦虑与压抑 |
(三)回忆空间:揭示心理的创伤 |
三、独特的视听语言运用 |
(一)光线与色彩:隐喻式的心理暗示 |
(二)色彩:对人物情绪的营造 |
(三)音响与音乐:沉浸式的心理氛围 |
第五章 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受众心理分析 |
一、基于“接受理论”对受众心理的阐释 |
(一)“期望阈”的解构与重构 |
(二)电影“二次解读”的酣畅感 |
二、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对受众观影心理的深描 |
(一)受众情绪宣泄的途径 |
(二)受众特殊癖好的满足 |
三、通过网络影评及模型统计看受众心理 |
(一)犯罪题材电影影评词汇统计 |
(二)基于LDA主题模型对犯罪题材电影影评的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相关电影名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2)ACT联合绘画疗法对高自我污名孤儿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构建 |
一、绘画疗法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构建 |
(一)绘画疗法的起源、发展与现状 |
(二)绘画疗法的理论构建 |
(三)绘画疗法的治疗取向 |
二、自我污名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构建 |
(一)自我污名概念阐释 |
(二)自我污名的形成机制 |
三、ACT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构建 |
(一)ACT的哲学背景 |
(二)ACT的理论构建 |
(三)ACT心理病理模型 |
(四)ACT心理治疗模型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ACT联合绘画疗法对孤儿自我污名干预可行性阐释 |
一、ACT心理病理模型对孤儿自我污名产生机制分析 |
(一)孤儿自我身份敏感的产生机制 |
(二)孤儿自我懈怠的产生机制 |
(三)孤儿自我疏离的产生机制 |
(四)孤儿自我狭隘的产生机制 |
二、ACT心理治疗模型与绘画疗法多样性的结合 |
(一)ACT联合绘画疗法对自我身份敏感的干预 |
(二)ACT联合绘画疗法对自我懈怠的干预 |
(三)ACT联合绘画疗法对自我疏离的干预 |
(四)ACT联合绘画疗法对自我狭隘的干预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CT联合绘画疗法对孤儿干预的实验研究设计 |
一、实验对象筛选 |
二、测量工具 |
(一)孤儿学校学生自我污名自陈问卷 |
(二)接纳行动问卷第二版(中文版)(Acceptance and Action QuestionnaireSecond Edition,AAQ-Ⅱ) |
(三)认知融合问卷(中文版)(Cognitive Fusion Questionnaire,CFQ) |
(四)绘画投射测验 |
三、实验设计与程序 |
(一)实验设计 |
(二)前测 |
(三)对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干预 |
(四)后测 |
(五)延时后测 |
(六)无关变量控制 |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
五、ACT联合绘画疗法团体干预方案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结果量化分析 |
一、团体干预自我污名指数量化分析 |
(一)团体干预前实验组对照组自我污名同质性检验 |
(二)团体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自我污名即时后测差异性检验 |
(三)团体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自我污名追踪后测差异性检验 |
(四)自我污名特质在前测、后测、追踪后测三个时间点的变化统计 |
二、团体干预效果AAQ-II量化分析 |
(一)团体干预前实验组对照组AAQ-II同质性检验 |
(二)团体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AAQ-II即时后测差异性检验 |
(三)团体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AAQ-II追踪后测差异性检验 |
(四)AAQ-II在前测、后测、追踪后测三个时间点上的变化统计 |
三、团体干预效果认知融合量化分析 |
(一)团体干预前实验组对照组认知融合同质性检验 |
(二)团体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认知融合差异性检验 |
(三)团体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认知融合追踪后测差异性检验 |
(四)认知融合指数在前测、后测、追踪后测三个时间点上的变化统计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组绘画作品质性分析 |
一、测验主题 |
(一)树木画 |
(二)房屋画 |
(三)人物画 |
二、诊断标准 |
(一)画面大小及位置 |
(二)画面的线条及笔触 |
(三)房树人整体解读 |
三、绘画作品分析 |
(一)案例一 |
(二)案例二 |
(三)案例三 |
四、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孤儿学校学生自我污名问卷 |
附录二 经验性回避问卷(AAQ-II) |
附录三 实验具体实施内容 |
(3)版画作为艺术治疗的媒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价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绘画艺术治疗 |
1.3.2 版画及其内涵 |
1.3.3 版画艺术治疗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绘画艺术治疗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特征 |
2.1 绘画艺术治疗的产生和发展 |
2.1.1 绘画艺术治疗的产生 |
2.1.2 绘画艺术治疗功能的发展 |
2.2 绘画艺术治疗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
2.2.1 生理科学理论基础 |
2.2.2 精神分析心理学基础 |
2.2.3 绘画艺术治疗的理论取向 |
2.3 绘画艺术治疗的心理学特征 |
2.3.1 绘画艺术治疗的视觉接受性 |
2.3.2 绘画艺术治疗的多元空间性 |
2.3.3 绘画艺术治疗的自我实现性 |
2.3.4 绘画艺术治疗的适用广泛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对比分析:版画与其它绘画艺术治疗媒介的融通性 |
3.1 版画与其它绘画艺术治疗媒介的审美融通 |
3.1.1 审美认知的相通性 |
3.1.2 审美教育的相容性 |
3.1.3 审美愉悦的相融性 |
3.2 版画与其它绘画艺术治疗媒介创作特质融通 |
3.2.1 创作过程的意象性 |
3.2.2 创作过程的手工性 |
3.2.3 创作过程的自由性 |
3.3 版画与其它绘画艺术治疗媒介的亲和力融通 |
3.3.1 艺术精神的传统性 |
3.3.2 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
3.3.3 艺术创作的游戏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心理学视界:版画作为艺术治疗媒介的独特性 |
4.1 版画艺术的“非确定性”及其心理意境 |
4.1.1 版画艺术“主体在场”的审美语境 |
4.1.2 版画艺术“非主体性”的审美体验 |
4.1.3 版画艺术“内心关照”的移情倾向 |
4.1.4 版画艺术“印迹色彩”的情感表达 |
4.2 版画的创作特质及其艺术治疗功能 |
4.2.1 颜色材料的丰富性:培养自我之情趣 |
4.2.2 制版形式的多样性:愉悦自我之心境 |
4.2.3 印制过程的间接性:激励自我之潜能 |
4.2.4 呈现形态的复数性:平复自我之心态 |
4.3 版画作为艺术治疗媒介的实践优势 |
4.3.1 激发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 |
4.3.2 表达参与者的丰富情感 |
4.3.3 完善参与者的心理品质 |
4.3.4 保持治疗效果的持久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治疗判据与实践案例:版画艺术治疗的实施与分析 |
5.1 版画艺术治疗实施的基本原则与框架 |
5.1.1 版画艺术治疗实施的基本原则 |
5.1.2 版画艺术治疗实施的基本框架和形式 |
5.2 版画艺术治疗的适症群体与心理判据 |
5.2.1 治疗适用群体及其心理特征 |
5.2.2 版画艺术治疗实施的心理症状判据 |
5.3 版画艺术治疗的实证案例和分析 |
5.3.1 实证案例使用的相关评估工具 |
5.3.2 儿童案例:版画艺术治疗的心理慰籍模式——“描绘出你心中的家” |
5.3.3 大学生案例:版画艺术治疗的情绪宣泄模式——“心情的流露” |
5.3.4 成人案例:版画艺术治疗的情感依托模式——“幸福计划” |
5.3.5 老人案例:版画艺术治疗的情感重建模式——“老胡”的故事 |
5.3.6 版画艺术治疗的实证案例的总结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成效与推广:版画艺术治疗改革与发展路径选择 |
6.1 版画艺术治疗推广状况的描述性分析 |
6.1.1 版画艺术治疗认可度的问卷调查 |
6.1.2 版画艺术治疗成效的访谈分析 |
6.2 版画艺术治疗实践的改革取向 |
6.2.1 版画艺术治疗与心理结构功能相契合 |
6.2.2 版画艺术治疗与素质教育功能相统一 |
6.2.3 版画艺术治疗与情感愉悦功能相贯通 |
6.2.4 版画艺术治疗与心理教育功能相融通 |
6.3 版画艺术治疗推广与普及的路径选择 |
6.3.1 积极营造版画艺术治疗的社会认同环境 |
6.3.2 挖掘版画艺术治疗的社会公共资源 |
6.3.3 学校版画艺术教育与版画艺术治疗相结合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附件 |
附件一 调查问卷 |
附件二:症状自评量表系列调查问卷(Self-Reporting Inventory) |
附件三:自我接纳问卷(Self-Aeeeptanee Questionnaire,SAQ) |
附件四:版画艺术治疗认可度的调查问卷 |
附件五:心理幸福感测试 |
附件六:版画制作步骤图 |
(4)中文版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挑战性行为量表的信效度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 |
1.2.1 阿尔茨海默病 |
1.2.2 挑战性行为 |
1.2.3 激越行为 |
1.2.4 精神行为症状 |
1.2.5 异常运动行为 |
1.3 AD患者挑战性行为的研究现状 |
1.3.1 AD患者挑战性行为的种类 |
1.3.2 AD患者挑战性行为的发病机制 |
1.3.3 AD患者挑战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
1.3.4 AD患者挑战性行为的干预及管理 |
1.3.5 AD患者精神行为的评估工具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AD患者挑战性行为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评价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方法 |
2.2.3 资料收集 |
2.2.4 统计学方法 |
2.3 质量控制 |
2.4 研究结果 |
2.4.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2.4.2 量表的项目分析结果 |
2.4.3 量表的效度分析 |
2.4.4 量表的信度分析 |
2.5 讨论 |
2.5.1 中文版CBS的项目分析结果 |
2.5.2 中文版CBS具有良好的效度 |
2.5.3 中文版CBS具有良好的信度 |
2.6 小结 第三章 长期照护机构AD患者挑战性行为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方法 |
3.2.3 资料收集 |
3.2.4 统计学方法 |
3.3 质量控制 |
3.4 研究结果 |
3.4.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3.4.2 AD患者挑战性行为发生率 |
3.4.3 AD患者行为挑战性行为的照护挑战 |
3.4.4 AD患者挑战性行为照护挑战的单因素分析 |
3.4.5 AD患者挑战性行为照护挑战的多因素分析 |
3.5 讨论 |
3.5.1 长期照护机构的AD患者普遍存在挑战性行为 |
3.5.2 长期照护机构AD患者照护挑战普遍较高 |
3.5.3 AD患者挑战性行为照护挑战的影响因素 |
3.6 小结 |
3.7 建议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4.1 本研究结论 |
4.2 本研究创新性 |
4.3 本研究局限性 |
4.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1: 量表汉化授权申请书 |
附录2: 量表汉化授权同意书 |
附录3: 量表修改授权申请书 |
附录4: 量表修改授权同意书 |
附录5: The Challenging Behavior Scale (CBS) |
附录6: 汉化版AD患者挑战性行为量表 |
附录7: 汉化修订版AD患者挑战性行为量表 |
附录8: 第一轮《中文版AD患者挑战性行为量表》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9: 第二轮《中文版AD患者挑战性行为量表》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10: Cohen-Mansfield激越问卷 |
附录1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12: 一般资料调查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
(5)个体心理危机征兆及其预警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一节 心理危机的概念和评估 |
1 心理危机的概念 |
2 心理危机的评估 |
3 心理危机与应激的关系 |
第二节 常见的心理危机类型及其预警征兆 |
1 自杀危机及其征兆 |
2 暴力伤人危机及其征兆 |
第三节 心理危机征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3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思路 |
1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
2 本研究的主要意义 |
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个体心理危机征兆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一节 个体心理危机征兆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和维度 |
1 研究方法 |
1.1 文献调研法 |
1.2 专家讨论法 |
2 结果 |
2.1 文献调研法结果 |
2.2 专家讨论法结果 |
3 小结 |
第二节 个体心理危机征兆指标体系条目池的建立 |
1 对象与方法 |
1.1 文献调研法 |
1.2 专家访谈法 |
1.3 档案分析法 |
1.4 专家讨论法 |
2 结果 |
2.1 文献调研法 |
2.2 专家访谈法 |
2.3 档案分析法 |
2.4 专家讨论法 |
3 小结 |
第三节 个体心理危机征兆指标体系的确立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第一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 |
2.2 第二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 |
3 小结 |
第三章 心理危机征兆检查表的施测及预警方案制定 |
第一节 心理危机征兆检查表的预测验及修订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流程 |
1.3 研究工具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描述性统计:危机组与非危机组的量表评估得分比较 |
2.2 心理危机征兆检查表的信效度分析 |
2.3 心理危机征兆检查表条目的阳性率统计 |
2.4 心理危机征兆检查表的条目分析 |
3 小结 |
第二节 心理危机征兆检查表的正式施测及临界值确定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流程 |
1.3 研究工具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数据的描述性结果 |
2.2 心理危机征兆检查表的条目分析 |
2.3 总分预警方案结果 |
2.4 单条目预警方案结果 |
2.5 多条目组合预警方案结果 |
3 小结 |
第四章 个体心理危机征兆检查表预警效果的检验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流程 |
1.3 研究工具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数据的描述性结果 |
2.2 三种预警方案独立预警心理危机的结果 |
2.3 三种预警方案组合预警结果 |
2.4 不同预警方案的预警效果比较 |
3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1 心理危机征兆检查表信效度的讨论 |
2 心理危机征兆检查表预警方案的讨论 |
3 心理危机征兆检查表预警效果的讨论 |
4 本研究质量控制的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1 主要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主要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英文缩写词 |
附录2: 心理危机征兆指标体系Delphi专家咨询第一轮调查表 |
附录3: 心理危机征兆指标体系Delphi专家咨询第二轮调查表 |
附录4: 心理危机征兆检查表初测版 |
附录5: 心理危机征兆检查表正式施测版 |
附录6: 心理危机征兆检查表使用手册 |
成果 |
致谢 |
(6)62例躁动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接触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
2躁动患者的接触方法与技巧 |
(7)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话语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1 女性文学精神分析话语的提出 |
2 论文主体简介 |
第1章 精神分析:探索心灵的一面镜子 |
1.1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创立 |
1.2 新精神分析学的崛起 |
1.3 精神分析的女性观 |
1.4 女性主义对精神分析的颠覆 |
1.5 本章总结 |
第2章 精神分析与20世纪中国 |
2.1 精神分析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
2.2 精神分析在20年代的传播和接受 |
2.3 精神分析在30、40年代的传播和接受 |
2.4 精神分析与当代文学 |
2.5 本章总结 |
第3章 重返女性世界--“五四”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 |
3.1 无意识欲望的发现与压抑 |
3.2 凌叔华的“心理分析小说” |
3.3 性的压抑与解析 |
3.4 本章总结 |
第4章 心理分析与性别隐喻--张爱玲小说的精神分析 |
4.1 张爱玲的精神分析观 |
4.2 性爱冲突的演绎 |
4.3 女性变态心理的刻画 |
4.4 情结的书写 |
4.5 独特的心理分析技巧 |
4.6 本章总结 |
第5章 性的压抑与身体的反叛--李昂小说的精神分析 |
5.1 李昂的精神分析观 |
5.2 “力比多”的类型 |
5.3 性的异化 |
5.4 本章总结 |
第6章 灰暗的人生图式--欧阳子小说的精神分析 |
6.1 欧阳子的精神分析观 |
6.2 心理:建构另外一个王国 |
6.3 欲望的女性书写 |
6.4 心理分析的叙事模式 |
6.5 本章总结 |
第7章 生命的悲剧意识--王安忆小说的精神分析 |
7.1 王安忆的精神分析观 |
7.2 性的压抑与升华 |
7.3 童年的焦虑 |
7.4 生命的悲剧意识 |
7.5 生命悲剧的升华和超越 |
7.6 本章总结 |
第8章 现代女性人格的心理分析--铁凝小说的精神分析 |
8.1 铁凝的精神分析观 |
8.2 展现女性生命力的欢歌 |
8.3 勾画性心理:还原人的本相 |
8.4 负罪与救赎:现代女性人格的心理分析 |
8.5 象征与隐喻 |
8.6 本章总语 |
第9章 “黑暗灵魂的舞蹈”--残雪小说的精神分析 |
9.1 残雪的精神分析观 |
9.2 疯狂:女性的生存困境 |
9.3 梦境的描述 |
9.4 精神分析的意象 |
9.5 本章总结 |
第10章 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的融汇--陈染小说的精神分析 |
10.1 陈染的精神分析观 |
10.2 隐秘的内心世界 |
10.3 审父与恋父 |
10.4 同性情结及其归宿 |
10.5 幻觉与潜意识的流动 |
10.6 本章总结 |
结束语 精神分析与女性文学的现代衍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临床表型特征联合炎性标志物对重症儿童谵妄的预测价值及症状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与概述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理论基础 |
四、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ICU重症儿童谵妄症状特点和高危临床表型特征的研究 |
研究一 ICU 重症儿童谵妄症状特点的现况研究 |
研究二 ICU重症儿童谵妄高危临床表型的潜类别分析 |
第三部分 ICU重症儿童谵妄的相关炎性标志物分析 |
研究一 谵妄相关的炎性标志物的范围综述 |
研究二 ICU重症儿童谵妄与炎性标志物的关联研究 |
第四部分 临床表型特征联合炎性标志物对ICU重症儿童谵妄的预测价值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五、讨论 |
六、小结 |
第五部分 ICU重症儿童谵妄的症状管理方案构建研究 |
一、文献研究与ICU重症儿童谵妄症状管理方案构建 |
二、质性研究与ICU重症儿童谵妄症状管理方案构建 |
三、ICU 重症儿童谵妄的症状管理方案构建 |
第六部分 结论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康纳尔儿童谵妄评估量表 |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
附录3 小儿死亡风险评分IV |
附录4 舒适行为量表(CBS) |
文献综述 ICU 家庭赋能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9)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二 沈从文研究现状与拓展之可能性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恋爱作家”的隐衷 |
第一节 “性苦闷”与自卑 |
第二节 “文明及其不满” |
第三节 “女性吉诃德”与“幸福的幻影” |
第二章 身份认同的窘迫心态 |
第一节 “湘西社会的逆子”:向往都市与决然离乡 |
第二节 “乡下人”身份的建构与裂隙 |
第三节 “边缘人”位于“中间的悲哀” |
第三章 文学理想的功利心态 |
第一节 “自明心迹”:追求自我价值 |
第二节 “浪漫主义的物力化” |
第三节 “最后吉诃德”的文学政治幻念 |
第四章 书写形式与心态的游移 |
第一节 抽象书写与虚无 |
第二节 疯癫书写与迷乱 |
第三节 综合书写与困惑 |
第五章 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 |
第一节 “不知向谁呼喊”的压抑 |
第二节 “一切已结束,一切正起始” |
第三节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结语 坚守精神创造性与个体人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
1.1 道学与养生 |
1.1.1 问“道” |
1.1.2 何谓道学? |
1.1.3 道学与养生 |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意义 |
1.3.3 题解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4.3 教化与师表 |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
3.1.3 加缪《鼠疫》 |
3.1.4 小结 |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
3.3.6 小结 |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
3.5.4 小结 |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
3.6.6 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
4.1.4 小结 |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
4.2.1 调训课程介绍 |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
4.2.3 问卷调查部分 |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
4.2.5 解读 |
4.2.6 小结 |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
4.3.1 背景 |
4.3.2 内容 |
4.3.3 讨论 |
4.3.4 小结 |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
4.4.3 小结 |
4.5 启示 |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
6.7 根本的结论 |
结语 |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特点与不足之处 |
特点 |
不足之处 |
自反性陈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四、62例躁动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接触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以来中国内地犯罪题材电影心理叙事研究[D]. 孔泽鸣. 吉林大学, 2021(01)
- [2]ACT联合绘画疗法对高自我污名孤儿干预研究[D]. 樊香麟.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3]版画作为艺术治疗的媒介研究[D]. 张亚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4]中文版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挑战性行为量表的信效度研究及其应用[D]. 曾丽娟. 南方医科大学, 2018(01)
- [5]个体心理危机征兆及其预警方案研究[D]. 杨雪岭. 南方医科大学, 2017
- [6]62例躁动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接触方法[J]. 王其芹,李秋焕. 职业与健康, 2001(01)
- [7]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话语剖析[D]. 张浩. 北京语言大学, 2004(04)
- [8]临床表型特征联合炎性标志物对重症儿童谵妄的预测价值及症状管理策略研究[D]. 戈晓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9]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D]. 高爽. 山东大学, 2020(10)
- [10]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