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语文教育要从整体和结合上下功夫——浅谈语文教育的弊端及改革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育论文,弊端论文,浅谈论文,功夫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自古以来备受重视,这与我们民族的深厚传统有关:重文道,轻科学。过去的科举制度,以一文一试定荣辱,在学堂很少传授科技知识。由此,对语文教育的利弊常争于市。无疑这为我国的传统语文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沉淀了不少的弊端。
本世纪80年代初,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著文提出语文教学中存在严重的“少慢差费”现象,叶圣陶等著名专家也认为,学校教育中语文教学所花时间不少,而收效甚微。不少语文教育工作者致力于改变这种状态,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至今,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并没有得到根本的克服。
(一)
纵观语文教育的历程,不难看出人们对母语教育“爱之愈深,恨之愈切”的感情。现在说起语文教育,总会有许多感叹,“一代不如一代”,这主要从学生的课业负担增重,书包“增肥”,而语文基础知识不牢固,写作能力不高,书法不规范、不成体,语感不强等方面来说。曾有一位在部级机关工作的干部感慨地说:“现在的大学中文系,能写好文章的太少了,而机关也难以找到‘笔杆子’,大‘笔杆子’更是难以寻觅。”这是一种事实。而他们都没有看到,现在的学生,除了课本以外,他们接触到的更多地是社会上的信息,如影视的冲击,电脑的冲击,斑驳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冲击等。过去的学生看得很专心,用情也很专一。一本教科书就是一本书,唯有用心领悟、把握不可,他们也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灵性去接通作者的思路,去感悟大自然的奥秘。而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社会空气受到污染,特别是心灵遭受许许多多的外来东西碰击的时候,不要说是老师布置的过多作业禁锢着学生的创造力,就是承受得了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的东西,也已颇觉沉重了。可以说,当代中小学生的知识面是扩大了,语言的区域扩大了(不只是母语的学习,尚有被家长压得更重的外语学习),接触面也扩大了,这必然削弱了对母语的学习和运用。试想,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便学用电脑,他们的书写能力会强吗?从一年级开始便采用双语教学,他们应用母语会专吗?从一年级开始,便有多门学科要掌握,语文“独尊”的地位已不再。
当然,造成今日语文教育尴尬局面的根源,更主要是来自语文教学的本身。
1.教材应增加新的知识内容。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几经变化,由简到繁,又由繁到简,从按文体的编排,到单元组合;从一般性的综合习题训练,到知识点的介绍、习题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从重视语文的文学性到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交际性,等等。教材厚了,又薄;薄了,又厚,反反复复。但其中的一些文章没有因时而易,其中一些知识已离当代青少年相去甚远,而一些新知识又未能及时补充,出现“供需脱节”现象。
2.教学中的辅助资料应当减少。现在学生学习的语文知识,除了教材外,尚有许多的辅助资料。如阅读教材、说话教材、写字教材及各种各样练习册、参考资料等。教材课文除了精读课,还有阅读课文,自读课文。如果都按照有关的需求去不折不扣地完成,哪有读自己喜欢的书报的时间?书桌上堆满的尽是指定性的阅读材料及练习。
3.教学内容过细。现在教师尚把中小学生视作襁褓中的婴儿,还有深深的哺育情结,如鸟儿哺养一样,把课文知识一点一点地嚼烂,再喂给学生。如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把一个字拆散分为几个部分,再逐一组合,一而再,再而三地练习,耗时低效。一篇非常完美的课文,断章取义,按字、词、句、段、篇的结构来逐一讲解,使学生只见树木,不知森林,枉费了一片“风景”,更辜负了作者的满腔情怀。教学过细的结果是,肢解了知识,割裂了情感,得了芝麻,丢了西瓜。
4.作业过多。语文科的作业量,在各科教学中是最大的。除了机械性地重复识字、抄写、背诵、记忆等一些环节外,还有写课文的段意、中心大意、摘抄好词好句、写作文、写日记等。学生纵有千双手,也难有一双手去抒发自己的情怀,去书写自己的世界。何况,现在的语文作业要求越来越具体,路子越来越窄,唯有顺着老师的思路,顺着参考书中的结论去“就范”,很难谈得上创新。
5.考试过偏。考试是一根指挥棒,指向哪,师生便奔向哪。考试的命题,总是存在着一个“怪圈”:似乎越高深,越刁钻就越能考出水平,考出智慧。因此,不少人举了许多的“怪题”作证,且不少学校也出现了因“标准答案”不标准而造成的纷争。随着电脑化时代的来临,标准化试题大行其道,在公平、公理理念的支撑下,语文科也用了标准化试题,这对本该丰富多彩、内涵深厚的语文科来说,无疑是戴上了一个“紧箍咒”,极大限度地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加剧了因汉字多义性、模糊性引起的对答案不标准的争执。
上述弊端的存在,导致了语文教学的现状与语文的本质相悖,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与实际运用的需要脱节。这正如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所说的:“……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问题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
积深已久的语文教学弊端,在今天实行素质教育的滚滚洪流中,更见窘困。因为素质教育追求的是教育的全面性、主体性、综合性、层次性和成功性。
随着新的教学思想深入人心,相应地要求有新的教学体制来适应。以新的人才标准来衡量,便见旧的教育效益不足。两种不同观念、不同方式、不同手段、不同目标追求的碰撞,引发的必然结果是反思后的“大惊失色”和紧急“寻求对策”。
(二)
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又一次被“端”出来后,就不仅仅是新闻单位为了“炒作”新闻。其“潜台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必须顺应素质教育的主流;过去对语文教育横加的种种束缚,必须剥茧抽丝,一一斩断。要紧紧围绕实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营造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语文教育的本义,从整体着眼,从语言入手,增强对课文全篇的整体感知,注重情感熏陶、美学欣赏和实际运用,达到从根本上改善语文教学,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目标。
同时,应清醒地看到,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中心环节——学科教学中的一科。它不可避免地受制于大的社会教育环境,并牵涉到其他学科的教学。而牵语文教学改革这一“发”会触动整个教育改革的“全身”,只有通盘考虑,周密部署,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整体质量。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考试制度的改革,其“瓶颈”是高考。高考制度一日不改,其他的单项改革或区域改革都会半途而废或事倍功半。由高考制度的改革开始,到各年级的升级考试,到各学科的测试,迎刃而解。
在目前条件下,针对语文学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除了应从整体上认识语文的功能外,改革语文教学,还应重视从如下几个“结合”上下功夫。
——教与学结合。改变过去单纯由老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研究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促教,视学而教,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
——学习知识与品德培养结合。语文教学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而“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教材蕴含的丰富的德育资源,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学习、欣赏和体会,去进行审美教育、行为习惯培养和情感的熏陶,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面向结果的教学与面向过程的教学结合。在教学中,教师不但教会学生获得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通过方法的掌握,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
——基本能力和创造能力结合。听、说、读、写、字、词、句、段、篇、语、修、逻、文,是语文的基本知识。在培养了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基本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创新的精神,勇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这主要体现在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
——接受学习和探索学习结合。指导学生除了听老师讲、获得知识,和在老师指导下自己学习外,还要掌握学习方法,自己去探索,获得更多的新鲜知识,取得更大的成绩。
——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没有理论的指导,零碎的知识不成体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引导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在掌握了理论后,更要运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用以指导实践,并再从实践中得到检验和丰富。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语文课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因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挖掘非智力因素,通过语文的学习,通过课文中榜样的力量,去磨练学生的意志、毅力,培养他们的广泛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行为习惯。
——课内与课外结合。课内打基础,课外出特长。把活动引入课堂,在课内上活动课,活跃学习的气氛,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在课外开展语文兴趣小组活动,又可把课内知识引向课外,开拓学生视野,丰富知识的库存量。
总之,语文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处在不同的时代,总会有其不同的特性。只有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求变、求新、求进步,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