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二九〇农场教师
课标要求及分析:
作为中年级的起始阶段,有些目标是从本册开始起步的。如,阅读方面,提出“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习作方面,从本册“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口语交际方面,“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刻,笔调亲切、温新、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
学情分析:
三年级第一学期是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阶段,是阅读能力形成的一个转型期,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与认知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局限性,对于阅读理解的深刻程度还有所欠缺。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以角色体验的形式品读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词句,唤起孩子的生活经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原则,我确定《风筝》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自能学习课文内容,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初步体会“我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的不同心情,读出“我们”情感的变化,感悟童真童趣,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2、过程与方法:采用自读自悟,论证体会的教学方法和小组讨论交流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我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的不同心情,读出“我们”情感的变化。
难点:理解孩子们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学着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风筝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交流。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风筝图片及有关风筝的知识,并配上歌曲《三月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让学生用不同的词语形容风筝。
3、教师出示风筝,让学生体会心情。
4、板书课题:风筝
5、回顾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读自悟,论证体会
出示自学要求:
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心情变化的词语或句子。可以用“—”画出来,也可以在旁边做批注。找到以后再读一读,要读出自己的体会。
(一)指导学习做风筝部分
1、学生自由读文,体会小伙伴做风筝时的心情。
学生理解句子1:“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预设学生体会出小伙伴们做风筝时,心中充满里了无限的希望,小伙伴们在做风筝时是兴奋的,快活的。)
理解句子2:“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预设学生体会出风筝是我们亲手做的。虽然不像,但是却凝结了我们的汗水,我们的希望。风筝寄托了我们的憧憬与希望。)
2、教师指导朗读。
(指名读,比赛读,齐读,相机评价。)
(二)合作学习放风筝部分
1、小组合作学习放风筝部分,体会心情变化。
(1)、学生默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建立、补充或修改自己的观点。
(2)、标画出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动词,并读句子谈体会。
(3)、指名读,评价读,小组比读。
(4)、结合图片体会大惊失色的意思,并结合实际生活造句子。
(5)、根据体会再读课文。
(三)独立学习找风筝部分。
1、学生快速读文汇报,找风筝时的心情。(相机板书垂头丧气)
2、完成填空,体会情感:我们都哭了,为了一只( )的风筝。
3、展开想象,拓展训练:我们向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我们拼命地跑到水磨坊,一看……我们看到了什么,编写后面的故事。
三、总结写法,拓展练笔.
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小练笔: 以《放风筝》为题,写一段话。
四、板书设计:
10、风筝(心理描写)
做风筝 憧憬 希望 有幸福
放风筝 快活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有希望
找风筝 垂头丧气 ……
论文作者:吴耀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风筝论文; 放风筝论文; 心情论文; 学生论文; 孩子们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文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