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琼中供电局)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于电能的依赖程度也就随之加大。但是这也意味着,输电线路需要承受庞大的输送压力,因此在其工作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一些故障性的问题,因此,做好输电线路的故障诊断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其中架空输电线路的跳闸故障是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所以结合当前的科学技术应用智能诊断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本文也将对架空输电线路跳闸故障智能诊断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跳闸故障;智能诊断
引言:输电线路因为暴露在室外,所以极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其中又以雷电最为严重。当输电线路受到损害后非常容易出现跳闸事故。这不仅会导致人们用电受到影响,还会引发一些安全事故。所以,架空输电线路跳闸故障出现之后,有关部门需要迅速做出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够保证正常输电。
一、诊断的主要内容
针对架空输电线路跳闸故障的诊断并不是盲目的而是系统有针对性的,诊断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要对故障进行有效定位,只有确定故障的具体位置才能根据所处的环境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而当前工作人员对输电线路进行故障定位的环节中,主要以分布式故障的定位方式。其原理为在输电线路上的合理位置安置若干个检测装置,有根据的把输电线路分解成若干个区间段,对故障电流控制的同时也要检测行波电流。而为了确保能够快速准确的定位故障点,需要减少波形,进而降低干扰信号。
如果发现输电线路的故障问题出现在检测装置附近,那么就需要对工频的故障问题进行处理。而在故障的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掌握故障电流信号的特征以便下次能够更加及时的处理,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其次,要有效的对故障性质进行识别。通常来说,输电线路故障的性质分为雷击和非雷击的形式。而雷击形式中包括了反击和绕击等形式。反击主要指的是雷电的电流直接击打到输电线路的电杆上,其中一些电流流入大地,而另外一些电流则因为电杆的阻碍产生了一定的压降现象。绝缘子串的两端受到雷电的击打会出现闪络现象。而绕击则指的是较大幅度的雷电直接流入导线,造成导线对大地的电势迅速升高,如果绝缘子串所能承受的电压超过了冲击闪络电压时,输电线路会发生闪络故障。
二、架空输电线路跳闸故障智能诊断系统的具体构成
在架空输电线路跳闸故障智能诊断的系统中,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安置在输电线路上的终端检测、数据处理中心以及工作站。这三个部分能够相互协作形成较大 区域的故障检测网,并能够实现数据信息有效共享。
终端检测主要依附在输电导线上。而检测手段主要是通过行波电流的方式。另一方面,数据处理中心在实现终端通信的过程中,工作的主要内容为检测信息的上传与下载。其中经过上传的数据需要被保存。而工作站是这三个部分的中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能够有效查询诊断的结果并对现场终端进行控制。
线路诊断系统的原理为对行波电流的形式和故障的行波差异进行监测。有关的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得到的数据来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分析得出是雷电现象所致,则需要确定雷电的形式并加以控制,同时还需要准确定位故障的发生点。
三、具体的应用流程
1.辅助查找故障发生点并识别故障的性质
架空输电线路跳闸故障智能诊断系统能够通过检测故障点的非正常性波纹来帮助工作人员准确定位故障的发生点以及故障的性质。而其中,我们需要注意三点内容:首先,我们可以得出故障识别以及定位是智能诊断系统的主要功能;其次,因为故障录波装置的信号采样是在变电站内发生的,所以,采样的信号不能够进行识别故障的性质,因为受到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定位的精确性会受到较大影响。最后,雷电定位系统适用范围有限,不适用于雷电故障以外的其他故障。
四、架空输电线路跳闸故障智能诊断的发展趋势
1.人工神经网络的有效结合
人工神经网络具体指的是一个较大规模的连续时间的动力系统,其最主要的表现特征为非线性,具体表现为能够实现散落式的储存与并行共同处理信息。虽然单个的系统其能力有限、系统结构也比较单一,但是所有的系统组合而成的庞大的系统群在集体运算下能力是非常强的。而将人工神经网络用于架空输电线路跳闸故障智能诊断系统中具有相当可观的发展潜力,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为建立数学模型和非线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当前,有些地区已经开始将人工神经网络用于架空输电线路跳闸故障智能诊断系统中,例如BP网络在故障类型的识别方面的应用。但是话虽如此,人工神经网络仍然不够成熟,想要达到大规模的商业化在短期内并不能够实现,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优化。
2.模糊理论的科学应用
模糊规则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分明集的界限,其表述更加人性化,更能够同当前的科技力量相互结合。同时,因为模糊理论能够用来模拟各种不确定因素并且具备较强的非线性映射的能力,所以模糊理论在架空输电线路跳闸故障智能诊断系统中的发展前途也较为光明。例如,电流和电压在进行模糊控制或者对故障出现之后的正负零序电流做模糊化处理能够进行故障选相。同时还能够通过模糊集来对不确定的信息采取措施。
3.人工神经网络与模糊理论在人架空输电线路跳闸故障智能诊断系统中的综合应用
虽然人工神经网络同模糊理论有着完全不同的系统,但是它们拥有非常高的相似度。例如,这两者都不需要通过模型就能够在系统中建立非线性录入与输出关系,同时这两者都应用的是并行处理结构。但是他们的不同指出也很明显,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方式更难以理解,模糊理论虽然容易理解但是自动生成方面又非常困难。
因此,将这两者进行有机结合融入到架空输电线路跳闸故障智能诊断系统中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完美的解决各自的短板,能够提高架空输电线路跳闸故障智能诊断系统的工作效率。因为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所以可以通过多种结合方式来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把模糊理论在跳闸故障电流电压数据方面的优势同人工神经网络在并行处理和高容错性的优势有机结合,就能够使架空输电线路跳闸故障智能诊断系统的处理能力更上一层楼。当前各国有关专业已经针对这一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以求找到最为完美的处理措施来保证架空输电线路跳闸故障智能诊断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保证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五、结束语
首先,架空输电线路跳闸故障智能诊断系统能够保证在输电线路遭遇故障时迅速的对故障点进行定位并分析故障的性质。
其次,架空输电线路跳闸故障智能诊断系统对于故障的识别是通过对不同波纹的检测来完成的,即通过对在发生故障这一时刻的闪络通道的行波电流的特征来识别故障的原因。
最后,文章所探讨的架空输电线路跳闸故障智能诊断系统不仅具备以上功能,还能够对遭受雷击的输电线路的情况进行判断。而因为处在发展的时代中,所以架空输电线路跳闸故障智能诊断系统需要同当前科学技术有效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与表达能力,进而更加准确的找到并分析故障点。
参考文献:
[1]孙鑫,杨超.架空输电线路跳闸故障智能诊断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173-173.
[2]张璐,杨勇.架空输电线路跳闸故障智能诊断系统与实践应用[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5,(2):41-43.
[3]许磊,陈美权.浅谈架空输电线路跳闸故障的智能诊断[J].通讯世界,2015,(10):176-177.
[4]周嘉祺.架空输电线路跳闸故障智能诊断[J].大科技,2014,(36):177-178.
论文作者:冯虎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故障论文; 线路论文; 智能论文; 系统论文; 神经网络论文; 电流论文; 雷电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