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合理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合理性论文,新时期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典型的发展中大国特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区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居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并以世界经济大系统的眼光,选择正确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间,我国总体上实行的是一种以国家投资向内地大幅度倾斜为基本特征的区域均衡发展模式。其结果,一方面为中国内地的工业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则人为地抑制沿海地区发展而使包括内地的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以改革开放为起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历史性的转变。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突破传统观念,首次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新构想。他说,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人、其他地区,“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同时,国家应当从各方面对西南、西北等落后地区给予帮助和支持。并强调:“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52页。)。此后,第二、 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实现这一新构想先后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布局原则和政策指导思想,逐步构建了中国新型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
首先,它是一种以不平衡推进与协调发展相结合来实现中国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由于历史、地理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仍是个长期的历史现象。依据这一基本国情,尊重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是区域经济发展新战略的基本出发点。然而,它又不同于消极对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人为地搞“平衡”的传统模式,力图坚持以发展为中心,把不平衡变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驱动力,变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同时,它也跳出国外那种片面的不平衡发展的理论框架,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现各地区共同繁荣,共同富裕,注重对地区贫富差距适时适度进行协调。基于这种思路,区域经济发展新战略在多方面展拓了不平衡推进和协调发展有机结合的具体模式。
第一,在生产力发展和财富分配上,让部分地区先发展先富起来并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逐步达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仍低下的初级阶段,要想让各个地区同时同步地达到这两大目标是不现实的。这不仅受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的限制,也受到国力落后的限制,传统模式实施的教训告诉我们:“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55页。)区域发展新战略突破了平均主义, 允许一部分经济基础较好和具有区位优势的地区先发展起来,然后发挥其作为经济增长极的示范效应,带动落后地区,形成一个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局面。对此,邓小平明确指出:“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66页。)
第二,在空间布局上,由沿海向内地梯度协调推移。由于沿海地区具有经济技术和对外开放地理条件等优势,一般比内地较为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新战略改变了过去“损东补西”、“以高填低”的做法,科学选择东部沿海为优先发展地区,使它“如虎添翼”,成为能对其他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经济战略支点,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由沿海地区渐次向内陆地区梯度发展。同时坚持地区协调,促进区域经济朝着分工合理、各展其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从“六五”始,我们始终坚持这一经济发展的战略,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进而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奋斗目标之一。这样,从80年代起,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由沿海向内地,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步梯度协调推移的态势。
第三,在发展进程上,展现出波浪式发展的状态。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区别于过去那种全国“一刀切”,一哄而上齐头并行搞“大跃进”的做法,而是因发展的条件而异,通过一部分地区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产生巨大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后发展的地区向先发展的地区学习,先发展的地区“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更好地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1页。),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向前发展。 这个波浪式的动态发展过程,也就是由点到面,由少数推向多数,由部分推向整体,从而达到快速发展经济,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过程。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其次,它又是一种全方位开放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布局合理的区域经济是一种充分承认并利用各个经济区域中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的差异,充分承认并利用区际流通和区际交换的开放式经济。在当代世界,只有顺应世界潮流,把中国区域经济置于世界经济发展总格局中加以筹划,形成一个立足国内走向世界的开放性区域经济模式,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互接互补,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进程。
第一,通过开放确立生产力布局方向,即打开国门,让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7页。)。80年代先后创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5个经济特区, 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和长江、珠江、闽南3个三角州地带,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格局,并成为影响和带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基地。90年代,中央又开发了上海浦东新区,对内陆周边国家的开放也逐渐展开,先后开放了沿江、沿边及沿黄沿陇海线等内陆地区,使我国区域经济面貌又发生了重大变化,初步形成了若干经济发展轴线和经济区的空间发展态势。第一条发展轴为沿海地区,有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沿海地区开放格局;第二条发展轴为沿长江干流地带,以上海为龙头,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是沿海和沿江轴线的结合部),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沿岸地区和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地区等经济区;第三条发展轴为陇海——兰新沿线和黄河中上游地带,已建成一批工业基地并拥有一些综合性的区域中心城市,由此形成了从沿海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开放区、开放地带到内陆城市和沿江、沿边、沿线的全方位区域开放格局。
第二、通过开放引导区域建设朝外向型经济发展。80年代以来,工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继续滞胀,资金、技术、人才过剩,急于寻找新的市场。中国则有着对外开放的比较优势,一是劳动力优势,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成本低廉。这对外商投资劳动密集型项目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同时,随着我国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和科技队伍的不断扩大,对吸引外商投资技术密集型项目也有着潜在的人才优势。二是资源优势,我国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自己缺少资金技术,不能迅速开发利用而转化为吸引外资的现实的经济优势。三是市场优势,十几亿人口的中国被世界上视为最有潜力的巨大市场之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崛起,使得这个大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充分地发挥出来,越来越成为现实的大市场。因此,要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朝外向型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的互接互补。东部地带濒临海洋,是环太平洋经济圈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点和驱动地;中部地带位于我国腹心,处于东西两大地带的结合部,便于东西进出,实行对外对内双向开放;西部地带地处边陲,同15个国家接壤,随着沿边开发开放战略的实施,一个以边境口岸为窗口,以沿边开放城市为重点,以沿边首府城市为依托的边贸经济带也正在形成。
第三、在国家总体筹划的基础上,突破省区界限,通过地区间的相互开放,实行区域间的协作与联合。80年代的“六五”、“七五”计划便提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区域经济的技术协作和交流,联合举办各种经济事业,促进经济结构和地区布局合理化。“八五”计划进一步指出:要“正确处理发挥地区优势与全国统筹规划,沿海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与较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促进各地区的协作与联合,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地区协作与联合的重点,一是联合开发和建设在国民经济中有重大意义的项目;二是加速东部沿海地带同中西部地带的联合协作,一方面把沿海地区高耗能高耗料的工业向资源丰富的中西部转移,另一方面要改造“三线”企业,发挥其技术和资产优势;三是积极推动和组织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对“老、少、边”地区的对口支援,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四是形成和发展各种类型的综合经济区,促进区域间及企业间的横向联合。“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及地理自然特点,把全国划分为7 个跨省市区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这一以中心城市的交通要道为依托,跨省地区的7区发展框架, 体现了非均衡态势下的全国各经济区域的合理分工与紧密协作,使我国各区域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再次,它也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运用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双重机制配置资源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加强。市场机制作用下资源配置的“择优原则”,在相当广泛的领域里对既有的区域经济布局施加影响,使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而合理流动,直接促进了市场要素发育较快的沿海地区的优先发展,并向沿江、沿边、沿线等内陆地区推进。同时,随着中央及各专业部门对地区经济的管理和控制力的减弱,地方和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促进了各区域间产业配置的合理化和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地区比较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实行必要的国家宏观调控。由于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有其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弱点,如果没有适当的国家干预和宏观调控,单靠市场调节功能不会自动导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又处在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尤为重要”。(注: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1995年9月28 日。)因此,国家在加快市场体系培育和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格局又加以必要的正确指导和宏观调控,主要是运用经济、法律的手段,并辅之必要的行政手段,采取区域协作、区域补偿政策和加强扶贫力度等,从各方面“正确处理全国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建立区域经济与发挥各省市积极性的关系,正确处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1996年3月17日。 )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促进全国经济布局的合理化,引导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新模式的开创,既顺应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又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有力地促进了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首先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在面积和人口分别为亚洲四小龙5倍和4倍的沿海5个省份(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 连续每年保持约12%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亚洲四小龙快速发展时期的最高增长速度,创造了人类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珠江三角州、闽南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已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5 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增长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也明显快于改革开放以前,各省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普遍在8%以上, 部分省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0%,1995年提前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各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迅速提高,许多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已基本达到小康,使我国成为同时期世界上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最快的国家。
无庸讳言,在我国经济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尤其是区域之间的差距出现了拉大的趋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有些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对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的主张产生了怀疑,甚至提出要回复到传统的“平衡发展”模式。这种观点显然忽视或低估了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意义。其一,应该认识到,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本身就是区域经济发展新战略的重要内容。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不是由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实施造成的。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个长期存在的历史现象,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具有经济技术和改革开放的区位优势,在这样的基础上想要迅速解决地区差距扩大是很困难的,解决区域差距扩大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二,应该看到,90年代地区发展差距在全国扩大,有其合理的一面,这种合理的差距是发展中的差距,也是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必然要求。即“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4页。 )其三,对地区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必须高度重视解决,但根本的对策和思路并不是回到平均主义的传统模式,而是要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思想来统一全党的认识,”(注: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1995年9月28日。 )既要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又要继续使东部地区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快发展步伐。也就是说,只有在更加清醒地认识和自觉运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才是最终实现东西部地区共同繁荣和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