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信息传播思想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管理论文,信息传播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G350
Web2.0是基于元数据评注信息发布方式的新型互联网。它目前主要以Blog、Wiki、Tag、SNS、RSS等方式存在,并在不断的发展中。技术上,Web2.0用XML处理RSS/ATOM/RDF/FOAF等数据[1]、用AJAX来综合Web信息发布技术, 并且使用开放的Web应用API来开发Web服务。 这些并不具有革命性的技术特征却给信息传播思想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对知识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也有较大的影响。
1 Web2.0概述
因特网信息最初是以静态HTML形式存在的,后来为了便于信息的发布、组织和与用户的交互,就用动态网页,也就是通过各种CGI程序来发布。 动态网页靠技术手段从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取出数据,再结合既定的格式以HTML的形式呈现在用户浏览器中,它的出现带来了因特网信息组织方法的一次革命。但这两种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点:主要信息存储在服务器上集中提供给使用者,不同用户的信息使用模式主要取决于所提供的信息,缺乏创造性和真正的信息个性化。这个阶段的互联网被称为Web1.0。Web2.0概念的提出改变了这种状况。它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使用并不具有革命性的技术手段来承载革命性的信息传播方式,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在Web2.0环境下,信息不仅“可读”,而且“可写”和“可交互”;网络用户对信息有完全的自我主动权,个体是信息的生产制造者,同时也管理信息,和信息使用者进行交互。
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阶段,Web2.0由区别于服务器信息推送的不同应用组成,比较典型的有Blog(博客)、Wiki(维基)、Tag(互动标签)、SNS(社会性网络服务)、RSS(联合组织规范技术)等[2—3]。
2 Web2.0在信息传播思想上的革新
2.1 将六度关系理论应用于信息传播
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米格兰姆(Stanley Milgram)[4] 提出的“六度分隔”理论认为: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一理论在一般情形下都存在,成为人际关系世界中无可否认而又令人震惊的规律。人们在社会中联系的普遍性是很难想像的。
研究发现,世界上许多其他的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有极相似的结构。比如,人际网络和WWW的架构几乎完全一样。通过超文本链接的网络、 经济活动中的商业联系网络、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甚至人类脑神经元以及细胞内的分子交互作用网络,都有着完全相同的组织结构。
六度关系理论应用于信息传播是通过“社会性软件”(social software)的方式实现的。这些软件支持人们建立更加互信和紧密的社会关联。比如Web2.0的典型应用Blog就是其中一种。因为Blog写作所需要的个性和延续性,已使Blogger圈这种典型的物以类聚的生态形式,越来越像真实生活中的人际圈。
社会性软件的核心思想其实是一种聚合产生的效应。人、社会、商业都有无数种排列组合的方式,如果没有信息手段聚合在一起,就很容易损耗掉。Web1.0将文本、图形聚合在一起,使互联网真正走向应用;Web2.0通过“六度分隔”产生的聚合,将产生一个可信任的网络,避免了互联网的虚拟性,使信息与人的联系更加可靠,切合于实际。
Web2.0将六度关系理论应用于信息的传播中,强调通过个人与个人的交流促进信息本身的交流,这一思想在促进Web2.0的几种形式的信息交流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2 信息传播以微内容为基础 微内容(micro content)[4],即信息传播对象分解成很小的单位,类似于信息管理领域研究的数据元、信息元、知识元。在Web2.0中,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都算是微内容,比如网志、评论、图片、收藏的书签、喜好的音乐列表、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去的地方、新的朋友等。这些微内容的数量正越来越多,重要性也越来越大。
对微内容的重新发现和利用,是互联网所开创的平等、民主、自由风气的自然衍生,也是互联网相关技术消减信息管理成本之后的一个成果。
每一个个性网络用户每天都生产众多的微内容, 也消费着同样多的微内容。Web2.0信息传播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用户解决管理、维护、存储、分享、转移微内容的问题。
2.3 大众信息传播着眼于用户个体
集中服务、用户分散浏览的传统Web服务方式只注重信息的提供, 其各种服务是分散的,并且缺少用户的参与和创造。Web2.0形式的信息传播则特别重视个性化用户,而不是笼统的用户概念,同时,通过技术手段使Web服务可以被互相集成,从而诞生更多新的服务,可以说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互联网。
首先,Web2.0强调信息需求的个性化,信息的发布不再是从速度和数量上来堆砌,而是通过Tag和Rss对内容进行筛选和分类,在到达用户之前已经过了信息组织,最终使用户得到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用户的体验和感觉成为影响信息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
其次,Web2.0注重信息交流的双向性。由于网络是可读写的,用户的信息反馈可以随时进行,信息源同时也可以随时更新信息,这是一种真正的双通道交流模式。
第三,基于Web2.0的信息市场将会更加细分。如del.icio.us(http://del.icio.us/)用于共享书签,p2p用于共享电影,Blog用于共享文字,Wiki用于交流思想和共享观点等。另外,还有图片共享、音乐共享等符合Web2.0标准的信息服务的细分类型[3—4]。
正是着眼于用户个体,Web2.0给用户提供了一个用于微内容的收集、创建、发布、管理、分享、合作、维护等的平台,强调开源、参与、个人价值和合作。当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应用采取与用户互动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内容是由用户生产,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到互联网创造的过程中的时候,互联网的内容和形式就由量变开始发生了质变。
3 知识管理中需用Web2.0解决的问题
3.1 隐性知识有效地向显性知识转化
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5]。显性知识是易于描述的、便于编码的知识,常能被数字化而得以大范围复制、传播和共享。而隐性知识是难以表达的,带有较强直觉、洞察力和经验色彩的知识,如经验要素、技术要素(技术诀窍、技能和能力)、认知要素(分析能力、判断力、前瞻力)、情感要素(直觉、偏好、情绪)、信仰要素(价值观、人生观、目标倾向)等。这类知识很难编码,只能通过应用来感悟,通过实践来获得。
由于组织业务的复杂性、人的有限理性和社会分工,个人只能获得局部的专门知识,组织知识是由个人知识交织成知识网络结晶形成的,其创新也是整个组织系统的交融完成。组织的研发、变革常需要多个部门的参与,就是综合各种知识的结果。知识的创新需要各领域专业人员的碰撞。关于组织的显性知识的管理,已有许多企业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基本还是采用留人的方法。要通过知识管理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反应能力、生产率和竞争力,就应该极大限度地促进组织成员的交流,打破知识封闭和垄断,使隐性知识完成由局部到系统、由个人到组织、由无形到有形的转变。这是知识管理一直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3.2 隐性知识转化的障碍
这里从分析知识转化过程模型来认识和推导隐性知识完成由局部到系统、由个人到组织、由无形到有形的转变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障碍。
日本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总结出了如图1所示的知识管理模型[5]。
图1 野中郁次郎的知识管理模型
该模型是现阶段知识管理研究普遍认可的描述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过程的模型。其具体转化过程可描述为:隐性知识存储于人脑之中,显性知识存储于知识库之中。外化是指利用类比、隐喻和假设将隐性知识清楚地表达出来;融合是将员工脑海中的显性知识碎片系统化为组织知识;内化指员工将系统化的显性知识用到工作中,并创造出新的隐性知识;社会化是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共享经验,如此形成不断的循环。具体每个阶段的实现途径[5—7] 如图2所示。举个例子,参加学术讨论会议时,某代表把关于某一主题的见解写成PPT文件,这就是外表化,也就是完成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换。当其他代表接受他的知识,分析和合成这些知识,提出新的见解,加上新的经验或加以条理化时,也就是完成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换。当某一科技人员看到这一知识并将其存入自己的大脑里,再在工作中运用这一知识时,也就是完成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换。当这位科技人员运用这些专业知识之后形成了自己的结论,并在喝咖啡时或通过协同交流工具与同事和同行分享时,就是完成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换。
图2 知识转化中每个阶段的实现途径
通过以上模型对知识转化的每一个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归纳出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障碍:
首先,知识转化主体方面,由于主体不合理的知识存量和知识结构、主体不健康的心理特性、主体囤积和垄断知识的私欲即所谓的“知识利己主义”、主体褊狭的心智模式即人们惧怕暴露出想法背后的思维这样一种习惯性防卫因素的存在,使4个步骤的知识转化都不能顺利进行。对此,吴庆海[6] 等人总结出了“知识共享心理障碍金字塔”(如图3所示),特别是要打破“不愿意”层面的心理障碍, 需要时间的打磨,要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否真正鼓励大家共享知识,这将涉及企业文化层面的东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其次,知识客体本身的特点也成为了转化的障碍:①知识具有默会性,即大多数隐性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转化过程需要靠悟性进行;②知识具有生产梯度,即有的知识必须在一定的基础之上才能理解和运用,转化过程和个体的知识层次是否一致有很大的关系。
图3 知识共享心理障碍金字塔
最后,知识转化的外部因素,如领导不重视、缺少既有的人际关系、缺少制度保障、缺少激励措施,还有文化氛围不兼容,如缺少共同语言、缺乏信任等因素都是知识管理模型中循环产生的壁垒。
在知识管理中,如果运用在前文中总结的Web2.0的三个信息传播思想和方式,对解决上述问题将会提供一个较好的方案。
Web2.0将六度关系理论应用于信息传播表明:知识管理应该注重人的社会关系,通过改善知识管理环境、加强员工的互动性来提高知识管理水平;Web2.0信息传播以微内容为基础提醒我们,知识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以知识共享为核心的时候,要对知识的内涵进行认真细致的分解,以便消除由于知识的默会性和生产梯度引起的障碍;Web2.0的大众信息传播着眼于用户个体的特点则表明:知识管理重视个体信息交流必须落到实处,要为此建立一个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并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将个体交流的信息内容进行整合。
从技术上看,Web2.0的Blog激发了个人的创作力;Tag分类技术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个人特色又不失社会性网络应用的特点;SNS 激发了用户的自我操作和相互交流能力,促进用户主动去和别人分享。这些功能若用到知识管理中,对解决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是很有帮助的。
4 基于Web2.0的知识管理框架
建立一个知识管理系统的时候,有三个因素必须考虑[6—7]:基础、条件、环境。
在设计基于Web2.0的知识管理框架的时候,笔者对这三个问题是这样考虑的:
首先,在分析信息技术、人和信息资源的属性的基础上构建Web2.0技术平台,作为知识管理的基础设施,鼓励人与人之间在这个平台上的合作和交流。在企业进行知识管理过程中,以本平台系统作为知识集约、应用、交流、创新的空间。
其次,设计好针对组织实际情况的知识组织和表现方式,提高知识的可见度。这是要达到知识管理目标的必要条件。这种知识组织和表现的方式必须能够识别企业的关键性知识,将其标识在企业的知识地图上,通过知识地图、黄页和超文本来展示知识在组织中的价值并且可以编码后存储于知识库中。以此为前提,再提供给用户易于使用的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实现知识方便的共享。
第三,要形成利于知识共享的氛围和环境。通过鼓励知识共享,主动发现和贡献知识,建立尊重知识的文化,创新组织管理的结构和方式,建立富有弹性的网络型组织。这是关系知识管理成败的关键。有以知识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才能够自然而然地共享知识;有一个优秀的团队,才能促进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充分转化、拓宽知识创新的空间;有富有弹性的网络型组织,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缩短知识传递的时间与空间。
知识管理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基于Web2.0的IT项目,也不仅仅是业务流程重组,而是和各种因素联系在一起的系统工程。
笔者参考西门子公司的知识管理实践[5—6],结合Web2.0的思想和技术特点,提出如图4所示的基于Web2.0的知识管理框架。
图4 基于Web2.0的知识管理框架
该框架结合以上对知识管理三大要素的考虑,突出了知识社区、知识集市、知识环境和知识管理关键过程4个方面。
通过Web2.0的社会性网络系统SNS和六度关系理论构成的知识社区,可以使组织中各个领域的知识通过社区交流得到共享,使员工就相关业务主题进行经验交流,充分利用已有的成功经验,这种体验型知识交流方式让用户在分享知识的同时也成为知识分享的受益者。
知识集市由Web2.0常用的系统Blog、Wiki等构成其平台、交流工具和服务方式,由Tag、RSS构成其内容组织方式,提高知识的可见度,同时利于检索。如果说知识社区建立了人和人、人和组织以及组织和组织之间的联系,则可以说知识集市提供了有关知识的关系、Web2.0的技术和思想,保证所有员工能够访问最佳实践资源。
知识环境主要是在环境方面对组织知识管理提供支持,即需要在组织战略及价值观等方面来推进知识管理在企业的实施,在组织中形成知识交流的气氛和知识共享的文化,使员工能够有效地进行“从业务中学”、“分布学习”以及“虚拟团队学习”。
知识管理的关键过程包括战略、协作、领导力、价值观等,它主要由一些管理因素构成,可以使企业在知识共享、知识应用、知识创新等方面均上一个新台阶。
5 基于Web2.0的KMS功能
笔者在图1所示的知识管理模型基础上,结合Web2.0并参考已有的一些模型认为,对于一个框架如图4所示的知识管理系统(KMS),有一些功能是必备的,如图5所示。
图5 基于Web2.0的KMS的功能
通过Web2.0平台实现的这些功能对增强知识管理效果有如下好处:
首先,知识的分类使用Tag技术, 它以最松散的方式给用户提供了最细致的分类方式,无论是单人系统还是网络多用户系统中,Tag 技术都是一种高效率的分类方式,通过这种方式组织知识灵活性强,符合人的思维过程。同时,由于KMS系统通常是针对某一领域的知识的,全文搜索实现起来很简单,检索系统要做的工作就是深化[8],提供一些高级搜索模式以便人们更好地交流和共享知识,而Tag技术能做到这一点。
其次,Web2.0技术上有个特点,就是Web应用API是开放的,Web成为一个开发环境,信息孤岛通过与Web Service的对话,能够被自由构建成适合不同应用的建筑[9]。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下,用户创作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发, 对于实现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是有莫大的好处的。
对于基于Web2.0的知识管理来说,KMS就是在以个人为单一主体的群体社会网络之中,为达到知识分享和共同学习的最终目的的高效率的分类和查询系统与知识人之间平等交流的平台[10]。
收稿日期:2005—08—15 修回日期:200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