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255400
【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本院104例脑血栓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52例,观察组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设计问卷调查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6±3.2)分,对照组(15.8±3.5)分,观察组护理后Fugl-Meyer评分(80.6±10.2)分,对照组(65.4±11.2)分,观察组护理后Barthel 指数(76.5±6.8)分,对照组(52.6±6.5)分,两组护理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均好于护理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脑血栓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能力和满意度。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血栓;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43.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5)11-194-01
脑血栓是较为常见的神经内科病,是由供应脑部的动脉内血栓所致,其特点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相关研究[1]指出血管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粘稠是脑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如何控制病情,降低致残率是该病的重点。常规治疗的脑血栓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缓慢,病程较长,有报道[2]指出康复护理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本文对康复护理干预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脑血栓患者为观察对象,数字随机化法分成两组,观察组52例,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56~76岁,平均(66.4±6.2)岁,病程1-5年,平均(2.8±1.2)年,对照组52例,男性27例,女性25例,年龄60-75岁,平均(67.2±7.2)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6±0.8)年,两组部分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性疾病,排除严重心血管病、肝肾功能异常、肿瘤等,组间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两组均自愿接受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凝、降血压、脱水、溶栓等,观察组采取康复护理干预,言语功能康复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面部肌肉锻炼、简单发音训练,可根据患者的兴趣,选择音乐、电视剧、广播等形式来刺激患者的语言功能。肢体功能康复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肢体功能锻炼,先对其进行翻身、起坐训练,然后帮助进行站立,最后指导行走,此过程要循序渐进,护理人员辅助,患者训练时要轻柔缓慢。按摩康复,护理人员要定期帮助患者按摩,按压百会、肩井、厥阴俞、天宗穴各30-50回,按揉曲鬓、阳陵泉、足三里穴各30至50回,掐揉内关、外关、合谷、曲池、手三里各30至50回,均以酸痛感为宜,1次/天。心理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在康复护理中要多同患者交流,态度要温和,疏导其不良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合理饮食、卫生护理、密切观察病情、指导用药等。
1.3 观察指标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3](中国)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观察项目包括意识水平、凝视功能、言语、面瘫、上肢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共45分,0-15分为轻度缺损,16-30分为中度缺损,31-45分为重度缺损。Fugl-Meyer对肢体运动功能评价,总分100分,95-99分为轻度障碍,85-94分为中度障碍,50-84分为明显障碍,<50分为重度障碍。Barthel指数对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总分100分,>60分:良好,生活基本自理;41-60分:中度残疾,日常需帮助;21-40分:重度残疾,日常明显依赖;<20分:完全残疾,日常完全依赖。自行设计问卷调查两组的满意度,分满意、一般和不满。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χ2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注:组间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6±3.2)分,对照组(15.8±3.5)分,观察组护理后Fugl-Meyer评分(80.6±10.2)分,对照组(65.4±11.2)分,观察组护理后Barthel 指数(76.5±6.8)分,对照组(52.6±6.5)分,两组护理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均好于护理前(P< 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体见表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见表2。
3 讨论
脑血栓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壁狭窄引起的局部血流减少的神经系统症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4,5],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相关报道指出脑血栓患者多数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血脂、血糖代谢异常可能会加速脑血栓病情的进展,造成严重堵塞,严重损伤神经功能,患者的运动功能随之受到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大大下降。医生在治疗脑血栓时逐渐加强了该病的临床护理,已有报道[6]指出康复护理干预对脑血栓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中两组脑血栓患者采取了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两组护理干预后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说明有效的护理有助于脑血栓病情的恢复,两组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也有提高,这同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改善是分不开的。尤其是观察组,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的改善程度要明显好于常规护理干预,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更加明显。脑血栓患者的病程较长,神经功能恢复缓慢,多数需要卧床,本次康复护理具有针对性,肢体功能康复、语言功能康复、按摩康复和心理康复均是针对脑血栓患者制定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障碍是脑血栓容易发生的症状,因此通过早期的康复锻炼可以降低这些功能障碍的发生,或是减轻功能障碍。按摩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相关报道[7]指出按摩利于血栓溶解,促进神经细胞分泌,改善伸进功能。脑血栓病情较长,患者因此可能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如焦虑、烦躁等,有效的心理疏导可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对脑血栓病情的帮助有重要的临床意义[8]。文中比较两组的满意度,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通过康复护理后,恢复效果更为明显,康复护理更符合脑血栓患者的心理需求,这对减少护患纠纷提供了帮助。
综上所述,脑血栓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康复护理利于促进脑血栓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戴丽君.康复护理干预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2):222-223.
[2]罗良艳.急性脑血栓患者护理干预对早期康复的影响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9):231
[3]张琳,洪晓娟.康复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5,12(2):136.
[4]韩 英.舒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5):105-106.
[5]卫芳芳.观察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20):4191-4192.
[6]吴红恩,杨丽梅.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血栓患者生活质量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2):314-315.
[7]叶红晖,孙 涛,刘春燕.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附132例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2,37(4):33-35.
[8]胡乔冰. 早期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5(4)16-18.
论文作者:张艳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1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2
标签:脑血栓论文; 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两组论文; 神经功能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1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