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梁辰

天津市交通建筑设计院 天津 300381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是现代建筑工程的重要项目,对建筑项目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建筑企业之间竞争较为激烈,因此对建筑企业而言,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背景下,推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转型至关重要,以BIM技术应用为核心的信息化应用软件不仅能够为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其可视化和强大的建模能力也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新的渠道,通过研究现阶段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找出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BIM技术的正确路径,为优化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供方案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1BIM概述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为了减轻成本控制与风险控制的压力、提高建设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工程造价的有效确定与控制,应以分部分项工程中各个工序的施工标准作为依据。但数据信息的收集整合、施工进度的实时控制都成为了行业发展道路上的阻碍。乔治亚理工学院的Chuck Eastman教授所提出BIM这一理论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BIM是英文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缩写,即在项目的全过程生命周期内进行生产和管理,利用数字信息为每个建设工相关利益者提供各个环节的分析与模拟。特别是在建筑企业的造价管理流程中,随着建设工程造价软件的兴起,BIM技术将多元化的三维模型作为建设项目的信息载体,通过可视化来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实时动态监控及调整,高效率地获取各类材料的价格信息,提升工程造价信息管理水平,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2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价值

首先,BIM技术能够显著提升项目过程中各个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BIM技术的应用引入了自动化计算量,降低了人为计算容易发生的错误,提高了计算的效率与精准程度。

其次,BIM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能力。BIM技术的使用能够让设计人员及时的得到工程方案的反馈,并且能够清晰的展示设计方案变更对工程造价水平产生的变化,从而提高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水平。

最后,BIM技术的使用还提高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分析能力。在传统造价体系中,造价人员通常都是使用多算对比的方式来进行造价分析。但BIM技术则能够针对时间、空间、工序等各个维度进行全面分析,在对单个维度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分析最有效的造价方案。

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3.1BIM技术在决策阶段的应用

首先,方案比选,项目初期会出现很多备选的投资方案,利用BIM技术比较多个方案的造价,可以准确迅速地选择出经济性最佳的方案,大大降低投资估算产生失误的几率。其次,投资估算,BIM具备非常强大的数据库功能,针对已经建好的项目,其数据模型能够永久储存在BIM模型中,依靠对BIM模型中存在的数据完成对拟建项目的投资估算,提高拟建工程的估算精准程度。最后,前期主动控制项目,业主利用BIM技术的可视性特征综合项目目标要求,对设计方案的三维建筑实体概念模型进行观察,通过对建筑的各种分析,分析周围环境给项目带来的影响状况。项目局部问题中,还可以对概念模型实现碰撞检查,如图1所示,利用BIM技术实现碰撞检查找到方案中不科学的因素,实现事前讨论控制,保证了工程估算的精准程度。

图1BIM技术的碰撞检查

3.2招投标阶段

在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越低的项目越具备竞争力,因此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对于企业竞标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BIM技术建模和可视性规划,造价工作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规划出工程信息,并提取出详细的工程量报告。所以为在招投标阶段获得优势,造价管理人员需要通过BIM技术建模对项目的分期规划、工程量情况、造价成本整理成详细的清单报表,在编制投标报价的同时吸引投资商,使其更为详细和透彻地了解项目开发情况。此外,政府部门在这一阶段也可以通过BIM技术进行招投标的监督工作,避免行业内部垄断或舞弊行为的发生,使建筑工程招投标工程更加公正透明。

3.3设计阶段

造价管理中核心内容便是工程设计阶段,它对工程整体的造价管理起到决定性作用。工程设计环节运用BIM技术完成造价管理,造价管理机构和相关人员会综合收集并分析材料信息与工程空间,还会运用自动化工程量计算的相关软件整合工程信息,使工程设计拥有更直观、更科学的数据,从而使工程造价具有合理性。例如新疆地区,因为气候环境的特征,对建筑设计的保温有着严格的要求。为使建筑的保暖效果达到最佳,在建筑设计中都要加入外墙保温层设计。面对这种情况,在工程的设计阶段就要将该地区的环境、地质等信息相结合,并融入到工程信息模型中,工程面积计算时,要综合分析外墙保温层等相关信息,使造价管理具有全面性。

3.4施工阶段

3.4.1工程结算

工程结算就是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合同规定针对已经完工的工程价款实现结算,目的在于对施工过程中的物资以及物资耗用进行补偿。项目施工过程中会多次进行工程结算工作,一直到整个项目全部竣工验收为止。应用BIM技术可以保证工程结算更加简便,例如:鲁班造价软件引入到算量软件产生的粗造价文件可以框图出价,也就是在造价软件的BIM模型中直接选择构件显示,获得工程任意部分的工程量和造价。该软件的使用,不但可以实现按时结算,还能够根据工程施工进度来精准地进行采购以及实现按额领料的目标,科学编制资金、采购、劳动力计划等。

3.4.2工程变更以及索赔管理

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工程变更。应用BIM技术虽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工程变更的出现几率,但无法完全避免,所以由工程变更导致的工程量以及工程造价的改变还是需要重点关注。施工环节,业主以及承包商可以利用BIM模型上加入时间和成本信息,实现统计与分析施工阶段的成本费用,实现支付施工进度款的工作。使用BIM技术,不但可以明确各个环节的任务,还直接准确地表达了款项信息,降低了超付以及拖延支付情况的出现几率,减少了索赔出现的次数。

3.4.3不同维度多算比较

每一个构件在BIM5D成本模型中都拥有自己的数据信息,每一个构件的组合信息和拆分信息都能够随时在BIM中进行查询,所以BIM5D可以实现不同环节的实际成本、预算、计划成本以及合同价之间的对比分析,实现不同维度的多算对比,可以更加有效地对各阶段范围中的工程造价进行管理。

3.5竣工结算阶段

在工程竣工结算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主要侧重于将所有的工程信息集中起来,并能够实现三维可视化的审查核对。这样以后,工程竣工结算的造价工作就能够更为全面的对比工程施工全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造价信息,显著提高了造价审查的透明度与全面性,增强了造价管理的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应用BIM技术突破了传统陈旧的造价管理模式,更加有效地进行全过程管理,大大简化了工作人员对成本控制的管理,科学合理地进行施工方案设计与管理工作,实现对各单位间的管理沟通,修复产生的问题。BIM技术作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其应用有利于建设富有特色的建筑工程技术,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柴本星.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2):32-33.

[2]雷婧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5(51):20-23.

[3]刘欢欢.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6(22):21.

论文作者:梁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梁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