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0.2黄牌警示的几点思考_亲子成长论文

关于0.2黄牌警示的几点思考_亲子成长论文

0.2黄牌警告引起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黄牌警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未来,劳动创造美好的人生,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是产生一切力量、道德和幸福的源泉。

在1994年全国政协会议的提案中引用的一份有关世界各国小学生每天劳动的时间统计资料,却十分令人震惊和忧虑。

资料显示:世界各国的小学生每天参加劳动的时间,美国为1.2小时,韩国为0.7小时,法国为0.6小时,英国为0.5小时,日本为0.4小时,而中国仅仅为0.2小时,即每天12分钟,居末位。

劳动时间的对比引起有关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忧心忡忡地发出了“0.2黄牌警告”,他们指出:“……中华民族的勤劳传统在年幼一代已经失传、衰退了,这是严重的危险!”

面临危机,面临挑战,0.2黄牌警告引起我们许多思索……

思索之一:劳动意识为什么会淡漠?

视角一:

新学期开学的一天,某小学组织学生大扫除,热闹非凡。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进了教室。没曾想,后面却跟了一大帮人,有拿着脸盆的白发爷爷,有拿抹布的驼着背的外婆,也有拿着鸡毛掸子,包着花头巾的漂亮年轻的妈妈,更有甚者,干脆带来了家里穿花褂子的小保姆。

大人们手忙脚乱地搬桌椅、扫垃圾、掸灰尘,而把孩子们全都赶到教室外面。

孩子们在教室外面观看大人们的“扫除大战”,无所事事,便小声谈论起来:

“爷爷听说我要来大扫除,急得要命,打‘的’来学校帮我干活呢。”一个孩子神气地说。

“我外婆说我的手又白又细,根本拿不动拖把。”一个女孩细细的声音。

“我妈今天特意向单位请了假,来帮我大扫除。”一个男孩,手插在裤袋里,一副轻松自在的神态。

“我爸爸平时老要我多劳动,说劳动能锻炼人,可他今天偏要来学校帮我,说话不算数。”另一个男孩倒有些委屈,看来他还是很想参加大扫除的。

“我妈也有些过份,她非得让小保姆跟着我到学校来,真不好意思。”站在一边的女同学红着脸跟着说。大家不约而同地去看教室里面的小保姆,她正起劲地在抹玻璃窗,几个同学忍不住哈哈地笑起来,那女同学越发地难为情起来,低着头,一声不吭。

视角二:

某重点大学招收新学生,开学第一天,学生大都由父母陪同而来。林晓川的父母也喜滋滋地送他来学校报到。谁知,林晓川像局外人似地在一边呆立着,而父母除了帮他办好一切入学手续外,还得为他扛着行李,去学生宿舍打扫整理,临走了,还一一叮嘱牙膏放在这里,茶杯放在那里,总之,一百个不放心。林晓川已习惯了父母为他包办一切,望着父母远去的身影,他的心一阵失落和怅惘,口里呐呐地说,“以后我可怎么办?”他想起那些在家的日子,父母从不叫自己干家务,只让他一心一意读书,他从小到大,没洗过一只碗,也没洗过一块手帕,有时,即使他想去帮父母干些什么,他们也会把他推开,叫他安心读书,父母从未与他谈起过“劳动”二个字,他可以说从小就缺乏劳动观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在一次观看和听取“津美乐”家庭劳动小能手的汇报后,对他们说:“参加家庭劳动小能手活动不仅提高了你们对劳动的认识和情感,也锻炼了你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希望你们多做些社会公益劳动。”

劳动意识淡漠,实际上关系到孩子今后成人的问题。教育孩子成材,首先是教育孩子成人。如果家长没有让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没有劳动意识,盲目地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不参加劳动也无妨,这是对孩子极不负责的表现,其后果和危害是不堪设想的。

思索之二:孩子社会参与的素质准备之一是什么?

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现代社会,就显得格外重要。

卢梭曾经说过:“节制和劳动是人类两个真正的医生。”

阿德勒也曾说过:“被宠坏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可能成为我们社会中最危险的一群。”

孩子是社会的人,他们的社会参与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而劳动就是孩子社会参与的素质准备之一。因此,父母们不要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孩子参加劳动的权利。劳动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通过劳动,让孩子学到知识,得到意志的锻炼,提高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从小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

郑玲玲是个独立性很强又非常懂事的三年级女孩,她的妈妈对她培养教育十分细心。在她刚学会走路时,妈妈洗衣服,就让她在一边看,慢慢地把小手帕放到脸盆里让她自己洗。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学会了许多家务活,妈妈出差去了,她就能独挡一面,自己照顾好自己,她会洗衣做饭,自己洗澡洗头,扫地、擦地板、做事情干净利落,有条不紊。她的学习习惯也很好,作业完成得很及时,字写得清清楚楚。学会独立思考,考试成绩都在95分以上,而且她平时还乐于帮助别人,富有同情心,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她的妈妈很有感触地说:“我觉得如果对孩子从小过分溺爱和操心,实际上已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学会和掌握生活本领的权利。现代社会,充满竞争,如果不让孩子学会独立、增强责任心,万一有一天,她的靠山倒了,稚嫩的肩膀能顶得住吗?”

可以说,郑玲玲同学的妈妈是年轻父母中比较有思想或是比较有头脑的家长,她现在就能清醒地意识到应该及时让孩子接受劳动教育。现代社会要求人的独立,要求人的劳动和奉献,一个没有劳动观念的人是谈不上为社会服务,为人类作贡献的。

肖凡是个长得虎头虎脑的男孩子,平时在家里爸爸干的家务最多,便他都看在眼里,只要有空,他就帮爸爸倒垃圾,洗碗,还学着洗自己的衣服、袜子,看到他这么主动地干家务,爸爸妈妈常表扬鼓励他,这使得他从小劳动的意识就很强。读四年级时,有一次,爸爸外出了,当他看到妈妈的自行车在楼下(没有车棚)没法搬上来,他就自告奋勇对妈妈说:“我的力气很大,我来帮你搬上楼去吧。”在妈妈默许的眼光下,肖凡鼓足劲搬起了自行车,虽然车身很沉,但他努力地把自行车一直搬到四楼,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圆脸变得红扑扑的,他抹了一下汗,开心地笑起来,一副小小男子汉的样子,妈妈感动得直拍他的肩膀。事后,肖凡的妈妈刘索萍说:“当时,我担心他人小搬不动自行车,想阻止他,但看他那兴高采烈的样子,如果这时候不让搬,无疑是给他的积极性泼一盆冷水,也许还会伤害他的自尊心。肖凡在家庭里很有一种责任感,这使我感到欣慰。我想,让肖凡从小接受劳动教育,对他今后的成长大有好处,让孩子学会劳动,首先成为一个劳动者吧,当他走上社会以后,他也会成为一个勤奋、努力的人。”

现在的孩子是跨世纪的一代人,未来有光明、有辉煌,但也有许多的坎坷。我们的父母们,应该让孩子具备各种能力,其中包括劳动能力,不要让这种能力衰退,不要过多呵护,宠爱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在童年、少年时期多经受一些磨难和挫折,多流淌一些汗水。因为,勤快的人会让汗水浇开幸福的花朵,懒惰的人惰性会淹没倦怠的生命。

思索之三:是否该责怪孩子?

陈之光(六年级):早晨上学前,我下楼到车棚推自行车,发现自行车没气了。于是,我就朝楼上大喊:“爸爸,自行车没气了。”我爸爸就会下楼来给我自行车打气。因为平时爸爸不让我打气,总说会把我衣服弄脏,时间长了,自行车一没气,我就叫爸爸。

王黎黎(四年级):早晨起床后,我先洗脸,而妈妈已经把早饭做好了,我吃完以后把碗筷一放,就背起书包上学。妈妈从来不让我洗碗,说还是她自己收拾得快,让我早点去学校。

余磊(三年级):有一次,我得了一张劳动奖状,高高兴兴拿给妈妈看,谁知妈妈说,这有什么用,难道你大起来想去扫马路?

徐佳佳(五年级):我们去参加军训,妈妈关照我,把换下的衣服拿回家让她洗,她嫌我洗不干净。

生活中有许多本该由孩子自己承担的责任,被家长包办代替了,使得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应当具备的劳动能力减弱或丧失。

王金玲(浙江省社科院 副研究员):

责任主要在家长。家长没有意识到劳动是孩子应尽的义务。家庭是由家庭成员组成的,每个家庭成员在享有家庭权利的同时,也应承担家庭义务,孩子即使年幼即使未成年,他也是家庭成员,他也应尽家庭义务,干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因为这是他应尽的家庭义务之一。从另一个角度说,劳动是儿童生活的基本权利,因为孩子在劳动中学到知识,获得乐趣,所以现在有许多孩子愿意参加劳动。

无论从维护孩子的权利来讲,还是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来讲,包括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都是很有必要的。

曹洪(杭十中教师、杭州市优秀园丁):

常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动手能力差,家务劳动一点儿也不肯做……,那无可奈何之情实在令人为之心焦。然而,只要稍加观察就不难发现,这一后果的责任并不在于孩子。的确,有些家长一味地溺爱孩子,怕他们吃苦,怕他们受累,于是精心护理,百般呵护,以至于孩子懒惰成性,家务劳动自然一点儿也不肯做了,有的同学甚至在轮到做值日生时,竟然出钱让别的同学为他去做;另有一部分家长则是出于对孩子的不放心,总嫌他们做事不利索,参与家务是“越帮越忙”,干脆事无巨细大包大揽,久之也就淡化了孩子的劳动意识;长此以往,孩子的眼中固然不会有劳动的概念。结果却是家长们的付出与他们的期望值并不能成正比,抱怨的产生也就成了必然。我想,要改变现状,首先是家长们要改变观念。无数事例证明,让孩子承担适量的家务劳动,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孩子的一份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一经形成,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多角度的,也是深远的。

孩子的命运有一半是父母创造的,孩子的习惯也大都是父母培养的,可是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已养成了不爱劳动的坏习惯时,父母偏偏又会埋怨孩子而忽略了自己的过失。如果使孩子长期处于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的特殊地位,他就不懂得劳动是一种美德,也意识不到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更不知道尊重别人,关心他人。

思索之四:如何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

首先应是整个社会大环境都重视劳动。学校尽可能创造机会、利用机会让孩子参与劳动,包括参与社会的公益劳动。

目前,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如杭州市就开辟了小和山学农基地,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去进行劳动锻炼,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和自主的能力。但是还存在一些观念上和方法上的问题。许多学校还是把智力发展、学习分数放在首要位置。对学生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劳动课,但又缺乏场地、器材、设施;劳动课常作为不重要的课程而被挤占、取消。社会、家庭普遍认为学生动手能力如何并不重要,主要看分数、看升学率。因此,许多学校不得不抓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而上级部门的评估标准也存在各种偏差,教材的针对性也不够强,有些市区因各种原因还没有配备专职的劳动教研员。另外,家长对学校的要求也没有很好地配合。

以上种种偏差和现状,都给劳动教育带来难度,还需大家共同努力。俗话说,经常使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社会在发展,只要社会依然重视劳动,学校和家庭应更多地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让他们参与劳动,亲手创造幸福。

“手是头脑的老师”,动手非常重要和必要。劳动者是纯朴而高尚的,家长可以在家庭中让孩子参加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比如让他们扫地、擦桌子、洗碗、洗菜、倒拉圾等等,应坚持每天让他们干一、二件家务事。关键是让他们养成劳动的习惯。家长无论是从自己的未来着想,或者是从孩子的未来着想,也应先从培养自己孩子一种责任感做起。

我们一起来听听孩子们谈他们通过劳动获得的真切感受吧。

刘晨岗(二年级):

星期天,我要求妈妈中午让我炒鸡蛋。妈妈同意了。我照妈妈教的方法打鸡蛋,看看容易,谁知做起来却比较难。妈妈在一边指导我,我紧张得头上冒出一层汗,终于将鸡蛋炒好了。我夹起一块鸡蛋,放进嘴里尝一尝,我觉得比任何东西都好吃,因为鸡蛋是我第一次自己炒的。我想,以后我还要学会做更多的菜。

陈雁(初中一年级):

我经常在家帮爸爸妈妈烧饭、洗碗,还天天打扫卫生。我认为做一些家务,能培养我们的独立自主能力,还能培养我们的耐心。做家务还是一种帮爸爸妈妈分担辛苦的方式。

范启扬(初中一年级):

在假日里,我帮着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有时也去买一些小菜。我认为家务劳动是体力和脑力互为一体的,能提高自我素质。真正重要的是参与,有份好心情,我相信“一滴汗水,一份收获!”

朱飞(初中一年级):

我经常在家中做家务,如洗鞋子、拖地板、擦桌子、扫地、洗碗。我认为做家务是自我服务,而且通过自己干,就会明白母亲干家务的辛苦。

金李君(初中一年级):

我在家经常做一些家务活,如叠被子、抹桌子、扫地、洗衣服、拖地板等。我想作为一名中学生,已不是一个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小娃娃,应该做些简单的家务来减轻父母的负担。另外,经常劳动能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为今后坎坷的人生奠定基础。我是一个女孩子,更应锻炼自己有一双灵巧的手。

毛舒能(初中一年级):

我经常做扫地、拖地板、整理房间等家务活,但偶而也烧饭、洗衣、叠被子。

做家务能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劳动最光荣”这句话。我想,父母可以根据孩子劳动的数量、质量,给予一定的奖励,而不必像以前固定地每天或每星期、每月给孩子一次零花钱,使孩子懂得金钱是靠劳动得来的,使他们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当然,这种方法的采用,必须建立在孩子对劳动与金钱之间的关系能正确理解的基础上。

孩子们对劳动的感受真实而生动,他们的一些想法也许对父母会有一些启发,请我们的父母们重视孩子的劳动教育,给他们真正的关心和爱护。

0.2黄牌警告引起的思索,是一种警醒,一种激励。让我们全社会的人都来赞美劳动,让每个孩子都热爱劳动、勤奋向上,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步入新世纪。

标签:;  ;  ;  ;  

关于0.2黄牌警示的几点思考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