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知识的综合性学科,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构建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需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应当积极构建生活化的地理教学课堂,实现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构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2-243-01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主张地理“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当将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借助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等,诠释抽象化的地理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指导学生将地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生活实践能力,达到促使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教育目的。和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地理教学生活化教育模式的构建,是促进初中地理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地理综合运用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初中地理教学,探索新课改下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极其对策。
一、新课改下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本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育目标,不断改革创新地理教学课堂,优化教学效果。而在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立足课本教材,采取知识灌输式的模式开展教学,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机械记忆的状态,最终影响了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以新课程改革思想为指导,积极构建生活化的教育模式,是丰富地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需要。一方面,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结合教学的内容和需要,深入挖掘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案例等,降低地理教学难度,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率。而生活现象、案例的融入,有助于丰富地理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生活案例入手,诠释抽象化的地理理论知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地理科学知识的兴趣,为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奠定基础。
(二)培养参与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能力,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促进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而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以应试型人才的培养为主,这种应试化的地理教学模式,难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和实践能力。相比之下,初中地理的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教育模式,课堂与生活的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同时,学生通过将理论知识指导生活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和实践能力,进而实现发展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新课改下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的有效对策
(一)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导入新课
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是极其关键对于一个环节。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重视课堂导入,并通过富有趣味性的课堂导入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很多初中地理教师在新课导入的过程中,习惯性通过复习旧知识的方式进行导入,部分教师甚至采取开门见山式的教学模式。笔者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导入的形式,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中国的地形》知识点时,结合学生所处的区域的显著地形:喀斯特地貌,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形式,展示了多张具有显著喀斯特地形的照片,并配上背景音乐,学生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然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图中的景色吗?知道这些图片代表什么地形吗?这样的地形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由于学生熟悉图中景色,教师提出问题以后,学生们便开始叽叽喳喳讨论起来。学生讨论完毕之后,教师这才告诉学生这是云贵地区特有的喀斯特地貌,然后引入新课:中国的地形。这种借助学生熟悉场景导入新课的形式,是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立足生活实际,开展课堂讨论
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教师结合生活现象、生活案例等,诠释抽象化的地理理论知识,进而达到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目的。在课堂上,初中地理教师应当以教学内容为依托,立足生活实际,开展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还是以“中国的地形”教学为例,由于学生所熟悉的地形主要是云贵高原,因此,教师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云贵高原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析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过程。例如,笔者在教学中,通过两句民间俗语“土如珍珠,水贵如油”“乱世旮旯地,牛马进不去”,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以及喀斯特地貌特征开展讨论,分析这两句话的深层次含义。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喀斯特地貌对经济建设造成的影响”,类似的问题,有助于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在结合生活实际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地理思维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地理拓展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地理拓展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喀斯特地貌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喀斯特地貌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拓展实践活动,拍摄有关喀斯特地貌的图片;又如,教师开展主题为“我身边的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搜集与自己所学地理知识相关的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己总结归纳能力,实现初中地理生活化教育的目标。
结语: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師应当结合教学需要,积极构建生活化的地理教学课堂,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梁艳.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初探[J].地理教育,2017,(S1):49-50.
[2]李晓青.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34):153.
[3]张志慧.有效运用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资源[J].华夏教师,2019,(07):81-82.
论文作者:蒋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地理论文; 喀斯特地貌论文; 初中论文; 学生论文; 生活化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