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传播的最短路径--论叙事空白的修辞价值_叙事手法论文

叙事传播的最短路径--论叙事空白的修辞价值_叙事手法论文

叙事交流的“终南捷径”:论叙事空白的修辞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终南捷径论文,修辞论文,空白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51)04-0092-08

       一、引言

       空白和不定点是叙事文本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它们的价值,学界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将空白视为协调文本接受活动的核心要素。如伊瑟尔等人认为空白、空缺与未定点都是文本对接收者发出的召唤。空白的价值就在于激发读者发挥自己的推理和想象以填补文本中的空白。用伊瑟尔(1988)的话说,空白是“本文看不见的结合点”。[1]二是将空白看作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手段。如斯滕伯格等(1985)人认为,如果故事中每一个细节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读者就没有想象的空间,也就容易对文本的阅读和阐释变得厌倦,空白是作者和叙述者所采用的讽喻手法。[2]三是将空白看作是文类的标示。有叙事学家认为,文类可以由叙述者明显没有叙述出来的材料的性质来决定。确定叙事文本的文类既要看它们叙述了什么,也要看它们没有叙述什么,而且两者同样重要(费伦等,2007)。[3]

       综观学界对空白价值的研究,既有接受美学角度的深入思考,也有文类标示方面的讨论,但未见学者从叙事修辞的角度来研究该问题的。虽然学界同仁曾对此有所涉及:如傅修延(1993)指出作家在文本中运用的空白可以让叙事产生更为微妙的效果。[4]胡亚敏(2004)指出文本中省略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将不值得写的东西或难以启齿的隐私省去,这样既避免了重复,又有加快节奏、深化意蕴的作用。[5]赵杨和董贵山(2013)指出:“限知视角留下的许多叙事的暗示性空白,这种空白具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不贸然地突破视角的界限,给人留下了许多寻味的余地。”[6]但他们都只是蜻蜓点水似地提了一下,并没有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认为,叙事空白的修辞价值不容小觑,叙事空白是一种更高形式的“叙述”。用大作家乔伊斯的话说就是:缺席乃是最高形式的出场。其实这一理念早在魏晋时代就被中国人运用到实践中了:一些读书人为了引起皇家的关注,实现自己的抱负,找到了一条成名的捷径——终南隐居。通过隐居终南山,他们不仅获得了“世外高人”的名声,而且最终被邀请出仕为官。“终南捷径”一说由此形成。在叙事交流中,许多叙述者也找到了自己的“终南捷径”——叙事空白。本文认为叙事空白的修辞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读者在叙事交流中卷入更深。读者强烈地感觉到故事世界中发生了某个重要的事件,但文本却对此不置一词。正因如此,读者的好奇心和探求欲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于是读者将更多的情感和认知努力投入到叙事交流中去,使被隐藏的事件得到更有力的突出和强调。二是叙事空白让读者对故事的体验更持久。“文本中那些未曾叙述出来的事件激起了读者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读者脑海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念想。”(涂年根,2013)[7]三是叙事空白传达的渗透性进入和弥漫性影响让叙事接收者不致产生排斥心理。这种叙事传达方式能让读者不由自主地接受文本所传达的意图。

       二、卷入程度深

       所谓卷入程度,指的是叙事文本对接受者内在的一种激活和唤醒。在叙事空白较多的叙事文本中,叙事接受者必须投入更多的认知注意和情感,对故事进行深层加工。这样,读者卷入叙事交流的程度就较深。而对于叙事空白少的叙事文本,叙事接受者只需被动接受叙事文本提供的信息,而无须进行深入的思考、推理和想象,这样读者卷入叙事交流的程度就较低。叙事空白对读者感知某个事件的阻滞反而能激发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因为越不让人看的东西越能激发人的好奇和兴趣。当情节的某一部分缺失了,读者的接受便遇到阻碍,读者被迫寻找事件因果链中缺失的一环,在读者的脑海中便产生了“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的疑问。这一疑问不仅没有让故事的因果链因此而变得松散,反而使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凸显,让叙事接受者更加密切地关注叙事交流,投入更多的注意和情感到叙事交流中去。

       叙事接受者为了找到填补叙事空白的材料,必须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全身心地投入到叙事所构建的故事世界,细细揣摩隐含作者的“声音”以及人物的心理,以便对叙事空白作出较为适切的填补。叙事接受者卷入程度越深,说明读者付出的认知努力越大,获得的认知回报也就越大,也更能体验到叙事交流的愉悦感和成就感。读者通过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的认知和体验的回报,就像通过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一样,能更好地享受到更多的成功的喜悦。叙事空白之所以能让读者卷人更深,其原因就在于其对读者接受“自动化”的阻断及对读者注意力的唤醒。这一观点可以从心理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中得到佐证。英国心理学家丹尼尔·贝里尼曾提出著名的“唤醒理论”。他指出人对新奇刺激的感觉会随着刺激重复出现次数的增多而减弱。他还将艺术作品对接受者的审美愉悦的唤醒有两种形式:“渐进式唤醒”和“亢奋式唤醒”。所谓渐进式唤醒指的是艺术欣赏者的情感强度随着接受的进程而不断增强并最终到达顶点。而亢奋式唤醒则是艺术欣赏者的情感由于受到突然的刺激而快速抵达临界点,然后再在情感释放时获得某种快感。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感知者对某些刺激的多次重复接受会降低对该刺激的感觉能力。对于读者来说,某些情节中某些事件的缺席就是一种亢奋式唤醒。这种唤醒使读者已经钝化和麻木的感觉重新被激发起来,从而更好地感知被叙事空白所遮蔽的事件。据说某将军只有听着远方传来的炮火才可以酣然入睡,而一旦炮火声停止便立刻被惊醒。本来应该叙述的事件,叙述者却不置一词,这种亢奋式的唤醒对读者的刺激绝对不会亚于炮声的突然停息对这位将军所造成的刺激。

       上面这个例子说明叙述者对应该叙述的事件的压制往往能起到一种“亢奋性唤醒”的作用。当读者突然发现了叙述者没有叙述出来的某个“惊天秘密”时,刹那间能获得一种巨大的愉悦感。某些叙事空白犹如一颗划破夜空的燃烧弹,让读者在电光火石间瞥见故事世界中广阔浩渺的未被呈现的部分。如在《水浒传》的十三回“急先锋东郭争功,青面兽北京斗武”中,叙述者在叙述杨志和索超当场较量并双双受到重用之后,又叙述了回城途中沿途百姓的反应。叙述者对沿途百姓的叙述让读者突然想起,在东郭校场比武之时,老百姓一定是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地来观看。但文本却对此未置一词。读者只有读到此处才恍然大悟:哦!原来全大名府的老老少少都在围观两人比武,并高呼呐喊为他们助威。相反,如果叙述者在叙述两人比武之时,就将这个事件叙述出来,就不能让读者有这种“惊艳”的感觉。

       叙事空白作为一种亢奋式的唤醒可以破除读者的感觉疲劳所带来的“自动化”弊端,使叙事空白传达的事件更好地凸显出来,从而也更好地实现叙事交流的目的。某些重要事件在文本中的缺席无疑是一种亢奋性的唤醒。例如,开大会时本应该坐在主席台的某位领导的缺席,对于台下的群众来说就是一种亢奋性的唤醒。前不久,朝鲜领导人缺席重要会议,就让全世界的媒体都为之“亢奋”不已。

       叙事接收者的这种接受心理也被许多服装设计师充分利用。服饰设计专家曾指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熟视才能无睹;越隐藏越会引起兴趣,激发好奇心……衣服裹体所给出的轮廓,其吸引力要大大超过全裸体。”她还认为服饰“使人注意到女性身体的相应部分;如果没有这些服饰,反而不会引起注意。”(鲁宾逊,2001)[8]31服饰专家们都认识到,服饰的功能并不完全在于御寒和美观,它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引起观众的注意,激发异性的兴趣。服饰既是一种遮掩,也是一种对异性的唤醒和挑逗。我们在电视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原始土著在腰间系着羽毛或布条,不停地扭动着腰肢。按照服饰专家们的看法,这些服饰都是通过遮蔽来突显,以达到吸引异性注意的目的。据一位曾经拜访过巴西印第安人茅棚的游客的说法,在这些印第安人中,一丝不挂的女子并不为自己的裸体感到害羞,相反倒是穿着短衣的女子却羞得躲了起来。婚俗研究学者曾指出:

       在一个人人不事穿戴的国度里,裸体必定是清白而又自然。不过,当某个人,无论是男是女,开始身挂一条鲜艳的垂穗,几根绚丽的羽毛,一串闪耀的珠玑,一束青青的树叶,一片洁白的棉花,或是一只耀眼的贝壳,自然不得不引起旁人的注意,而这微不足道的遮掩竟是最富威力的性刺激物(许星,2001)。[9]

       婚姻史专家指出:“这些装饰形式旨在引起对性感区域的注意。”同时他还说道,“在这些活动中,性器官均加以遮盖,从而成为最有力度的性刺激物,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性器官不加装饰,也不会引起注意。”(鲁宾逊,2001)[8]22历史学者吕思勉曾指出:“衣服之始,非以裸露为亵,而欲以蔽体,亦非欲以御寒。盖古人本不以裸露为耻,冬则穴居炀火,亦不借衣以取暖也。衣之始,盖用以为饰,故必先蔽其前,此非耻其裸露而蔽之,实加饰焉以相挑诱”。

       这种遮掩的魅力在许多世界文学经典中都有叙述。我们以《源氏物语》中的一个片段为例。《源氏物语》的“末摘花”卷中叙述了源氏在一位命妇的撮合之下爱上了一位“美女”姬君小姐。源氏一直想要一睹这位小姐的芳容,但姬君开始总是避而不见。后来在命妇的死缠硬磨之下,姬君终于答应与源氏幽会,条件是每次两人会面中间都必须隔着一道屏风,否则免谈。无奈之下,源氏只能答应。自此,但凡两人会面中间都有一道阻挡的屏风。于是每次幽会时看不到姬君芳姿,也听不到姬君说话,只感觉幽香不绝,从屏风的那一边飘来,沁人心脾,摇人心旌,荡人心魄。源氏在幽暗的屋子里与姬君约会,两人中间又隔着一道屏风。因此,对于源氏而言,姬君小姐就是一个“叙事空白”。源氏只能通过嗅觉闻到从姬君小姐身上传来的微微幽香。然而正是由于这种信息的缺失,让他将所获得的香味信息加以放大,使文本提供的这一信息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从而产生了一种意义的“溢出”效应,让源氏将姬君想象成自己心中风华绝代的美女。正是因为姬君的默默无言令人心旌摇荡,不可抗拒:“女人隐藏在永远幽暗的深处,恋慕中的男子也只能在黑暗中微闻其声,微觉衣香,触其异发,摸其肌,想其娇媚之态。然而正因如此,更觉其风情万种,有一种令人心驰神摇的魅力”。(何放,2009)[11]总之,某些服饰不仅仅是为了遮羞,而且是为了突显身体的某个部位;不是告诉观众这里没有,而是告诉观众这里有。

       综上,对于一个艺术品的接受者来说,适当的遮掩反而能够起到更大的刺激作用。因为这种若有若无的遮掩反而能够激起接受者探求的欲望,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对他们产生致命的吸引力。同样的道理,在某些叙事文本中,叙述者对某些事件欲言又止,犹抱琵琶半遮面,反而能够让读者心痒难耐,对叙事文本的接受更有兴致,更能深入思考和想象,从而获得更多的叙事交流的回报。如果叙述者将一切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读者就会无事可做,反而会让叙事接受者失去交流的兴趣。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叙述了刘备等人如何殷勤招待张松的事件。张松准备给刘备献上益州全图,刚走到郢州界口,就受到热烈欢迎,不仅有赵子龙带五百余骑远来恭迎,殷勤把酒,连一向瞧不起人的关羽都亲扫驿庭,以待歇宿,频频劝酒。细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可以发现,赵云虽不骄矜,却也不是谄媚之人,关羽更是“性颇自负,好陵人”的刚愎之人。二人一反常态的举动原因为何,文本中没有叙述。但细心的读者一定可以发现其中的奥秘:这些言行都是出自诸葛亮所授。虽然文本对此没有任何说明,但读者会结合文本中对诸葛亮如何神机妙算的叙述,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脑补出孔明如何给诸位将官出谋划策,指导他们如何百般奉承张松这件事。这段文本中虽然没有提到诸葛亮的名字,但读者所构建的故事世界中却充盈着诸葛亮的身影。可见故事中的某些事件虽然被叙述者有意隐藏起来了,但隐而愈现,反而让被压制的事件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强调和凸显。

       三、持续时间长

       叙事空白的修辞价值还体现在它可以让读者更为持久地介入叙事交流中。对于读者而言,某些叙事空白的填补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是绵长不断,甚至持续一生的。叙事空白传达让读者无法“一目了然”地弄清楚事件的具体情况,读者必须细读文本,以图在字里行间寻找到填补空白的线索;读者必须要不断地开动脑筋进行推理和想象,或者期待着最终能在文中找到填补叙事空白的材料。读者的这种体验正如心理学家荣格在读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时的感觉一样。荣格曾经指出,读《尤利西斯》让他明白了为什么说“等待”是魔鬼折磨地狱中的灵魂的杀手锏,它比皮鞭和棍棒更有效。有一个单口相声将这种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说有一个年轻人住在一位失眠的老人楼上。年轻人晚上回来之后就将脱下的靴子随手扔在木质地板上,但正当他准备扔第二只靴子时,他想起来楼下邻居早上就此提出的抗议。所以他轻轻地放下了另一种靴子。谁知,两个小时以后,忍无可忍的邻居敲开他的门问道:“你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扔下另一只靴子,还让不让人睡觉了?”这可怜的人被这种等待的心情折磨得多么痛苦!同时也正是这种期待中应该出现但却没有出现的事件,让事件的接受者长久地卷入了对这个事件的感知中。叙事空白所传达的事件就像是那“另一只靴子”总是让等待着它出现的读者焦急地、持久地等待着它的落下。失眠的老人还有机会要求年轻人将另外一只靴子扔下,缓解些许持续等待导致的紧张情绪。但许多读者却没有机会向文本的作者询问叙事空白的答案,也就是说这种紧张甚至焦虑的等待的心情可能会在读者的有生之年一直持续下去。如在美国作家霍桑的《教长的黑面纱》中,教长为什么在那个星期天突然戴上面纱来教堂传道?众多的教徒和信众为什么都感丑恐慌?区区一个面纱哪来这么大的魔力,以至于这件事成为整个教区最热门的话题?更离谱的是为了这样一件小事,教众们居然选派了一个代表团来跟教长谈判,要求他取下自己脸上的黑面纱,而所有的代表都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一样不敢直视牧师的目光,牧师甚至宁愿跟自己的女朋友分手也不愿摘下脸上的黑面纱。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就在他临死之前都强烈拒绝取下面纱,并竭力嚷道:“不能,在人世间绝对不能!”牧师脸上的黑面纱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可能会让他一生都难以忘记吧。这不正说明了叙事空白的巨大威力吗?我们以《红楼梦》第七回中的一个片段为例。

       (周瑞家的)走至堂屋,只见小丫头丰儿坐在凤姐房中门槛上,见周瑞家的来了,连忙摆手儿叫他往东屋里去。周瑞家的会意,忙蹑手蹑脚往东边房里来,只见奶子正拍着大姐儿睡觉呢。周瑞家的悄问奶子道:“姐儿睡中觉呢?也该请醒了。”奶子摇头儿。正说着,只听那边一阵笑声,却有贾琏的声音。接着房门响处,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叫丰儿舀水进去。(曹雪芹和高鹗,1982年版[12]

       叙述者对王熙凤与贾琏白昼宣淫之事没有直接叙述出来,而是藏头露尾、隐隐约约、时隐时现地予以再现。文本中没有一个字涉及风月之事,但读者却能从中明白他们确实在大白天的做了“云雨”之事。首先,小丫头丰儿给他们把门望风,“见周瑞家的来了,连忙摆手儿叫他往东屋里去。”周瑞家的也会意,知趣地不去打搅他们,赶忙蹑手蹑脚地躲到东边房里去,与奶子说话也是悄无声息的。后来还传出了贾琏的笑声,说明他此时心情畅快。接着又看见平儿打开门手里拿着铜盆出来。平儿是贾琏的小妾,可见贾琏与王熙凤云雨之时,平儿也在身旁,至于扮演了什么角色,读者就不得而知了。等他们夫妻完事以后,平儿又吩咐丰儿舀水进去,给他们打扫“战场”。甲戌本在此处有双行夹批云:“妙文奇想!阿凤之为人,岂有不着意于‘风月’二字之理哉?若直以明笔写之,不但唐突阿凤身价,亦且无妙文可赏。若不写之,又万万不可。故只用‘柳藏鹦鹉语方知’之法,略一皴染,不独文字有隐微,亦且不至污渎阿凤之英风俊骨。所谓此书无一不妙。”甲戌眉批云:“余素所藏仇十洲《幽窗听莺暗春图》,其心思笔墨,已是无双,今见此阿风一传,则觉画工太板”。(曹雪芹和高鹗,2001年版)[13]批语中可以看出,脂砚斋认为这种叙述手法的原因是为了不致唐突王熙凤的身份,因为她毕竟是隐含作者既批评又赏识的人物,所以对她的这类风月之事不会直接呈现,就像对待她的丈夫贾琏与多姑娘等人的奸情一样直接披露。脂砚斋把这种叙述手法称作“柳藏鹦鹉语方知”之法,认为正是这种手法使文本成为绝妙之文。所谓“柳藏鹦鹉语方知”出自诗句“雪隐鹭鸶飞始见,柳藏鹦鹉语方知”,其意思是鹭鸶(一种白色的鸟)要是站在雪地上不动,就很难发现它的存在,只有在它飞起来之时才会被人发现。鹦鹉藏在柳树后面,如果它不发出叫声,也很难觉察到它的存在。同样,叙述者对于王熙凤夫妻白昼宣淫一事并没有将事件的整个过程叙述出来,而是将事件进程的某个阶段的信息“泄露”一点。这种“泄露”正如藏在柳树后面的鹦鹉所发出的声音一样,只是隐隐约约暗示事件的存在,也即是通过叙事空白的方式来传达事件的发生。然而正是这种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叙事让叙事接受者更深入、更持久地投入到叙事交流中去,自己将完整的事件试推和构建出来,从而更好地达到了叙事交流的意图。

       四、遭遇排斥小

       某些叙事交流意图无法实现往往是因为受到叙事接收者的排斥所导致的。而叙事空白表述能够消除叙事接收者对故事中某些事件的排斥心理,让接收者更容易接受叙述者的叙事交流意图。前不久,某单位组织员工参加“慈善一日捐”活动。绝大部分员工都有捐赠,只有个别人没有捐款,于是单位就将未捐款人的名单公示出来。这样的做法显然是欠妥的,采取这样的方式将这个事件叙述出来是会遭到强烈的抵制的。但如果组织者能够换一个策略,采取叙事空白来传达的话,效果就会大不相同。如另外一个单位在碰到同样情况时,就没有直接将未捐款人的姓名通报出来,而是将已经捐款人的名单在单位的QQ群中及时发布,并不断更新。这实际上就是告诉叙事接受者,哪些人还没有捐款,因为这一叙事接受者和阐释社群基本上就是该单位的员工,如果将已经捐款的人公示出来,实际上就是以叙事空白的方式将没有捐款的人的名单公示出来。这样既能将事件传达出来,又可以化解叙事接受者的抵制和排斥。下面这个故事可咨为证: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东方朔。朔曰:“此非唇舌所争,而必望济者,将去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此或可万一冀耳。”乳母既至,朔亦侍侧,固谓日:“汝痴耳!帝岂复忆汝哺乳时恩邪?”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之,即赦免罪(刘义庆和徐震堮,1984)。[14]

       汉武帝的奶妈犯罪,汉武帝要依律严惩。乳母求救于东方朔。东方朔对乳母你如果真的想让我帮忙的话,你记住当皇帝命人将你牵走时,你什么话都不要说,千万不可向皇帝求情,但你每走两步便回过头来看看皇帝。这样,你或许还有一线生机。等到那一天,汉武帝命人将乳母带下去处死时,乳母按照东方朔所教导的每走两步就回头看看皇帝,东方朔假意呵道:你这个老太婆是不是傻了,皇帝难道还要靠你喂奶才能活吗?汉武帝看到奶妈三步一回头的依恋之情,再想起她对自己的哺乳之恩,于心不忍,于是只好赦免了乳母的死罪。看来东方朔对于叙事空白的强大修辞功能是具有非常深刻的认识。他特意交代乳母不能向皇帝求情,不能说出自己的意图。而只能以“叙事空白”的方式来传达。正是叙事空白的方式再加上东方朔本人在旁边提供的“伴随文本”让汉武帝这一叙事接受者完全深入地接受了叙事文本的意图。东方朔看似对乳母呵斥的话语,实际上具有三种功能:第一是提醒汉武帝要牢记乳母对自己的哺育之恩,看似说皇帝已经长大了,不需要乳母再哺乳了,其暗含的意义无疑是告诉皇帝,你小时候是吃她的奶长大的。第二是暗中批评汉武帝不要忘恩负义。三是提请汉武帝认识到乳母对自己的依恋之情。如果乳母没有请教东方朔或没有按照他教的方法来做,而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皇帝求情,其结果只能招致皇帝的反感:你因为是我的乳母而恃宠而骄,狗仗人势,作奸犯科,现在又来求我恕罪,休想!但乳母按照东方朔教的办法采取“叙事空白”的传达方式反而成功实现了叙事交流的意图,使自己可以免于一死。而且就算有一天皇帝后悔了,也不好怪罪于东方朔,因为东方朔并没有替乳母向皇帝求情。要将乳母治罪是汉武帝,要赦免其罪的也是汉武帝。这一叙事空白传达方式之所以能达到良好的修辞效果的原因在于:对乳母的感恩之情不是东方朔也不是乳母自己强行要求汉武帝记起的,而是通过叙事空白的召唤结构使汉武帝自己产生的。如果东方朔和乳母求情,则未免有强行要求汉武帝感恩图报的意思。而通过叙事空白的这种召唤功能,让汉武帝从自己的接受视域中自发、自主地产生这种感恩之情,就会让他对乳母的赦免成为一种发自自己内心深处的主观愿望,而不是外力强加的力量所导致的。所谓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由此可见,叙事空白的修辞功能是如此得强大。

       在《水浒传》第五十九回夹批中,金圣叹对宋江形象的解读也是一个例子。他说:“此语后无下落,非耐庵漏失,正故为此深文曲笔,以明曾市之败,非宋江所不料,而绝不闻有救援之意,以深著其罪也。骤读之,极似写宋江好;细读之,始知正是写宋江罪。文章之妙,都在无字句处,安望世人读而知之!”(金圣叹,1985年版)[15]他认为,宋江不去救援晁盖是为了篡夺他的权力。因此,对于晁盖在曾市的失败,宋江是有预料的,但他却没有及时派出力量去增援他,以致晁盖死于非命。叙述者对于宋江的阴险狡诈没有作出直接的叙述,而是通过叙事空白的方式来传达。叙述者没有明言宋江在这个事件所扮演的不作为的角色。但细心的读者能够从叙事空白中读出叙述者的意图。这种叙事空白的表述由于没有直接将宋江的阴险狡诈叙述出来,所以不至引起宋江的“粉丝”的反感和排斥,也可以让读者更细心地寻找类似的文本线索。

       法国著名汉学家弗朗索瓦·于连在《迂回与进入》一书中对于中国新闻叙事中的空白表述进行了讨论,虽然他没有将其命名为叙事空白,而是把这种表述方式称为“减少”的模式。所谓减少意即原来有的,现在没有了,这与叙事空白的本质是相通的。于连(1998)指出:

       有一天(1978年1月10日),马克思语录从报头专门为之保留栏框中消失了(后来几天又出现了);另一天,毛主席语录不再用黑体印出;还有一天,在报纸头版不再登有毛主席语录——尽管在其他各版比比皆是。我们还清楚地记得,在那时,还没有人能怀疑伟大舵手的一贯正确(这还要等到同年6月“真理标准”的辩论),但所有人都能够明白——应该明白——“拨乱反正”运动正在进行;在这种语录减少是经过精心思考的情况下,它就不仅仅具有征兆的价值,而且起到符号的作用(首先是显示力量的,然后是缓冲的?——一旦政治路线最终发生失衡)。总的看来,我们可以说,在我们习惯地直接表达赋予已经变化的东西以价值,由此阐明一种变化的地方,那诸如中国官方媒体使用的间接用语则在干脆继续说没有变化的东西的同时缺席说明了变化(并让人感知到——经过推断——能够变化的东西)。这就考虑到漏洞、空隙、未言物的结果。在这种方式里,最彻底的情况就是单纯的取消。[16]

       于连敏锐地觉察到中国式的表达方式的迂回和含蓄,他深刻地指出中国的政治路线的这种转变不是通过直接的、正面的方式叙述出来的,而是通过他称之为“减少”的模式。这本质上是叙事空白的方式:本来应该出现的文本和符号没有再出现,其对叙事接受者强烈的暗示作用自然使意义得以突显。于连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官方媒体使用的间接用语则在干脆继续说没有变化的东西的同时缺席说明了变化(并让人感知到——经过推断——能够变化的东西)。这就是考虑到漏洞、空隙、未言物的结果。”官方媒介在继续宣称“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和“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的同时,却将马克思和毛泽东的语录都悄无声息地删除了。正是缺席说明了中国政治路线的巨大变化。换言之,正是叙事空白才传达了真正的文本意图。而已经叙述出来的事件和信息只是起到了一个掩护的作用,真正想说得话是通过叙事空白来传达的。

       于连还注意到当某领导人的地位遭受威胁时,在报纸上他的名字虽然还在,但照片中已经没有他的位置了。于是属于这个阐释社群的叙述接受者就明白该领导即将被打倒了。此类的例子还有许多,如于连所提到的《人民日报》中有关中苏关系“解冻”的报道。笔者认为这一事件也是通过叙事空白来传达的。首先1979年5月10日的新华社发布铁托访问前苏联的消息,这一消息直接转引了南斯拉夫通讯社的新闻公报,公报中自然没有在此之前中国的新闻在提到前苏联时必然会提到的“修正主义”。而5月16日的新华社发布的铁托抵达莫斯科的消息时,只称勃列日涅夫为前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更能说明问题的是这次的新闻是由新华社自己所组的新闻稿,本应出现的修正主义没有出现,文本此处出现了空白,然而正是因为这一叙事空白的存在让读者领会到文本暗示的中苏关系转暖信息。叙事空白之所以被普遍而广泛地运用到新闻叙事中,这与它的渗透性的进入和弥漫性的影响的作用方式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叙事空白这种“减少”的模式才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叙事交流可能遭到的排斥,更好地实现了叙事交流的意图。

       五、结语

       随着人类与符号和媒介打交道的时间越来越多,人们与世界直接打交道的时间越来越少。这就导致我们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大。这种距离的拉大导致语言对世界的遮蔽性越来越强。用海德格尔的话说,我们对某个事物说的越多,遮蔽也就越大。所以他一再申言,宁要保持着黑暗的光明,也不要单纯的一片光明,因为一千个太阳是缺乏诗意的,只有深深地潜入黑暗中的诗人才能真正理解光明。卡西尔(1985)也曾经指出:“人不再能够直接地面对实在,他不可能仿佛是面对面地直观实在了。人的符号活动能力(symbolic activity)进展多少,物理实在似乎也就相应地退却多少。在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不断地与自身打交道而不是在应付事物本身。他如此地使自己被包围在语言的形式、艺术的想象、神话的符号以及宗教的仪式之中,以至除非凭借这些人为媒介物的中介,他就不可能看见或认识任何东西。”[17]按照卡西尔的理论,人是通过语言符号这个中介来认识世界的。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语言为中介,所以与其说我们是在认识世界不如说我们是在同一些语言符号打交道。而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通过语言所认识的世界,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现实世界。人类一旦掌握了语言工具同时也就陷入了语言的牢笼,这种语言的牢笼对世界始终是一个遮蔽。既然随着语言的攻城掠地,世界的真相一步一步地倒退,我们只有采取相应的对抗措施:采用叙事空白的策略将语言这个世界真相的“侵略者”打回老家去,让世界重新获得澄明。这样,我们就重新恢复了对世界的感知和体认,叙事修辞的效果自然就更好了。

       总之,在叙述者默然无言的地方,是叙述者态度体现的最真实的地方,也是他们最想传达的意义所栖息的地方。叙事空白策略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修辞效果,是因为这种叙事修辞的作用是缓慢地渗透的,是润物无声地影响叙事接受者,所以叙事接受者便无意抵抗,无以抵挡,像水中加盐的方式一样令人难以觉察,难以抵挡。叙事空白的修辞价值用民间一句粗俗的话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妓,妓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越是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东西也就越能激发观者的好奇。许多熟稔这一认知心理的作者便采用叙事空白的表述方式以达到“隐而愈现”的叙事修辞效果。叙事空白是一种更简洁、更积极、更深入的“叙述”。

       收稿日期:2015-04-08

标签:;  ;  ;  ;  ;  

叙事传播的最短路径--论叙事空白的修辞价值_叙事手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